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口蝗虫养殖,蝗虫的养殖方法
蝗虫如何养殖
养殖棚建造蚂蚱有飞翔习性,必须采用棚养。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以便排水。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沙壤土便于拾取蚂蚱卵。在养殖棚内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供蚂蚱食用。每1万只蚂蚱需15平方米的面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场地,用角铁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1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设拉锁,以防止蚂蚱逃逸。棚高1.5米~2米,棚外可罩塑料膜防雨保温。须在4月底前完成建棚。养殖管理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分15%~18%。低于14℃或高于40℃,蚂蚱就停食、死亡。气温28℃~30℃时,蚂蚱卵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与锯末按1:2拌匀,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将蚂蚱卵均布于土上,盖1厘米厚的混合土。器皿罩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拨到棚内的食物上。10~15天孵化完毕。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27~35日龄长为成虫。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每只蚂蚱产卵70~100粒。蚂蚱有喜群居和迁飞的习性,群居和迁飞是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加盖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初养户可从养殖场(户)购进种用蚂蚱或卵。蚂蚱属特种养殖,如没有定单和可靠销路,养殖须慎重
蝗虫养殖的方法
场地选地
蚂蚱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是一种害虫,所以养殖地应选在远离农作物以及水果种植的地段,并且阳光要比较充足、排水系统较好的沙壤,最后就是养殖场地应该要很安静,因为,蚂蚱很怕人和声音,如果比较闹它们就会逃跑甚至绝食。选好常地之后就要建立好养殖棚,棚高两米左右,并且将养殖棚进行消毒杀菌。
孵化管理
蚂蚱的孵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调控,首先我们要将刚采购进来的蚂蚱卵轻轻的放入养殖棚中,然后选择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将土整平,再将蚂蚱卵均匀的撒在上面,用细土掩盖,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同时需要利用日光灯进行照明,因为每天至少要保证十二个小时的光照时长,一般十到十五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功。
幼虫管理
刚孵化出的幼虫是很脆弱的,而且适量也很小,我们可以在棚内放置一些新鲜的玉米、小麦以及嫩菜叶等,一般可以持续到它们第一次蜕皮。等到一周左右小蚂蚱就会慢慢的蜕皮,此时他们适量还是不大,至少要等到它们脱了三次皮以后才算正式的蜕变,这时我们要保证棚中有充足的食物。在幼虫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移动它们,不然死亡率极高。
饲料管理
蚂蚱的养殖成本很低,对它们来说绿色植物都可以是食物,所以日常的饲料就是嫩草、嫩菜叶,这些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长了,但如果想要蚂蚱长的更快更肥,那么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玉米粒、小麦、高粱、谷子、麦秆粉等之类想对比较有营养的食物。
成虫管理
蚂蚱从幼虫蜕变为成虫一般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在次期间我们只需要注意养殖场内的温度、水分以及饲料即可。其中成虫比较重要的一件是就是进行交配产卵,最好是在蚂蚱十五天左右的时候进行,并且在产卵期要控制食量,这样产卵率会有所提高。
蝗虫如何养殖技术
回答 蚂蚱可以大规模养殖,来获得经济效益。养殖前先在平坦、安静的地方建立好养殖棚,提前进行消毒杀菌。
刚采购的蚂蚱卵轻轻的放入养殖棚中,将蚂蚱卵均匀的撒在土面上,用细土掩盖,控制好温度,将温度保持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利用日光灯进行照明,等孵化出来之后,可以喂食的玉米、小麦、嫩菜叶等。
蝗虫能养活吗
1、首先把活蚂蚱在常温下存放24小时,在此期间内只给水不给食,目的是让它排掉肚内的脏物,然后把它放入装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并直接放进冰箱的冷冻室中冷冻即可。
2、蚂蚱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它具有咀嚼式口器,其触角呈短鞭状而且拥有强有力的后腿,因此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它的体色是绿色或者褐色。在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蚂蚱,它们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蝗虫养殖技术要点
