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水产养殖技术,丽江四大家鱼水产养殖价格
四大家鱼繁殖技术
繁殖 鲮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体重1斤左右,少数体重0.5斤的个体也能成熟繁殖。胸鱼的个体略小些。产卵习性与四大家鱼相似。产卵时,雌雄互相追逐,雄鱼不时地发出“咕、咕”的求偶声。卵为漂浮性,水温27—29℃时,孵化时间约25小时。
鲮鱼的怀卵量,池养亲鱼一般15万粒/公斤体重或更高一些,天然水体中的亲鱼的怀卵量通常低一点,一般为10—15万粒/公斤体重。
四大家鱼繁殖技术培训班
合理选塘
培育夏花鱼苗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667—5×667O较为适中,塘埂坚实不渗水,排灌方便,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鱼池座南朝北,东西走向,长宽比1:3或2:5为佳,有利于光照和通风,便于起捕捞。塘的四周无高大的树木或建筑物。淤泥厚度适中,淤泥深度15cm左右为宜,太薄不利于蓄水,太厚难于控制水质,极易病原生物繁殖,为鱼病防治带来不利影响。
严格清塘
鱼苗放养前15d,排干池水,清除杂物,夯实塘埂,铲除过多的淤泥。放苗前10d亩用生石灰125—150kg带水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天敌生物。进水口要用60目的纱布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卵、蛙卵和有害动物进入池内,苗池进水后每天早晨巡塘,发现蛙卵、水蛇、鸟类要及时清除和驱赶。
准时进苗
四大家鱼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孵化,鱼苗刚破膜孵化处于垂直游动状态,经过在环道漂浮3—4天可看到“腰点”时才能平游,鱼苗能逆游时为好苗,鱼苗在盘底无水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O”型为优质苗。此时是运输鱼苗的最佳时期。见“腰点”3天后卵黄已完全吸收为老苗,一般不宜进苗放养。
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条件
1、四大家鱼混养每亩放养2000-3000尾,其中草鱼每亩养殖1200尾左右,鳙鱼每亩养殖50尾左右,鲢鱼每亩养殖300尾左右,青鱼每亩养殖300尾左右即可。具体要投放多少尾鱼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混养四大家鱼时,一定要控制好水的温度,水温必须保持在18°C以上。
2、放养四大家鱼前每667平方米池塘要用生石灰125公斤进行清塘消毒,5天后才能进水。然后要给池塘施足基肥,每个池塘施基肥为全年施肥量的1/3-1/2。鱼种放养时还可用3%的盐水浸泡鱼体,使鱼对病毒免疫。
3、四大家鱼在繁殖时一定要采用人工授精,如果不采取人工催情的办法,它们自己不会在静水里产卵。人工催情技术没有掌握之前,国外的一些国家比如日本、苏联及东南亚等,虽多次从我国移取四大家鱼,但这四种鱼没有一个在国外能长期繁衍。因为四大家鱼对生态条件要求很严格,所以以前只有中国有而外国没有四大家鱼。
四大家鱼繁殖技术是什么
中国四大家鱼之父
钟麟,鱼类养殖学家,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他在1958年创造了"生态生理催产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池养家鱼全人工繁殖,结束了我国淡水养鱼依赖从江河装捞天然鱼苗的历史。他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人才,为发展各国淡水养鱼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8年6月3日,他成功地使池养鲢、鳙在池中自然繁殖,获得了3万多尾体质健壮的鱼苗。从此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世代依赖江中装捞的历史,开创淡水养鱼历史的新纪元。由于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1962年全国人工繁殖鲢、鳙鱼苗10多亿尾;1987年,全国人工繁殖鱼苗超过2000多亿尾,比历史上从江中捕捞鱼苗最高纪录的1957年234亿尾提高近10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巨大。由于人工繁殖种苗得到了解决,淡水鱼产量大幅度增长。1988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390吨,居世界第一。这是淡水养鱼史上的一个根本转折点。钟麟被国际学者誉为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创始人。
此后,钟麟又与科技人员,相继突破了草、鲮、鳊、青等鱼类人工繁殖关,使我国淡水鱼类全人工繁殖技术及其理论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
所谓的"四大家鱼"就是指:"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四种鱼。这四种鱼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挑选出来的,适合于我们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当然这四种鱼,是我们目前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我们淡水鱼消费的主要品种。"
