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龙山石蛙养殖视频,野生石蛙可以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技术如下:
配种和产卵到 4 月份而且水温已经达到 18 摄氏度的时候即可开始石蛙的配种。按 1:1 的比例选择体型大、健康有活力的雌雄种蛙放置到蛙池中。夜间石蛙会自行抱对交配并产卵。
孵化石蛙产卵后,蛙卵会粘附在水草边缘,此时要小心地将蛙卵转移到孵化池中,保证孵化池的水持续流动,但流速不能太快以免冲散蛙卵。蛙卵孵化对水温有要求,可通过日照等方式提升水温,使水温在 20 摄氏度以上,28 摄氏度以下,促进蛙卵孵化。通常 1 – 2 周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待池中蛙卵基本孵化完毕时,将蝌蚪转移到蝌蚪池中。
石蛙蝌蚪的喂养蝌蚪孵化出来后的前 3 天不能喂食,因为蝌蚪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向水中投食可能会导致蝌蚪死亡。3 天后可投喂以下饲料:牛奶、豆浆、蛋黄水、黄粉虫浆以及少量嫩青菜。液体类饲料投喂标准为每 1000 尾蝌蚪 10 毫升饲料,少量多次投喂直到蝌蚪不吃。喂食时间为每日清晨、傍晚。在蝌蚪长大、长出前后肢过程中要逐步增加饲料量,具体按蝌蚪的采食情况调节。完全长出前后肢且尾巴消失的蝌蚪即可转移到成蛙池中喂养。
石蛙成蛙的喂养成蛙喂养注重营养丰富,活饲料如黄粉虫、蝇蛆、小蚯蚓最佳,条件不充分的鱼饲料也可以。喂食时间、方法与蝌蚪时期类似,每日两次,每次少量逐步喂。
石蛙只要度过蝌蚪期,养殖难度会大大降低,成蛙期间日常管理主要注意换水、消毒,保证喂食即可。1. 每周在池内泼洒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杀菌,每立方米水泼洒 2 克高锰酸钾。2. 每周换一次水。
石蛙养殖网
养殖石蛙,应该怎么样正规的经营和销售呢?石蛙其实在我们国家当中属于一个保护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人太能吃了,所以这样看,这都快灭绝了。
所以保护动物那么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得有一定的能力才可以去养殖。
申请养殖的资格。
对于现在农村里面来说,搞养殖也有很多。但是你要他们拿出经营的资格,那么没有多少人能够拿得出来,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钻着空子去搞养殖的。
所以当我们所需要去申请的野生动物养殖资格证。以及野生动物养殖的许可证,销售许可证,这些证件一大堆。
当然涉及到每个地方,可能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那么我们建议大家直接到工商局里面去咨询一下,他们那里会给出你一个详细的列表,然后让你对应的去找相对应的证明。
比如说你要让别人给你开一个引种证明。村委里面开一个养殖场地的拥有者进行证明。
所以这些照明很复杂,有的地方可能不同,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还是先去咨询一下,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中间。
联系渠道商进行销售。
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了,有很多人说我们自己拿去卖,或者说做深加工。首先你自己拿去卖,你没有那么多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再一个,你养殖的时候如果说做加工的,那肯定就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和以及仪器和设备等等。
所以我们养殖最快最成功的一个变现方式就是联系渠道商进行销售。渠道商销售虽然说价格可能会低一点,但是它使你大规模养殖的时候不担心卖不掉。基本上他们都能够,你养殖出来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技术掌握了没有?
