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黄颡鱼养殖现状如何,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

黄颡鱼养殖现状如何,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黄颡鱼养殖现状如何,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

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知乎

答:1、养殖周期

通常整个养殖期就是12到13个月左右,环境温度会影响到养殖时间,比如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冷一点的地方是13个月左右。不同的养殖种类时间不一样,比如全雄黄颡鱼大概10到11个月就可以养殖完成生长期。直接影响黄颡鱼生长速度的是喂食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蛋白高的生长更快,蛋白质低的,生长相对慢一些。

鱼苗

2、温度

一般在11度以下的温度下就很少进食了,最适合进食的温度是25到28度之间,但是常见的15度到20多度都是能正常进食的。如果遇到高温30度以上进食很少,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通常在零度左右到38的样子的水温都是能生存的,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最好要保持正常温度,或者是正常水温,一般外面温度跟水中不一样。

小虾

3、喂食

野生黄颡鱼常常吃植物作为食物,养殖时为了生长的更好更快,可以养殖一些其他鱼类做为黄颡鱼的食物,比如,鲢鱼,提供一些食草的鱼做为它的食物,因为食草鱼长的快。黄颡鱼是肉食1为主的杂食性 鱼类,一般主要还可以喂食小鱼虾,这些也是它平时喜欢捕捉的食物。喂食的时候可以切碎混合湿面粉一起喂食。

小鱼

4、饲喂方式

投喂饲料的地方要固定起来,喂食时间间隔要确定好,不能随意时间喂食每一个阶段的喂食量要根据鱼的大小来确定好,达到另一个阶段时要更换投喂的饲料量。每天投喂的饲料的用量是鱼的体重的5%,一般一天喂食两次到三次,小鱼喂食 次数多一些,大鱼是两次。下午的喂食量也要比上午多一些。饲料不要投喂过量,容易污染水环境,及时打捞食物残渣。

成熟

黄颡鱼养殖时间比较长,冬季生长缓慢,要想养殖生长的快一些,主要就是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及就是合理的投喂饲料或者是选择合适的投喂方式,注意投喂有营养的饲料,能够吸收消化。

