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蛋鸭水塘养殖,养殖蛋鸭布局

蛋鸭水塘养殖,养殖蛋鸭布局蛋鸭水塘养殖,养殖蛋鸭布局

养殖蛋鸭布局图片

母鸭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产蛋鸭。一般蛋用型麻鸭的利用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公鸭一般在100日龄左右有性行为表现,但性成熟约在150日龄前后。故留种交配,大都用5月龄以上的公鸭,种公鸭只利用1年(实际上是一个配种期)。

公母鸭从性成熟开始,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公鸭要交尾配种,母鸭要产蛋繁殖,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已经基本结束,其一切活动都环绕“繁殖”这个中心,各项饲养管理工作也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尽一切可能去创造一个能够连续高产稳产的环境和条件,去获得高质量的种蛋。

产蛋鸭的特点和要求

(一)产蛋鸭胆大

与青年鸭时期完全不同,产蛋以后,胆子大起来,不但见人不怕,反而喜欢接近人。

(二)产蛋鸭觅食勤无论圈养和放牧,产蛋鸭(尤其是高产鸭)最勤于觅食,早晨醒得早叫得早,出舍后四处寻食,放牧时到处觅食,喂料时最先响应,下午收牧或入舍时,虽然吃得饱了,总是走在最后,留恋不舍地离开牧区。

(三)产蛋鸭性情温顺,喜欢离群开产以后的鸭子,性情变得温顺起来,进鸭舍后就独个儿伏下,安静地睡觉,不乱跑乱叫,放牧出去,喜欢单独活动。

(四)产蛋鸭代谢旺盛,对饲料要求高由于连续产蛋的需要,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如每天产1个蛋,蛋重按65克计算,则需要粗蛋白质8.78克(按粗蛋白质占全蛋的13.5%计算),粗脂肪9.43克(按粗脂肪含量占全蛋的14.5%计算),此外还有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全面,或缺乏某几种元素,则产 蛋量下降,如蛋数减少,蛋个变小,蛋壳变薄,或蛋的内容物变稀变淡,或鸭体消瘦直至停产。所以,产蛋鸭要求质量较高的饲料,特别喜欢吃动物性鲜活饲料,而在青年鸭时期常吃的粗饲料,此时已不爱吃了。

(五)产蛋鸭要求环境安静,生活有规律正常情况下,鸭子产蛋都在深夜1~2时,此时更深人静,没有任何吵扰,最适合鸟类繁殖后代的特殊要求。如在此时突然停止光照(停电或煤油灯被风吹灭),则要引起骚乱,出现惊群。除产蛋以外的其余时间,鸭舍内也要保持相对安静,谢绝陌生人进出鸭舍,避免各种鸟兽动物在舍内窜进窜出。在管理制度上,何时放鸭,何时喂料,何时休息,都要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如改变喂料餐数,大幅度调整饲料品种,都会引起鸭群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停产减产的后果。

影响产蛋的主要因素

(一)品种因素

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重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关系,这是取得高产的前提。如能选择一个好的品种饲养,产蛋量可以几成、甚至成倍提高。

(二)营养因素

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各个阶段都高,除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外,更需要大量由于产蛋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绍鸭和金定鸭,第一个产蛋年中,平均可以产出20千克左右的鲜蛋,相当于鸭子本身体重的13倍左右,如不能在日粮中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高产是不可能实现的。

1.能量的需要能量的需要量,主要决定于体重的大小、环境温度的高低和产蛋率的高低、蛋重的大小。体重大,耗用的维持能量多;体重小,耗用的维持能量就少;产蛋率高,蛋重大的个体,需要的能量多;产蛋率低,蛋重小的个体,需要的能量就相对少些。

一般来说,蛋鸭对能量的摄入量有保持比较恒定水平的机能。当日粮中能量较高时,采食量会减少;当日粮中能量降低时,采食量就会增加。但这种保持比较恒定能量的摄食能力不是绝对的,在环境温度变化很大或日粮中能量水平调整过大时,机体并不能完全适应,有时会出现能量过多(形成肥胖)或能量不足(致使消瘦)的结果。同时在采用一个固定的饲料配方中,由于机体按能量需要调节着采食量,常常因采食量的多少,影响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因此能量水平是否适当,还要考虑能量和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是否保持正确的比例,这就是能量蛋白比,即每千克日粮所含代谢能的千焦数与日粮中粗蛋白质百分之比。

