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养殖技术,广东蝼蛄养殖视频
蝼蛄的养殖技术
一亩地蝼蛄产300斤到400斤左右。所以一平方约产0.5一0.8斤左右。
蝼蛄虾里含有虾青素、喇蛄素、胡萝卜素、鸡油菌黄质、玉米黄质、异玉米黄质、隐黄素等成分,其特点是高蛋白、低脂肪,并含有大量的矿物盐,且口感鲜美。
建池规模化饲养池养为好。先建砖灰结构的饲养池。池长34m,宽2m,深2m。池下部填1m厚的壤土,稍压实。再填20cm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含腐殖质的土,表面撒一层发酵的牛粪或马粪、碎麦秆、谷糠作为蝼蛄活动层和保护层,再上面松散地放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遮荫和保温用,池口用铁纱笼罩盖。
蝲蝲蛄能养吗
蝲蛄喜欢活水,需保持水流的清洁和流动性,水源要求比较苛刻,有野外溪流实验放生后生存案例,与克氏螯虾不同蝲蛄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野外捕捉的蝲蛄放入鱼缸内基本不再进食,不具备人工饲养条件
水蝲蛄养殖
蝼蛄的天敌是戴胜鸟,虽然它们小心翼翼的在地下活动,并且长期进化,让自己的体表呈黑色或灰色,但还是逃脱不了被捕捉的命运,比如农村上空飞行的各种鸟类及农民养殖的家禽,尤其农村有一种鸟专门吃食地里的蝼蛄,那就是戴胜鸟,它头顶一个大扇子,长又尖的嘴巴可以深入地下十几厘米,就像啄木鸟一样把蝼蛄从地下啄上来,一口就可以吃掉。
蝼蛄养殖技术
蝼蛄只吃素食,养殖方法如下:
第一步:建专用养殖池。池子的基本规格要在深5米左右,池子里面有铺上土壤,注意土壤里面应该有营养物质。
第二步:养殖池要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不能放太多水
第三步:定期给土壤杀菌消毒
第四步:配备专用素食饲料,少吃多餐。蝼蛄只吃素食。
拓展资料:
蝼蛄有两种并且发生规律有明显不同。
华北蝼蛄在北方每3年发生1代,以苦虫和成虫在土里越冬;
非洲蝼蛄多在夜间活动,夜间9~11时活动最旺盛.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危害。
成虫和若虫都喜欢松软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有趋光性;对半熟的谷子,炒好的豆子、豆饼、麦麸等香甜物质有趋性。
蝲蛄 养殖
野生东北蝲蛄一般需3龄达到性成熟,养殖条件下2龄即可达性成熟。
交配和产卵行为在养殖条件下,东北蝲蛄几乎可常年交配,在自然环境中则主要集中在秋季交配,次年春初产卵孵化。
4-6月为繁殖期。每只成体产卵80-100粒,产出后附于母体腹肢上,孵化期为40-55天,3年性成熟
蝼蛄怎么养
1.先捕捉幼苗虫:虽然是人工养殖,但是蝼蛄的幼苗虫还是野生的,需要人工去捉幼苗的蝼蛄虫回来。蝼蛄虫害怕灯光,需要在晚上去捉,捉回来的幼苗经过筛选,只留下健康强壮的幼苗蝼蛄饲养。
2.建专用养殖池:接下来就是给蝼蛄做家,蝼蛄需要在专门的池子中养殖。池子要大,基本规格在深5米左右,宽3米左右。以防蝼蛄跳出来了,还要在池子地下铺上腐质的土壤,和牛粪以供土壤的营养。
3.池中要阴凉潮湿:蝼蛄喜欢在阴凉潮湿的地方生存,但又不能要太多的水。所以既要保持土壤的干爽,也要温度湿润。因此建池的地方很重要,要把池子建在树阴地下,让池中总是保持阴凉干爽。
4.撒药防治病毒:定期需要给土壤喷药剂,进行杀毒灭菌,以保持蝼蛄不生病。去农药市场,会有专门的针对蝼蛄养殖的农药。按照说明,把这些农药撒在池中的土壤上。
5.配有专用饲料:蝼蛄是素食昆虫,只吃素食的,像玉米、青菜叶子,和水果瓜皮之类的。还可以吃一些熟是素食,比如炒熟的豆子,或者花生。要少吃多餐,每次喂的时候,不要温太多,但可以一天多喂几次。
6.春天采收成虫:蝼蛄的养殖周期,一般一年就丰收一次。通常都是来年的春天丰收,这时的蝼蛄已经长的非常肥大了。用大网子把蝼蛄从池子地下捞出,再把收获的蝼蛄清洗干净,祛除内脏,晾干就能做食品了。
蝼蛄的养殖
蚯蚓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
1、喜温怕冷热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静怕震性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养殖场应选在安静的处所。不要震动或经常上下翻动基料土。经常震动将会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的影响。
