养殖癞蛤蟆,懒蛤蟆养殖
饲养癞蛤蟆
喂养的方法: 1、蝌蚪是吃浮游生物,饲养蝌蚪最好用池塘水,自来水是不行的,纯净水也不行。
2. 蝌蚪会自相残杀的,很多在一起的时候,自身会分泌一些毒素,杀死一部分个体,以至让其余的个体在有限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3. 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4. 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5. 养蝌蚪只需要一个“裸缸”(就是空空的一盆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这样太残忍的话,只需要在底部铺一层细砂,再放一些生命力强韧的水草,这样就很高级了。6. 3~5天换一次水,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将已曝气过的自来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
癞蛤蟆的养殖技术
蝌蚪养殖时要选水源足,清凉安静的地方建池塘。那必要涂上防渗的涂料,提高光滑度,避免伤害到可等。
野生癞蛤蟆和养殖癞蛤蟆
5000只蟾蜍利润一年采集蟾衣可获利99360元。如当地蟾蜍个体大,蟾蜍多效益将更高。成本5500元。蟾蜍5000只,按5元/斤收购,计3000元。5000只蟾蜍养殖场地需2000平方米,场地租金约2000元,四周用塑料膜围起防逃,约需资金500元。蟾蜍主要用于药物,目前只有药厂收购或者主动上门推销。
人工饲养癞蛤蟆
东北林蛙(学名:Rana dybowskii)是蛙科、林蛙属无尾两栖动物。雄蛙体长63毫米,雌蛙体长67毫米左右体较粗壮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而宽扁,突出于下唇吻棱钝而明显。
前肢短,前臂及手长不及体长之半指端钝圆指较细长而略扁。背面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体侧有少而分散的圆疣,有的个体在肩上方有 “八” 形长 疣。生活时体色随环境而异。
背面灰褐色、棕褐色、深褐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上面 多散以黑褐色或黑色斑点,有的个体却无斑点,背侧褶色略浅,为棕红色、浅褐色或棕色两眼间一般有一深色横纹。
饲养癞蛤蟆吃什么
小蟾蜍吃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食物,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有人估计,一只蟾蜍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000只。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蟾蜍生活习性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
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人工饲养繁殖比其他蛙类容易。
饲养癞蛤蟆主要吃什么
不需要喂药,用漂白粉兑对蟾蜍进行认真消毒即可。
蟾蜍疾病防治
相对于其他养殖动物,蟾蜍抗病能力还是较强的。蟾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无论是自捕或是引种进来的,首先要对所有蟾蜍进行认真消毒。可用3~6克漂白粉兑水50公斤,浸泡蟾蜍15分钟,然后再放入养殖场内。
由于各地气候及水土环境不同,还有蟾蜍品种和饲养管理方面等诸多因素不同的影响,养殖的蟾蜍有时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病:
1.夏季气候炎热时,蟾蜍易发生肠胃炎,这是由细菌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患病蟾蜍肛门红肿,胃肠道发炎充血,食欲减退。可用1%~3%的食盐水浸泡蟾蜍,并在饲料中拌入食母生或健胃消食片,连喂3~5天。病情严重的,可用庆大霉素予以注射,每500克蟾蜍用药1.5万国际单位,注射于蟾蜍大腿基部肌肉内,连用3天。
饲养癞蛤蟆有什么用
因为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宠物癞蛤蟆饲养环境
白天,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
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它不但是捕食害虫的农业卫士,而且集药用、保健、美食于一身,因而被誉为“蟾宝”,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
癞蛤蟆人工养殖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
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
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
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
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癞蛤蟆怎么养活
东北林蛙,纯野生动物,也被称为哈什蚂(哈蟆),在我们这里(吉林省通化县)有很多养殖林蛙的农户,长白山林蛙,是所有林蛙中最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有名气。投入成本不高,管理简单,而且收益还比较可观。原本自己也打算搞林蛙养殖的,后来因为经历有限就没做。
林蛙的生活习性
林蛙的生活周期可分为水生生活期和陆生生活期两个不同的阶段。林蛙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我们这里都在山上养殖,满足林蛙的生存条件。林蛙以多种昆虫为食,所以可以节省饲养成本。4月中旬至5月初是林蛙繁殖的季节。在繁殖期间,它们会在田野的沟渠、河边、池塘里用8~20天左右孵出小蝌蚪,1个月后就可以完全变成青蛙,体长约19毫米左右 。9月下旬至 10月初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集群冬眠。少数在泥间或树根下越冬,次年清明前后复苏。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林蛙养殖方法
养殖基地建设: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的养殖场地。每10公顷修1一2个越冬池。越冬池的面积不能低于100平方米,水深1. 5米以上。具体大小面积因地而宜。还要在养殖场四周进行有效防护,防止林蛙逃跑。
养殖管理:每年的春季(4月份)投放足够的蛙卵或留够蛙种。孵化池中的蛙卵密度不要过大,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尾左右。待蛙卵孵化期间,要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喂食科学,及时预防蛙病,及时引入森林中去。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在4℃以下,水深不得低于1. 5米,防止水面冻干,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秆、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在养殖过程中要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大雨天气,林蛙逃跑,造成经济损失。
我是“双韵白山印象”,期待大家的关注。有想做林蛙项目养殖的朋友,咱们可以继续交流。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