对于养殖石蛙而言,其中的技术你掌握到了没有?因为针对于我个人是从事养殖青蛙这一类工作的,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来说,如果大家不掌握这个相对应的技术,那么我们觉得会非常困难的去发展。
因为养殖这个特种产品,它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出现状况甚至死亡的情况。
所以在养殖之前我们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学好技术再来养殖,否则我们投入将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行业,有可能会出现亏本的状态。
对于室外的养殖和销售,其实需要各种证件证明,证明你不是去做野生的,拿去卖就可以了,所以基于这个情况,看来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来说,还是希望大家直接去咨询一下相对应的政府部门,他们那里能够给出更加实际的回答和有用的回答。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规范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1.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 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
望楼主采纳~~
人工养殖的石蛙
萊垍頭條
1.营业执照。垍頭條萊
2.卫生许可证。萊垍頭條
3.经营许可证。萊垍頭條
4.税务登记证带上申请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经营场地证明、一寸照片等到所在地相关部门办理。5、但由于养的对象特殊,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特种养殖许可证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主册登记。6、还得办理防疫合格证,防疫合格证到当地畜牧局办理。而且养殖场需要征用土地,还得先到国土局办理土地手续、厂地的条件审查。石蛙(Quasipaaspinosa)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 萊垍頭條
人工饲养石蛙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与管理
石蛙的养殖成本与利润分析石蛙养殖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周期长的养殖项目特别是石蛙繁育技术。但单纯养殖商品蛙却能有效降低风险加快收益成效的优势,以每亩建池费用5万计算:
每亩可养殖商品小蛙1万只,8克左右小蛙每只3元培育两年便可上市销售。每斤石蛙需要吃3斤黄粉虫才能长大到上市规格,加上中药预防,人工管理等,一斤石蛙成本30-40元之间。一万只蛙去掉损耗大约1500斤,去掉成本,1500斤石蛙可实现收入5万元,
第二批石蛙由于建设成本不需要投入,收入可达10万元。石蛙人工养殖技术现还不成熟,需要有专业养殖户指导。自繁自养的方法不适合刚刚想入行的石蛙养殖户,前期技术难,投资大,成本高,所以新人需要选择购买蛙苗进行养殖商品大蛙,减少技术成本,时间成本,解决资金回笼,这是目前石蛙行业主要发展模式。
石蛙的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的利润是比较高的,真正成熟的石蛙养殖技术其转让价格也应该是很高的,我个人认为10万、20万的技术转让费都属合理,因为稍有点规模的养殖户1-2年就可赚回。由于石蛙养殖经济价值体现在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所以市场上石蛙的价格比较贵,据最新市场统计石蛙价格保持在100左右/斤。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石蛙养殖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视频
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养殖业到底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从致富经里看到的似乎是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养殖天上飞的天鹅、大雁,养殖地上跑的野猪、兔子;有养殖水里游的虾蟹水产,养殖泥里钻的黄鳝、泥鳅;更有养殖蛇蝎鳄鱼的,真是各或各样应有尽有。然而养殖业项目赚钱与否并不是单单看你养殖什么东西,也要看你是怎么养殖的。比如,养猪、养鸡这些都不知多少百年的行业了,但是还是有人在今天能用不一样的眼光来做,也能做到千万亿万的人。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这是多少养殖人苦苦在寻觅的东西啊。传统的养猪、养鸡已经随着养殖饲料的不断上升,疫情的不断困扰而变得越来越举步维艰了,而特种养殖项目又往往跟人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市场及产品的开发能力变得市场风险很大。那么究竟养殖业中什么才是可以让我们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呢。我们都知道养殖业中饲料成本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所以要让我们在市场好与坏时都能有竞争优势,那么成本领先绝对是必须的。那如果能自己生产养殖业的饲料,保证自己养殖场的饲料供应,那么不管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养殖业最赚钱的就是养殖黄粉虫了,如果加上生态养殖黄粉虫那么就是更赚钱了。黄粉虫生态养殖项目是个不错的选择的,可以利用秸秆、木薯渣、豆渣、酒糟等作为黄粉虫的饲料,再把养殖出来的黄粉虫作为山鸡、大雁等珍禽的饲料,也可以作为林蛙石蛙以及蝎子蜈蚣等的活体饲料,把养殖黄粉虫所得到的黄粉虫粪便作为养殖鸡鸭鱼等的饲料或直接用来种植经济植物或种植南瓜等作为黄粉虫以及鸡猪的养殖饲料,整个生态链条是环环相扣,进来的都是废料出产的都是高品质的绿色农产品。这种生态养殖必然是未来养殖的趋势