能量需要量的计算方法是:维持需要的代谢能加产蛋需要的代谢能(根据蛋的大小与产蛋率算出)。例如:体重1.5千克的母鸭,每日维持需要的代谢能假定为860千焦,每生产1个67克重的蛋需要代谢能约为880千焦,其产蛋率为90%时,则这只鸭每天需要的代谢能为:

860+880×0.9=1652千焦

假定饲喂的日粮每千克含代谢能为11000千焦,则这只鸭的每天给食量为:

1652千焦÷11000千焦/千克=0.150千克

即此鸭的每日喂料量应定为142克。

2.蛋白质的需要主要决定于体重、产蛋率、蛋重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体重大、产蛋率高、蛋重大,产蛋鸭所需蛋白质就多,反之即少。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消化率受年龄、健康、日粮组成,特别是各种氨基酸是否平衡、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是否足量等因素的影响。

蛋白质的需要量=维持需要蛋白质+产蛋需要蛋白质×产蛋率(%)

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利用率

举例:体重1.5千克的母鸭,每日维持需要蛋白质约3.9克(按每天排氮量推算),每产一个67克的蛋约含蛋白质9.38克,产蛋率为90%,假设蛋白质的消化率为75%,利用率为60%,则这只母鸭每天的蛋白质需要量为:

3.9+9.38×90%75%×60%=27.4克

假定饲喂的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8.2%,则这只鸭的每天给食量为:27.4×18.2%=150.5克

3.钙的需要量主要决定于体重、产蛋率、蛋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一般体重大、产蛋率高、蛋重大、气温高、年龄大,日粮中钙的含量要高,反之即低。

一只1.5千克的蛋鸭,每日钙的维持需要约0.18克,如生产一个67克重的蛋,其中蛋壳重占10%,即壳重6.7克,蛋壳中钙约占40%,好蛋壳中含钙量约为2.68克,蛋内还含有钙,约0.03克,合计为:

0.18+2.68+0.03=2.89克

假定蛋鸭对日粮中钙的消化、利用率只有60%,则这只鸭每天钙的需要量为:

2.89克/0.6=4.82克(按产蛋率100%计算)

如果这只鸭子每日的喂料量为150克,那么日粮中的含钙量应为:

4.82/150=0.032(32%)

才能满足其产蛋的钙需要量。

当然,产蛋鸭的营养需要远不止上述三项,还有其他无机盐元素和各种维生素,都要根据需要合理饲喂。

要达到持续高产的水平,除品种是先天因素外,日粮中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和平衡,数量能否满足需要,这是优质高产稳产的必需条件,既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又要善于根据鸭群的状态,提供适于该群体需要的 日粮,才能创造高产成绩,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较复杂,对产蛋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光照和温度。

1.光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脑下垂体加强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的发育,从而分泌滤泡激素和排卵诱导素,促进滤泡成熟并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内,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防止青年鸭的性腺提早发育,过于早熟;即将进入产蛋期时,要有计划地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目的是促进卵巢的发育,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制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目的是保持连续高产。

光照强度是指光线照射的亮度,又称照度,常用勒克斯作为照度单位。灯泡的功率以W计算,1W等于12.65流明。由于灯泡发出的光一部分被墙壁、天花板、设备等所吸收,所以有效光线约45%,1W实际只有5.65个有效流明。

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5~8个勒克斯为宜,如灯泡高度离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鸭舍按1.3~1.5W计算,大约18平方米的鸭舍装一盏25W的灯泡。安装灯泡时,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等,悬挂的高度要相同。大的灯泡挂得高,距离宽,小灯泡则相反。实际使用时,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灯泡,因为大灯泡光线分布不匀,且费电。日光灯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也不使用。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而不是照着天花板。鸭舍灰尘多,灯泡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以免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产生,在产蛋期内,不能因为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时数或提高光照强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小时,增加后要稳定5~7天。

