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蚯蚓养殖业,蚯蚓养殖业技术
蚯蚓生态养殖技术
1、沟养与坑养。养殖户可以将饲料和种蚯蚓放入室外的长沟以及坑内饲养,沟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宽度在0.5-0.7米左右,深度在0.3-0.5米左右;坑的形状多为方形或者长方形,深度也在0.3-0.5米左右。
2、野生放养。野生放养可以利用边隙空地挖大约宽一米的田畈,放入饲料和种蚯蚓。场地的选择包括场内、自留地、河边、房前屋后、桑园、果园等。这个方法不适用于雨季和冬季,所以夏季要防晒降温、排除积水,冬季注意保温。
3、土温床养。土温床养只要是利用水浮莲、水花生和小葫芦过冬的土温床,饲养蚯蚓。
4、防空洞饲养。防空洞饲养主要是利用人防建筑冬暖夏凉、阴暗潮湿的条件进行饲养,成本低廉。
5、多层温床饲养。多层温床饲养就是利用角钢、水泥预制板或者木板搭成多层的饲养床架,再架上木板或者其他材质的板材以及土壤和饲料,放上种蚯蚓。在两个床架之间要留有过道,方便日常的饲养管理。冬季则可以利用工厂废气、煤炭加热、电热器、生物质采暖炉等方式加温,用以保证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
6、室内池养。室内池养就是在室内用砖或者水泥砌成池子,这个池子可以在地面也可以一半在地面以下,在池子里面进行蚯蚓的饲养。
7、塑料大棚养。塑料大棚养主要是用金属骨架以及塑料薄膜搭建成大型的饲养温室,没有金属骨架的话也可以采用竹片、木材等材质。
水蚯蚓养殖技术
过去水蚯蚓就算每天冲洗三遍,在早上和晚上时都会死掉很多,几乎鱼吃掉的要远少于死掉的,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下面是我现在保存水蚯蚓的方法。
1.每次冲洗两遍,倒掉多余的水,留下浅浅的一层就好。
2.在放置蚯蚓的桶内放入一个去掉瓶口的空饮料瓶,在里面加上冻好的冰块。 这样每天早晚两次,就可以大大减少水蚯蚓的死亡了,可以说几乎不死,希望这个方法能有所帮助
蚯蚓养殖新技术
蚯蚓养殖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露天堆肥养殖 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2、盆养蚯蚓 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位置,以调节盆内的温度。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60天为宜。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3、半地下室蚯蚓养殖法 选择背风、干燥的坡地,向地下挖1.5~1.6米深、2.5米宽、长度自定的沟。沟的一侧高出地面1米,另一侧高出地面30厘米,形成一个斜面,斜面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
蚯蚓生态养殖技术有哪些
一.选种
目前最适合大面积养殖的品种是大平二号。此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成蚓体重0.45~1.1克。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大面积养殖。
二.饲料准备
1.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生态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三.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四.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五.日常管理
1.温度:蚯蚓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直接影响蚯蚓生长发育和产卵状况的重要生态因子。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六.病害防治
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毒害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蚯蚓生态养殖技术视频
1。组装好线组,装上浮漂,双钩,浮漂距离子线30厘米左右,在铅皮座加铅皮(多加),要能把浮漂拉下水。
2。调节浮漂距离子线的距离,直到浮漂露出水面1-2目(找底)。
3。把浮漂向上拉20厘米,这时浮漂会再次沉入水底。
4。用剪刀逐渐剪去铅皮,直至漂尾露出你想要的目数(比如3目或者4、5、6、7都可以),这个目数就是调几钓几的那个“调”的数。具体的目数要根据你所使用的浮漂的性能、对象鱼、季节、鱼口的轻/猛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记得调好以后,要把铅皮座上的铅皮裹紧。
5。双钩上蚯蚓,注意:每次上的蚯蚓要保持一般大小。这时浮漂在蚯蚓的重力下会再次沉入水里,逐渐调整浮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至你想要的的目数,这个目数就是调几钓几的那个“钓”的数。比如你露出一目,就是钓1。
6。