黄颡鱼好养活吗

黄颡鱼 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适于各种养殖方式,既可单养,也可套养;既适合于池塘养殖,也适合网箱养殖,近年人工养殖逐渐兴起。黄颡鱼属杂食性底栖生活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生活水温为0~38℃,摄食水温5~37℃,最佳生长温度18~28℃,要求水体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苗种期间主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水蚯蚓,之后吃小杂鱼、虾、小螺蚌、水生昆虫及植物根须,同时也吃人工饵料。在自然条件下,黄颡鱼一年可长到30~80克,两年可达100~200克;养殖条件下,两年可达300克以上。 黄颡鱼养殖技术苗种培育鱼苗培育是指孵化出膜后经过培育至2㎝~5㎝左右鱼种的过程。这一阶段需要20~30天培育鱼苗过程中要求较高的养殖技术水平及严格的管理措施,其生产指标为:成活率在80%~95%,规格在5㎝左右,鱼体健壮、无病害,规格整齐。1、鱼苗池条件: 黄颡鱼鱼种培育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3亩为宜,要求靠近水源且水源充足,清澈无污染,池塘配备增氧机。2、鱼苗培育池的清理消毒:对鱼苗池进行清整和消毒是改善池塘环境条件,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清整是在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冰冻日晒,减少病害。然后挖出过多的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平整池底。鱼苗放养前10~15天,用石灰或其他清塘药物清塘,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和其他敌害生物。3、培养水质:清塘后,鱼苗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40 ~60㎝。并在塘角堆放有机肥料,培育鱼苗适口的天然饵料,使鱼苗下塘以后即可有丰富的饵料4、放养密度:鱼苗能够正常的水平游泳和主动摄食时即可下塘,一般为10日龄~15日龄,体长为0.9㎜ ~1.0㎜。放养密度为3~5万尾/亩。一般以单养为好,不宜搭配其他鱼类。5、饵料投喂:鱼苗下塘后,前几天可不投饵,几天后开始逐步投喂饵料。一般采用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球状直接投喂到池塘中央及平铺在池底的饵料台上即可。参考配方为:鲜鱼浆35%、豆饼粉25%、三级粉23%、玉米粉15%、黏合剂3%。水温20 ~30℃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 ~5%。依据黄颡鱼的集群摄食习性,投喂饵料采取集中的投喂方法,投喂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 ~10%即可。6、日常管理:黄颡鱼鱼苗有显著的畏光性和集群性。一般需在池塘水深的一端设置遮盖物,遮盖面积约5㎡即可。如果池塘水质有一定的肥度,透明度较小也可不盖。分期注水是鱼苗培育过程中加快鱼苗生长和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可每隔3~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8~10㎝。注水时要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池中。成鱼养殖黄颡鱼的商品鱼饲养即称为成鱼饲养,是指采用2cm以上的鱼种饲养成商品鱼的生产过程。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商品鱼大部分来源于天然水体,部分由成鱼池套养所得。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包括本场的)已开始积极开展人工池塘主养及混养黄颡鱼的研究工作,已获得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技术资料,尤其在大规模人工繁殖鱼苗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缓解了苗种供应紧张的矛盾。经试验研究表明:黄颡适合于池塘、网箱、大小型湖泊、稻田等多种水体中饲养,既能主养,又能与鲢、鳙、鳊、草鱼等混养。但不宜与鲤、鲫鱼等混养,因其食性基本相同易产生不利影响。(一)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1.池塘条件①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密度较高,常因池塘水体溶氧量偏低,水质较易恶化,引起鱼浮头和大量死亡等现象。有条件地方能经常加注含氧量高的新水既能改善池塘水质,又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类生长。②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 黄颡鱼对成鱼饲养塘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最好选择池塘出水口处底部比其它地方深10%~20%的池塘为宜,主要便于商品鱼干塘捕捞和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实践证明,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粘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底部淤泥不能太厚,10cm左右即可,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等。2.放养密度池塘主养黄颢鱼放养密度与鱼池条件、环境因素、鱼种规格、饲养水平、水源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在长江以南地区每亩放养量为2cm体全长苗种为8000 ~10000尾,全长3cm的放养量每亩为6000~9000尾,4~5cm体全长放养量每亩为4000~6000尾。待放养的黄颡鱼生长到体长约7~8cm长时,水质已开始变肥,此时每亩投入鲢、鳙鱼200尾左右,其规格为2~3寸,同时施撒天时好乳酸菌水剂,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当年的苗种可养成规格为100~150g的商品鱼。亩产量可达300~400kg,或800kg以上(池塘条件及饵料理想)。池塘条件、水源及增氧设备较好的,可增大放养量50%~100%。3.饲料与投喂主养黄颡鱼成鱼的饲料,有纯动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类,依据各地的资源情况而定。(1)纯动物性饲料:包括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等等,这些饲料是黄颡鱼喜食的,但来源各地有所差异,有的地方资源较丰富,有的地方则比较有限。一般多数饲养者将小鱼虾通过加工绞碎成鱼浆直接投喂,有些地方小杂鱼虾绞碎成浆后用植物性粉状饲料混合后投喂。其方法,首先将干粉状的饲料混合好备用,标准为:鱼粉10%、黄豆粉30%、玉米粉10%、三等面粉25%、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合剂各占1%。投喂时在鱼饲料中添加天时好乳酸菌水剂,搅拌成团状即可使用。(2)人工配合饲料:黄颡鱼商品鱼配合饲料营养需要标准为,粗蛋白质为38~40%、脂肪7~9%、碳水化合物为20~23%、纤维素5~6%。黄颡鱼商品鱼饲料的动物原料有:鱼粉、蚕蛹、肉骨粉、羽毛粉、血粉、菌体蛋白粉、酵母等,植物性原料有:黄豆饼、棉籽饼、玉米和小麦粉等等。饲料经粉碎后按配方加工成直径为1.5~2mm颗粒,加工后干贮备用。其成鱼饲料配方:鱼粉28%、羽毛粉5%、肉骨粉5%、血粉8%、饲料酵母5%、黄豆粉14%、玉米粉3%、植物油2%、小麦粉20%、维生素合剂1%,无机盐添加剂2%。鱼饲料里需混合天时好有益菌菌剂帮助消化和节省饲料。(3)投喂饲料:投饲是饲养中关键技术.所谓科学投饲法,就是要根据饲养鱼类品种的不同和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节投喂量、投喂时间以及投饲的种类,既要均衡地满足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要恰到好处地充分发挥饲料最大的利用率。最好采用驯化方式象鲤、草、鲫鱼一样在水面成群摄食。一般当水温为10~15℃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5% ~1.8%;当水温为15~20℃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 ~2.5%;当水温为20~35℃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 ~5%。4.饲养日常管理池塘日常管理工作必须精心细致,经常持久。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投喂饲料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及其鱼病防治等技术措施。(二)流水饲养黄颡鱼是一种适合于集约化饲养的鱼类。我国近几年在有些地方混养在其它鱼类中进行流水饲养,也有少部分地方初步利用水库水体落差,工厂余热水进行饲养,尤其在小型池塘中进行微流水饲养,其它产量已达到每立方米本体30-50kg,还可更高。1、流水池条件根据黄颡鱼集群摄食的特点及活动习性,适宜在长方形水泥(必须池底是硬泥或砂质底部)和小型池塘中进行饲养。水从一端连续微流入,另一端流出。其规格根据各她的条件而定,其大小均能适宜。水的流量一般保持流水池中溶氧在5mg/L的流量为最佳。2、鱼种放养流水池一般放养鱼种规格为5cm左右,每立方水体放养300—400尾。投放时要用3%的食盐将鱼体严格消毒后,再将鱼种放入流水池中。3、饵料及投喂流水饲养的关键是投喂全价配合饵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40—48%,投喂的方法在流水池两边设置一定数量的饵料台,每10㎡必须要1.5㎡的饵料台,饵料台要搭在池底约5—10cm高处。投喂量根据水温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水温为12—18℃时,投喂量占体重的2.5%。当水温为18—25℃时.投喂量占总体重的3—3.5%。当水温为25—30℃时.投喂量占总重的4—5%,每天投喂次数早晚多投,中午及光较强时少投。4、饲养管理流水所用水源不能带污染物质,溶氧含量在5mg/L以上.pH值7.0—8.5。投喂的饲料不能过剩,以免影响水质。必须定期进行鱼病防治,适时施撒乳酸菌水剂防鱼病。每立方米水体鱼的载重量,一般保持在30kg左右。(三)池塘套养黄颡鱼在饲养其它品种的池塘中进行混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2—3cm长的苗种直接套养在池塘中,增加池塘中优质鱼类产量及经济效益。其方式有二种:其一是在常规的饲养方法的池塘中每亩套养300尾左右2cm长以上的苗种.不进行投喂饲料;其二是在常规的饲养方法的池塘中不投放鲤、鲫鱼.改为投放黄颡鱼500—600尾。