答,会飞的蚂蚱需要圈养。蚂蚱经过卵子孕育而成,初期的蚂蚱幼虫,其翅膀很短,不能飞,随着时间的流逝,幼虫逐渐长大,翅膀逐渐长长,蚂蚱的翅膀长长之后,就能到处飞翔了,如果人工养殖的化,需要圈养,用竹竿支架,外覆盖塑料布(防雨),还要盖纱网遮阴,
养蝗虫怎么养殖
养殖蚂蚱准备和管理技术
养蚂蚱的前期准备
养蚂蚱要建养殖棚。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一个门口,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棚的高度为1.5-2米,4月底必须建设好。棚的面积根据蚂蚱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起初养一万只蚂蚱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产卵60-90粒,随着蚂蚱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养殖大棚后,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
蚂蚱的管理
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上或者木板上铺3-5厘米厚,然后将购来的蚂蚱卵均匀地撒在上面,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15天的孵化,到“五一”前后,蚂蚱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 皮后变为成虫,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斤蚂蚱在260-340个)或留种产卵了。在1-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饲喂。
养殖蚂蚱准备和管理技术(2)
养殖蚂蚱的注意事项
1、蚂蚱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3次。喂养蚂蚱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2、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湿,蚂蚱会不采食而死亡。
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早脱皮的蚕食等。
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蚂蚱死亡 。
5、如果蚂蚱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再喂。
6、蚂蚱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
蝗虫人工养殖
现在蚂蚱的价格在20元/kg,所以蚂蚱的产值在5600元,除去养殖成本的话,那么总利润在2600元。
种苗费用:蚂蚱购买一次可以多年繁殖,所以只需要投入一次种苗费用即可。正常情况下,一亩可以养殖大约2万只蚂蚱左右,每个蚂蚱卵的价格大约在0.1元,因此一亩便需要2000元左右。
大棚建造费用:在养殖蚂蚱时,为了防止蚂蚱逃走,危害周围农作物,大棚的建造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蚂蚱养殖大棚可粗糙建造,费用可控制在300元左右。
人工费用:由于养殖数量是比较多的,因此在前期养殖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成本。例如投喂饲料、水电管理等,大约需要500元左右。
杂费:蚂蚱的食性非常广,基本上只要是牧草便可食用,因此饲料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准备约300元的饲料,然后加上水电、天敌防治等杂费的话,大约需要500元左右。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养殖一亩蚂蚱的成本投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
蝗虫怎么养殖技术
选择品种
蚂蚱的种类非常多,并且蚂蚱的适应能力及抗性都非常强,我们可以人工养殖的都棉蝗、东亚飞蝗等品种,每个品种都有不同的养殖优势与劣势,其中我们最常见的养殖品种就是东亚飞蝗,不过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养,选择品种的时候要根据生长时间、产卵数量、体型大小、养殖环境、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慎重考虑,品种的不同就决定了养殖方向甚至是市场,所以我们具实际情况来选择品种。
场地搭建
首先我们就要将养殖场地建立在阳光照射较强,通风好的地方,建立时养殖场要高于地面,便于后期的排水,蚂蚱通常是在土壤中进行产卵,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蚂蚱产卵的沙质土壤,然后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叶片,便于蚂蚱的进食,养殖场的面积决定我们的养殖多少与密度,注意养殖场的封闭性,防止蚂蚱逃跑,蚂蚱逃跑后对农作物将会产生毁灭性的危害,做好防水防雨的措施,防止下雨时水量过大淹死蚂蚱。
饲养管理
建立好场地后就直接将种蝗投入即可,种蝗会开始交配产卵,产卵后幼蚂蚱逐渐孵化,孵化后6天左右就会开始换皮,这个时候是幼蚂蚱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有足够的饲料保证幼蚂蚱成功脱皮,如果不够的话就会导致蚂蚱的生长出现问题,甚至是换皮失败,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会出现大吃小,被咬伤等各种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当蚂蚱成功换皮五次后,就已经差不多成熟了,这个时候留下部分的产卵蚂蚱,其余的就可以捕捉上市了。