以上是最基本的调漂方法,你先学这么多。所谓“调四钓二”,是最早的达摩漂定下的一个简单公式,并不适合现在的钓法,具体调几钓几,要具体分析。很复杂的一套理论,你慢慢来。
建议:
1。浮漂使用巴尔沙木的或者芦苇漂。
2。漂的号数选择0-2号之间,不要超过2号。
如果是传统钓,那么就空钩调平水(或1目),然后钓1-2目就可以了。
浮漂标准反映:台钓是有力下顿,传统钓鲫鱼是上浮、鲤鱼是黑漂。但往往浮漂的反映千变万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蚯蚓人工养殖技术
1
养殖场所选择,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
2
一般利用旧木箱,废桶,盆罐,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
3
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蚯蚓来养殖。
4
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即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
5
以及造纸,纤维,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
6
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7
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到70摄氏度,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摄氏度都能正常生长。
蚯蚓生态养殖技术书籍
腐殖质是树叶杂草等有机物,通过腐烂和蚯蚓的转化而形成的。腐殖土也称腐殖质。
蚯蚓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米,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蚯蚓的粪便是很好的养料,也可松土增加土壤孔隙,使土壤通透性增强。利于植物呼吸与渗水排水。蚯蚓体内可分泌出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纤维的特殊酶,因此,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纸、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蚯蚓养殖工厂,并把蚯蚓养殖工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由于蚯蚓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金属,这类金属元素在蚯蚓体内的聚集量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蚯蚓可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蚯蚓养殖蚯蚓
1、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2、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3、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4、利用防空洞养殖法: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蚯蚓养殖 蚯蚓养殖技术
取一个市场上普遍供应的家用圆形塑料桶,高约4~5分米,直径3~4分米,以填满泥土后人提得动为宜。在桶底用手枪电钻钻4~5个直径5毫米左右的小孔;没有手枪电钻的可以用钉子在火上煨热后烙洞。完成后放上泥土。
泥土的选用,采用细小颗粒的柔软黏土,利于蚯蚓挖掘钻洞,不要大颗粒坚硬捏不碎的沙石颗粒。
要是分不清黏土还是沙土,不妨做一个实验,取一块纱布,裹住泥土,放在水中,捏几下纱布,分解渗出的,就是养殖蚯蚓所需要的泥土,最后留在纱布里面不能分解的,自然就是沙石颗粒了。
泥土量以离塑料桶口10厘米左右为宜,高度大约40厘米左右,这样蚯蚓就外逃不了。
蚯蚓养殖与利用技术
你可以像我这样养蚯蚓:用泡沫箱、废报纸,喂蚯蚓吃麦麸。还有喂水果皮也行。
先找一个泡沫箱,箱内装半箱土,土必须是半干半湿的土。把要喂养的蚯蚓放在土里。
然后挖出一个坑,再把麦麸糊倒入箱内,与箱内的土和一下,最后用浮土盖好(水果皮也行)。
至于麦麸,几乎市场上都有出售,家里有农村的亲朋就更不用说了,实在找不到用米糠代替吧。这个蚯蚓爱吃,能量也高,取得容易,价格低。
我一般投喂这样半矿泉水瓶,半个月到一个月再投喂一次。投喂前用水把麦麸和成糊状,不要倒干面,那样会板结的。
最后盖上废报纸,废报纸的好处是可以保湿吸水,而且真有一段时间你忘记喂蚯蚓了,它们会吃报纸充饥,虽然报纸没什么营养,但能保证饿不死,而且报纸变的土,干不板结,湿不和泥。我箱中的大部份土都是烂报纸变的。
也许你不一定用泡沫箱养蚯蚓,但一定要有个盖,可以保湿,没了水份可就都完了。不要盖严,留个缝,蚯蚓也要呼吸。另外注意温度在15一30度最好。
这样就可以啦,蚯蚓这小生物就是吃饱就交配,你的蚯蚓会越来越多的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欢迎你关注我,获得更多精彩信息。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