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养殖规模,规划养殖规模
规划养殖规模划分
养殖场不管多大规模都要办理养殖证,现在环保这方面很严格,养殖业一定要手续齐全。
养殖证办理流程:
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办养殖证的养殖企业或个人需先填写申请表,提供与养殖规模适应的资质证明材料,包括建设方案、承包合同或者用地证明等。
过程:经当地乡村同意后,报县农业局汇同环保、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勘查,并提出初审意见后再进行办理。
养殖场规模划分
办理养猪场并养猪100头以上就可以获得国家补贴,不过养殖场得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获得补贴。
有一些养殖场建设时间比较早,经过改造之后,养殖规模达标,通过国家的验收最后同样也可以获取国家补贴。
养殖的规模
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规划养殖规模划分依据
这个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标准,肉鸡,蛋鸡,散养鸡的养殖都是不一样的,一般五万只以上就属于规模化养殖,十万以上就是大规模养殖。
什么叫养殖规划
利用山溪流水养鱼,投资少,见效大,是开发山区水资源的一条途径。
因地制宜建池 一般选择溪河边有一定落差且不被洪水冲淹的荒地建地,河岸开渠引水。鱼池多建成长方形,长、宽比3:2,每个鱼池约10~60平方米,池深1.5~1.8 米,水深0.8~1.2米。条石或片石浆砌池堤,100号水泥砂浆勾缝。进、出水口安置用钢筋或木料制成的空隙为1厘米的半圆形拦鱼栅,进水口比出水口高10~20厘米。
养殖品种适当 山溪水水质好,溶氧高,养鱼病害少,而且山区草料丰富,故应主养草鱼,搭配10~20%的鲤鱼,这样饲料成本才低。鱼种放养量视水的流量确定,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全长17~25厘米的鱼种10~30尾,若鱼池每小时能彻底换水2~3次,每平方米可投种30尾左右,否则少投。养殖10个月,草鱼出池规格可达到1.5千克。大规格鱼种可发展稻田养鱼配套解决,亩投寸片鱼种800~1000尾,可产20厘米左右的鱼种500尾。
“三定、两看”投饵 三定两看即定时、定质、定量,看天气、看鱼情。主要投喂各种鲜嫩的青草、菜叶和浮萍等青饲料,有条件的可投喂30%的配合颗粒饲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晴天多喂,阴雨天少喂;7~9月多喂,投饲量为鱼体重的40%以上;4~6月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0~15%;3月和10月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10%,原则上以鱼3~4小时吃完为度。
加强管理防鱼病 山溪流水养鱼除日常饲养管理外,要勤查勤看,搞好防洪、防旱、防害、防毒、防偷、防泛塘和防治鱼病的七防工作。每半个月防病一次,每次三天,将捣碎的大蒜瓣拌草喂鱼,每100千克鱼用大蒜约500克,以防发生肠炎病。此外,还可在池上搭瓜棚,既可防止水鸟危害和强光照射,又可增收。
规划养殖规模划分标准
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
生猪年出栏500头及以上、
奶牛存栏100头及以上、
肉鸡年出栏40000只及以上、肉鸭年出栏5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10000只及以上、
肉牛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羊年出栏500只及以上、
兔存栏3000只及以上。
养殖专业户规模标准:50头<生猪年出栏量<500头、5头<奶牛存栏量<100头、2000只<肉鸡年出栏量<40000只、2000只<肉鸭年出栏量<50000只、500只<蛋鸡/蛋鸭存栏量<10000只、10头<肉牛年出栏量<100头、50只<羊年出栏量<500只、300只<兔存栏量<3000只。
养殖业规划布局
先做个总体规划与布局
比如说规划好生产区,生活区,生产辅助区。
生产区又需要包括消毒室人和动物都需要消毒的,消毒池,卫生室,值班室,隔离室等等等。
生活区包括员工宿舍啊,食堂啊,运动场等等等。
生产辅助室包括什么饲料加工,办公室等等等。
当然啦,看个人情况。
规划好以后就是选择问题了,一般而言不管什么养的养殖场都应该远离居民区,工作区而且要处于下风处。要选择在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还要保障电力供应和水质,水资源供应,交通也要方便。
规划养殖规模划分方案
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划分的标准为养殖数量,分为大型养殖场和小型养殖场。
法律依据:《湖南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定》 第三条 单一品种畜禽养殖规模的划分标准如下:具有不同畜禽养殖种类的,可将其它畜禽养殖量折算为猪的养殖量,以猪的养殖量确定养殖规模。换算比例为30羽蛋鸡、30羽鸭、15羽鹅、60羽肉鸡、30只兔、3只羊折算为1头猪,1头奶牛折算为10头猪,1头肉牛折算为5头猪。
养殖规模划分标准
标准化:
根据目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
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完善生猪生产的用地政策:
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用地空间,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
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规模;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要。
鼓励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原有养殖设施用地进行生猪养殖生产,各地可进一步制定鼓励支持政策。
过去养殖场使用的土地往往都是农业用地,不允许占用一般耕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此次《通知》印发,对于养殖场、养殖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开辟新养殖场有利于降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率,解决土地问题对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非常有效。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除法律禁止区域不得划定生猪禁养区
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通知指出,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之外,不得划定禁养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之外的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禁养区划定依据。
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对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过渡期,严禁采取“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
通知还指出,对违反法律法规限制养猪业发展和压减生猪产能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整改。
养殖布局规划
场址选择:最少要500平米,应选在排水条件好、通风好、地势高的地方建场,需远离工厂以及产品交易市场,需距离主要交通干线以及生活饮用水源地500m以上。
场所条件:需电力稳定、水源充足、空气清新、交通便利。
场地面积:需建设青贮池、草料棚、防疫设施、场区道路以及粪污处理设施等建筑,可根据养殖场的规模来合理规划布局。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