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青蛙视频,青蛙养殖路
青蛙青蛙的养殖
1、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垍頭條萊
青蛙养殖培训萊垍頭條
青蛙养殖技术培训萊垍頭條
2、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料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條萊垍頭
3、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頭條萊垍
有养殖的青蛙吗
一季,青蛙一年只产一次卵,每次产卵数量为1000——3000个。青蛙从卵孵化出来到出售,养殖时间为6个月。青蛙为动物性食性,投喂的饲料一般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蝌蚪刚从卵孵化出来后的前两天不需要喂食,之后可以投喂豆浆、鸡蛋、煮烂的菠菜以及进口鱼粉、牛蛙饲料等,一般一天喂食两次就行,分别是早上七八点和傍晚的五六点。下雨天青蛙不爱进食。也可在养殖场装上电灯,晚上开灯吸引虫子,青蛙会自己捕食。
在高密度养殖中,青蛙常见的病害有歪头病、腐皮病、红腿病等。对于青蛙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才能减少或避免病害的发生。蝌蚪养殖阶段主要做好水质调控,给蝌蚪提供一个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成蛙养殖阶段则要提供良好饵料,做好工具、场地消毒,发现疾病针对治疗。在夏季,水沟上面要盖遮阳网,以防高温下水质变坏。同时,还要注意勤换水。
青蛙有养殖吗
在家里养青蛙的方法:萊垍頭條
1首先,是养蛙的位置,选一个通风好、采光佳的场所。这是因为青蛙非常怕热,如果太过闷热,它可是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时也对饲主比较好。若真的无法避免的话,记得装个抽风扇,需要照照阳光,比较不会生病,不过,切忌不能被阳光直射到喔,只需要有反射的光线就够了,这样缸子里的植物也会长得壮壮的。萊垍頭條
2然后, 是养蛙的缸子,虽然说缸子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的缸子在管理上十分麻烦。所以,如果是养小型的蛙类,如树蟾、面天树蛙,大约1呎缸就差不多了;再大一点的中型蛙类,如蟾蜍、泽蛙、白颔树蛙,就需要2呎缸。如果是善于跳跃的大型赤蛙,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线蛙,才要考虑用3呎缸。另外,市面上有卖一种塑料材质的“采集饲养箱”,方便清理与携带;但是用久了,表面会雾掉,就不容易观察了,而且因为移动容易,也就容易摔破。垍頭條萊
3然后,是养蛙的盖子,以免青蛙“跳出来”或“钻出来”。如果是养树蟾、树蛙的话,盖子就必须密和一点,不然它们一钻就出来了,最好加装纱网,不然很容易将青蛙闷住。如果是用较大型的缸子,每次喂食都要将盖子取下,又怕青蛙趁机“落跑”,相当麻烦,建议在盖子上做个小门。萊垍頭條
4然后,是养蛙的垫料,用来布置环境的材料,可以用砂石或泥土。前者的好处是方便清洗,也比较干净;而用泥土来布置的话,会比较像自然的环境,种植植物效果佳。也可两者兼用;或两者都不用,这样更方便清理,不过要放一些供青蛙躲藏的地方,以及一些小盆栽,可以铺一些水苔保持湿润。如果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枯木树枝的话,那会让整个环境更加的自然。頭條萊垍
5然后,是养蛙的水盆,青蛙是不能没有水的,不过对于水的需求,各种蛙类有所不同。如果是“水蛙”,如: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水就要多一点,最好以整个缸子都是水,再利用石头、砂石铺成陆地。相反的“陆蛙”,如树蛙、蟾蜍,就不需要太多的水,仅需要放个水盆就够了,同时最好将水盆埋在地下,以方便青蛙的进出。萊垍頭條
6然后,是养蛙的植物,建议一开始用小盆栽,或者种一些很耐活的植物,如:黄金葛、山芋;接着可以种一些蕨类、兰花。如果,你布置了一个“静水域”的环境,还可以种一些水草,光线不足的时候,最好装个太阳灯,可以让植物长得壮壮的。萊垍頭條
7然后,是养蛙的过滤,如果打算布置一个水域的环境,又不想常常换水,那你最好装一台“沉水马达”。装置的时候有个原则:隐藏得越好越美观頭條萊垍
青蛙如何养殖
池塘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通常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萊垍頭條
