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的养殖,养殖马蜂大棚
马蜂的养殖技术育马蜂王技术过程
主要饲养设备
1.蜂笼。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米,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3.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厘米,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饲料
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饲养管理
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中,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小时,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补充了营养,能使其安全越冬。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并拴牢。由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由胡蜂将口器咀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修造而成。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
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柱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有百余只成蜂。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蜂巢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
病虫害防治
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螟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天后孵化出幼虫。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胡蜂死亡,对巢螟的预防,一是让胡蜂将巢建在离地面较远的位置,因为自然界的胡蜂,一般距地面近的蜂巢受巢螟危害严重,距地面远的较轻。二是人工饲养蜂箱中的胡蜂,在巢螟产卵的2—3天内,每晚将蜂箱门关上,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内产卵。
幼虫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得腐臭病,感染后会很快发病死亡。可以将蜂箱疏散,在蜂巢上用喷雾器喷洒抗生素进行预防。此外,危害胡蜂的动物还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在冬季越冬时,老鼠也会咬食成群越冬的胡蜂,这些都需要加强防范。
产品的粗加工
在幼虫期和化蛹期,将自然界或人工饲养的胡蜂蜂房采摘下来后,蒸一下,取出幼虫和蛹,再晒干,不要压碎,放置于干燥处,然后将其切碎生用,每千克用甘草1千克,取汁和蜂房拌匀,炒至微黄入药。蜂房形状大小不一,背面有附着在物体上的柄,正面有许多六角形空洞,质轻韧似纸,有臭气。以大个、整齐、灰白色、轻软有弹性、没有死蜂和卵的为佳
马蜂人工养殖培育蜂王
由老蜂王在每年8月开始产准蜂王卵,经过卵,幼虫,蛹3个阶段破茧而出,这就是准蜂王; 之后准蜂王与雄蜂交尾,成为真正的蜂王; 准王吃饱喝足后找到安全的越冬地方,在11月份开始过冬; 来年3月份蜂王醒来,寻找筑巢地址开始筑巢,从而创建帝国。 注:工蜂没有与雄蜂交尾,所以产的是未受精卵,孵化出来的是雄蜂。
马蜂人工饲养技术
黄蜂也叫胡蜂,同时也有人称其为蚂蜂或者是马蜂,由于黄蜂的经济效益极高,而且市场前景广阔,再加上现在黄蜂的使用价值也不非常的不错,出现了很多专门以养殖黄蜂为生的养殖户,那么黄蜂是怎么养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黄蜂的养殖方法吧。
1、养殖准备
黄蜂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生物,所以在养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制作好养殖黄蜂的蜂笼,一般可以用木头或者是铁砂网来制作,每个蜂箱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长宽高至少要保证在三十到四十厘米左右。其次就是要修建好养蜂棚,可使用玻璃温室、厂房或者是搭建专门的养蜂棚,养蜂棚的面积需要根据养蜂的数量来决定。最后就是用木材修建养蜂箱,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要做好挂钩和活门,周围需要用网纱围起来。
2、蜂群选购
黄蜂可以进行自行引种,也就是在每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去有黄蜂的地方捕捉黄蜂,但是这样的话危险系数较高,而且捕捉的黄蜂也比较容易受伤,所以现在如果养殖黄蜂的话可以去专门的养殖场采收蜂种,但最好是四五月份的时候去选择蜂群,这样选购的蜂群比较稳定,而且很容易养活。在选蜂的时候我们要在蜂巢门口进行观察,看工蜂的出入情况以及采集花粉的比例,然后打开箱门,看它们的反应是比较激烈还是温和,其次就是观察蜂王的状况,产卵力是否达标,最后观察黄蜂的蜂群排列,选择最佳的蜂群进行饲养。
3、饲养管理
饲养注意分为三种方式,补助饲养、奖励饲养和花粉饲养,一般在蜜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是不要进行补助饲养的,只有蜜源缺乏的时候才需要,通常是使用蜂蜜加温水或者是白糖加热水溶解之后进行饲养。而奖励饲养是在黄蜂繁殖时期和蜜蜂制造时期进行的饲养管理,这段时期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饲喂,一般是使用蜜液或者是糖浆每隔一天喂一次。花粉饲养主要是为了补充蛋白质,可以使用花粉进行饲养,同时还可以用黄豆粉来代替。
4、日常管理
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注意饮水的质量以及一水量的多少,同时在盛水的容器上放上湿毛巾,也可以在水中加入一点食盐,这样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蜂笼要放在通风性较好的地方,笼中的湿度和温度都不宜过大,最后还需要注意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不定期的进行清理和消毒。
5、注意事项
黄蜂在养殖的时候还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在人工饲养的时候不能用红糖进行饲喂,因为红糖吸收和消化起来都比较慢,所黄蜂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就是养殖的环境要保持安静,同时要远离人群以及花卉种植地或农作物种植地,还有就是要注意昆虫、老鼠等对黄蜂的危害,最后就是要加强蜂群越冬时期的管理。
怎么养殖马蜂蜂王
虽然说胡蜂和蜜蜂都是社会化群居生物,但是胡蜂的社会化群居性并没有蜜蜂那么高,一般来说,胡蜂的蜂王有单独筑巢和哺育以及采集的能力,但是蜜蜂不管是中蜂还是意蜂都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蜜蜂的社会化分工明确,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和交尾,其它工作基本上都是工蜂完成,所以从蜂王的角度考虑,胡蜂蜂王可以引导筑巢,但是蜜蜂蜂王却是无法引导筑巢的,由于社会化的分工,蜜蜂蜂王蜡腺已经退化,不具备分泌蜂蜡的能力,所以也不具备引导筑巢的条件。
如何引导蜜蜂筑巢?