6、喜酸怕盐性蚯蚓喜欢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接近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如遇到盐碱性土壤或水源,要调整酸碱度。过碱要用磷酸二氢铵调整,还可用2%的石炭水调整,否则蚯蚓不能生存。
蝼蛄人工养殖
1、建造饲养池
如果是大规模的饲养蝼蛄的话,那么首先就需要建立由砖块、石块为原材的饲养池。根据养殖数量控制好饲养池的数量及面积,饲养池底部要填上0.8-1米左右的土壤,踩紧压实。然后在上面再添加25厘米左右的肥料或者是有机物质丰富的土壤,再覆盖一层松散的粮食秸秆,为蝼蛄提高休息场所。最后在饲养池口盖好铁纱等,一是为了防止蝼蛄逃跑,二是为蝼蛄遮阴、提高饲养池的温度。
蝼蛄 养殖 技术
2、适时投种
准备蝼蛄种的时候可以利用蝼蛄较强的向光性,在每年4月与9月蝼蛄活动的旺盛期利用灯光在农田附近诱捕蝼蛄。捕捉到蝼蛄后,要去除身体残缺、受伤、瘦小及生病的成虫。保证种蝼蛄的品质优质,优质的品种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因此蝼蛄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将捕捉到的蝼蛄全部用于养殖,一定要经过筛选,才可适时投种进行养殖,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养殖效益。
蝼蛄 养殖 技术
3、饲养管理
蝼蛄的食性非常杂,主要以蔬菜叶及粮食茎叶为主,不过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些饭粒、炒熟的粮食作物等精饲。一般在每天的傍晚进行投喂,投喂量不可过大,避免投喂后有残留饲料。每天必须投喂一次青饲,精饲两天一次,投喂时以多投少量为主。不可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可将饲料做晒干处理,提高饲料的贮藏性。夏冬季要做好降温保温工作,防止蝼蛄无法适应温度变化。
蝼蛄 养殖 技术
4、采收加工
人工养殖蝼蛄每年可以采收一次,不过主要还是根据品种的不同有所变化,其中华北蝼蛄则需要两年一次。在采收的时候要将饲养池内的有机土用大孔筛选捡出成虫,然后去除脏污物质,不可全部采收,要留取一部分为第二年的养殖做准备。如果虫粪较多的话,那么要及时更换土壤。采收后去掉蝼蛄的头、翅膀及脚等。清除内脏后将其洗干净,然后用热水烫死,将其晒干后用油炸成小吃食品。
蝲蝲蛄人工养殖方法
煮熟,塞进矿泉水瓶子里,塞满后向矿泉水瓶子里注自来水,注满后拧上瓶盖,放入冰箱冷冻。
1、养殖法:养在水中,调节水的盐度需要接近海水的浓度。大概33% 左右。有条件的加入氧气泵,存活时间更长。但是皮皮虾会越养越瘦,尽量快点食用。
2、冰箱保鲜法:将活的皮皮虾放在盒子内,底下和上面都盖上一层湿纸巾(湿毛巾),达到保鲜效果,放在冷藏室。
3、冷冻法:冷冻法指的是即将死的虾姑,以及无法挽救了。煮熟后,密封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定要密封。冷冻法的口感就大大下降了。
虾蛄 养殖
海水养殖池条件:要求进排水方便,海水水质清新而不污染,PH值7.8-8.5之间,底质为沙质、泥沙质为宜,杜绝泥质。
海水养殖池青塘纳水:将池水排干暴晒,在放苗前15天每亩用50-60千克生石灰清塘,杀死害鱼和有害微生物,改良养殖池底质。在放苗前4-5天用10ppm茶籽饼进一步清池,彻底清除杂鱼和鱼卵等,再用60目进水网过滤纳水60厘米水位,适当施肥,培育池水。然后放养海水养殖品种,如对虾类,白虾、鲻鱼、鲈鱼、弹涂鱼、虾蛄等,充分利用海水养殖池。
青蟹苗中间培育:养殖户购入的青蟹苗必须放置在小池内或网箱进行中间培育,投喂的饵料以丰年虫、桡足类及鱼糜为主,日投饵量开始为青蟹幼苗体重100-200%,才后日投饵量占青蟹苗种体重百分比逐渐减少,但日投饵量逐渐增加。因此,投饵应隔夜不剩饵为原则,一天喂1-2次,经过15-30天培育,青蟹甲壳可长至4-5厘米,才达到笼养规格。
架线吊养技术:用粗铁丝在海水养殖池平行架线,两端固定,每隔1.5-2米架一条,空档可撑船来管理青蟹。取直径35-50厘米的笼养框,笼养框要选用壁厚,上端开口塑料框为宜。牵引网的网口直径为15厘米,用细铁丝圈成,以便投饵。才后将伸展网圈口一固定在架线上,平均每米吊2个笼养框,架线至少高出池水位30厘米。根据池水条件,每亩可笼养500-1000个。每笼内放养一只甲壳宽4-5厘米左右青蟹种。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