养殖小青蛙
青蛙是两栖物,约有190种.其中分布广、数量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泽蛙、金钱蛙、虎蚊蛙.一般养殖的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垍頭條萊
黑斑蛙: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眼间距很窄.前肢短,批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皮肤光滑,背面有一对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灰棕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数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腹面皮肤光滑呈鱼白色.雄性有一对颈侧外声囊,第一指基部粗肥,上有细小的白疣,有雄性腺.萊垍頭條
金线蛙:体长50毫米(雄体略小),头略扁,吻钝圆,吻棱不显,鼓膜大而明显.指端尖圆,后肢粗短,趾端尖圆,趾间全蹼.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一对背侧褶.腹面光滑,肛部及股后端有疣.生活时背面绿色或橄榄绿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腹面黄白色.雄性有一对咽侧声囊,第一指有婚垫,有雄性腺.萊垍頭條
泽蛙:体长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吻尖圆,吻棱圆,眼间距窄.指端钝尖,后肢较短,趾端钝尖.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背部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的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褶间散有小疣粒,无背侧褶,头前端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灰橄榄色或空灰色,雄性咽部深色,其余为白色.雄性第一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黑色,有雄性腺.萊垍頭條
虎纹蛙:体大而粗壮,雌性超过120毫米,吻端尖圆而长,吻棱钝,鼓膜大,前肢短,指短,指端尖圆,趾末端头圆,趾间全蹼,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有长短有分布不十分规则的肤棱,纵行排列,头侧口缘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黄绿略带棕色,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纹斑,腹面白色.雄性略小,有一对咽下侧外声囊,前肢粗壮,第一指上灰色婚垫发达,有雄性腺萊垍頭條
青蛙是怎么养殖的
01條萊垍頭
首先,是养蛙的位置,选一个通风好、采光佳的场所。这是因为青蛙非常怕热,如果太过闷热,它可是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时也对饲主比较好。若真的无法避免的话,记得装个抽风扇,需要照照阳光,比较不会生病,不过,切忌不能被阳光直射到喔,只需要有反射的光线就够了,这样缸子里的植物也会长得壮壮的。萊垍頭條
02條萊垍頭
然后, 是养蛙的缸子,虽然说缸子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的缸子在管理上十分麻烦。所以,如果是养小型的蛙类,如树蟾、面天树蛙,大约1呎缸就差不多了;再大一点的中型蛙类,如蟾蜍、泽蛙、白颔树蛙,就需要2呎缸。如果是善于跳跃的大型赤蛙,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线蛙,才要考虑用3呎缸。另外,市面上有卖一种塑料材质的“采集饲养箱”,方便清理与携带;但是用久了,表面会雾掉,就不容易观察了,而且因为移动容易,也就容易摔破。垍頭條萊
03垍頭條萊
然后,是养蛙的盖子,以免青蛙“跳出来”或“钻出来”。如果是养树蟾、树蛙的话,盖子就必须密和一点,不然它们一钻就出来了,最好加装纱网,不然很容易将青蛙闷住。如果是用较大型的缸子,每次喂食都要将盖子取下,又怕青蛙趁机“落跑”,相当麻烦,建议在盖子上做个小门。垍頭條萊
04萊垍頭條
