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养殖周期有多长,塘角养殖多久出栏
塘角鱼养殖周期是多久
4~11月,塘角鱼的生长最适宜于20℃--30℃温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养殖季节,这段时间可养2--3批鱼。塘角鱼贪食,常饱食后潜伏于池底的阴暗处不动。因此其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
在中国南方每年可养2~3季,在池塘条件下养殖,经4~5个月饲养,当年鱼苗一般可长到0.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2公斤以上,亩产可达5000公斤
本地塘角鱼养殖密度
一般规格3~5厘米的鱼种可每平方米放养80~100尾,有充足饲料和流水条件的可增至100~200尾/平方米。
埃及塘虱适对环境应性强、耐低氧、抗低温能力较强,所以适宜高密度养殖。一般规格3~5厘米的鱼种可每平方米放养80~100尾,有充足饲料和流水条件的可增至100~200尾/平方米。池塘以塘角鱼为主体鱼,适当搭配鲢、鳙等中、上层鱼,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便于水质调节。一般每亩投放体长6~8厘米的塘角鱼种12000~15000尾,200~300克重的鲢、鳙鱼100~200尾。经过4~5个月养殖,每亩池塘可产塘角鱼2000~3000公斤。
本地塘角鱼需要养多久才能卖
养塘鲺肯定是会有销路的。
塘鲺鱼具有树枝状(珊瑚状)的鳃上呼吸辅助器官和皮肤呼吸功能,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因而耐低氧能力很强,能够生存于一般龟类不能生存的低氧、浅水或污染的水中。只要皮肤保持湿润,长时间离水也不会死亡。更奇特的是,只要是非致命的伤口,都能很快自愈。
塘角鱼半年能长多大
塘鲺一年体重可以达到1.2-2kg。池塘处理: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施加肥料进行水质培育。
鱼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5-3万尾。
喂食: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进行投喂。塘角鱼的生存温度为7-38℃,适宜生活温度为20-33℃。控制pH值:适宜pH值为6.8-7.5。
塘角鱼的寿命多长
埃及塘角鱼为热带性鱼类,平均寿命达30年,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差于本地塘角鱼。水温在9℃仍能生存,6.5℃是致死水温。
埃及塘鲺鱼属于鲶鱼一科,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生长速度更快,在之后它们虽然会继续生长,不过速度会减缓。具体来看,鲶鱼在长到20斤以上时生长的速度就比较慢了。此时它们要想长到30斤,所需的时间大概是6-7年。具体所需的时间同样也要看周围的环境是否适宜、食物是否充足。在各种因素都比较适合的情况下,鲶鱼长到30斤所需的时间就短;反之在不适宜的时候所需的时间就长。
塘角鱼能活多久
因为放水池太占资源了,塘角鱼本身生命力顽强,不放水池也能存活较久,对于市场来说,这段时间足够卖出去了,不需要多加照顾。
塘角鱼生长周期是多久
塘角鱼是分批产卵的,125克的亲鱼可产卵1000-4000粒。产后亲鱼精养40天左右可进行第二次产卵。鱼苗孵出后4-5天,鱼苗长0.5厘米,卵黄逐渐消失后就会吃东西,这时可投喂一些熟蛋黄,把鱼苗移入培育池培育。
塘角鱼的卵为米黄色粘性卵。产卵池可用水泥池,水缸、木盆、土坑等。产卵池和孵化池内壁铺塑料薄膜,水深保持10厘米以上50厘米以下,放上鱼巢都可供产卵,鱼巢采用假水仙,假水仙须根要通爽,不要有泥浆粘附,用时将茎叶剪去,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可预防水霉病发生。每池放一组(一雌一雄),上面加盖防逃,一般用竹片纺织做盖。
亲鱼产卵后,即将亲鱼捞出,让受精卵留在产卵池,用微流水进行孵化。据实践,采用塘角鱼受精卵脱精孵化,脱粒剂用滑石粉。每万粒卵用滑石粉10克,把受精卵用水翻滚渐渐加入滑石粉,则可脱粒。脱粒后的受精卵可放在孵化缸上(宽口水缸均可)进行孵化。采用家庭养鱼汽泵,在孵化缸内放入有沙滤心的喷气头,加速空气中氧气溶解于水,使受精卵能正常发育,若水温在25-27℃,48-72小时可孵出小鱼。
塘角鱼的养殖周期
塘鲺一般养4-5个月就可以出塘了上市。
这种鱼也叫塘角鱼,学名是胡子鲶,一般分为两个品种,一个是本地品种,另一个则是从埃及引进。值得一提的是,两种鱼除了长得有点像之外,很多地方都有不同,比如本地胡子鲶生长缓慢,口感很好,营养价值高,但埃及品种长得快,肉质不好,价格便宜。
塘角鱼在家养几天
三天,塘角鱼。在分类上属鲇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国内常见两个品种:本地塘鲺(胡子鲶),埃及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塘鲺(本地胡子鲶),8根胡须,上下各4根。体色黄色,野生鱼生长缓慢,一般重量不超过1市斤,营养价值高,口感好。
塘角鱼养多少个月可以上市
