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疾病,甲鱼疾病防治
如何防治疾病
把好病从口入关很重要
鹅生病了怎么办
去宠物社区可以免费只病
怎样预防禽流感?
专家:有效预防人禽流感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来源:新华网
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
传染病预防专家提出,面对人禽流感疫情,群众不必恐慌,应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定明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类向人传染,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尚未发现和公布人传染人的病例,因此人禽流感不具备大面积传播、扩散的可能。
专家提出,为有效防范人禽流感,公众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是尽可能减少与禽类接触,到市场购买活禽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不要食用病死禽;二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三是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是发现病死禽要立即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五是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症状患者需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接触禽类的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医治。
饲养鹅如何预防拉稀
饲养 鹅的 方法 有很多,那么你们知道饲养鹅预防拉稀有什么方法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鹅预防拉稀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鹅预防拉稀的方法
一是减少饲料中麸皮的添加量,育成期麸皮尽量不要高于5斤,添加石粉或贝壳时须慢慢过渡,不得一次性添加。
二是搞好防疫及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疾病发生率,防止肠道疾病。
三是当鹅群发病时及时控制,缩短治疗时间,防止激发大肠杆菌及肠道疾病。
四是提高饲料如玉米、豆粕、鱼粉、棉粕等的质量,减少因饲料质量引起的慢性中毒。
五是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及消化率,减少肠道疾病发生。
饲养鹅的常见鹅病及防治 措施
鹅霍乱
临床症状:急性型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急性型病鹅闭目呆立,不敢下水,毛乱,尾下垂,频频摇头,鼻流白色粘液或泡沫,出现黄绿、灰黄或绿色下痢,严重时便血,体温升高至41℃-44℃,2-3天就会死亡。慢性型的病鹅消瘦,拉稀,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排泄物具有特殊臭味,对生长、增重、产蛋率有很大影响,长期不能恢复。
防治措施:对常发区域每隔3-4个月进行疫苗注射,注射时停止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发病时,可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或喹乙醇、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也可用0.05%-0.1%的土霉素拌料,用青霉素及其他广谱抗生素均有疗效。对病程长体质弱的鹅,必要时在用药中可适当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维生素C,也可饮用电解多维。
小鹅瘟
临床症状:病鹅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分泌物,体温升高,沉郁减食,毛乱流泪。后期常常强力摇头并向后弯,用力甩出鼻腔内分泌物,使体毛潮湿而粘有粘液。后期出现头脚发抖,站立不稳,严重的两脚麻痹,不能站立。死前出现下痢。
防治措施: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病鹅群肌肉注射双黄连,口服土霉素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防寒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防治方法:选购已有效接种过疫苗的含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则要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对种鹅已经接种的,也可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酌情注射疫苗。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
雏鹅绿脓杆菌病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喜卧,行走困难,腹部膨大,指压有膨胀感,眼周围、髯、颈部、胸腹及两腿内侧皮下水肿。口流粘液,腹泻水样粪便,呈白色或淡绿色,呼吸困难,死亡呈仰卧状。剖检可见脾肝肿大,有的呈樱桃红色。肝质脆,呈土黄色。腹腔积液,液体呈黄绿色。肠粘膜(尤以十二指肠为严重)充血、出血。呼吸道内积有大量粘性分泌物,气管粘膜及肺表面有点状出血,肺明显水肿。死亡的雏鹅多有卵黄吸收不良的现象。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防止创伤感染。治疗可用氟苯尼考拌料,连用3―5天;头孢噻呋肌肉注射,5毫克/千克体重,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K3和黄连解毒散,有利于雏鹅康复。
雏鹅渗出性败血症
临床症状:此病仅感染鹅,尤以1月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以摇头、呼吸困难和鼻腔不断排出大量浆液为特征。
防治措施:育雏期搞好环境卫生,注意保温、防潮、通风且严格消毒,并投给营养丰富的全价配合饲料,同时供给新鲜的青绿饲料。治疗可用复方敌菌净(磺胺对甲氧嘧啶、二甲苄氨嘧啶)口服30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连用3天;氟苯尼考拌料,l克拌入40千克饲料,每天1次,连用3―5天。用药之后,应及时补充微生态制剂和多种维生素。
雏鹅消化不良症
临床症状:病雏精神不振,两翅下垂,食欲降低或废绝,生长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首先是改善饲养管理。雏鹅饲料应该饲用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无腐败变质现象,最好是现配现喂,不喂隔夜料,饲喂要定时定量。
育雏期前7天,用适量温水拌料,幼雏的饮用水宜换成温开水。5日龄后,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细砂。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