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养殖场策划方案范文图片,牛羊养殖场策划方案
养牛养殖场计划方案
养牛合作社,做好优质牛的发展及深加工,建成养牛的绿色基地,搞好环保,形成养牛专业基地。。
养牛养殖场计划方案范文
养200头牛要2-3亩地左右,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200元,养殖200头牛国家补贴40000元(因地而异)。在养殖牛的时候除了要精心给牛挑选饲料、喂养谷物之外,还要给和牛饲喂稻草;牛舍保持适宜的生活环境,选择地势比较高而且背风的地方比较好;定期清理牛舍的卫生,及时接种疫苗和驱虫。
养殖牛项目计划书
如果是开的养牛场,要办理动物防疫许可证。
政府会对其有一定的扶持的。例如每年国家计划免疫的话,会免费给你发放疫苗。如果还要做大型屠宰加工的话,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和定点屠宰许可证。你可以到当地的畜牧局咨询一下,因为各地区不一样,地方的行政标准也不一样。
养牛规划方案
农村养牛用地要在自然资源规划局审批,如建规模养殖场,在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的同时还要到农业农村局呈报规模养牛场建场申请,以便农业农村局安排技术人员规划指导养牛场的建设,规模养牛场还要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报环保局审批。
养殖养牛项目计划书
根据实力、土地面积、养殖品种和模式来做规划。
需要考虑进水的蓄水池,养殖池,苗种池,污水处理池,工作区,饲料区,设备区,药品区等等。
交通方便,通电通水等。
1、形状:一般是合计为长方形,东西向,排列整齐,大小相近,长宽比为2:1。这样的鱼塘遮阴少,水面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塘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繁殖,也有利于拉网操作。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四周边角地带,根据地形也可安排一些边角塘。
2、面积、深度:一般每口精养高产成鱼塘的面积10亩左右,保水2.5至3米为宜。不同类型鱼塘按其不通性能,其面积、水深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鱼塘的垂直深度应比鱼塘最高水位高出30至50cm。
3、塘底:鱼塘底部要平坦,冲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有一纵向倾斜,其比降1/200至1/300。塘底沿纵向倾斜要挖一条沟,有的地方叫“鱼溜”或“鱼沟”,深约20至30cm,此沟的作用有二:一是便于排水捕捞底层鱼,二是干塘时给未捕净的鱼或鱼种一个存身之地,以减少受伤或死亡1、混养种类
养牛场项目方案
1)牛舍布局
牛舍布局应根据牛场全盘的规划来安排。牛舍的位置还应根据当地主要风向而定。避免冬季寒风的侵袭,保证夏季凉爽。一般牛舍要安置在与主风向平行的下风头的位置。北方建牛舍需要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南方则应注意防暑和防潮。确定牛舍方位时还要注意自然采光,让牛舍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北方建牛舍应座北朝南(或东南方向),或是座西朝东,但均应依当地地势和主风向等因素而定。牛舍还要高于贮粪池、运动场、污水排泄通道的地方。为了便于工作,可依坡度由高向低依次设置饲料仓库、饲料调制室、牛舍、贮粪池等,这既可方便运输,又能防止污染。
(2)牛舍建造
牛舍建造要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用途、性别、年龄而确定。建牛舍提倡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符合兽医的卫生防疫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对于建造牛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牛舍内应干燥,冬季能保温。要求墙壁、天棚等结构的导热性小,耐热,防潮。②牛舍内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直接射入和散射光线射入。③牛舍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滑。④要求供水充足,污水、粪尿能排净,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⑤安置家畜和饲养人员的住房要合理,以便于正常工作。
