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鸭养殖技术书,骡鸭养殖技术
骡鸭养殖技术要点
番鸭与家鸭之间进行的杂交,是不同属、不同种间的远缘杂交,所得的后代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但一般无繁殖能力,所以称骡鸭,俗称半番鸭。骡鸭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生活力强,特别适宜填肥,生产优质肥肝。骡鸭耐粗易养,饲养方法与一般肉鸭相似。以番鸭为父本与家鸭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的骡鸭12周龄平均体重3.5~4千克,公母体重差异小。因家鸭作母本产蛋多,雏鸭成本低,所以这种杂交方式较好。配种时按1∶4的公母比例组群,每群40只左右。公番鸭应在20周龄前放入母鸭群中,提前互相熟识,先适应一个阶段,性成熟后才能互相交配。由于公母鸭是不同属、种间的杂交,受精率较低,一般只有60%。据试验,3周以前骡鸭需要代谢能每公斤为11.506兆焦,粗蛋白质为17%,3周龄以后相应的为12.133兆焦、14.5%~15%的各种营养元素平衡的日粮。骡鸭10周龄平均体重2.755千克,其中8周龄前的增重较快,8周龄后增重减慢。累计饲料转化率8周龄为2.83千克,10周龄为3.23。
什么是骡鸭苗
一般骡鸭苗都是在5月份左右的。
骡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番鸭与家鸭之间进行的杂交,是不同属、不同种间的远缘杂交,所得的后代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但一般无繁殖能力,所以称骡鸭,俗称半番鸭。骡鸭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生活力强,特别适宜填肥,生产优质肥肝。骡鸭耐粗易养,饲养方法与一般肉鸭相似。以番鸭为父本与家鸭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的骡鸭12周龄平均体重3.5~4千克,公母体重差异小。因家鸭作母本产蛋多,雏鸭成本低,所以这种杂交方式较好。配种时按1∶4的公母比例组群,每群40只左右。公番鸭应在20周龄前放入母鸭群中,提前互相熟识,先适应一个阶段,性成熟后才能互相交配。由于公母鸭是不同属、种间的杂交,受精率较低,一般只有60%。据试验,3周以前骡鸭需要代谢能每公斤为11.506兆焦,粗蛋白质为17%,3周龄以后相应的为12.133兆焦、14.5%~15%的各种营养元素平衡的日粮。骡鸭10周龄平均体重2.755千克,其中8周龄前的增重较快,8周龄后增重减慢。累计饲料转化率8周龄为2.83千克,10周龄为3.23。
骡鸭怎么养殖
番鸭孵化的方式主有二种:一是天然孵化,二是人工孵化。天然孵化是利用母鸭的就巢性孵化,这种方法只适宜养殖数量较少的家庭养殖户使用,而且受季节因素制约,不能满足商品化养鸭的需要。为了大量繁殖,就必须采用人工孵化。其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种蛋
种蛋品质优良与否,对孵化率和雏鸭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种蛋应按家禽种蛋要求进行严格选择。
孵化期及条件
番鸭的孵化期约需35天,骡鸭30天,都长于家鸭的28天。番鸭具有蛋大(75-85克)、壳厚(0.43-0.45毫米)、壳膜厚而坚韧(0.1-0.12毫米)和气孔少(每平方厘米60-76个)及通透性差等特点,所以其受热和散热过程较缓慢。同时,蛋黄比例高(3.5%-38.5%),脂肪食量约达17.19%,胚胎释放热量较多,如果不及时散热和供应新鲜空气则后期死胚蛋增加。
孵化温度
一般种蛋量大时,可采取分批入孵,以“恒温”孵化好,因为胚胎代谢热源可以作为热源。“恒温”方案为1-32胚龄37.8℃,33-35胚龄36.5℃-37℃。整批入孵时,应以“变温”孵化处理,因为同一胚龄,中后期胚胎释放代谢热累积,导致温度升高,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处理。“变温”方案为1-6胚龄38℃-38.2℃,7-24胚龄为37.8℃,25-35胚龄为36.5℃-37℃。
孵化湿度
孵化初期以相对湿度60%-65%为宜,中期在55%-60%为宜,后期以75%-80%为宜。因为初期湿度大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减少蛋中水分蒸发,利于羊水和尿囊液的形成。中期相反,需要排泄羊水、尿囊液及代谢产物,因此,湿度可低些。后期高温能促使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使蛋壳变脆,利于啄壳出雏。同时,温度高还可加速胚胎散发体热,防止脱水或绒毛与壳膜粘连,促使雏鸭顺利出壳。
空气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气体变换,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据测定,孵化后期,每昼夜需氧量为初期的110倍以上。孵化室氧气含量为21%,二氧化碳0.5%时对胚胎发育最有利。二氧化碳上升到0.5%以上时,孵化率开始下降,达到5%时孵化率将降至零。调节空气必须通风,但通风与温湿度调节有负相关作用。因此,空气调控要与温差等环境条件综合考虑。
翻蛋