对于蜜蜂来说,虽然我们无法引导蜂王筑巢,但是可以引导工蜂筑巢,虽然蜂王不具备独立筑巢的能力,但是由于蜂王会分泌蜂王物质,而蜂王物质对工蜂又有诱导作用,所以有蜂王的蜂群中,工蜂筑巢会更加积极。
其实我们想要诱到蜜蜂筑巢是比较简单的,在蜂群没有失王的情况下,之外外面天气好,蜜源条件好,就算我们不用诱到蜜蜂也会积极筑巢,但是如果外面天气好,蜜源植物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引导工蜂筑巢了,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饲喂来解决,一般喂养蜜蜂花粉和蜂蜜,在花粉和蜂蜜都充足的情况下,只要温度满足,就算外界没有蜜源植物流蜜蜜蜂也会积极筑巢。
引导胡蜂蜂王筑巢
对于胡蜂蜂王来说,由于胡蜂蜂王寿命只有10个月左右,所以胡蜂蜂王实际上是每年越冬的胡蜂,只要是参与越冬的胡蜂都是蜂王,而在来年开春的时候,在自然条件下是每只蜂王自行捕食恢复体力,然后寻找适合的筑巢地点进行筑巢,在第一批职蜂出房以后蜂王才专职产卵,职蜂负责蜂群内的采集和哺育工作,真正的开始社会化的群居生活。
对于人工养殖的胡蜂来说,相对来说胡蜂蜂王越冬的死亡率较低,而在来年胡蜂蜂王苏醒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精心的照料,主要工作是给胡蜂蜂王搭配营养,训练胡蜂蜂王的野生能力,比如捕食蜜蜂,蚂蚱等等,等到胡蜂蜂王拥有捕食能力的情况下,养蜂人才会把胡蜂蜂王放进筑巢桶进行筑巢,引到胡蜂蜂王筑巢的过程也算是完成。
马蜂怎样培育蜂王
马蜂筑巢方式相比蜜蜂来说,有点机械化,在最开始只有一只马蜂(蜂后)的时候,只有蜂后自己独自筑巢,它会将枯死的树皮咬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朋友看到马蜂在啃咬树皮,然后混入自身分泌的唾液(类似蜜蜂的蜂胶),搅拌成一种糊浆,然后造好一个蜂房产下一枚卵,接着再造一个又产下一枚卵,如此反复,蜂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产卵筑巢,卵越来越多,巢也越来越大,产卵结束也就是蜂窝完成的时候。马蜂十分重视分工协作,当这些卵长大羽化以后,就开始有了群体生活方式。
另外,有的马蜂品种用草、树叶等做蜂巢,马蜂窝会严格按照等角六边形来分成一个个的小格子。根据马蜂的品种不同,筑造的巢穴大小也不同,有的大型的马蜂窝甚至直径超过1-2米。马蜂喜欢在高达的树木或建筑物上筑巢,一是马蜂认为高大的物体可以提供其保护;二是高大的物体能提供马蜂遮风避雨的环境。
资料扩展:
分辨马蜂窝和蜜蜂巢
1.称呼不同:马蜂的家一般俗称“马蜂窝”,而蜜蜂窝一般称为巢,也叫蜂巢。
2.材质不同:马蜂窝一般是由泥土和一些叶片碎末混合分泌的蜂蜡制作而成。从外观上看,整体略显粗糙,属于纸质蜂巢,而蜜蜂窝则不一样,蜜蜂窝是由蜂蜡筑造而成,一般看起来比较精致。
3.大小不同:马蜂窝比较大,而蜜蜂窝一般比较小。
4.用途不同:马蜂窝的每个小孔(蜂房)里面基本都是卵,而蜜蜂窝则不一样,小孔里面不止是卵,还有蜂蜜。
马蜂培育技术
马蜂是杂食性昆虫,幼虫在巢中由成蜂饲喂嚼烂的其他类昆虫,并能分泌一种成蜂喜食的液体,而成蜂多以昆虫类为食,但山区的蜜蜂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特别在食物短缺季节更集中捕杀蜜蜂,也吃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花蜜等,在人工养殖时可以喂熟透的水果、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及瓜皮等植物性饲料,也可以喂菜青虫、毛毛虫等动物性饲料。
马蜂的养殖设备
1、蜂笼:蜂笼可用木材或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左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
3、蜂箱:蜂箱用木材做成,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马蜂的养殖技术
1、建驯养笼:在田间用木条建造框架即为驯养笼,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桩和铁丝将笼固定,顶部和四周均为尼龙纱网,一侧留有活门供人员进出,同时在笼内培育菜青虫作为饲料。