为什么养殖业中生态养殖黄粉虫最赚钱?理由一:黄粉虫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废弃物如麦麸、秸秆、米糠、酒糟、豆渣、木薯渣甚至鸡粪来作为黄粉虫养殖的饲料,饲料来源非常广,也可以发展相关的南瓜地瓜牧草种植等来开拓更多的饲料原料,可以说黄粉虫起码在饲料原料上不会和人类也不会和传统的养殖业争粮占地,所需要的养殖场所也是要求很低的,只要有个中小的闲置房子或是大棚都可以养殖黄粉虫的,温度要求也不高0到35度都是可以一年四季养殖黄粉虫的,黄粉虫的养殖技术更是简单易学,不需要防疫或是担心疫情的风险的,所以养殖的风险完全可以由养殖户自己控制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我国对秸秆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饲料工业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目前仅限于挖坑青贮以及小规模的氨化处理,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如果我们每年能将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经处理后加工成饲料,所发挥的效益相当于现在全国的全部饲料用粮约(8700万吨)。因此开发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国民族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全球的蛋白质饲料需求不断增加,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饲料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尝试的最重要且最经济的途径就是开发昆虫蛋白饲料资源和各类农作物秸秆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的饲料原料。我国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昆虫蛋白资源的产业化。农业部已将昆虫饲料列为被推荐的10种节粮型饲料资源之一,国家畜牧发展中心也将昆虫养殖列入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7类养殖业之中。国家计划委员会将“黄粉虫产业化推进”列入2000年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业部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列入2001年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等。所以目前应用较广的饲用昆虫资源主要就是养殖黄粉虫。 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首选黄粉虫养殖,理由二:黄粉虫养殖可以发展养殖业中其他特种养殖经济动物。比如蝎子养殖、野鸡养殖、蜈蚣养殖、鸽子养殖、鹧鸪养殖、蛤蚧养殖、龟鳖蛇养殖、观赏鸟观赏鱼养殖等等特色的养殖项目。黄粉虫作为第一大的饲料用昆虫,它的营养价值及饲料价值是其他原料所不能比拟的,“蛋白质之王”的称号当之无愧,据测定,黄粉虫体含蛋白质56.58%,脂肪28.20% ,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g干品含氨基酸高达874.9 mg,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饲料之首。据测定,1 kg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8 kg麦麸、23 kg混合饲料和1 000 kg青饲料的营养价值,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发展禽畜、鱼、龟、黄鳝、罗非鱼、牛蛙、娃娃鱼、蝎子、蜈蚣、蛇等特种动物养殖的理想蛋白饲料。黄粉虫蛋白质不同于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属于全效型蛋白质,集预防、保健、修复、营养四效于一体,功效明显优于一般的植物和动物蛋白质,并科学地解决了植物和动物蛋白质的缺陷。黄粉虫中的抗菌肽能抑制癌细胞以及病毒细胞的核酸代谢及其成长,可以杀死多种病原菌,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痫原微生物产生较强的杀灭作用,抵御病毒入侵,预防各种疾病发生,黄粉虫又被称为“抑菌王”,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免用氨基酸,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了饲料和兽药成本。并且黄粉虫的微量元素丰富,铜、铁、锌、硒含培较高,氨基酸比较平衡,所含脂类多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消化性能良好,易于吸收,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首选黄粉虫养殖,理由三:黄粉虫养殖也一样可以和传统养殖业结合起来做生态养殖模式的。比如通过利用处理秸秆、统糠、酒糟、豆渣等废料来养殖黄粉虫,这种生态养殖黄粉虫的成本每斤不到3元钱的成本,而市场如果要买到同样高营养价值的动物蛋白质需要的价格远远不止10元钱。那么我们养殖业中最主要也是最贵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已经能自己提供了,那么养殖的成本也就可以控制到比同行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即使卖同样的价格也是有很大的优势了,更何况这些用虫子养殖的动物都是生态绿色的,肉质口感和营养也都是其他饲料所养殖出来的产品不可比拟的,这也完全符合现代都市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再者,在养殖黄粉虫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黄粉虫粪沙也是可以作为养殖猪、鸡、鱼的优质饲料来源,也可以作为经济作物的有机肥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把这些虫粪种植一些牧草或蔬菜瓜果又作为养殖黄粉虫的青饲料来源,可以这样说,养殖黄粉虫完全是变废为宝的生态链,把没有用的废料变成我们养殖业中最为宝贵的蛋白质资源,也养殖出了人类安全健康的绿色的食品。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发出了高品质的黄粉虫子鸡,虫子鸡蛋等高档的农产品。