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17小时,不能缩短;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宜过强或过弱,只许渐强,直到达到每平方米8勒克斯照度,不许渐弱,不许忽强忽弱;否则将使产蛋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严重影响产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鸭适时开产,使产蛋鸭提高产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会使青年鸭的性成熟提前或推迟,使产蛋鸭减产停产,甚至造成换羽,给生产带来损失。

合理的光照制度要与日粮的营养水平结合起来实施,进入产蛋期前后,如只改变日粮配方,提高营养水平和增加饲喂量,而不相应增加光照时数,生殖系统发育慢,易使鸭体积聚脂肪,影响产蛋率;反之,只增加光照,不改变日粮配方,不提高营养水平和增加喂量,会造成生殖系统与整个体躯发育不协调,也会影响产蛋率。

所以两者要结合进行,在改变日粮的同时或前一周,即可增加光照时间。

2.温度为了充分发挥优良蛋鸭品种的高产性能,除营养、光照等因素外,还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鸭是恒温动物,虽然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超过一定的限度,就要影响产蛋量、蛋重、蛋壳厚度和饲料的利用率,也影响受精率和种蛋孵化率。鸭没有汗腺可以散热,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体热散发慢,尤其在圈养而又缺乏深水活水运动场的情况下,由于高温影响,采食量减少,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干扰,蛋重减轻,蛋白变稀,产蛋率下降,严重时会引起中暑;如环境温度过低,鸭体为了维持体温,势必白白消耗很多能量,使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成年鸭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是5~27℃。

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处在最佳状态。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提供理想的产蛋环境温度,以获得最高的产蛋率。

(四)健康因素

没有健康的体质,不可能获得高产的成绩,疾病对产蛋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培育青年鸭的阶段,就要把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进入产蛋期后,搞好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保持高产稳产。

种鸭的饲养管理

饲养蛋鸭和饲养种鸭,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符合质量要求的蛋,从这一点上讲,他们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饲养方法也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养产蛋鸭只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商品食用蛋,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要。而养种鸭,则是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可以孵化后代的种蛋,所以饲养种鸭要求更高,不但要养好母鸭,还要养好公鸭,才能提高受精率。下面介绍种鸭饲养的要点

(一)养好公鸭

提高种蛋受精率,公鸭的作用很大,必须养好,使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达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健康。所选公鸭要比母鸭早1~2个月,在母鸭产蛋前,公鸭已达到性成熟。在青年鸭阶段,公母最好分群饲养,采用以放牧为主的方法,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多锻炼,多活动。性开始成熟但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放旱地,少下水活动,以减少公鸭之间相互嬉戏,形成恶癖。配种前20天,放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创造条件,引诱并促使其性欲旺盛。

(二)公母配比合理

蛋用型麻鸭品种,公鸭的配种性能都很好,公母的配比较大,受精率仍很高。如绍鸭,早春季节气温较低时,100只母鸭群放5只公鸭,公母配比为1:20;夏秋季节气温高,100只母鸭群只放3~4只公鸭,公母配比为1:25~33。

全年的受精率都在90%以上,如发现某一群鸭受精率偏低,要找出原因,尤其要检查公鸭,发现不合格的个体,要立即更换。

(三)增加营养

除了按母鸭的产蛋率高低,给予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多喂维生素、青绿饲料,特别是要适当增加维生素E,因为维生素E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为每千克25毫克,不低于20毫克。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也要比平常略高些,几种必需氨基酸椑蛋彼帷⒌鞍彼岷蜕彼嵊β阋螅⒈3制胶猓乇鹗巧彼岫蕴岣呤芫省⒎趸视邪镏绕洳荒苋狈Γ樟钢械暮坑φ?.25%~0.30%。色氨酸在饼粕类饲料中含量较高,配制蛋白质饲料时,饼粕和鱼粉都不可缺少。

(四)搞好管理工作

1.房舍内的垫草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决不可污秽,尤其是产蛋的地方,垫草一定要干燥,才能得到光滑洁净的种蛋。对于初开产的新母鸭,可在鸭舍一角或沿墙一侧多垫干草做成蛋窝,再放几个蛋,引诱新母鸭集中产蛋。运动场要流水畅通,不能积有污水,保持鸭体干燥清洁;