2、捕捉驯养:捕捉野雌蜂时可用自制的捕蜂网,在春天野外有马蜂飞舞时挥动捕蜂网,待蜂入网后放入驯养笼内,让马蜂自由飞出,同时在笼内投喂清洁的水及液体饲料。
3、悬挂蜂箱:将水和液体饲料装入瓶中倒置在铺有吸水滤纸或脱脂棉的玻璃皿中,马蜂可通过吸足水分的滤纸或脱脂棉摄食,并根据捕得的雌蜂数量悬挂空蜂箱供其建巢用。
4、饲喂管理:随着蜂群及幼虫陆续增加要有足够的菜青虫供应,否则会引起马蜂残食幼虫,当第一代成蜂羽化后可将蜂箱从笼内搬出移到田野,不必投喂饲料,让其捕食各类害虫。
5、越冬管理:气温6℃以下时马蜂会抱成团,应将蜂箱搬入干燥通风的空房中越冬,气温回升到6℃以上时开始散团,可再搬入蜂笼,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陆续出箱外活动。
6、病害防治:危害马蜂的动物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在冬季越冬时老鼠也会咬食成群越冬的马蜂,这些都要加强防范。
马蜂养殖方法
1
/4
建养殖场
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周围1000米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且有水源的地方是理想的养殖场地
2
/4
采集
每年9月底10月初,马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3
/4
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4
/4
病虫害防治
危害马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行于蜂巢内蜂室中,咬食马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且巢螟喜夜间活动,而马蜂白天活动,晚上伏于巢上不动,任巢螟将其卵产于蜂巢上而无动于衷。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马蜂死亡。
马蜂的蜂王怎样培育出来的?
秋季!马蜂秋季雄蜂不会离开蜂包。黄脚胡蜂进入九月份中旬以后,开始培育雄蜂和蜂王,雄蜂成熟以后,会蜂包外壳进行排泄,一直到有蜂王需要交配时,他们才会离开巢穴到野外完成交配的使命,而胡蜂蜂王早期会参与整个群体的捕食,一直到结团过冬。
马蜂怎么培育蜂王
黄脚胡蜂在农村可以培育蜂王。在毎年十月中旬以后,在空地上制作高一点五米,长十米,宽五米的大棚,选择野生生长旺盛的黄脚胡蜂整群巢移入大棚里,利用蜂王控制器抓蜂王和雄蜂,进行单独饲喂,遇到良好的天气时,黄脚胡蜂蜂王与雄蜂自然交配,让蜂王在制作好的树洞里过冬即可。
马蜂养殖技术指导
1、建养殖场
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周围1000米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且有水源的地方是理想的养殖场地。
2、采集
每年9月底10月初,马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3、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4、病虫害防治
危害马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行于蜂巢内蜂室中,咬食马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且巢螟喜夜间活动,而马蜂白天活动,晚上伏于巢上不动,任巢螟将其卵产于蜂巢上而无动于衷。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马蜂死亡。
总的来说,养殖的马蜂的前景和利润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养胡蜂之前一定要掌握好相关的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