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猪防疫技术要求标准,养殖猪的防疫程序药有哪些
种猪防疫程序
1、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当地和本场(户)猪病流行实际、所购种猪或商品仔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从本场(户)猪群的实际管理水平出发,制定切合本场(户)猪群实际的免疫程序。
2、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l)当地没有、引种场也没有的猪病暂时不考虑。
(2)在免疫病种较多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病毒性疾病的免疫。
(3)种猪和后备猪群尽可能使用灭活疫(菌)苗,活疫(菌)苗必须是基因缺失苗。使用非基因缺失的活疫苗时应考虑其安全性。
(4)导致仔猪死亡的疫病尽量通过对母猪在怀孕后期免疫,通过哺食初乳让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达到保护仔猪的目的。但是安排怀孕期母猪所用疫苗时,必须考虑疫苗的安全性。
(5)通过收集猪病流行信息,掌握疫情发生、发展态势;通过对本场猪群病原检测,了解重大动物疫病动态和趋势;通过免疫后抗体检测,了解重大动物疫病和对本场(户)猪群危害严重的疫病的免疫效果。
(6)重大动物疫病或对本场(户)猪群危害严重的疫病,应当利用再次免疫、记忆反应,在18-21天的间隔期进行连续两次免疫,以获得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
(7)注意不同疫苗的免疫间隔。建议不同疫苗的免疫间隔期为:
1)同种疫苗正常免疫:按照产品说明书的间隔期执行。当本场发生过疫情或者周围20千米区域内正在流行该病时,应通过监测抗体水平确定免疫间隔期。
2)同种疫苗加强免疫:间隔18-21天。
3)不同种疫苗相互间隔:5-7天。
(8)注意免疫抑制病的免疫,通过对免疫抑制疾病的有效免疫,确保其他疫苗免疫后正常产生抗体。
(9)疫苗免疫时配合使用白介素-4、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无抗原性、不存在药物残留与耐药性,对动物无毒副作用,又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抗细菌与抗应激的作用。
3、按照疫苗包装或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接种途径和方法、剂量接种,严禁随意改变接种途径和接种方法,严禁随意加大接种剂量。
4、被免疫猪必须是健康猪。阉割猪不分性别,必须在2-3日后红肿消失、体温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时免疫。转栏猪群应当在猪群熟悉环境后再进行免疫。生产母猪的免疫至少应超过产后7天,并尽可能在21天的泌乳高峰期后免疫。除了超前免疫,仔猪原则上在7日龄后免疫。
5、选择免疫日应当避开大风、降温、湿热、大雨或暴雨、降雪等恶劣天气。免疫病毒性疫苗的前l天、当天、后1天严禁使用抗病毒药品;免疫细菌性疫苗的前1天、当天、后l天严禁使用抗菌药品。
6、尽量避免应激反应。可在免疫的前1天、当天、后1天,在饮水中添加5%的电解多维。同时,还应注意让疫苗恢复到室温后再接种。疫苗免疫时配合使用白介素-4、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具有抗应激的作用。
猪的防疫程序
后备母猪免疫程序:
1.乙型脑炎疫苗注射两次,间隔15天。同时饲喂其他成年健康母猪新鲜粪便感染2―3天,每头后备猪200g。
2.细小病毒疫苗注射二次,间隔15天。
3.伪狂犬灭活疫苗注射。
4.链球菌疫苗注射。
5.衣原体疫苗注射。
6.产前一个月开始进行红黄痢二联苗注射二次,间隔15天。
7.依照当时伪狂犬流行情况,流行严重,产前23天再次注射伪狂犬灭活苗。
种猪防疫程序图片
第设定哨兵猪,免疫检测(不同阶段母猪,哺乳仔猪(未免疫苗前抽血),断奶后仔猪(免疫疫苗后4周),生长育肥前期后期猪只(免疫疫苗后30天以后))
第检测项目:猪瘟抗体、伪狂犬(GE、GB抗体)、蓝耳抗体、圆环病毒和口蹄疫抗体
第主要分析项目:1.母源抗体(确定仔猪最佳首免日龄)2.保育阶段免疫后四周根据抗体水平来评估免疫效果,来判断是疫苗质量(抗原含量、保存是否得当,毒株是否合适),猪群健康度(免疫应答能力)
第反复评估,适当调整,有一年时间可以确定一个猪场适合的免疫程序。
猪疫苗防疫程序
猪的疫苗一般是用头份来计算的,根据免疫程序,每头猪需要打的剂量,用的也是头份,在平时打的时候需要根据疫苗的种类和类型,合理的计算疫苗的剂量,比如细小疫苗一般是每瓶10头份,10ML装,也就是1头份是1ML,而有些疫苗比如伪狂犬,每瓶是100ML,但是每瓶是50头份,这样1头份,就是2ML。
种猪免疫程序
后备种母猪免疫程序:
种仔猪猪瘟苗25—30日龄免疫注射、4头份/头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苗 50日龄 免疫注射猪瘟苗 60日龄 免疫注射、4头份/头后备种母猪蓝耳苗(灭活苗) 70日龄左右肌注乙脑苗 80日龄左右肌注蓝耳苗(灭活苗) 90日龄二免乙脑苗 100日龄二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苗 110日龄二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灭活) 6月龄肌注细小病毒灭活苗 6个半月龄肌注伪狂犬基因缺失苗(灭活) 7月龄二免细小病毒灭活苗 7个半月龄二免猪瘟苗(成都、中牧) 8月龄加强免疫、4头份/头注:良种母猪满8月龄且猪瘟疫苗注射后的10天左右开始配种。