塘虱鱼,学名叫胡子鲶,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如果是低成本小规模养殖,比较容易管理,风险也要小一些,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先来了解一下塘虱鱼的生长特点
① 生活习性:塘虱鱼喜欢聚集性的生活在池塘底部,白天在阴暗的洞穴很少活动,到了晚上就会出来觅食,由于它属于亚热带的鱼类,不耐低温,人工养殖就要控制好池塘温度,当水温低于8度时,就会发生冻伤。因此,在越冬期间,水温要控在14度以上。
② 食性特点:塘虱鱼主要吃动物性的饵料,而且吃食量比较大,可以超过自身体重的10%,对饥饿的耐受力比较强,在越冬期间,吃饱以后3~4个月不投喂饵料也不会出现问题。到了春季,水温升高到15度时,就开始进食,当水温达到20~32度时,对饵料的需求旺盛,此时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塘虱鱼的食物有天然的轮虫、水蚤、水生昆虫,还有一些浮游植物的嫩茎。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可以投喂一些鱼粉、蚯蚓、动物内脏、黄粉虫等饵料,适当添加一些花生饼、玉米粉、麦麸等植物性的饵料。
建造池塘
① 池塘面积:池塘要在没有污染的水域,进排水比较方便。低成本养殖,鱼塘的面积就要小一些,这样也方便管理,一般保持200~500平方比较合适,池塘太大,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
② 池塘的要求:池塘池壁的坡度不能太小,塘虱鱼有很强的逃逸能力,池壁最好是能垂直一些,不能产生缓坡。池塘里的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要做好防漏水的措施,池底要安装好进排水口,以利养殖期间进行换水。池塘里要种一些水花生、伊乐藻等水生植物,供塘虱鱼栖息。
塘虱鱼苗的投放
① 池塘消毒:在投放鱼苗前的半个月,先要用20~30公斤/亩的生石灰给池塘消毒,杀灭池塘淤泥中的病原微生物,过一个星期后,再投放400~450公斤/亩的粪肥到池塘用来培养浮游生物。
② 鱼苗投放:鱼苗买回来以后,先要进行消毒,再按照养殖面积,控制好密度再投放,如果鱼苗是6~8厘米长,投放密密度大约2600尾/亩。投放初期时,先不要投喂饵料,主要让鱼苗摄食水里的浮游生物,三天以后再投喂适口的饵料。
塘虱鱼的饲养管理
① 饵料投喂:饲养期间饵料投喂量可以根据鱼的总重量来算,一般保持在8%~10%比较合适,每天上午和下午投喂两次,下午可以多投喂一些。饵料主要是以动物性的饵料为主,植物性的饵料为辅。动物性的饵料有小鱼、小虾、蚕蛹、蚯蚓、食品厂的下脚料等,植物性的饵料有米糠、麦麸、剩饭。为了降低成本,还可以养殖蚯蚓、黄粉虫来喂鱼。
② 日常管理:定期观察水质,若是水体过瘦,要通过肥水来培养浮游生物,以降低养殖成本。高温的季节,8~10天就要加注新水,避免池塘水位过浅,水质恶化,隔半个月用12~16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泼洒消毒,调节池塘PH值。每天要巡塘,预防鼠害,防止塘虱鱼逃逸。
③ 越冬措施:到了冬天,水温较低,不适合塘虱鱼生长,池塘要盖一个塑料膜的大棚,外面再盖上一层草苫,提高池塘的温度,大棚内要安装小型锅炉或暖气,增加可调控水温的设备,使冬天的水温保持在14度以上。还可以用家庭的土方法,利用闲置的空调,安装临时的保温设施来保温,这种方法成本低,适合小规模养殖。冬天的时候,减小投喂次数,也是很好的越冬保暖措施。
塘虱鱼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① 黑体病:发病以后摄食量减少,鱼体瘦小发黑,严重的时候体内会产生红色的斑块,会浮头于水面,直到死亡。此病多发在养殖前期,4~8月份是高发的季节,当池塘水质污染时最容易发生。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定期给池塘换水,避免水质恶化,可以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撒在池塘里进行消毒。
② 寄生虫病:塘虱鱼发生寄生虫病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三代虫、车轮虫寄生在鱼的鳃丝、体表部位引起,会造成鱼类营养不良、消瘦、生长速度缓慢。主要的防治方法,车轮虫用硫酸亚铁加硫酸铜溶液进行泼洒;三代虫可用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也可以把病鱼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再放回鱼塘。
结语:小规模养殖塘虱鱼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大的特点是养殖前期1~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长1斤左右,养殖4~5个月后就可以捕捞上市,一年可以养两季,比起其它的鱼种,经济效益也要高一些,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考虑饲养。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