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鸡和柴鸡有什么区别呢,柴鸡和三黄鸡哪个炖汤更好
三黄鸡和柴鸡有什么区别呢?
鸡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肉类之一,需求量很大,而鸡肉的品种也很多,饲养鸡,散养鸡,还有分割售卖的冻类鸡肉,所以大家的选择性也比较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愿意花高点的价钱去买绿色健康的散养鸡,散养鸡无论是从肉质还是口感,营养价值上来说,都比养殖厂饲养的饲料鸡要好,只不过这种柴鸡的价格要高些,所以市场上很多商贩为了谋取更多利益,常常以假乱真,打着散养鸡的招牌卖的却是饲养鸡,再加上从外表上看起来也都差不多,所以很多人也就分辨不出来,吃亏上当的事也会发生,久而久之也就不敢相信了。
而今天所说的三黄鸡和柴鸡,体形都比较偏小,而三黄鸡本身在农户那里也大多是散养的,所以肉质不错,吃起来的口感也不错,只不过现在市场上卖的大多是养鸡场培养出来的三黄鸡的改良品种,其实三黄鸡和柴鸡这两种鸡还是很好分辨的,快来看看这两种鸡的区别吧。
――《三黄鸡》――
我平时就很喜欢吃三黄鸡,饭店里也常拿它来做美味,这是因为三黄鸡的肉质较细嫩,吃起来非常鲜美,有弹性不柴,很香,口感也很不错,最关键的是它比较容易成熟,可以生炒,也可以与其他配菜稍炖(时间不用太长,炒好再用十分钟左右即差不多),炖出来香得连汤都不会放过,当然这些市场上卖的三黄鸡也就是刚才我说的那种改良品种,想想如果是农村散养的三黄鸡,食绿草吃小虫,只补充一些主粮如麦子,玉米等,那样的三黄鸡会更好吃。
三黄鸡顾名思义,在外观上看肯定有“三黄”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羽毛是黄色的,鸡爪子是黄色的,嘴巴也是黄色的,体形偏小,一只成年鸡体重大概三到四斤,价格大约28一40左右,三黄鸡的养殖周期较短,出栏快,一般50一60天左右,农户散养的也就百十天左右吧,加上三黄鸡的饲养量大,所以它的价格也就相对便宜,而且烹饪起来用时短,容易成熟。
野外养鸡应该注意什么?养5000只鸡大概要投资多少钱?哪位朋友有经验可否告诉小弟。谢谢。
野外养鸡主要是要注意鸡的圈养免得跑掉了,其次要注意,猫,狗和一些野外的动物去把你的鸡吃了。晚上也要注意黄鼠狼,养鸡的成本是根据你养殖的品种和大小而决定的,这些都是我从,养鸡内幕资料网,买的科学养鸡技术资料学习的,里面的资料包括怎么选择品种和打开销路都是能学习到的,很全面
选择具有树木较好的丘陵、空旷的草坡地以散养为主,辅以补饲的方式发展土鸡养殖,土鸡抗病力强,野性足,药残少,是绿色食品。因土鸡的觅食性强,在野外可找小草、树叶、水果、蔬菜、种子、虫子、砂砾等补充营养,只要喂少量饲料或谷类就可将鸡养大,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成鸡售价高,收益大,如果在水稻田里养鸡,鸡到时没得吃的,还易得球虫病等。当前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鸡蛋营养丰富、鸡肉味道鲜美,消费者可用它来做红烧鸡块、白斩鸡、风鸡、薰鸡、烧鸡、扒鸡等是速成肉鸡类不能代替的。现在许多人都在学放养土鸡的技术,但养殖规模受限制,主要因为占用土地面积大,防疫难度大,市场消费量有限的原故。
环境选择:选择远离村庄居民区、屠宰场、学校、化工厂、其它养殖场、工矿区和主干道路,环境清静的山地,最好栽植灌木林、茶叶、松树、毛竹、果树林等,坡度在3-40度(坡长面与水平面的仰角),小丘陵的山地较好。附近有清洁的井水或泉水。选择背风向阳的平地,沙壤土质较适宜,排水通畅,平时渗水快,地势干燥。用空心砖、水泥瓦、木料或毛竹等建材,建一个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的鸡舍,屋橼高度在2米左右,屋脊高度3米,长度50米,跨度5-10米,约500平米,可养土鸡3000-4000只,南面开门,留有地窗和两米宽的走廊,北墙留窗,四周有排水沟,鸡舍能通风和保温、地面要干燥,地面可用沙石夯实,不必做水泥地面,上面可垫居沫,稻壳等,不积水即可。每群2000-4000羽、即使有资金可在远离约一公里的地方重新布局第二分场,每亩山地放养100-500只为宜,育雏可在山下简易室里育到体重为半斤左右放养到山林中,头三天关养少放,不用围栏,土鸡的归巢性强,自然会认识回家的。鸡舍是用来让鸡休息、产蛋、避风避雨的。每个场必须采用全进全出制以防疾病的发生。
品种选择:土鸡也叫草鸡、柴鸡、地方品种鸡等。土鸡品种有很多,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不断的选择,现以形成不区域有着不同体形、毛色、产蛋性能的土鸡。这里说一下品种:安徽省的宣州黄鸡、常州的九斤黄鸡、浙江省的仙居鸡、北京油鸡,云南的茶花鸡、清远麻鸡、固始鸡、峨眉黑鸡、萧山鸡、寿光鸡、桃源鸡、河田鸡等。有的是蛋用型的,有的是肉用型的,大多体重集中在2-4斤之间,产蛋数大约是500天能产120-180枚左右。公母比例要求在1:8-10即可。选择你自已当地的鸡比较好,因为消费资源肯定是当地的习惯,再者当地的鸡对当地的气侯和环境适应性也好些。