翻蛋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胚胎与壳膜的粘连。粘连的结果是胚胎血液循环受阻,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定时转动蛋的位置,可以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膜生长,也增加了卵黄囊,尿囊血管与蛋黄、蛋白的接触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水的平衡。一般每昼夜翻蛋次数不少于4次,翻蛋角度应达到110度。
凉蛋
番鸭蛋孵化至第8天,胚胎已开始利用脂肪,蛋温也随之升高,至10天可达38℃。因此,一般10天开始喷水凉蛋。凉蛋采用25℃-30℃的温水,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使蛋温降至32-35℃为宜。这样可使胚胎过多的生理热得到及时散发,防止蛋温过高,保持孵化温度的稳定。另外可将蛋面上的胶质膜洗去,还能促进蛋壳及蛋壳膜的收缩和扩张,加大蛋壳膜的通透性,促进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的活力,提高孵化率。
机器孵化法
机器孵化一般都设有自控装置,具有易于操作管理和孵化量大。孵化效果好等优点。孵化机械有很多品种规格可参照说明书等使用,注意在开机前对孵化机进行运转检查、消毒和温度校对。对经常停电或电压不稳的地方要有备用电源和稳压器,以防止自控系统失灵。
传统孵化法
传统孵化法包括桶孵法、缸孵法及炕孵法等。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不用电、成本低廉。缺点是靠经验施温,不易掌握,劳动强度大。主要程序为前期供温和保温,后期摊床,靠胚自温孵化。目前传统孵化在养鸭生产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孵化效果的检查
孵化效果一般是通过照蛋实现,番鸭孵化通常为6-7胚龄时进行头照15-16胚龄时二照,30-32胚龄时三照(骡鸭一照、二照胚龄比番鸭提前一天,三照提前5天)。头照需要有“起珠”特征,二照需要有“合拢”特征,三照需要有“闪毛”特征。
骡鸭的孵化温度
一般来讲,鸭蛋的孵化期为28天;瘤头鸭的孵化期为33-35天。孵化过程中孵化温度偏高时孵化期缩短;孵化温度偏低时孵化期延长,出壳推迟。出壳时间无论是推迟或提早都是孵化不正常的表现,雏鸭弱雏较多,雏鸭的成活率也较低。
孵化期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从种蛋人孵到出雏所经历的时间。河鸭属的鸭蛋孵化期为28天,栖鸭属的番鸭蛋孵化期为33~35天,骡鸭的孵化时间为30天。
骡鸭多久出栏
冬季,一般37天到38天就可以出栏。夏季,大约需要41天到43天出栏,这时候的鸭子差不多两公斤左右。
如果想要快速出栏,可以采用喂食猪血法 和草药催肥法 。
骡鸭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鸭苗精品一点头鸭苗(M18),孵房直供,成活率高达99%
一点头鸭苗,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达98%,孵房出壳24小时打好疫苗,代办托运,包路上损耗全赔。
广西邱威禽苗养殖孵化场建立于1993年5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禽养殖、繁育、孵化的综合性企业。 主要优良品种有:灵山土鸡苗、广西瑶鸡苗、绿壳蛋鸡苗、青脚麻鸡苗、K9鸡苗、良凤花鸡苗、芦花鸡苗、大种麻鸭苗、杂交鸭苗、青头鸭苗、黑番鸭苗、西洋鸭苗、樱桃谷肉鸭苗、M18一点头鸭苗、大种狮头鹅苗、马岗鹅苗等
骡鸭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当然会下蛋。
骡鸭是用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鸭杂交所产生的后代,俗称半番鸭或土番鸭。
其特点是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耐粗饲、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60日龄体重可达3公斤以上,是较为优秀的肉用型鸭。
骡鸭生产一般采用自然交配,公母性比为1:4,公瘤头鸭应在20周龄前放入家母鸭群中,公母混群饲养,让彼此熟识,性成熟后方能顺利互相交配。骡鸭生产中的一个技术难点是自然交配种母鸭受精率低,一般在50%~60%。采用人工授精时需要加强瘤头鸭的采精训练和诱情,每周授精两次效果较好。
骡鸭可水养、旱养或水旱结合养,也可放牧、圈养或圈牧结合养,南、北方地区均可饲养。
孵化条件。骡鸭孵化期为32天,并需采用36.8℃恒温孵化。其他孵化条件与普通鸭相似。
骡鸭养殖技术要点总结
后代为骡鸭
1、生长快
骡鸭的生长速度比它的亲本都快,尤其是比小型麻鸭快了差不多1倍左右。并且,饲养期能缩短2~3周。骡鸭通常饲养8个星期即就能上市。
2、饲料转化率较高
骡鸭食性广,通常食用青绿多汁的饲料,还可适应放牧等形式的粗饲。在圈养条件下,饲料转化率也比大型肉鸭好。一般8周龄饲料转化率是1:(2.6~2.8)。
3、瘦肉多、脂肪少
与樱桃谷鸭、北京鸭比起来,骡鸭的胴体脂肪含量低,腹脂少,皮下脂肪层薄,被认为是精肉型的家禽,其胸、腿肌丰厚,脂肪含量比较低。骡鸭肉是加工半干燥休闲食品的上等原料。
4、抗逆性强
骡鸭抗病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生活力,便于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在养殖过程中,成活率较高,在8周龄可达到96%以上。骡鸭孵化期为32天,并需采用36.8℃恒温孵化,其他孵化条件与普通鸭相似。
骡鸭孵化技术
番鸭蛋孵化需要多少天?
