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病怎么办,纯淡水养殖南美州白对虾红须红尾是红体病吗
纯淡水养殖南美州白对虾红须红尾是红体病吗?应怎样防治?
可以使用启富水产em菌液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由桃拉病毒造成的红体病:病虾红须、红尾、甚至整个虾体都变为茶红色,病虾基本不摄食,空腹,软壳,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病虾发病后病程极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天,而后转入大量死亡,通常在10天左右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死虾发现。一般成虾易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较高,而幼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其控制措施主要采用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同时投喂对虾抗病毒药物、生物酶、维生素,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药物等。
二是由副溶血弧菌造成的红体病:病虾附肢变红、壳硬、头胸甲腮区呈黄色或浅红色、肝胰脏及心脏颜色变浅、肝胰脏萎缩糜烂,病虾游动不能控制方向,通常病虾发病体质弱的几小时后开始死亡,死亡率高达90%。其控制措施为全池消毒(消毒后第二和第三天虾的死亡量会增多,但以后会逐渐减少),间隔2-3天后,全池泼洒解毒药物,同时投喂抗生素及生物酶。
三是应激所造成的红体:主要是天气变化或水质突变引起的。这种红体病的处理方法是要在天气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可以全池泼洒维生素或葡萄糖),否则容易引发细菌病毒的感染。
南美白对虾身体发红是什么原因,这么解决?
南美白对虾身体发红一般有好几种情况:
1.应激反应,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天气突然变化等等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应激反应,这会出现红体现象。碰到这种问题一般建议全池直接泼洒抗应激的药,同时内服能够增强体质的中草药和多糖类;
2.底质问题,例如亚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指标超标,导致缺氧性应激红体。碰到这种问题一般就是前期改底的时候没改得很彻底。建议先测一下水质指标,再决定如何处理。不过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体比较不太好处理,亚盐高起来很难降下去,这个还是要靠平时的补菌、调水情况,最主要的还是平时的养殖水体管理;
3.红体病,这个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南美白对虾很容易出现偷死现象,只要南美白出现了死虾现象,建议养殖户排塘,这种情况不建议去治疗。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如何处理
呵呵,把它捞上来煮了。
南美白对虾红体怎么治疗好 快
方法是 得吃一 准备辣更 算米 白操
我有一个眼有一小点红,几天没好…怎么办?
南美白对虾苗的主产地——河北沧州黄骅市沿海200多个育苗场中,在2008年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大规模、长时间出现了仔虾的“红体病”,平均每个育苗场因“红体病”死亡的大规格仔虾2000万尾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左右,总损失达3亿元左右。其中有十几个育苗场因此育苗彻底失败,每个育苗场死亡大规格仔虾1.5亿尾以上,每个育苗场的经济损失120万元以上,很多育苗场因此而破产倒闭。 大规格仔虾“红体病”的症状 刚发生“红体病”的育苗池,患病仔虾早期并不出现红体症状,首先表现为空胃、空肠,身体发白,摄食量减少,活力减弱,变态时间延长,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上下无力地沉浮,体色由晶莹透明变为蓝色并且体表(甲壳)上生出褐色或蓝黑色小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幼体停食,柔弱,不变态,这时才出现红体的症状:褐色或蓝黑色小点消失,躯体发红,完全停食、肠胃全空,第二触角发红、接着折损;苗体活力消失,少数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上下无力地沉浮,并且出现身体发红的死苗;大部分已无力游动,沉到池底。捞到观察的白盆中,仔虾无力地躺在盆底,对外界的光照、水流刺激没有反应,接着马上就会大量死亡。发生大量死亡时,仔虾躯体全部变红。此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水体、工具进行传染。 2008年“红体病”大规模暴发的特点 1.发生时间早,病虾规格变小2008年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红体病”的发生时间由之前的仔虾达到P18(15毫米以上的仔虾),转为P5及其以前即发生。发生时间由以前的育苗后期变为在育苗开始时期即大规模发生。 2.出现的范围广、规模大、时间长河北沧州黄骅沿海200多个育苗场中,有近90%的育苗场发牛“红体病”;发生“红体病”的规模大,每个育苗场近1/3及其以上的育苗水体发生“红体病”,有许多育苗场全场所有育苗池都发生;发生时间贯穿整个育苗期间。为自发生“红体病”以来出现的范闱最广、规模最大、发生时间最长的一年。 3.损失大在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病害有蚤状幼体和仔虾(P5以前)的“粘脏病”、大规格仔虾(15毫米以上的仔虾)的“红体病”,其中以大规格仔虾的“红体病”损失最为惨重,小则整池、大则整场绝产,池中死的大规格虾苗成堆。育苗的技术人员公认一旦发病之后根本无药可治,少则一天、最多两天整池虾苗死绝,而且很快就传染到整场。刚得病的池子就由于症状明显,虾苗很难卖出,并且影响到整个育苗场的虾苗销售,只有等死。以致于育苗场家谈“红体病”色变。 4.主要发生在南方购入的仔虾虽然河北沧州黄骅市是南美白对虾苗的主产地,但育苗所用幼体和仔虾(P5)基本来源于我国南方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的育苗场,一般采用的是南繁北育的育苗方式,现在很多育苗场为了降低育苗风险,不再采用以往由南方购入无节幼体进行育苗,经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P5)→P18大规格仔虾(虾苗)的方式,而改由从南方购入仔虾(P5)→P18大规格仔虾,这种方式风险小、出苗快、效益高。以往这两种方式发生“红体病”的几率基本相同,而2008年采用第一种育苗方法基本没有出现“红体病”,采用第二种方法的则大规模、长时间地出现了仔虾的“红体病”。 “红体病”发生的原因 “红体病”的病原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根据2008年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红体病”的发生症状和特点,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育苗用水水质恶化由于2007年整个河北沿海海区出现了罕见的现象:全年除在1O月发生一次维持时间3天的大的风浪潮外,其余时间一直风平浪静,近海工业废水没有机会被海流带出进入外海,使得有毒工业废水在近海区域大量蓄积不散,至2008年初蓄水时,所使用的海水已经被污染。而据往年的经验,在此时期是一年中本地区海水质量最好的时候,每个育苗场都大量蓄水,蓄水量基本能满足仔虾育苗和一个育苗场在育苗时间内的用水量,很少进行水质监测。结果今年很多育苗场使用此时蓄的海水育苗,马上出现“红体病”的早期症状。据笔者测定,此时海水的pH值8.7~9.2,氨氮高达4.0~7.0毫克/升。 2.购入的仔虾(P5以前)带有“红体病”病原在育苗过程中,“红体病”的发生表现出一定的特性,即同一育苗场,购入白
美容美发上“好店123”呀!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