防止逃跑
蚂蚱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极大的昆虫,与其他的特种业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人工养殖会使其产生较大的价值,但是也增加了蚂蚱的数量,增加了隐患,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逃措施,在养殖场地周围要设置染好除虫剂的隔离带,场内备好喷雾器,发现有逃跑现象及时喷洒进行捕杀,防止对外环境造成危害。
蝗虫如何养殖视频
棕头鸦雀的别名又叫黄头、黄腾、红头仔。该鸟体长约5—6厘米左右(不包括尾长),像一只浑圆的棕红色小球。其头部的冠羽有点蓬松。头部和双翅呈棕红色,与体长差不多的尾巴也呈棕红色,胸腹的羽毛呈淡棕红色,眼睛黑而发亮,也有称红珠眼,紫金砂眼的,即像暗红的木头颜色为上品。嘴巴小而结实,老鸟的嘴呈黑色。该鸟喜斗,趾爪强健尖利。棕头鸦雀是体型小巧玲珑活泼好动人见人爱的小鸟。但养好该鸟比别的鸟要麻烦一些,家庭饲养不是很多。
饲养棕头鸦雀有两中玩法,一种是驯养其打斗,一种是观其形听其声。该鸟好强争胜。打斗时激烈异常。鸟在打斗时会嘴、爪并用,性烈的一方会将对方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脚趾都折断。该鸟被打败后就会一沮不起,很难恢复到最初状态。故对被打败的棕头鸦雀又被养鸟者称为敲破灯泡,意为再无用处了。该鸟的鸣叫声清脆动听,该鸟单独叫时常发出“披哟、披哟、”的拖长声,成群结队时边向前推进,边不停的鸣叫,发出“披哟、披哟、唧唧唧”的声音,好像在不住地招唤同类。养一只在家,会在傍晚和清晨听到其如清风摇钤般悦耳的叫声。
棕头鸦雀在外观上很难区分雌雄,故挑选该鸟时,可选精神饱满,羽毛紧贴全身,羽毛干燥,眼球突出有神,嘴宽嘴根厚实粗壮,嘴下锋毛粗硬,趾爪齐全,脚杆粗壮有纹罗斑者为好。
棕头鸦雀不畏人,生鸟入笼后很快就能自主进食。饲养棕头鸦雀有专用的黄藤笼,花鸟市场上有出售,也有专供棕头鸦雀打斗的笼具,但市面上较少,也可用方型的绣眼笼饲养。棕头鸦雀在笼中应单只饲养,成双养着一是不好看,二是对培养其好斗性不利。饲料以粟谷为主,辅以稗籽苏籽菜籽,再喂点黄豆粉。本人在饲养过程中,也在笼中摆一小缸绣眼鸟的粒料,棕头鸦雀也爱食之。能用多种饲料喂养,对加强该鸟的营养大有好处。每天再喂养几条小黄虫,在笼子上再串上熟虾和牛肉干,任其啄食可锻炼其嘴劲,使打斗时更加剽悍凶猛有力。但该鸟在吃食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贪,故在喂该鸟喜食的熟山芋和熟南瓜时,一定要少量,否则该鸟会因贪吃而胀死。在喂虫时也不能用过大的。本人曾因喂其一只小蚂蚱,该鸟将蚂蚱啄死后猛吞,食之一半,吞不下又吐不出来,活活梗死,每每想起来心疼不已。
棕头鸦雀也爱干净,但又不像其他鸟儿喜欢水浴,故在隔一段时间,适当地向其喷些水,淋湿其羽毛即可,或放在盆中让其自浴。冬天特别要注意保暖,要用笼罩罩住,切不可受风寒,并要给其多晒太阳。
平时棕头鸦雀总在笼中不停地跳动,细看它,亮亮的眼睛放着光彩,嘴角弯弯似鹰咀,抓住笼丝的双脚强健有力,真是只好斗鸟。
我把自己拍摄两鸟打斗的视频传上,让大家看看小鸟的争斗,最后左边笼中那只打败了,永远不会再打了,养在笼中也只能听听叫声。也希望有养鸟爱好者相互探讨养鸟经。有各种各样的乐趣生活才丰富多彩,不枉来世上走一趟。
家养蝗虫怎么办怎么养好
蚂蚱家庭养殖:
1、选址选择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消灭天敌在建巢穴前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消灭干净,因为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3、地面巢穴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担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5、建巢穴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纱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按上拉锁,这个装制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6、棚内应有玉米以及其他较高植物以作隔离。
蚂蚱的习性:
植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
每年夏、秋为繁殖季节,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发育时期之二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如图)。它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蝗虫在中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时代。在24℃左右, 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 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
蝗虫蚂蚱养殖
1、蝗卵的发育、孵化、管理飞蝗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范围为20-42度,适宜发育温度为25-40度,最适温度为28-35度。在相对湿度85%-92%或在土壤含水量15-18%的情况下,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度,我国北方自然气温在五月上旬便到。购卵后直接把蝗卵放到土中待其自然孵化即可。经 10-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蝗蝻。蝗蝻取食量很小,身体柔弱,应注意防雨。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