依照不同经济用途修建不同类型的牛舍,也应根据条件建辅助性房舍,如饲料库、饲料调制室、青饲料贮藏室、青贮设备和牛奶存放室等;还应按照牛的饲养头数建兽医室、隔离室及人工授精室。
养牛养殖场计划方案word
(1)合理的分群饲养
在奶牛生产中,按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分群饲养。一般可分为犊牛群(1~6月龄)、育成牛群(7~14月龄)、青年牛群(15~24月龄)、产奶牛群、干奶牛群、产犊(围产期)牛群。较大规模的奶牛场还可将产奶牛群分为高产牛群、中产牛群和低产牛群;青年牛群还可分为待配牛群和重胎牛群。规模小的场也可将育成牛和青年牛混合饲养。
(2)牛群的合理结构及周转计划
奶牛场应调整牛群各胎次间的比例,淘汰与更新比例合理,对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如以育种为主要目的,成母牛在牛群中比例不宜过大(50%)。如以产奶为目的,则成年母牛在牛群中占的比例应较大(60%或更高),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为使牛群能逐年更新,保持群体的稳产高产,各胎次应行合理的比例。一般情况下,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35%~40%,3~5胎母牛占40%以上,6胎以上占20%,年淘汰更新比例可控制在20%左右,牛群平均胎次为3.2~3.8次(年末成母牛总胎次/年末成母牛总头数)。尽量保证主动淘汰,减少疾病带来的被动淘汰,以保持牛群的高产、稳产和优质。
编制全年周转计划,先对奶牛场的基本情况作出全面的详尽了解:①上年各龄牛(胎次)头数;②本年度各龄牛的升级,转群牛头数(特别是青年牛转群头数);③育成母牛及成年母牛的妊娠、产犊日期及全年繁殖率;④犊牛、育成牛的育成率及成年母牛、初孕牛的死亡率;⑤调入或购入计划;⑥对淘汰或出售的奶牛须经详细调查(产量、乳头、肢蹄、繁殖与健康状况)、分析、审定。应依据发展和改良计划,对老、弱、病、残及低产牛及时淘汰;⑦淘汰更新比例。掌握以上情况后,即可得出牛群全年周转计划。
(3)产奶量计划
产奶量计划是制订牛奶供应计划、饲料计划、联产计酬以及财务管理的主要依据。奶牛场每年都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场情况,制订每头牛和全群牛的产奶计划。
编制牛群产奶量计划,必须具备下列资料:①计划年初泌乳母牛头数和去年母牛产犊时间;②计划成年母牛和育成牛分娩的头数和时间;③每头母牛的泌乳曲线;④奶牛胎次产奶规律。
制订产奶计划时,应考虑泌乳月:①母牛现处于第几个泌乳月,前几个月及本月的平均日产奶量。同时考虑每头母牛的个体特性。②年龄和胎次:荷斯坦奶牛通常第2胎产奶量比第1胎高10%~12%;第3胎又比第2胎高8%~10%;第4胎又比第3胎高5%~8%;第5胎比第4胎高3%~5%;第6胎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荷斯坦牛1~6胎的产奶系数分别为0.77、0.87、0.94、0.98、1、1。③干奶期饲养管理情况及预产期。④母牛体重、体况及健康情况。⑤考虑本年度饲料情况和饲养管理有哪些改进措施。
(4)繁殖计划
繁殖是奶牛生产中联系各个环节的枢纽。繁殖与产奶关系极为密切,增加产奶收入和增殖犊牛的收入,必须做好繁殖计划。
俗话说:“抓奶先抓配”。实践证明,一群牛如果繁殖不正常,是不会取得高产的、更不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①编制繁殖计划,首先要确定繁殖指标。最理想的年繁殖率应达100%。产犊间隔为12个月,但这是不易办到的,所以要适当放宽些。一般来说,年繁殖率最低不应低于85%(育成牛95%,经产牛80%),产犊间隔不宜超过13个月(高产牛例外)。产犊间隔越长,饲料费及其他费用开支越大。所以,屡配不孕母牛,应及时淘汰。其次,产犊季节安排适当,南方因夏季炎热要避开,要求产犊季节安排到9月份以后至次年的一季度,这样既有利于管理,也有益于提高繁殖率、产奶量。
②编制繁殖计划,还要根据母牛繁殖记录,查清每头成乳牛或初孕母牛当年或去年配种及妊娠的准确时间,并推算其产犊日期、产后发情配种时间以及妊娠时间等。同时,还应考虑当年达到配种年龄的青年母牛,亦应参加配种繁殖。
③在掌握每头奶牛繁殖的基本情况后,即可对全群奶牛的繁殖状况进行汇总,并编制全年繁殖计划。
(5)饲料计划
饲料是奶牛场一项最大的支出,约占牛场成本的60%,直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对饲料的计划采购、保管予以高度重视。
①饲料使用计划