饲养管理。苗鸡:选择出壳准时,正常孵化期一般是20天半至21天,鸡苗叫声响亮,眼有神,挣扎有力、毛色光润泽、无畸形、丁脐鸡,脱水鸡、棉花鸡不能选,脱水鸡不能养,死亡率高;受风寒的鸡不好养,成为僵鸡、易生病。注意出壳24小时内必须接种马立克疫苗,这条很重要,我见过未种马立克苗的成鸡全军覆没的。从出壳到场应在24小时内到达,刚进来的苗鸡在升温好的房里,休息三小时,先饮水后开食,饮水温度在20℃,最好是凉开水,用水壶喂水,之后将饲料洒在硬纸板教会采食,饲料可以用小颗粒配合饲料。土鸡4周龄前管理同肉鸡或蛋鸡育雏方式一样,选一个较好的房子育雏,育雏房可用立体的也可平地育,每平米25-40只,温度头三天为32-36℃,以后每周降2-3℃,最终降至18℃左右,到了自然气温就可脱温了;保温可以用地龙式,电育雏伞、煤炉、蒸汽锅炉等、以雏鸡均匀分布、不扎堆不远离热源为佳;湿度为60-70%,湿度低于50%易啄羽啄肛,可在墙面喷洒热水来升高湿度,湿度太大易引起小鸡呼吸道疾病或肠炎;光照第一周为24小时,晚上开灯,每平米2-4W,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最终以自然光照一致。防病:开始头三天用抗生素饮水,并加入多维。第七天做新城疫和传支疫苗,10天种禽流感H5、H9苗、14天种法氏囊苗、21种法氏囊苗、28天种新支二联苗、产蛋前要种新城疫苗和减蛋综合症苗、注意所有苗接种前后三天不能在饮水中加消毒药品,种苗后温度升1℃。晚上比白天高一度为宜,大规模养殖不可靠母鸡来孵化和育雏,脱温早与迟,看季节性不同,每天要观察鸡的粪便和采食饮水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扎堆,叫声、异常粪便,精神萎迷,采食突然减少等,要及时请兽医指导就诊。当体重长到半斤至一斤重可以放到山上的鸡舍里,先关三天不放,或是放的迟关的早建立习惯,逐步放养。为尽早让雏鸡养成上山觅食的习惯,从脱温转放山林开始,每天早晨进行引导训练,用口哨或敲击同一种响声建立条件反射,并在固定的地方抛撒颗粒饲料,或用料桶来喂料既干净又省料。饲养员应及时并控制鸡群活动范围,直到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训导。在山上或平原上养鸡要随时观看天气预报,这很重要,当天要下暴雨或大风,不及时把鸡赶回来会使鸡在野外淋雨而死,成群的被暴雨浇灌而死,我亲眼见过的事。平时要注意野兽伤鸡,特别是蛇和黄鼠狼、老鹰等。开始放养的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B等。以防应激过度,补喂的饲料可用配合料加玉米或小麦等,早晚喂少量料或补充谷物,中午不喂料,让其自由觅食;尽量不用非营养性的添加剂类喂鸡,如色素、防霉剂等。更不要用已发霉的玉米等,以防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发生肝癌或肠炎等症。出售前14天不得使用抗生素和驱虫药。
当鸡养到3个月时可将部分公鸡卖掉,以后它们的生长慢,耗料大,好斗性强易打伤鸡。当鸡在100天时可将不符合品种要求的母鸡淘汰卖掉,留下好的母鸡继续饲养便于成为种鸡,抓鸡时一般最好在晚上,当鸡在舍内关上灯,用手电简用网袋套鸡,以免惊吓其它的鸡。当种鸡出现明显冠红毛亮,表明性成熟了,要在舍内建造鸡窝供其产蛋,鸡窝可用竹框,或木制的方框,中间放些稻草等铺料,大小以两只鸡的位置就行了,先要放一两枚蛋引窝,当产蛋时要有足够的窝,否则会有的鸡因挤不上窝会到外面产野蛋。产在野外的蛋要即时找回,产蛋一般在上午最多。同时饲料中要加入多维,提高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当天的鸡蛋一定要及时收拾起来,选择45-55克/枚的蛋作为种蛋,放在荫凉处,三天内必须入孵,其余蛋作为商品蛋卖掉。当鸡产蛋到高峰后期可由选择性的淘汰一些不产蛋的鸡,平每只可盈利15-20元。
野外养鸡要注意蛇类、鼠类的侵害,以及老鹰的侵害。孵化出来的小鸡要及时打预防针,或者把小鸡集中起来喂养(饲料中按比例添加预防疾病的禽类药物)。选择无大风、有阳光的日子放养。放养的周围栽种一些小树木,便于鸡群休(栖)息。建立多个固定式棚舍(干燥、通风、有干净的水源,夜晚有电源光照明,值班检查);经常消毒,清理粪便;及时清理、隔离病鸡、死鸡。野外放养还要注意收割季节别让鸡群伤害了周围的农田稻谷作物。野外放养:经济效益高、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
先从小规模做起:500只左右---初期成本3--4万元。
公鸡母鸡的比例:1:4-5。
注意野外动物,野猫,黄鼠狼等!防风防雨防惊吓,检查是否有有毒的植物!如果粗放的话很节省投资,大约每只鸡投资10元便可养到4-5斤!但是生长期需长达150天以上,如果精补就不同了,总之,投资多少主要是看生长期长短和你选择的地点鸡所需食物是否充足!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