2.房舍内通风必须良好,室内污浊空气少,种鸭睡得安稳。外界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但不能在舍内地面上洒水;

3.早放鸭,迟关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鸭子交配是在水上进行的,种鸭要延长下水活动的时间;

4.及时收集种蛋,不要让种蛋受潮、受晒、被粪便玷污,不同日期收集的种蛋,要分别贮存在阴凉之处,每隔5天入孵一批,不要久贮(天热时应每隔2~3天入孵一批)。

蛋鸭的防疫保健措施

(一)选择体格健壮、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

应从种源可靠的无病种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引进青年鸭时,要了解疫情,必须在确认无传染病流行的健康鸭群中引种,并做好预防接种和驱虫工作,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确实无病的种鸭方可混群饲养。

(二)搞好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1.提供全价饲料忌喂发霉变质饲料根据鸭子不同阶段和不同产蛋率的需要,提供全价饲料,充分满足其营养物质的需求,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决不可忽视,禁止喂发霉变质饲料。

2.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鸭舍的布局和结构要合理,鸭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鸭舍要通风良好,温度、湿度合适,饲养密度不能太大。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鸭群要分开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以免疫病交叉感染。

3.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鸭舍周围的垃圾和杂物堆,使鼠类无藏身和繁殖的场所,使各种昆虫无孽生和栖息之处,从而减少其对饲料的祸害以及传播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等。因此搞好环境卫生是防疫灭病的重要环节。

鸭粪及清理出的污物应在离鸭舍较远的地方集中堆放、发酵,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一般经25~30天才能作为肥料使用。

4.搞好个人卫生工作人员进场要换鞋、洗手,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鸭舍,鸭舍工作人员和用具要固定。

5.防止把疫病带入场内禁止把来历不明的家禽带入场内。本场的鸭子一经调出,不能返回鸭舍。

(三)坚持消毒制度,消灭病原体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这是确保鸭群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技术措施。如对饲养人员、用具、车辆等媒介物实行日常性的消毒。对鸭舍、饲养用具、孵化室、孵化器具都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

(四)适时预防接种,增强抗病能力

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以增强鸭体的特异性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各种疫(菌)苗的保藏及免疫接种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免疫程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即使有了较好的疫苗(菌苗),如果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方法不当,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制订免疫程序时,可以考虑同时接种两种疫苗,但需充分注意鸭体的免疫应答程度以及能否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所以合理的免疫程序,应由兽医人员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如鸭群规模、饲养方式、生产特点、综合防疫水平以及受疫病威胁程度等通盘考虑,不能照抄照搬。

(五)养鸭场疫情的扑灭措施

鸭场一旦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疫情和采取防制措施。

蛋鸭养殖流程

蛋鸭是很多地区都有养殖的家禽,为了提高蛋鸭的产蛋率,首先要做好饲料配制,保证蛋鸭的营养需求,那么如何科学配制蛋鸭饲料,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蛋鸭营养配方

1、蛋小鸭(1~8周):玉米58.7%、豆粕26%、菜粕或棉粕7%、石粉4%(骨粉、贝壳粉均可)、预混料4%、食盐0.3%。第一周雏鸭建议全部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2、蛋中鸭 (8周~开产):玉米64%、豆粕16%、菜粕或棉粕6%、石粉9.7%(骨粉、贝壳粉均可)、预混料4%、食盐0.3%、增蛋素适量。

