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网箱养殖合作,海水网箱养殖合作
海水网箱养殖类型
随着养殖养殖业的不断增多,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已在全国各地展开,给老板姓带来的经济价值日益显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网箱养殖大黄鱼的注意事项。
网箱的设置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网箱的规格和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体长的变化而变化。养殖网箱的深度一般在3.5-5.0米之间,网眼大小在20-60毫米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应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渔排采用目前普遍推广使用的浮动式,即由框架、浮力装置,箱体及其他配件组成渔排。网箱规格为3.3m×3.3m×4m,挡流网用1.2寸镀锌管焊接加工成3.5m×3.5m×5m的方形框架,面上缝40目单层筛绢网,一端用绳子固定在渔排周边框架上,另一端入养殖区的潮流减速为0.5米每秒一下,以适应大黄鱼的生长需要。
鱼种的放养
大黄鱼有两个鱼苗季节,即在每年的2月份与10月份。育出的大黄鱼苗种将在1个月后放养殖海区网箱中,俗称春秋苗。大黄鱼苗种宜选择体型匀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无畸形的健康苗。同一网箱中放养的鱼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宜早晨或夜晚投放。
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在捞鱼装桶与倒入网箱的时间间隙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使用封闭方式运送鱼种的,应采用在运送水体中加入网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避免水温等条件突变。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适宜的放养密度能够提高产量和效益。大黄鱼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太低不利于集群摄食,影响生长。而密度过高部分鱼苗摄食不足,影响生长,且残饵增加,提高成本。
饲料的投喂
目前大黄鱼使用的饲料大多数是冷鲜小杂虾和配合饲料。饵料投喂前先用手划水,待鱼上游后,投适量的颗粒状饲料,先少量慢投,待鱼群集中到水表层时,再快速投喂,手工头饵快慢与鱼群的摄食速度保持一致,同时观察鱼摄食情况,尽量做到绝大部分鱼充足摄食。喂养时间应较其他鱼类长,每次1-2个小时,确保鱼能吃饱。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一次。越冬期间一般每天投喂1次。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在投喂前及投喂中,要尽量避免人员走动,影响大黄鱼摄食。
日常管理
1、苗种分养 大黄鱼网箱养殖过程中,单位网箱的负载量随着苗种的生长不断增加,而且个体大小相差悬殊,不利于大黄鱼的生长。通过不定期分选,保持网箱合理的放养密度,同时对网箱中不同规格的苗种进行重新分箱,可以有效地促进大黄鱼生长。分选操作应以减轻大黄鱼应激反应,不碰伤鱼体为原则,在海区小潮,清晨或傍晚进行,并应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确保分选成功。
2、清除附着物 养成阶段生长最快的阶段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最容易附生各种藻类的季节。根据网箱情况,不定期移箱换网,保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同时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一次。
为保持大黄鱼商品鱼的天然金黄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最好加盖遮阴布幕。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检查鱼种情况,尤其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
海水养殖网箱图片
可以。
网箱是可以养虾的,利用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流水水域进行网箱养虾,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农村致富新招。
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堪称水中精品。 开展网箱养虾是一项易推广、投资少。效益高的高度精度集约化养虾方式。
海水养殖场使用网箱养殖的方法
(1)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未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
(2)禁止在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开展水产养殖。
(3)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2.限制养殖区(东周半岛东西侧近海部分海域、黄干岛、黄牛屿、大竹岛周边海域)
(1)限制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等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在以上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2)限制在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网箱围栏养殖。重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5%;重点近岸海域浮动式网箱面积不超过海域宜养面积的10%。各地应根据养殖水域滩涂生态保护实际需要确定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确定不高于农业部标准的本地区可养比例。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3.养殖区(湖街村、莲峰村、五群村所辖大港湾区域)
(1)海水养殖区,包括海上养殖区、滩涂及陆地养殖区。海上养殖包括近岸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吊笼(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等,滩涂及陆地养殖包括池塘养殖、工厂化等设施养殖和潮间带养殖等。
(2)淡水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区、湖泊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和其他养殖区。池塘养殖包括普通池塘养殖和工厂化设施养殖等,湖泊水库养殖包括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其他养殖包括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等。
处罚规定
根据《福建省浅滩涂水产增养殖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无水产养殖使用证擅自使用浅海、滩涂从事水产增养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对其养殖设施予以拆除,并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海域法》第四十二条,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海域,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非法占用海域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缴纳的海域使用金5-15倍罚款,(浅海底播,按每年每亩30-50元计征)即每亩最少罚150元,最高罚750元或1500元。