然后,是养蛙的垫料,用来布置环境的材料,可以用砂石或泥土。前者的好处是方便清洗,也比较干净;而用泥土来布置的话,会比较像自然的环境,种植植物效果佳。也可两者兼用;或两者都不用,这样更方便清理,不过要放一些供青蛙躲藏的地方,以及一些小盆栽,可以铺一些水苔保持湿润。如果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枯木树枝的话,那会让整个环境更加的自然。萊垍頭條
05萊垍頭條
然后,是养蛙的水盆,青蛙是不能没有水的,不过对于水的需求,各种蛙类有所不同。如果是“水蛙”,如: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水就要多一点,最好以整个缸子都是水,再利用石头、砂石铺成陆地。相反的“陆蛙”,如树蛙、蟾蜍,就不需要太多的水,仅需要放个水盆就够了,同时最好将水盆埋在地下,以方便青蛙的进出。垍頭條萊
06萊垍頭條
然后,是养蛙的植物,建议一开始用小盆栽,或者种一些很耐活的植物,如:黄金葛、山芋;接着可以种一些蕨类、兰花。如果,你布置了一个“静水域”的环境,还可以种一些水草,光线不足的时候,最好装个太阳灯,可以让植物长得壮壮的。垍頭條萊
07萊垍頭條
然后,是养蛙的过滤,如果打算布置一个水域的环境,又不想常常换水,那你最好装一台“沉水马达”。装置的时候有个原则:隐藏得越好越美观,但是到时要清洗滤心就越麻烦,工程越浩大。垍頭條萊
08垍頭條萊
最后,是养蛙的食盆,用来放青蛙食物的容器,选择一个大小适中、深浅适宜的塑料盆就可了。太浅的食盆很容易让活饵自行爬出来;而太深的食盆,则使青蛙不容易看到活饵,且食盆不易隐藏。将食盆埋在地下,盆口与地面对齐,或者用树枝石头将食盆外围垫高,让青蛙经过旁边时可以看得到。垍頭條萊
青蛙的人工养殖
1、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是兴起的种养模式,因为不施农药化肥,比较绿色健康。稻田养蛙和一般的农田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只是在稻田边多了一些养蛙的水沟和防护网,而蛙种一般是采取人工养殖的黑斑青蛙,这些黑斑青蛙平时就藏在水下,稻蛙共生稻的套养方式也形成了小范围的平衡。
2、大棚养蛙
大棚养蛙具有效益高、周期短、反季节上市等特点,是现在养殖效益可观的项目。另外大棚养蛙技术简单,劳动强度小,业余时间就可以饲养,非常适合家庭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反季节上市的牛蛙价格较高,利润可观。
3、池塘养蛙
池塘养蛙意思就是利用池塘圈养青蛙,这是现在很多地区发展的养蛙模式,具有很高的效益。池塘养蛙具有成本低、管理简单的优点,唯一不足的就是只能在特定季节进行养殖,冬季不可养殖。
青蛙 饲养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青蛙生态养殖
在池的一侧或中央或池四周建筑一个高20~30厘米左右,青蛙养殖视频占整个池面积一半的平台(陆地),供蛙栖息,台上栽种花草,四季蔬菜等。台坡平缓,并注意池底和墙面光滑,避免擦伤蛙的表皮。池上搭盖荫棚,防暑降温。室内建池室内蛙池以3~5平方米为宜,水深10~20厘米,池墙可用永久性的砖、水泥修筑而成,青蛙养殖视频也可临时性用砖堆砌成一个池框(高约20厘米),池框铺垫农用薄膜,注水10~20厘米深,即成一个养殖池。頭條萊垍
而防逃则用雨布或聚乙烯网布围拦即可。青蛙养殖视频如室内为土面,也可挖筑一个池塘框形(10~15厘米深),铺垫薄膜和四周围栏即可。由于光合作用不强,室内也不宜建造蝌蚪培育池。放养刚脱尾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300只;个体重10~2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100~200只;以后逐步分池、稀养,青蛙养殖视频成蛙养殖时每平方米放养50只。水源水源一般采用井水和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氯,但对养蛙影响甚微,可直接引用。萊垍頭條
【饲养】水、光和遮蔽,是最基本的饲养环境条件。养在水族箱要加盖,不然青蛙会跳出去。足够的光照会使骨骼较强壮。可以放石块构成峭壁,用潜水马达抽水制造瀑布效果,这种水族环境适合水栖性蛙类。至于陆栖性蛙类,可以在水族箱铺层泥土并放置观叶植物以提供遮蔽,放置水盆让青蛙随时可以泡水,要经常换水保持清洁。萊垍頭條
【食物】它们只吃活的动物,可以买小虫喂它们,把虫放在食盆内喂食,尽量放置在固定地方,让青蛙习惯。不需每天喂食,3-4天喂食一次即可,喂食面包虫只数依青蛙体型大小调整。如果青蛙一直不吃,可以用镊子夹小虫在青蛙眼前晃动以刺激食欲;如果刺激无效,必要时打开青蛙的嘴强迫灌食,但最好不要这样。頭條萊垍
青蛙有养殖的吗?
