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虫的养殖,豆虫的养殖
豆虫的养殖技术
1、选择田地
豆虫主要吃大豆叶片,养殖豆虫时,需要选择排水良好且向阳的土地作为育种田,再往育种田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然后在每年的6月下旬时,往育种田中栽种大豆,并且要使用铁栅栏或者木栅栏将田地围住。
2、采集幼虫
养殖豆虫时,需要从野外的大豆田中捕捉无农药污染的健康幼虫,再将其放入到育种田里,等待每年的9月份时,豆虫就会潜入到大豆根系附近进行越冬,并且要在每年的10月份时将大豆割去,注意不能翻耕土壤,以免伤害到豆虫。
3、化蛹产卵
豆虫会在每年的5-6月份时在土壤中化蛹,此时需要在育种田里再次种植大豆,为豆虫提供食物,等待6月下旬至8月初时,豆虫会孵化成豆天蛾,然后在大豆叶片表面产卵,每只雌蛾能产卵200-300粒。
4、饲养方法
养殖豆虫时,需要等待卵孵化后,将其新出生的幼虫放入室内饲养,并且要选择通风性良好的大棚或者平房作为饲养场所,再往饲养场所中放入木箱或者纸箱,然后把豆虫放置在箱子里,而且要每天给豆虫喂食1-2次大豆的叶片。
豆虫的养殖技术分享
只想单纯饲养豆虫(豆天蛾),那么可以不用施肥;如果二者兼顾,那么施肥还是有必要的。垍頭條萊
以下提供一些技术: 放养时期: 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因为从幼虫个体发育来看,放养适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增大个体虫重。太迟则不能发育到5龄,虫体小,影响幼虫产量。 综合分析豆天蛾幼虫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结荚初期放养为宜,早的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放养。此时大豆叶片生长旺盛,豆叶已充分展开。接入的l-2龄幼虫小,食量少,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从而使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條萊垍頭
大豆品种的选择: 为了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大豆品种应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类型,可增加养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幼虫产量。 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 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士,经济效益差。从本次试验看,以每平方米放养l-2龄幼虫10-15头为宜。萊垍頭條
天敌影响: 在笼罩外大田条件下,豆大蛾幼虫还会遭到寄生蝇、螳螂、青蛙和鸟类等的寄生和取食,从而影响幼虫的产量。根据田间观察,大田条件下天敌对豆天蛾幼虫的取食约占总养虫量的5%-10%, 1-3龄幼虫被寄生、取食率略高于4-5龄幼虫。平均损失率约 80%。因此在大田条下放养低龄幼虫可适当增加放养量。萊垍頭條
豆虫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需要,可以防晒和防豆虫的天敌
豆虫养殖技术
恺易物联网是做现代农业服务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豆虫大棚养殖技术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1)大棚温室的选择
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养殖豆天蛾,棚址的选择地势相对要高,温室和大棚周围要有利于排水。
(2)平整做畦
对大棚地土壤要深耕,浅耙,整平后做畦。
(3)精选豆虫种源
人工养殖豆虫关键在于提高豆虫的成活率,未经选种的豆虫埋入土壤中存活率仅有5%~10%,如果进行选种复壮,豆虫的成活率可提高到85%以上。在选种上必须选择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作为种源,从特征上选豆虫的形态为环形或挺直的棒状为宜,且不可选活力很强的豆虫作为种源。
(4)上膜上网的棚边深埋15~20cm以上,以防止豆虫逃逸。
(5)豆虫盖土深度
选好的豆虫放入棚内畦中,盖土深度10~15cm为宜,盖土太厚,土壤温度较低,发育化蛹缓慢;盖土太浅,土表温度太高,地表水分容易蒸发跑掉,豆虫易钻出跑到地表,使豆虫体内水分减少死亡。
(6)土壤养分
豆虫入土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保证豆虫体内所需要的水分要求,土壤水分不足是应及时喷水补水,但土壤不能积水。
(7)温度要求