孵化鸭种蛋的时间为35天左右,番鸭属于卵生动物,受精蛋离开母体后,胚胎靠外界条件才能继续发育,逐渐从各个胚层中形成鸭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而成为雏鸭。
番鸭的孵化温度比家鸭稍低一点,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等。种蛋的保存和放置影响番鸭孵化率。在环境温度低于18℃以下保存6天内,番鸭孵化率较高;反之番鸭孵化率较低。种蛋水平放置,有助于提高番鸭孵化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影响番鸭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要对孵至17天~35天的胚蛋喷水。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
番鸭如何人工孵化?
1、选择种蛋
种蛋品质优良与否,对孵化率和雏鸭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种蛋应按家禽种蛋要求进行严格选择。
2、孵化期及条件
番鸭的孵化期约需35天,骡鸭30天,都长于家鸭的28天。番鸭具有蛋大、壳厚、壳膜厚而坚韧和气孔少及通透性差等特点,所以其受热和散热过程较缓慢。同时,蛋黄比例高,脂肪食量约达17.19%,胚胎释放热量较多,如果不及时散热和供应新鲜空气则后期死胚蛋增加。
3、孵化温度
一般种蛋量大时,可采取分批入孵,以“恒温”孵化好,因为胚胎代谢热源可以作为热源。“恒温”方案为1-32胚龄37.8℃,33-35胚龄36.5℃-37℃。整批入孵时,应以“变温”孵化处理,因为同一胚龄,中后期胚胎释放代谢热累积,导致温度升高,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处理。“变温”方案为1-6胚龄38℃-38.2℃,7-24胚龄为37.8℃,25-35胚龄为36.5℃-37℃。
4、孵化湿度
孵化初期以相对湿度60%-65%为宜,中期在55%-60%为宜,后期以75%-80%为宜。因为初期湿度大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减少蛋中水分蒸发,利于羊水和尿囊液的形成。中期相反,需要排泄羊水、尿囊液及代谢产物,因此,湿度可低些。后期高温能促使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使蛋壳变脆,利于啄壳出雏。同时,温度高还可加速胚胎散发体热,防止脱水或绒毛与壳膜粘连,促使雏鸭顺利出壳。
5、空气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气体变换,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据测定,孵化后期,每昼夜需氧量为初期的110倍以上。孵化室氧气含量为21%,二氧化碳0.5%时对胚胎发育有利。二氧化碳上升到0.5%以上时,孵化率开始下降,达到5%时孵化率将降至零。调节空气必须通风,但通风与温湿度调节有负相关作用。因此,空气调控要与温差等环境条件综合考虑。
6、翻蛋
翻蛋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胚胎与壳膜的粘连。粘连的结果是胚胎血液循环受阻,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定时转动蛋的位置,可以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膜生长,也增加了卵黄囊,尿囊血管与蛋黄、蛋白的接触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水的平衡。一般每昼夜翻蛋次数不少于4次,翻蛋角度应达到110度。
7、凉蛋
番鸭蛋孵化至第8天,胚胎已开始利用脂肪,蛋温也随之升高,至10天可达38℃。因此,一般10天开始喷水凉蛋。凉蛋采用25℃-30℃的温水,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使蛋温降至32-35℃为宜。这样可使胚胎过多的生理热得到及时散发,防止蛋温过高,保持孵化温度的稳定。另外可将蛋面上的胶质膜洗去,还能促进蛋壳及蛋壳膜的收缩和扩张,加大蛋壳膜的通透性,促进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的活力,提高孵化率。
8、机器孵化法
机器孵化一般都设有自控装置,具有易于操作管理和孵化量大。孵化效果好等优点。孵化机械有很多品种规格可参照说明书等使用,注意在开机前对孵化机进行运转检查、消毒和温度校对。对经常停电或电压不稳的地方要有备用电源和稳压器,以防止自控系统失灵。
9、传统孵化法
传统孵化法包括桶孵法、缸孵法及炕孵法等。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不用电、成本低廉。缺点是靠经验施温,不易掌握,劳动强度大。主要程序为前期供温和保温,后期摊床,靠胚自温孵化。目前传统孵化在养鸭生产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