3、产蛋期鸭:玉米51%、豆粕22%、菜粕或棉粕3%、次粉10%、石粉9.7%(骨粉、贝壳粉均可)、预混料4%、食盐0.3%。

蛋鸭怎么养

蛋鸭育雏的饲养管理与肉鸭基本相同,在育成期应采取轻度的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粗饲料,或在原来的混合粉料中,掺进一部分稻谷后拌湿喂,每日饲喂两次,保证每个鸭子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饥饱不匀。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夜间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鸭舍用1盏15瓦的电灯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定操作规程,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蛋鸭开产以后各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开产以后到300日龄分为产蛋前期,此后到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日龄以后到500日龄为产蛋后期。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饲喂餐数,除白天继续喂3餐外,在夜间关灯以前增喂一餐,每只鸭平均精料采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时间应达到17小时,人工光照时,开灯关灯的时间应该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此段时间的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观察:初产蛋蛋重较轻,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250日龄时蛋重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蛋重;而且产蛋率也是不断上升的,在23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210~300日龄时,每月随机抽取10%的母鸭测定体重若是维持原来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是恰当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来;产蛋率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母鸭体重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后,进入产蛋中期,此时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已不如产蛋前期,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产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现换羽,这是比较难养的阶段。此阶段的饲养力求保高产,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延长,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在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营养水平较上一阶段略有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19.5%~20%。随着日龄增加,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略有下降,应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直径为1~2毫米的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盆,装有上述规格的贝壳或石灰石颗粒,任其自由采食。气温在5℃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时要防暑降温。此阶段管理是否洽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如壳蛋光滑厚实,有光泽;产量时间集中,在早晨2~4时产蛋;鸭子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出水后羽毛光滑不湿。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相反的,若是蛋形变长,蛋壳薄,有沙点,甚至生软壳蛋;鸭群出现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上述情况表明饲养管理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400日龄以后进入产蛋后期,此阶段要根据蛋鸭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若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要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若产蛋率仍有80%左右,体重有增重的趋势,则适当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增喂青粗饲料;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果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时已很难将产蛋率再提高,无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光照时间不能减少,操作规程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一切突然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

养殖蛋鸭布局图片大全

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有那些?

耕作措施

1、结合耕作,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以拦蓄地面径流、减轻冲刷、保持水土,例如,等高耕作、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区田、圳区、水平犁沟等;

2、采用增加地面覆盖度的耕作方式、栽培方法,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例如,宽行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

3、采用覆盖耕作、免耕法或少耕法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

林草措施

植树种草可增加地面植被,有保护坡面土壤不受暴雨径流冲刷,改变小气候的作用。水土保持林大致可分为防风固沙林、峁顶防护林、坡面防护林和沟底防护林等。防风固沙林主要应用于风沙地区,峁顶防护林、坡面防护林和沟底防护林主要用于丘陵山区。水土保持草亦可依据具体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种草和育草两种。种草主要用于原来无草的荒山、荒坡上或耕地上的草田轮作,草田带状耕作;育草主要用于原有草地遭到破坏或退化了的残存草地。

工程措施

1、治坡工程,根据不同地面坡度和作物及不同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地采用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地埂、水平沟、水平阶、地坎沟、水簸箕、卧牛坑、鱼鳞坑等。此外还有坡面蓄水工程,例如,水窖、涝地等。

2、治沟工程,沟蚀是面蚀的发展和继续,因此,要在治坡工程的基础上实施治沟工程,按其作用可分为谷坊、淤地坝和小水库3种。

3、护岸工程,可分成护岸堤和导流堤两类。

水土流失地综合治理中,各项措施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功用和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区别不同的治理类型、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况、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地组合和布局,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用地,使治沟与治坡相结合,耕作、林草、工程等措施相互结合,骨干工程与一般工程结合,治上游与治下游有机地结合,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发挥群体作用,才能使它们在水土流失地综合治理系统中充分发挥综合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圈养蛋鸭养殖方法

蛋鸭养殖,首先需要注意鸭舍的清洁和卫生,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其次需要专门的鸭饲料,同时还要注意防范病害等。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鸭蛋养殖场

我国是鸭子养殖大国,我国鸭子的总量占世界养殖鸭子总量的69.7%,居于世界首位。而且还在稳步上涨,养殖前景广阔,那么鸭子养殖的利润怎么样?要投资多少?

一,养鸭投资

1、租金费用:每亩地可以建两个鸭棚,10个鸭棚至少需要六亩地。假设,每亩地的租金为500元,10亩地就是5000元。

2、搭建费用:如果每棚的建设费用为600元,算上人工、材料费用等,鸭棚的建设在1万元左右。

3、鸭苗费用:现在,市场上的鸭苗价格在1.5元/个,2000只的成本就是3000元。

4、器具费用:投资者还需购买喂食器具、食槽、网架等,约5000元左右。

5、饲料费用:假设,每一只鸭子从进棚到出栏,总共需要10斤饲料。每斤饲料的成本为1元/斤,2000只的饲料成本就是2万元。

6、人工费用:开一个养殖场,投资者至少要招聘6名员工,每人每月2000元,6人工资就是1.2万元。

7、疫苗费用:为了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投资者还需给鸭注射疫苗。每只疫苗费用10元,2000只就是2万元。