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四价苗、后备母猪产前6周、2周各注一次。
成年母猪:
1、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苗 产前1个月左右肌注2、大肠杆菌四价苗 产前2周 肌注(K88、K99、987P、F41)
3、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苗 产后5—7天(猪采食正常)肌注4、蓝耳灭活苗 产后15天 肌注5、猪瘟苗 产后25天 肌注、4头份/头6、乙脑苗 每年春季蚊虫出来前注一次7、细小病毒苗 每年秋季注一次注明:①凡是注射了弱毒苗后,隔6—7天再注另一种苗。
②凡是注射了灭活苗后,需隔10天再注另一种苗。
③口蹄疫灭活苗需在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各注一次。另外,在11月份还需加强免疫一次。
一般临产前15天的母猪暂不免疫注射,待产后1周再补注,以免引起母猪应激或产死胎。
④除猪瘟苗外,以上各种疫苗均按疫苗标签所推荐的剂量进行接种。
养猪防疫程序
1、申报单位
(1)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
(2)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3)动物隔离场所
(4)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2、申报材料
(1)《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申请表》
(2)场所地理位置图、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建设、分区、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3)设施设备清单
(4)管理制度文本(养殖场,屠宰场,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管理制度文本,最好上墙拍照)
(5)人员情况(工作人员情况,聘用的乡村兽医或执业兽医,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3、审批程序
A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1)申请人向县畜牧局提出申请,并向所在地乡镇(街道)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申报材料;
(2)乡镇(街道)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和现场初审。初审不合格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内容;初审合格的,将申报材料上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3)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动物防疫条件现场审查,审查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审查合格的,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B 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1)申请人向县畜牧局提出申请,并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提供申报材料;
(2)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和申报材料上报省畜牧兽医局。
猪打疫苗程序
注疫苗顺序虽无严格要求,但造成免疫抑制的疫苗,应先注射,比如说蓝耳,作为任何一个阶段的猪只来说,程序最好是;蓝耳、猪瘟、伪狂犬、口蹄疫;另加季节性疫苗,乙脑和TP苗;其他细菌性苗,可选择性来做;最重要的是注苗后的抗体检测,只有特异性高抗体,猪只才是安全的
种猪防疫程序图
①伪狂犬疫苗:后备母猪6月龄第一次接种,7月龄二免;经产母猪产前1个月接种
②乙脑苗:后备母猪80日龄接种,100日龄左右二免;经产母猪:蚊虫出来前接种一次
③细小病毒苗:后备母猪6个半月龄接种,7个半月龄二免;经产母猪:产后14天接种
④猪瘟苗:后备母猪:每隔2个月接种一次;经产母猪:产后25天接种
⑤口蹄疫苗:春秋两次,立秋后一次,次月再做一次二免,冬季再做一次三免
⑥胃流轮三联苗:经产母猪在产后4周后海穴注射
猪病防疫程序
养猪要始终贯彻防重于治的方真,为确保养猪获得好的效益,在对猪场、圈舍经常消毒的基础上,还必须搞好以下免疫:常用消毒药:感毒杀、宝碘。
哺乳猪、育肥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猪瘟污染区:新生仔猪超前免疫,乳前每头2头份,1小时后吃奶 ; 35—40日龄二免,每头4头份。