编制饲料计划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应根据奶牛饲养标准和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确定奶牛采食量,一般应比标准提高15%~20%。二是确定各类牛的头数及日粮组成。三是成母牛的产奶计划。四是结合牛群营养状况、饲料价格、来源等进行调整,并考虑到食盐、钙、磷等矿物质饲料的供应。达到不仅符合饲养标准(提高15%~20%)的各项要求与各种特殊情况的追补,还要注意各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更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五是在牛群结构没有大的变动时,上年的饲料使用量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上述情况计算一年全场的各种饲料使用计划,并列出每个月的供应量。奶牛主要饲料的全年需要量也建议按下列方法进行估算:
A.混合精料
成母牛基础料量=年平均饲养头数×2千克×365天
产奶料量=全群全年总产奶量/(2.5~4)千克
育成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2.5~3)千克×365天
犊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1.5千克×365天
B.玉米青贮
成母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20千克×365天
育成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15千克×365天
C.干草
成母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5千克×365天
育成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3千克×365天
犊牛需要量=年平均饲养头数×1.5千克×365天
②饲料的采购与保管
A.饲料采购
根据饲料计划,除本场可供的数量和品种外,其余均要到市场上自行收购或订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落实供货基地:要了解饲料的产地、货源、质量、价格、数量、费用,并进行分析、对比、核算成本。筛选采购地点和确定数量。
签订供货合同:在掌握了货源地或采购成本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量,即可定出采购量,对质量、规格、价格、费用、运输、供货日期等均要予以明确,以达到成本低、质量好、调运方便的目的。
收购:这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性工作,要认真检查、准确过秤、验收,及时记账结算。
饲料新鲜:一定要及时采购饲料,保证质量和新鲜度,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B.饲料保留
精副料的管理:精副料进场要过磅,检查质量后收入仓库或副料池。应做到先来先吃。仓库管理与饲料间管理要分开,饲料间用料要向仓库办理领料手续,仓库每月要盘点结账,做到账物相符,每月要填报饲料统计月报。麻袋装运的精料应及时用掉,如堆放时间较长的应定期翻堆。库内精料堆放要整齐,桩脚不宜过大,最好2~3包宽一排,排与排之间稍留空隙以利通风,便于清点。不同品种要分开堆放,并分别插有记录牌,写明品种数量及进库日期。库房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保持干燥,防止霉变。饲料间要定期打扫卫生。仓库与饲料间要有防鼠、防雀设施。贮存副料的缸池要有顶盖,以保鲜为原则,不宜积压,防止变味发臭影响口味以及霉变。不能喂霉变饲料,夏季对副料尤应注意保管,防止酸败变质。要求做到均衡进货。最好能有两个以上的贮放池、可以轮流存放,用完后须随即清洗,如果稍有存余也须全部出清,在下次喂料时用掉。各品种精料应有日耗7~10天的最低库存指数(按进货难易程度决定),当库存近似或低于此数时,即应采取逐步更替换料措施,以防品种突变而影响产奶量。
青干草堆放管理:青干草以干燥青绿色、柔软有芳香味、未经雨淋、无杂质的干草为上乘。田野的草比山区的草质量要好。收购时要做好质量检查,必须按质论价保证质量。青干草的含水量宜在15%以下,15%~17%为较干,17%~20%为潮,20%以上不应收进。收购时间可在7月份提早组织进行,青干草进场须组织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整理堆放,加强检验、上垛、排水、通风、结顶等工作。堆放场地须略高于周围环境,周围有排水沟渠。青干草堆场要有消防设备,并设有防火标识等,专职人员应经常观察草垛情况,防止发生自燃事故。