冬季温度应保持在10~25℃左右,3~4月温度原则上应保持在25℃左右,快进入羽化期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这有利于豆虫羽化。
(8)防止豆虫天敌危害
豆虫天敌很多,在越冬期主要防治蚂蚁和其他天敌,蚂蚁可以用煮熟的肉类诱杀,其他天敌可用小麦麸(麦皮)拌农用敌百虫诱杀。在大豆种植以后豆天蛾羽化前20天,防治 盲蝽蟓,瓢虫,螳螂,用药注意禁用豆天蛾敏感农药。
(9) 诱导豆天蛾集中产卵
棚内豆田蛾产卵没有规律,在棚体和地表都大量产卵。因此,在豆天蛾产卵期,应用糖醋溶液均与喷洒在豆叶上,使豆天蛾产卵集中在豆叶上,以提高孵化出的幼虫的成活率
(10) 大豆品种的选择
大豆品种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植株高大,叶大的东辛3号
(11) 种植方式与密度
大豆种植密度每亩5000~8000株,行距不低于67cm,在大豆开花前,使大豆行间充分通风透光,提高大豆绿叶数,使大豆叶大,叶厚,质优。
(12)播种期
大豆播种期应根据豆虫羽化和产卵期决定,一般在羽化,产卵前40~50天播种。温室的大豆播种期应在2月初播种,大棚内的大豆播种期应在3月20日前后播种。在豆虫羽化前20天应防治虫害,并人工进行捕捉。
(13) 疏密补稀
由于豆虫成虫产卵分布不均,在幼虫2~3龄期应及时疏密补稀,使幼虫都能及时吃到足够的叶片,同时降低幼虫运动量,降低体内的营养消耗。
(14)及时采收
采收期既要考虑市场行情,又要考虑到幼虫的体重和质量。从质量考虑,豆虫幼虫应在5龄期入土前及时采收;从市场行情考虑,豆虫幼虫在4龄期也可采收,在采收时要注意选头上部平的幼虫,头上部尖的营养低,基本没有食用价值。
(15)轮换茬口
在进入下一茬豆虫养殖期,温室和大棚应更换茬口,降低虫害基数,有利于豆虫养殖。不能及时轮换茬口的,也可将棚室的薄膜和尼龙网全部揭掉,进行深翻灌水,进行驱虫降低虫害系数。
以上就是豆虫大棚养殖技术要点, 希望能够对养殖户好者有所帮助。
大棚养殖是很辛苦的事,温湿度、光照都需要实时监控,需要长时间待在棚中,稍有不慎就会减产。建议大家可以配备一个监测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度的小设备,恺易物联网研发的这个“棚博士”,便宜又方便,可以直接固定在大棚中,不用接线,直接就能手机远程查看监测到的数据,很方便,如果棚内温湿度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太阳能充电,不用担心断电,可以说是棚友必备的看棚神器。
豆虫养殖方法
养豆虫地旱要浇水。
豆虫养殖的过程中,种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
一般来说养殖豆虫大豆的种植尺寸以行距50cm,株距30cm,每株2-3棵为宜。
一般在挂卵之前,需要做好大豆的水肥、除草工作,把其他害虫天敌消灭干净。豆子长出来之后需要谨慎使用除草剂,最好是人工除草。
挂卵后最重要的操作是定期消毒,消毒主要作用就是清洁豆叶,预防豆虫疾病,虫子只有吃了干净的食物才不容易生病,这一点毋庸置疑。一般间隔一周左右消毒一次,消毒过程中使用消毒剂喷洒豆叶。
豆虫的养殖技术与指导
答:豆丹可以室内养殖,目前的情况如下:
1、起初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给豆丹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也限制了养殖面积的推广。
2、二代养殖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实现了真正的室内育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个关键步骤的控制,淘汰带有病毒和致病菌的蛹、蛾、卵,实现了孵化出体质健康的豆丹幼虫的目标,彻底解决了病害问题。
3、当然,养殖过程的管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土壤的消毒、大豆品种的选择、种植密度的优化、大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豆丹品种的优选和替代饲料、人工饲料的开发,是下一步技术攻关的目标
豆丹的定义: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在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地区尤为多见,豆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豆丹的形态特征
豆丹成虫时长约5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从腹部第一节起,两侧有七对白色线。它危害豆叶,啮成孔洞 ,严重时植株尽成光秆不能结荚。是天然有机食品,风味异常鲜美,令人食之难忘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