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螃蟹技术,养殖螃蟹技术入门书籍
养殖螃蟹技术支持总结
螃蟹吃的东西可多了,小螃蟹可喂米饭粒,生肉弄的小一点,菜叶,它们都吃。大螃蟹吃小虾,虫子。我在上小学时养过一只小螃蟹,因为吃的太好了,很有力气,把盖子顶开,跑丢了。 河蟹栖居分穴居和隐居两种。在饲料丰盛饱食的情况下,河蟹为躲避敌害营穴居生活。当不具备穴居条件时,则隐居在石砾或水草丛中。河蟹喜欢栖息在水质清净、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沟渠等隐蔽处。在养殖高密度的水域中,大多数河蟹隐伏于水底淤泥之中。 河蟹为杂食性动物,鱼、虾、螺、蚌、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虫等均可作为河蟹的动物性饵料。在自然界,河蟹的胃部发现80%~90%是浮萍、丝状藻类、马来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聚草等水生植物碎片。这与河蟹栖息在水草丛中有关。它在江河、湖泊中获得植物性饵料的机会多一些。 河蟹十分喜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强。从肛门取出粪便检查发现大部分水生维管束植物碎片能被消化,这是很多动物所不及的。水温20℃时,河蟹的食量惊人,1夜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 河蟹饱食后,把多余营养贮藏在肝脏中,刚蜕壳的软壳蟹就要用肝脏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河蟹还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水温10℃以下,可数月不进食不会死亡。
螃蟹高产养殖关键技术
放养蟹苗的时间
春季3-5月份是南北方集中投放蟹苗种的时间,期间做好蟹苗的包装运输和放养工作是成品蟹回捕率、稳产高产的前提。
蟹苗包装运输注意事项
1、蟹苗从越冬池拉网的时候,需要注意清洗干净蟹苗身体内的淤泥,保持蟹苗种鳃丝的水分,防止进水孔和鳃堵塞影响正常呼吸。
2、起网后蟹苗不可处于阳光暴晒和通风的状态,避免鳃丝水分蒸发和苗体打蔫。
3、保温箱除箱盖外,都要透空,保持箱内外的透气度,箱内蟹苗不能有拥挤现象,制冷采用没有水渗漏的棒冰,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适当加减棒冰数量和打氧。
4、使保温箱内保持4℃左右的冬眠状态,以及有充足的氧气,然后胶带密封保温箱盖。装车的时候,码箱垛间要留有适当缝隙,并保温车厢有适当通风,另外可装若干箱棒冰密封进行备用。
5、蟹苗连续运输超过24小时,需要抽样检查蟹苗的成活率,有伤亡的需要按照透气、温度、和运输时长逐项排查具体原因。
大螃蟹养殖技术
准备好塑料桶、水、饲料,天气冷可以把螃蟹放在室内养,具体操作如下:
1、将螃蟹放进塑料桶里,螃蟹比较多的话就放进大一点的容器里,最好透明,这样可以观察到螃蟹状态。
2、加水到螃蟹身体的一半位置,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常保持在清、爽、活的状态。
3、然后投入一些饲料,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黄豆为主。
4、这样可以存放一段时间。
养殖螃蟹技术与方法
养过溪蟹,自己抓的。
一个能防止越狱的容器,少量水,就可以养了。
最好是能扔几块儿石头,以供躲藏和攀爬。
个人喜欢养小螃蟹,绿豆黄豆大小。一方面是可爱,一方面是占地儿小,再一方面是不用喂食。对……不用喂…喂食容易坏水,坏水小蟹就容易死,主要还是因为我懒!只要有光照,有绿藻,小家伙就能长个!当然你要不嫌麻烦,喜欢看它吃东西,那就喂吧,但是注意量,别吃剩,小蟹不比大蟹。
我是放在窗台养的,一个很小的玻璃缸,两块儿石头,一块儿稍微露出水面,有时它会爬上来透透气儿。每天能晒几个小时太阳,然后这家伙就长一身的绿毛,跟个绿毛龟似的。然后一蜕壳,又白白净净,真是便利!心情好喂食的时候它也积极,可以直接从手上接,可以乘机调戏。
养蟹注意几点:
1.防止暴晒。水量少,夏季高温暴晒直接就煮熟了。
2.水位别太深,要有可供攀爬的至水面的物件。
3.别给太多藏身处,影响观赏!