(6)防疫消毒计划
①定期防疫
奶牛的烈性传染病种类较多,近年来旧的传染病未能扑灭,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随着流通渠道的增多,从一个地方传染到另一个地方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养牛场必须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定期接种适当的疫苗,以增加牛只的抗病能力。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可以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咨询,并将常年免疫计划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②定期检疫
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都能用特定的方法进行检疫,对健康牛只每年按期进行检疫,以便及早对呈现阳性反应的牛只采取措施。
A.结核病检疫
凡结核病阴性反应牛群每年应检疫2次。如在检疫时出现阳性反应或临床有结核病症状时,应及时淘汰。对结核病检疫发生可疑反应时,隔1个月后再进行检疫,如仍为可疑反应,两次可疑应作阳性处理。连续3年检疫没有发现阳性牛的牛群,可每年检疫1次。
B.布鲁氏菌病检疫
布鲁氏菌阴性牛,每年应检查1次。对可疑反应牛只应立即进行隔离,1个月后再进行复检,如仍为可疑反应,作阳性反应牛,立即淘汰处理;如连续2次均为阴性反应,即为阴性牛;犊牛满4~5月龄时,即应进行布鲁氏菌病初次检疫。
C.寄生虫检查
每年应定期进行体内寄生虫核查,病牛应及时治疗和处理。
③定期消毒
制订消毒计划,圈舍及运动场所每周消毒1次;环境每月全面消毒1次;传染病高发季节及动物防疫部门规定的夏季、冬季集中消毒期间,每天消毒1~2次。
(7)财务管理
①财务计划
A.收入项目
产奶、公犊牛、淘汰牛、粪便等收入计划。
B.支出项目
饲料、兽药、职工工资、水电费、设备维修等支出计划。
C.净利润
收入项目减去支出项目。
②财务成本分析与核算
按照国家规定,成年奶牛、初孕牛、育成牛、犊牛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其项目包括工资福利、饲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医药费、牛群摊销费(指成年母牛转群的成本,应按期折算提取费用。如一头初孕牛作价按1.1万元计,淘汰残留费按2000元计,其余平均6年摊销,则每年应摊销1500元)、折旧费、修理费、转群差价(即牛群的实际差价,如转群价为1万元,高于1万元、高出部分列入当年成本,低于1万元时不计赢利,余额加入奶牛专用流动资金)、其他费用。
③经济效益的预测
A.支出部分
每头牛的支出部分主要包括购进牛的费用,饲料费用,牛群成本费,人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其他直接费用等。
B.收入部分
主要包括出售牛奶、牛肉、犊牛、淘汰牛及牛粪等收入。每头成年牛的总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即为纯效益,按照饲养头数总数计算全场(户)效益。
C.降低成本的途径
实行科学养牛,提高产奶量、产肉量,降低饲料消耗,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性能;实现机械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设备,以减少折旧费用;加强卫生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严格控制间接费用支出;选择奶牛高产品种;减少饲料在运输、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根据饲料的可替代性,选用价低而又富营养的饲料,大力种植优质牧草,可以提高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同时可以节省饲料费。
养牛场企业规划发展计划书
按照现在的肉牛肉羊的销售发展来看,中国的屠宰场应该又增加一些,因为有羊有牛,在冬天的销售量是非常火爆的,有火锅店的存在,肉牛和肉羊的销售量是只能往上涨,而不能往下调的可能性,这也给那些所有屠宰场在接下来的几年发展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保障。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