二,养鸭子成本和利润分析

因为鸭子生长周期不长出栏快,很多农村朋友在农闲时也会养鸭子。我们来计算下在农村一般的家庭条件下,养鸭子的成本和利润。

1.以一次性养殖3000只鸭子为例

(1)鸭苗成本:鸭苗市场价格一只大概是1.5元左右,3000只的成本是:3000*1.5=4500元

(2)鸭料成本:鸭料1.7元一斤,一只鸭子从进棚养45天,大概吃13斤料,一个鸭子饲料成本:1.7*13=22.1;3000只鸭子的饲料成本:22.1*3000=66300元

养鸭成本共计:4500+66300=70800元

养鸭子利润分析:一只鸭子出栏大概6.5斤左右,每斤3.9元,一只鸭子能卖25.35元,共计:25.35*3000=76050元

利润=效益-成本=76050元-70800元=5250元

家庭养殖一批鸭子,以45天为一个周期,可以赚5250元,一年养殖6批的话可以赚3万左右。

三,养鸭秘诀

1、观察产蛋时间。鸭子的产蛋时间一般集中在凌晨2时至早8时,若每天产蛋时间不能集中,甚至白天产蛋,就要及时补喂精饲料

2、观察蛋鸭的羽毛。若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营养状况良好,否则,要提高饲料的质量。

3、观察食欲。无论圈养还是放牧,高产蛋鸭觅食力都非常强,出现抢食的状况。否则,要查明原因。

4、观察鸭子的嬉水状况。高产蛋鸭下水后潜水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毛。如怕下水,不洗浴或下水后湿毛,行动无力,此时要查明原因,并加喂动物蛋白饲料和鱼肝油。

5、观察精神状态。健康鸭精神活泼,行动灵活,休息安静,病鸭则精神萎靡,离群呆立,缩头垂翅。

6、观察粪便颜色。健康鸭群粪便不硬不软,颜色灰黑色,表面有少量尿酸盐沉积。病鸭粪便有绿色、白色、金黄色等不正常稀粪便。

四,怎么放养鸭子

1、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4、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5、加强监管

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6、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养殖蛋鸭布局图片高清

1、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3、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畜禽放养不适用本办法。

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

6、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7、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4)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8、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情况。

9、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10、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11、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索取资料,采集样品、监测分析。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检查机关和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13、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畜禽养殖场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

14、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将畜禽废渣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

15、禁止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

16、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

17、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排放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畜禽养殖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提出限期治理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被责令限期治理的畜禽养殖场应向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提交的限期治理计划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上述综合利用方案的落实情况。

18、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储存的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

(2)向水体倾倒畜禽废渣的。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19、本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地方法规或规章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规定严于第一款确定的规模标准的,从其规定。

20、本办法中的畜禽废渣,是指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21、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养殖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进步,维护生态平衡,制定了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不适用于畜禽散养户。

3、根据养殖规模,应分阶段逐步控制,鼓励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逐步实现全国养殖业的合理布局。

4、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特点,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包括生化指标、卫生学指标和感观指标等

5、为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本标准规定了废水、恶臭排放标准和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6、本标准按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不同规模分别规定了水污染物、恶臭气体的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水量,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7、详细标准表格:

(1)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适用规模(以存栏数计)

类别规模分级

猪(头)(25Kg以上)

鸡(只)

牛(头)

蛋鸡

肉鸡

成年奶牛

肉牛

I 级

≥3000

≥100000

≥200000

≥200

≥400

II 级

500&le;Q<3000

15000&le;Q<100000

30000&le;Q<200000

100&le;Q<200

200&le;Q<400

(2)集约化畜禽养殖区的适用规模(以存栏数计)

类别

规模分级

猪(头)(25Kg以上)

鸡(只)

牛(头)

蛋鸡

肉鸡

成年奶牛

肉牛

I 级

&ge;6000

&ge;200000

&ge;400000

&ge;400

&ge;800

II 级

3000&le;Q<6000

100000&le;Q<200000

200000&le;Q<400000

200&le;Q<400

400&le;Q<800

(3)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冲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种类