非严重疫区:仔猪出生后20天,注射疫苗6头份.60天,注射疫苗4头份. 2、 仔猪水肿、副伤寒 二联苗或 仔猪水肿、链球菌二联苗:15日龄每头一头份。
3、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20日龄每头2毫升,育肥猪每头2毫升。
4、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30日首免,65—70日龄二免。
5、 链球菌苗:25日龄接种,育肥猪60日龄接种。
6、 口蹄疫苗:于每年10月〈即疫情道来之前〉接种,未断奶仔猪不宜使用。
7、 乙型脑炎苗: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8、 蓝耳病苗:仔猪在3—4周龄接种。
母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2、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3、 细小病毒苗:配种前1个月接种,间隔2周在加强一次,每头2毫升。
4、 伪狂犬苗:配种前15—20天接种,产前1个月接种,每头2毫升。
5、 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脑炎四联苗:配种前2个月首免,间隔3周后 在加强一次,每头2毫升。
6、 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三联苗:配种前15—20天接种,产前1个月接种,每头2毫升。
7、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20—30天接种,每头4毫升 。
8 、 口蹄疫:于每年10月〈即疫情到来之前〉,临产前1个月的母猪不宜使用。
9、 乙型脑炎苗: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10、 链球菌苗: 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11、 仔猪大肠杆菌〈K88—K99〉苗:产前42天、15天各接种一次。
种公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 :每半年接种一次。
2、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3、 细小病毒苗、伪狂犬苗、蓝耳病:每半年各接种一次。
4、 乙型脑炎苗、链球菌苗:每年春、秋分别各接种一次。
5、 口蹄疫苗:于每年10月〈既疫情到来之前〉接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种公猪防疫程序
【母猪标准防疫程序】 1、细小病毒 免疫接种程序后备公、母猪于5月龄以后配种前3周首免间隔14天二免。母猪分娩后或配种前3周免疫, 孕母猪不使用疫苗。 种公猪半年一次耳根后肌注2ml免疫期6个月。
2、伪狂犬 种公猪、生产母猪每6个月免1次; 妊娠母猪分娩前3045天时免疫一次严重时产前1520再免一次 仔猪50日龄免一次; 后备种猪3月龄加强免一次。
3、乙脑 每年4月下旬所有种猪注射乙脑疫苗。
4、猪瘟 仔猪25日龄首免60日龄再免疫一次;猪瘟严重的猪场乳猪超前免疫;后备猪5个半月时免疫一次 ;母猪产后20日龄免疫;公猪半年免疫一次。
5、口蹄疫 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仔猪7080日龄免疫一次;后备猪5个半月免疫;公猪每年免疫三次1月、5月、10月各一次。 使用进口佐剂高效浓缩苗。
6、蓝耳 每年两次间隔6个月细小病毒和猪瘟配种后不可免疫。 【后备母猪防疫程序】 120日龄:细小 130日龄:蓝耳 140日龄:猪瘟 150日龄:伪狂犬 160日龄:细小 170日龄:蓝耳 180日龄:猪瘟 190日龄:伪狂犬 如是洋二元(二次防疫可推迟20天)。 【经产母猪防疫程序】 产后1-3日: 长效土霉素 头孢噻呋钠;牲血素。一天用一种; 20日:猪瘟4—6头份 28日:伪狂犬4头份 35日:细小 配种后: 60日:伪狂犬 70日:蓝耳 95日:k88k99 105日:k88k99 同时驱虫3-5天。
种猪防疫程序是什么
仔猪免疫程序简表出生日期1项目/方式2项目/方式备注3天补铁接种伪狂静疫苗 3、7、21天注射长效土霉素 以预防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7天补硒补料喂至断奶后二周7—10天去势 可使应激降到最低15天第二次补铁 21天肌注猪瘟普通细胞苗猪瘟脾淋苗1头份 28天(断奶)断奶不换圈 以预防各种常见病35天(断奶一周后)在9kg左右转群,不换料。
肌注伪狂静疫苗仔猪转入保育舍时,舍内温度最好在28---30℃之间,温度太低影响生长42天( 转群一周后)换料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
50—65天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猪瘟脾淋苗二者可同时进行也可二选一,根据情况而定。
第8—9周改喂小猪浓缩料 通常体重可达20kg,配方:浓缩料25斤,玉米70斤,麸子5斤猪体重达到130斤左右时饲料里再加入预防呼吸道疾病药物 以控制此阶段常发的各种呼吸道疾病第19—20周改喂大猪浓缩料 通常体重可达80kg,配方:浓缩料15斤,玉米70斤,麸子15斤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