由此可见,黄粉虫养殖对于养殖业的意义就在于黄粉虫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种新型的饲料生产的方式,将黄粉虫养殖作为一种转化器,把许多我们没有用的原料变废为宝,变成高品质的蛋白质资源,这样也相当于是把饲料生产变成了养殖户自己的利润来源之一。所以说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可以说黄粉虫养殖就是未来养殖业必不可少的,其实在欧洲发达国家,养殖黄粉虫作为经济动物的饲料来源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大多数养殖场都会自带一个昆虫养殖场来转化废料以及提供养殖场饲料的。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黄粉虫养殖未来前景大好,理由四:随着现代人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担忧,也进一步促进了对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大发展,可以相信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传统的饲料生产厂家必然也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和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饲料资源已经面临不断的上涨压力和缺口也在不断的扩大。比如国际鱼粉以及其他蛋白质饲料更以每年几千万吨的缺口在递增,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而且传统的饲料来源污染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我们食品安全的一大问题。所以饲料生产厂家也一样需要考虑黄粉虫养殖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什么开创性的意义。我觉得起码有以下两点,黄粉虫养殖可以将废料转化成饲料生产的蛋白质资源,解决了人畜争粮的问题,再者就是可以解决饲料来源的安全性问题,通过黄粉虫的转化,已经很好地把原料的毒素已经污染降到最底了,因为黄粉虫对于被污染的东西很敏感的,只要有一点点的农药或其有害他化学物质残留都会对它们造成死亡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用黄粉虫来生产的生态饲料是安全绿色的。这种养殖业是未来人类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也就是说黄粉虫养殖是养殖业中最有前景的。农业创业最赚钱项目,黄粉虫养殖,理由五:特种养殖业中,其他黄粉虫养殖是最火的,一方面是因为黄粉虫养殖的技术简单易学,投入的资本不大,回收的周期很短,养殖的风险很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粉虫的养殖成本很低,用途很广泛,可以开发的潜力非常大。比如黄粉虫可以做成风味的昆虫食品,虫菜也是一个很时尚的健康概念,也有做成汉虾粉用来添加进去面包饼干糕点等的,在欧美就是把黄粉虫粉添加进去面包用来增加香味以及营养的,所以黄粉虫也叫面包虫的原因,也有人提炼黄粉虫油作为化妆品以及其他保健品的,也有加工成蛋白质粉和氨基酸的,将黄粉虫蜕提炼甲壳素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粉虫的深加工还可以有很多的开发前景,必然能为我们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是属于生物领域的朝阳行业。
石蛙养殖 生态养殖
完全可以,我也是一直考虑这个问题,在农村找一条比较适合养殖石蛙的小溪。 然后承包下来。要怎么样的小溪才是比较适合养殖石蛙呢,首先水流要慢,水要小,要多石头石壁,还要有灌木林。石蛙是会上树的。然后投入种蛙。加强管理,防止被人抓走。自然生长就可以了。无需投放饲料。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秸秆废渣养殖黄粉虫生态养殖野鸡农村创业、农业创业必然是未来10年最热门的行业之一,胡润排行榜创始人也曾预言未来中国最热门资本流向行业就是在农业,因为中国的农业长年处在一个被低估价值的现实下,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很多人才以及资金也都流向了大城市大工业,但是现在中国的工业以及城市化带来了一种尴尬境地,那就是农业严重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这样不单是原料方面还有其他消费贡献上也突显出在拉工业以及城化的进程,成本越来越高,单单靠外向经济是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的,而且也不安全。所以今年中国已经下文件,给农业扶持大概1万亿的规模,所以只要你看准农业、农村这块巨大市场,就能挖到属于你的一桶金。而且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农村创业起码有几方面的优势:1、政府扶持优势:今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各省市对养殖、种植业有很多资金扶持,特别是特种养殖以其投资少、周期短、市场大、效益高更是成为众多投资者和农民朋友的首选项目。2、农村资源优势:在中国大部分农村都比较落后的,以自己种的粮食的一部分饲养家禽为主的小结构经济。农民年收入是很低的,而他们的劳动力是最低廉的。农村完全可以利用自产的大量粮食饲料积累转为经济,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满足种植业的需要,以此来满足家庭经济的最低要求。因此发展特种养殖业是农民们最实在,最实惠,而且很容易被接受和积极欢迎拥护的养殖致富之路。 野鸡,又名雉鸡、山鸡,羽毛色彩艳丽斑斓,被誉为龙凤鸟、凤凰鸟。虽经人工饲养,其野性仍较强,喜奔飞、爱活动。具有生长快、产蛋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野鸡养殖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利用农村秸秆酒糟豆渣等丰富的废渣资源,投资可大可小。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特种养殖基地,进行大规模养殖;条件有限的,可利用目前廉价的秸秆、酒糟、豆渣等废渣用来养殖黄粉虫,再用黄粉虫作为野鸡的饲料,黄粉虫的粪便可以用来作野鸡的饲料原料也可以用来作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种植一些牧草或者瓜果,既可以作为黄粉虫的养殖饲料又可以作为野鸡的饲料,这样的一个生态养殖场几乎是不需要再外购饲料的,只是用一些废料就可以养殖出纯天然的虫子野鸟,饲养费极低、不需机械设备,任何空房、猪舍都可利用养殖,真是本小利大,适合农村小本创业。