4.一缸一只!这玩意儿会互相残杀,蜕壳的时候大概率暴毙!长到一定程度之后,比它小的都得死!
嗯,大蟹我也有养……防止越狱有点儿水就行了……家里拍死个蟑螂,鱼缸里死了条鱼就扔给它……全年扮演分解尸体的角色……长得还挺好,活了好些年了还健在,可以撸,根本不怕人,倒是自己小心点别被夹了……可能因为我经常忘记它导致长期挨饿……一看到我拿着镊子靠近就疯了似的冲上来抱住……一顿乱夹……不给它吃还会敲打缸壁……饿死鬼一只……嗯,吃东西的时候随便撸,根本不鸟你
总结:懒人养宠首选
养殖螃蟹技术支持总结表
准备一口合适的水箱,尽量大一些,有利于河蟹在箱内正常活动;在箱内放一些石头、细沙,以及溪里的水藻;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河蟹,随便放一些溪里的鱼虾进去;适当的投喂一些饵料,尽量少喂,防止水体过快污染;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适当换水,以保持箱内水质良好,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为宜。河溪需要清洗。
螃蟹养殖技术培训
养殖螃蟹,经常用的药是杀菌消毒生石灰、聚维酮碘、底改剂、漂白粉、有益藻种、肥水剂、脱壳硬壳剂等
一般来说,河蟹的抗病力较强,由于长期栖息于水中,非患严重的疾病,均难察觉;另一方面,河蟹有坚韧的甲壳,药物渗透作用较差,因此,用外用药物治病效果较差;而患病时又会拒食,内服药也难发挥作用。所以,积极预防才是有效的途径。
养殖螃蟹技术支持总结报告
搞养殖资金周转不开太正常啦!我所见过的,除了养蛋鸡的以外,其他不管是养猪,养牛还是养肉鸡,很多都需要资金周转。之所以养蛋鸡的基本上不需要资金周转,是因为蛋鸡场每天都在卖鸡蛋,每天都有现金收入。
遇到资金困难,我根据自己所见过的情况,总结有以下几个途径解决问题:
在建设阶段有资金缺口,可以找亲戚朋友借款,可以找银行贷款。在贷款方面,目前特别是养猪,各地政府都有任务,保证猪肉供应,所以可以找一找政府渠道协助贷款,有些地区还有贴息贷款支持。
在养殖阶段有资金缺口,除了借款以外,渠道相对就很多了。
1、如果缺饲料款,可以找当地有实力的供应商赊欠,让人家赚他们该赚的利润,畜禽出售以后再还款,一定要有信誉,这样大家都愿意跟你合作,也比较放心给你赊欠。
2、可以找饲料公司解决资金问题。现在饲料企业竞争白热化,所以提供了许多种融资渠道,可以说基本都能做到量身定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你定制融资方案。
3、可以以生物资料(也就是你的畜禽)和养殖场地做抵押,解决资金问题。找饲料公司、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他们都有相应的方案给你。
如果不想借,也不想贷款,又不想欠债,那就可以找人联营,出让一部分股份,自己去融资。
总之,目前各类机构对于解决养殖业的资金问题都有很多方案,各有利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解决方案。祝你好运!