海水网箱养殖类型图
几种养殖类型;高密度养殖,产量高;溶解氧高、天然水域的饵料利用高,生长快;管理简便,操作机动、灵活;利于鱼病防治和捕捞收获;投资相对较少,收效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海水网箱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箱养殖是在天然水域条件下,利用合成纤维或金属网片等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 体,设置在水中,把鱼类高密度养在箱中,借助箱内外不断的水体 交换,维持箱内鱼类的生长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饵培育鱼 种或饲养商品鱼。
海水网箱养殖鱼种类名称
大黄鱼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主要栖息于沿岸及近海砂泥底质水域。我国的大黄鱼养殖产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浙江,其中福建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左右。
海鲈鱼
海鲈鱼是鲈科海鲈属常见的经济型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在海洋中的分布比较广,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水域都有分布。它在我国的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鲆鱼
鲆鱼是鲆科鱼类的统称,主要分布于热带及温带海域,我国沿海均产,如牙鲆、花鲆、斑鲆等。近年来,鲆鱼养殖的产量一直位居海水鱼类养殖的前列,辽宁、山东和江苏等地是我国鲆鱼的主要产地,2015年的养殖产量为13.1万吨,2014年养殖产量为12.6万吨。
石斑鱼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因身上长有特殊的条纹和斑纹而得名,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人工养殖的石斑鱼品种有赤点石斑、龙虎斑、斜带石斑、老虎斑、鞍带石斑、云纹石斑、褐石斑、青石斑、老鼠斑、衫斑、金钱斑、龙纹斑等。
鰤鱼
鰤鱼属于鲹科、鰤亚科、鰤属鱼类,是一种温水性深海鱼类。在日本,鰤鱼已有数十年的养殖历史,已成为日本海水网箱养鱼产量居第一位的重要养殖对象,现已在我国南方开始试养,我国粤、闽、浙几省沿海已陆续进行鰤鱼养殖。
河鲀
河鲀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是海淡水洄游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近海(东、黄、渤海)和长江中下游。我国养殖的主要是河鲀中的东方鲀属鱼类,即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我国自90年代开展人工养殖以来,河鲀产业已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7.金鲳鱼
金鲳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厚刺少,是生鲜超市、菜市场最常见的海鱼。金鲳鱼养殖主要有渔排养殖(近海网箱养殖)、远海深水网箱养殖和土塘养殖,土塘养殖一般和虾蟹混养。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提高,金鲳鱼养殖的产量高,因而价格亲民,十分受消费者的青睐。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
可以人工饲养
米鱼海水鱼类.可以网箱养殖.
米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鮸属,形似鲈鱼,但颜色偏淡,而且,喜欢栖息于混浊度较高的水域。其生性凶猛,适应能力强,食性较杂,主要靠吞食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等。而米鱼的分布也是十分广泛,我国渤海、黄海及东海,其次朝鲜和日本也均有分布。
海水网箱养殖类型有哪些
内陆养殖指的是在内陆的水域中进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及其幼苗的养殖活动。种类:包括鳟鱼、鳗鲡、鲤鱼、草鱼、鳙鱼、鲟鱼、罗非鱼、河鲀、青鱼、鲢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养殖;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鳌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养殖;河蟹、大闸蟹等蟹类养殖;以及河蚌、螺、蚬等贝类养殖。陆地淡水养殖通常是以工厂或者露天池塘的模式进行养殖,对环境条件如水温、溶解氧、pH以及其他环境参数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封闭性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可以将各种水质指标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因此陆地淡水养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相比之下,养殖户或管理者对水质条件的干预强度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再看看开放式的海水养殖。虽然海水网箱已经可以升级为深远海抗风浪网箱,有的还配备了水下智能机器人进行清污操作。但是网箱、鱼排、筏架等养殖设施对洋流、水温、溶解氧、pH等指标几乎没有控制能力。因此,海水养殖者对环境的控制作用极少,“靠天吃饭”的特点比较突出。除了洋流,一些异常的气候现象也会直接影响海水养殖,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与台风。
厄尔尼诺现象会极大地改变太平洋西侧与东侧海岸的温度曲线,太平洋两岸的的海水养殖业也因此深受其害。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局部海水温度会比往常高3-6℃,大量的冷水鱼会因水温骤升而死亡,造成渔业减产。以秘鲁为例,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2014年秘鲁海水渔业总产量仅为350万吨,比2013年下降了41%。
此外,温室效应还会催生出更多、更强的台风。早在1988年,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就模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来Nature杂志上又进一步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热带洋面温度上升了0.5℃,这使得台风的发生频率升高,每年都保持在90次左右,北大西洋飓风的破坏力增加了95%,而太平洋西北部台风的潜在破坏力增加了75%。
海水网箱养殖前景
海水养殖的优点是:集中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如刺参)等,生产周期较短,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利润空间很大。
但它也有非常大的缺点(弊端),即风险巨大,还无法避免,这个风险就是大风大浪。
海水养殖都需要用浮漂、网箱和网架等,在海域中形成相对封闭区域,以防止养殖物的逃逸。
大海中每年都会有很多次的大风大浪,它们的破坏力极强,风雨过后所有的养殖场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的会让养殖户倾家荡产。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