在家里养青蛙的方法:頭條萊垍
1首先,是养蛙的位置,选一个通风好、采光佳的场所。这是因为青蛙非常怕热,如果太过闷热,它可是很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时也对饲主比较好。若真的无法避免的话,记得装个抽风扇,需要照照阳光,比较不会生病,不过,切忌不能被阳光直射到喔,只需要有反射的光线就够了,这样缸子里的植物也会长得壮壮的。條萊垍頭
2然后, 是养蛙的缸子,虽然说缸子是越大越好,但是太大的缸子在管理上十分麻烦。所以,如果是养小型的蛙类,如树蟾、面天树蛙,大约1呎缸就差不多了;再大一点的中型蛙类,如蟾蜍、泽蛙、白颔树蛙,就需要2呎缸。如果是善于跳跃的大型赤蛙,如斯文豪氏赤蛙、金线蛙,才要考虑用3呎缸。另外,市面上有卖一种塑料材质的“采集饲养箱”,方便清理与携带;但是用久了,表面会雾掉,就不容易观察了,而且因为移动容易,也就容易摔破。萊垍頭條
3然后,是养蛙的盖子,以免青蛙“跳出来”或“钻出来”。如果是养树蟾、树蛙的话,盖子就必须密和一点,不然它们一钻就出来了,最好加装纱网,不然很容易将青蛙闷住。如果是用较大型的缸子,每次喂食都要将盖子取下,又怕青蛙趁机“落跑”,相当麻烦,建议在盖子上做个小门。萊垍頭條
4然后,是养蛙的垫料,用来布置环境的材料,可以用砂石或泥土。前者的好处是方便清洗,也比较干净;而用泥土来布置的话,会比较像自然的环境,种植植物效果佳。也可两者兼用;或两者都不用,这样更方便清理,不过要放一些供青蛙躲藏的地方,以及一些小盆栽,可以铺一些水苔保持湿润。如果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和枯木树枝的话,那会让整个环境更加的自然。萊垍頭條
5然后,是养蛙的水盆,青蛙是不能没有水的,不过对于水的需求,各种蛙类有所不同。如果是“水蛙”,如: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水就要多一点,最好以整个缸子都是水,再利用石头、砂石铺成陆地。相反的“陆蛙”,如树蛙、蟾蜍,就不需要太多的水,仅需要放个水盆就够了,同时最好将水盆埋在地下,以方便青蛙的进出。條萊垍頭
6然后,是养蛙的植物,建议一开始用小盆栽,或者种一些很耐活的植物,如:黄金葛、山芋;接着可以种一些蕨类、兰花。如果,你布置了一个“静水域”的环境,还可以种一些水草,光线不足的时候,最好装个太阳灯,可以让植物长得壮壮的。條萊垍頭
7然后,是养蛙的过滤,如果打算布置一个水域的环境,又不想常常换水,那你最好装一台“沉水马达”。装置的时候有个原则:隐藏得越好越美观條萊垍頭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