四大家鱼"各有各的优点,比如草鱼能利用最廉价的饲料~青草,使我们的养殖成本很低。青鱼则是几种鱼中,肉质最好的一种,因此深受大众喜爱。而鲢鱼和鳙鱼,则能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不但可以做到零饲料成本,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而如果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搭配放养,则能充分利用池塘的各个空间,以及各种资源,从而使我们养殖效益最大化等。由此可以看出,这四种鱼在池塘养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是基于传统养殖概念,而形成的结论。事实上,现在养殖已经不太注重,充分发挥池塘的综合效应,这一原则了。比如现在养殖的大多数鱼,包括四大家鱼。基本上都是靠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饲料来饲养,这样鱼生长快,产量高。因此,现在人们往往都不太注重利用野生,以及池塘中的天然资源了。说白点,现在养的鱼,很少是依靠天然饵料的。而快速、高产量带来的效益,也能取代"充分发挥池塘效益"所带来的效益。
四大家鱼的繁殖技术
四大家鱼是不能够在静水水体自然产卵的,其只能在大江大河及其附属支流的某些江段河段产卵,对水温水深水流都有要求。雌雄亲鱼的成熟以及排卵排精过程受到激素的调节,而外界环境会影响鱼体内激素的分泌。
四大家鱼如何繁殖
一般不能。
四大家鱼是不能够在静水水体自然产卵的,其只能在大江大河及其附属支流的某些江段河段产卵,对水温水深水流都有要求。雌雄亲鱼的成熟以及排卵排精过程受到激素的调节,而外界环境会影响鱼体内激素的分泌。
每年5~6月是长江四大家鱼的繁殖高峰期。在自然情况下,这一时期的长江江段往往伴随着河水上涨、水流加快等自然现象,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皆可通过身体的侧线系统感知到水流参数的变化,进而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分泌促性腺激素。
只有当外界具备了这种生态刺激,四大家鱼才能够顺利发情产卵。为了模拟相似的自然条件,三峡的生态调度应运而生。所谓生态调度,其实就是指在每年5~6月人为加大三峡水库的出库流量,实现下游的涨水过程,形成的人造洪峰能显著促进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规程
可以。
小鱼塘由于容量有限,因此不能养太多太大的鱼,一定要注意养殖密度。可以养鳊鱼,这种鱼适合在静水中生长。也可以养鲫鱼,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很强,对水温要求不高。或者选择养草鱼,这种鱼只要吃草料就可以了。还能养青鱼,这种鱼虽然是肉食性鱼类,但可以投喂人工饲料。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
草鱼有雌雄之分。
雄鱼的体形瘦长,生殖排泄口又大又圆,而且胸鳍和鳃盖上还有圆形的小颗粒。雌鱼的体型短圆,生殖排泄口扁小,胸鳍和鳃盖上没有小颗粒。另外,它们的鳍也有较小的差异。
扩展资料:
1、草鱼体长形,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它和鲢、鳙、青鱼一起,构成了中国著名的“四大家鱼”。
2、草鱼味甘、性温、无毒,入肝和胃经,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益肠和明目之功效。草鱼鱼肉高蛋白低脂肪,是一种比较优质的蛋白质资源。
3、草鱼已经有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但以前都是取江河中的天然鱼苗在池塘内养大后食用或出售,真正实现全人工养殖从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才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养殖,目前草鱼的产量,产值在世界淡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排名第一。
四大家鱼繁殖技术视频
1、扦插
扦插时间为每月的1日与15日,剪取一年生青梅粗壮枝条,每段枝条要有2个以上的节位,长10-15厘米,在下端近腋芽处削一马耳形斜面,然后按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斜插入苗床。
入土深为插条的1/2-2/3。插前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制的ABT2号生根粉,以其浓度为100毫升/升的溶液,浸泡5-10分钟,以促进形成层细胞分裂,加速发根。
2、幼苗管理
插后浇水,并搭棚遮荫,严防日光直射,避免灼伤和过度蒸发。扦插后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但又要防止积水。后期都为露地管理,在夏季注意遮荫处理。
3、中耕管理
中耕管理主要包括培土护根、中耕除草。因果梅根系浅,落叶早,应注意深翻熟化土壤,引根深入土中,以增厚根土层,防止露根晒伤并涵养水分。一般在秋季深耕松土时结合施培肥土,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杂草种类多少适时进行除草,保持树盘内土壤疏松无草状态。
4、水分管理
根据青梅生理需水情况结合施肥进行灌溉,同时注意排水,园内按行做成深沟高畦,保持园内排水良好,无积水。
5、施肥管理
基肥一般在每年秋季施用,最迟在8月份施下,以利于根的吸收。施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以农家肥为主,一般株施50千克,并配施磷肥1千克,氮肥0.5千克,幼树可酌减。
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期施用,一般在11月-12月,幼树株施氮肥0.25千克,硫酸钾0.25千克,腐熟饼肥1千克,结果树株施氮肥1千克,钾肥1千克,腐熟饼肥1.5千克,同时根据当年的结果量适当调整施肥比例。
6、适度修剪
冬季修剪一般在落叶后至花芽萌动前进行,方法有短剪、疏枝、长放、缩剪、开张角度等,梅树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冬剪时尽量少短截,多轻剪长放,以利于形成中短果枝提早结果;在春夏季进行抹芽除萌,摘心扭梢,撑拉枝,弯枝等,修剪时注意适时适度。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