养蟹关键技术
1.蟹笼(蟹篓)暂养:用竹篾编成一定大小的蟹笼,呈鼓形,也可用枝条编成一定规格和形状的蟹篓。通常蟹笼底部直径为40厘米,高40厘米,口径20厘米,也有底部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大蟹笼或蟹篓。还可用竹片、铁条等材料编成长方形蟹笼或蟹篓。根据蟹笼(篓)的大小和只数,放养经过严格筛选的商品蟹。放养量随蟹笼大小、饲养管理水平以及暂养时间而定,有条件的还可雌、雄分开装笼。暂养时选择水质条件较好、水位较深的池塘或外河,打好木桩,搭好横杆,做好跳板,将装好商品蟹的蟹笼(或蟹篓)悬吊在横杆下,笼子入水1~1.2米,笼底不着泥。蟹笼吊入水中后,定期向笼内投喂一定数量的动物性饵料和青菜叶等,并加强管理,以促进河蟹增肥增重,达到膘肥体壮的要求。此法方便灵活,暂养时间可长可短,饲养管理方便,不易逃蟹,暂养的成活率较高,一般都在95%以上。利用蟹笼(蟹篓)暂养商品蟹,不仅经营单位可以采用,生产单位也可以采用,不仅可暂养商品蟹,而且可暂养亲蟹。
2.水泥池暂养:在蟹池边或湖边,选择合适的地点,人工建造水泥池,面积200~400平方米,也可更大一些。四壁用砖砌,水泥抹平,池底为水泥底,也可以是硬泥底,深底1~1.5米,并建好进、排水系和防逃设施。暂养前2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溶化后全池泼洒,清池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进行商品蟹的暂养。水泥暂养池通常应在9月底商品蟹起捕前建好。一般每平方米可放经过挑选的商品蟹0.6~0.75千克。如暂养时间短,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暂养时间长,则应相应减少。暂养期间还要定期、定量投喂小杂鱼等动物性饵料,并适量投喂南瓜、红薯、菜叶等青绿饲料;饵料的投喂要求做到质优量足,新鲜适口,均匀合理,使商品蟹增重增肥,达到上市和出口的要求。如短期暂养1~2天,则不必投饵,只要认真管理就行了。
最新养蟹技术
选择好池塘: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放养前的准备: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这样的效果很好。发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放养的蟹苗以二龄幼蟹(蟹种),180—200只/公斤为宜,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800—1000只左右。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芦等,一是能为幼蟹提供饲料,二是可为幼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我们主要投喂杂鱼虾及饼粕、土豆、小麦等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有利于清除残饵。投喂时间为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河蟹对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且肉味鲜美。池塘养蟹其池水PH值应为7—9,最适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若低于5毫克/升,会影响生长发育,若在2毫克/升以下,便会引起河蟹的死亡。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一般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常保持在清、爽、活的状态,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
螃蟹养殖技术与防病
河蟹养殖池后期水质管理:萊垍頭條
河蟹养殖进入后期养殖阶段,同时也进入催肥期,是加强营养积累,增加蟹黄的时期,水质越好,河蟹病害少,容易蜕壳,体重增加大,同时味道越纯正。由于部分蟹池出现无水草、少量水草、衰败腐烂水草或过多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蟹池水质容易变坏,容易导致河蟹发生病害的几率加大,对河蟹收成有较大影响,为此,抓好河蟹后期水质调控至关重要,是夺取河蟹最后丰产丰收的重中之重。萊垍頭條
1、定期注换新水:一般10天左右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1/5左右,水位一般控制在0.8m左右。頭條萊垍
2、科学使用底改和水改调节水质: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底质改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池底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和品质,水质生态环境较差的应10-15天使用一次。條萊垍頭
3、割除多余水草:后期池塘水草覆盖面积50%左右,水草过多影响河蟹正常活动及蜕壳、成熟。水草生长过旺,可人工割除多余的水草,控制生长,及时捞出变质、死亡的水草。垍頭條萊
4、水草移植:对于无水草、少量水草、衰败腐烂水草蟹池,水质最容易变坏,可以移植易成活的水花生和青萍,简单方便、成本轻、见效快,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提供青绿饲料和栖息场所。萊垍頭條
改底條萊垍頭
河蟹长期生活在池塘底部,容易受池塘底质的影响,如果池塘底质重金属超标,容易导致河蟹形成铁锈板,因此,河蟹上市前要全池使用一次底改,分解底部有机物,改善底部发黑发臭现象,以防河蟹黑底板的产生,提高河蟹的品质卖相。萊垍頭條
增投精饲料萊垍頭條
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此时,正是增加河蟹肥满度和绝对重量的最佳时期。为满足河蟹后期的生长需求,本阶段应及时调整饲料品种、提高营养水平,饲料由粗变精,要求以高蛋白全价饲料为主,适量投喂一些冰鲜鱼,搭配少量南瓜、红薯等植物性饲料,为河蟹增重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每天的投饲量要根据天气及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刚好能够吃完为宜,切不可多投喂而败坏水质。萊垍頭條
防病和防逃工作條萊垍頭
养殖后期要使用1次杀虫药,这样不仅消灭了寄生虫,还保证了河蟹甲壳亮洁;此时河蟹还容易逃跑,因此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逸的痕迹,检查池塘是否有洞与外河相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萊垍頭條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