猪 (m3/百头·天)

鸡 (m3/千只·天)

牛 (m3/百头·天)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标准值

2.5

3.5

0.8

1.2

20

30

注: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4)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种类

猪 (m3/百头·天)

鸡 (m3/千只·天)

牛 (m3/百头·天)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标准值

1.2

1.8

0.5

0.7

17

20

注: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5)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

控制项目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化学需 氧量 (mg/l)

悬浮物 (mg/l)

氨氮 (mg/l)

总磷 (以P计) (mg/l)

粪大肠菌群数 (个/l)

蛔虫卵 (个/l)

标准值

150

400

200

80

8.0

10000

养蛋鸭的技术

饲料怎么配

1、肉鸭1.8周龄至出栏上市配方:玉米60.7%、麸皮12.8%、豆粕13.2%、棉籽饼3.5%、菜籽饼3.5%、鱼粉3.5%、石粉0.4%、骨粉1.6%、食盐0.3%、预混料1.0%(含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买市售肉鸭预混料)。或玉米65.7%、小麦麸5.0%、豆粕18.70%、棉籽饼2.0%、菜籽粕4.0%、贝壳粉1.2%、骨粉1.75%、DL-蛋氨酸0.15%、L-赖氨酸0.2%、食盐0.3%、预混料1.0%。

2、蛋鸭:产蛋期鱼粉4%、豆粕17.5%、麸皮4.3%、玉米39.34%、米糠4.49%、次粉20.29%、添加剂10%(包括每公斤料中加硫酸铜0.043克(含10ppm铜)硫酸亚铁0.373克、硫酸锌0.48克(100ppm)、硫酸锰0.212克(65ppm)、碘、硒、钴用量同上、石粉10.5克、磷酸氢钙19.4克即1.94%盐1.9克、维生素0.2克、氯化胆碱0.1克、蛋氨酸1.8克、防霉剂酌加。

养殖技术

1、鸭子是鸭科、鸭属的一种。脊索动物,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可以在水中,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

2、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有野鸭,家鸭之分。野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常年生活在水面上,潜水能力较强,以水中小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家鸭体型相对野鸭较大,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依水中的小动物鱼,虾,泥鳅等,植物水草,稗子,稻子等为食。

3、雄鸭每年换羽毛两次;卵壳光滑;两性的腿覆盖着相重叠的鳞片。所有的鸭都在头一年内达到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

4、选择抗逆性强、消化能力强的健康品种进行养殖,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可在果园、稻田进行放养,还要修建棚舍。圈养的鸭子需要按时喂食,放养的鸭子也需要及时进行补饲,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杂草、野菜、昆虫等都可作为饲料。

5、如果选择果园放养,那么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6、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

种蛋鸭养殖

①人孵前的准备种蛋人缸前需对缸进行升温,除去缸内的潮气,一般需要3~4天,使缸内温度达到39C左右将种蛋入孵。

②翻蛋为了使种蛋受热均匀,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对新人孵的种蛋要加强翻蛋。前两天每天翻蛋6次,第三天开始每天翻蛋4次。

养驴


蛋鸭水塘养殖,养殖蛋鸭布局
  • 毛驴哪种品种最赚钱,中国毛驴有什么品种
  • 毛驴哪种品种最赚钱,中国毛驴有什么品种 >> 毛驴哪种品种最赚钱,中国毛驴有什么品种...

    蛋鸭水塘养殖,养殖蛋鸭布局
  • 微博怎么艾特别人微博艾特别人操作步骤,微博怎么找艾特别人的微博
  • 微博怎么艾特别人微博艾特别人操作步骤,微博怎么找艾特别人的微博 >> 微博怎么艾特别人微博艾特别人操作步骤,微博怎么找艾特别人的微博...

    蛋鸭水塘养殖,养殖蛋鸭布局
  • 养殖猫头鹰赚钱吗,养一只猫头鹰会发财吗
  • 养殖猫头鹰赚钱吗,养一只猫头鹰会发财吗 >> 养殖猫头鹰赚钱吗,养一只猫头鹰会发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