黄颡鱼养殖前景如何

黄骨鱼效益高。

黄骨鱼含肉率高,营养丰富,黄骨鱼含肉率在67.53%,与鳜鱼、尼罗罗非鱼等名优鱼类相近,属于含肉率较高的鱼类。

黄骨鱼蛋白质含量15.37%,氨基酸总量14.19%,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5.87%,营养十分丰富。

黄骨鱼市场供不应求 黄骨鱼肉质细嫩,除脊刺外没有肌间刺,食用方便,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商品黄骨鱼在东南亚各国市场较热销,尤其是韩国,每年要从我国进口数。

百吨商品黄骨鱼。我国仅江苏和湖北省等地有黄骨鱼苗种生产,生产规模远远满足不了养殖需要。

养殖黄骨鱼经济效益显著 黄骨鱼适合多种养殖模式,主养一般每亩放苗5000尾左右,成活率70%-80%,养1年尾重可达50-75克,亩产150-200公斤。目前黄骨鱼市场价格坚挺,一般每公斤24-30元,塘口价每公斤16-20元,亩产值3000多元,每亩获利1500-2000元。黄骨鱼是底层鱼类,特别适于套养。套养每亩放养500-1000尾,可收商品黄骨鱼15-35公斤。套养的黄骨鱼以吃残饵为主,基本不需专门投喂铒料,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黄骨鱼适应性广,饲养方便:黄骨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人工饲养可投喂小鱼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麦麸、豆渣等植物性饲料,还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饲料来源十分广泛。此外,黄骨鱼适应性强,对饲养技术要求不高,且病害较少,饲养成功率高。

黄颡鱼贵吗

黄古鱼要贵

市面上黄古鱼一斤售价在16元左右,草鱼一斤在10元左右

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知乎视频

【红烧黄辣丁】

【食材】:黄辣丁、葱姜蒜、韭菜梗、啤酒。

第一步:黄辣丁剪掉三角刺以后,划上花刀、放葱姜、食盐腌制一下。

第二步:锅里放油,黄辣丁擦干水分以后,放进去煎到两面金黄。

第三步:加入姜蒜、八角、香叶、韭菜、一勺生抽、一勺红烧酱油、一勺糖、一丢丢盐、一瓶啤酒进去大火烧开,转中小火慢炖15分钟。

第四步:炖到汤汁浓稠的时候,沿着边缘处淋上一圈醋,晃动下锅底就可以啦!

黄颡鱼的养殖成本详解

以5-6两规格的黄颡鱼按9元/斤的成本算,亩产4000-5000斤,亩利润达到3-4万元。养殖黄颡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现将其中一口7.2亩黄颡鱼精养池塘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7.2亩黄颡鱼精养池塘共投入资金20.9898万元,其中塘租金0.45万元,鱼种5.4万元,饲料13.52万元,水电费0.4736万元,药费0.2160万元,人工费0.36万元,折旧费0.1万元,其他费用0.47万元。7.2亩池塘共产出商品黄颡鱼12023公斤,亩产黄颡鱼3340公斤,总利润7.8656万元,平均亩利润1.0924万元,经济效益喜人。

农村养殖


黄颡鱼养殖现状如何,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
  • 稻田养殖的荷花鲤鱼,稻田怎样养殖鲤鱼
  • 稻田养殖的荷花鲤鱼,稻田怎样养殖鲤鱼 >> 稻田养殖的荷花鲤鱼,稻田怎样养殖鲤鱼...

    黄颡鱼养殖现状如何,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
  • 野生蚯蚓和养殖蚯蚓有什么区别,野生蚯蚓和养殖蚯蚓
  • 野生蚯蚓和养殖蚯蚓有什么区别,野生蚯蚓和养殖蚯蚓 >> 野生蚯蚓和养殖蚯蚓有什么区别,野生蚯蚓和养殖蚯蚓...

    黄颡鱼养殖现状如何,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
  • 鸡怎么养殖,鸡怎么养殖赚钱
  • 鸡怎么养殖,鸡怎么养殖赚钱 >> 鸡怎么养殖,鸡怎么养殖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