2、特种兽畜的饲养更容易。野鸡未驯化之前,原来都是生活在野外,由于需要抵抗自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它们形成了非常强的抗病基因。虽然我们现在将它们驯化家养,但它们的基因并没有改变,它们依然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所以养起来比家禽更容易照料。3、资金回收快、效益高。野鸡大多以草类为食,饲养中只要少量的精饲料即可。而且我们所推荐的昆虫循环养殖野鸡的方法比传统的养殖方法要低得多的,也比饲养一般的家禽还更低。更重要的是,这种具有食补两用的虫子野鸡的价格却是一家禽的2~3倍以上,所以虫子野鸡的饲养效益是非常高的。而且由于野鸡市场的供不应求,又有多少可以卖出多少,资金回收当然要比经营其他产品快得多。4、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野鸡肉质鲜嫩味美,出肉率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系高蛋白、低脂肪且兼有一定药用价值的珍稀野味食品,深受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者所青睐。由于雉鸡尾长,且羽色光彩鲜艳,观赏性强,节日送野鸡有祝愿健康长寿、吉祥美满之意。当前,除出口国际市场外,国内市场也十分走俏。野鸡不仅是宾馆、饭店、酒家、餐桌宴席的美味佳肴,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上。目前,野鸡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的空间非常大。特种兽畜野鸡的昆虫循环养殖技术:(1)选址与建场;需要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向阳山地为宜,林木最好是松树杉树以及其他杂木为佳,依林搭好天网,防止野鸡外逃。鸡舍可以简单的可以防水防风的向阳厂房建在天网内就可以了,鸡舍内还要预备给野鸡栖息的栖架,这样野鸡的长长尾巴才不会弄断。(2)野鸡的食物;野鸡还具有驯化前的野性,好斗好吃虫子这些都是它们的天性,所以养殖野鸡一定得解决野鸡的昆虫食物这一块,可以通过养殖特种经济动物,黄粉虫、蝇蛆和白蚁来解决。黄粉虫被称为“蛋白质之王”,用来饲养特种养殖野生动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养殖方法也非常容易掌握,饲料的来源也非常广泛和低廉,人工养殖的话就可以养殖黄粉虫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黄粉虫的养殖方法简单,占地少,产量高而且饲料来源广泛,可以利用当地的农副废料,秸秆、米糠、薯渣、豆渣、花生壳粉、酒糟以及其他农村废弃物来养殖黄粉虫,再用黄粉虫来作为石蛙的饲料,把黄粉虫的粪便作为养猪养鸡或者养鱼的饲料,这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生态养殖链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我国对秸秆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饲料工业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目前仅限于挖坑青贮以及小规模的氨化处理,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如果我们每年能将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经处理后加工成饲料,所发挥的效益相当于现在全国的全部饲料用粮约(8700万吨)。因此开发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国民族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全球的蛋白质饲料需求不断增加,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饲料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尝试的最重要且最经济的途径就是开发昆虫蛋白饲料资源和各类农作物秸秆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的饲料原料。我国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昆虫蛋白资源的产业化。农业部已将昆虫饲料列为被推荐的10种节粮型饲料资源之一,国家畜牧发展中心也将昆虫养殖列入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7类养殖业之中。国家计划委员会将“黄粉虫产业化推进”列入2000年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业部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列入2001年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等。所以目前应用较广的饲用昆虫资源主要就是养殖黄粉虫。再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白酒糟或啤酒糟等饲养黄粉虫,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可大规模生产,效益也很高。一般每1吨湿白酒糟可以饲养成40公斤鲜黄粉虫,如果按每吨湿白酒糟20元人民币计算,则每养成1公斤鲜黄粉虫的饲料成本仅为0.5元。或者用木薯渣、豆渣、酱渣等废渣来养殖黄粉虫,那么一吨的木薯渣也就是40到50元,那么养殖出来的黄粉虫成本也就是几毛钱的饲料成本,而且黄粉虫的粪便还可以作为养鱼养鸡的饲料成分,也就很好地把农村的废料真正变成了优质的饲料来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的档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谓是利国利民的生态产业。这种特种养殖野生动物的方法也同样适合于其他一些特种兽畜的,比如孔雀、鹧鸪、锦鸡、白鹇、天鹅、贵妃鸡、斑鸠等。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