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花白鲢养殖,花白鲢养殖专用肥
水库花白鲢养殖时间
白鲢鱼的活跃季节是7至9月份,在夏季。
白鲢鱼喜温怕冷,每至“秋未、冬天,气温下降,水温较低,白鲢鱼群居于水体中层,基本不摄食,自然很难钓至“。春天与仲秋,气温较高,但摄食强度不大,也难以钓到。
在夏天,气温很高,这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白鲢鱼提供了最丰富的食物,是白鲢鱼最为活跃、摄食强度最大的季节,也是垂钓白鲢鱼的最佳时节。
水库花白鲢养殖时间表
汉江鱼什么季节好吃要区分吃什么鱼。什么季节吃什么鱼,才是时令美食。
时光老人总结出汉江和江南人“吃鱼时间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
总的说,江南玉兰开花的时候,也是一年中吃江鲜最好的时候。
水库养殖花白鲢鱼技术
白鲢鱼在野外自然水江河湖泊水域中,喜欢摄食浮游生物,通过过滤的方式觅食。但经观察研究发现,白链鱼也会吃一些昆虫、小鱼和虾子等食物。白鲢喜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
所以了解到白鲢这些习性以后,让白鲢变得很好钓,所以很多水库老板不让垂钓鲢鳙鱼。
鲢鳙养殖不仅是经济鱼种,而且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在全国水域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水库花白鲢养殖时间多长
人工养殖(不加温)需时两年 头一年是鱼种养殖(到年底时约3两到5两左右) 第二年成鱼养殖,可长至2-3KG。
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自然水域中有很多可以生长到30至40公斤。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鱼已不摄食,这时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主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拉网和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蓄养池水深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少污泥,并塘后应在结冰时防止缺氧,严防水鸟的危害。
水库养花白鲢投喂什么为好
喂水草蔬菜?鱼虫类鸡鸭粪都可以
白鲢在水库中能繁殖吗
可以,鲢鱼在长江、西江、珠江、黑龙江均有天然产卵场,生殖季节在4至5月,南方较早,北方较迟。目前,鲢鱼苗主要来自人工繁殖,鲢鱼亲鱼成熟年龄为3龄,有些退化的鲢鱼也有2龄成熟的。最适的催产年龄最好在3龄以上,体重3至6千克。鲢鱼的怀卵量一般在20万粒到170万粒之间。
鲢庸的特性:
鲢庸属于养殖鱼种,适应能力较高,全国各地各种水域均能养殖,因为此鱼种生长快,觅食水体的浮游生物,故此是一种经济效益高,回报快,且又净化水体的鱼种,养殖户是必选的四大家鱼之一,需要净化水质的水域也会必养此鱼种。
水库花白鲢一年能长多大
一般一亩鱼塘产量在1000斤左右,如果按亩产量800斤计算,花白鲢亩产400斤,白鲢350斤,花鲢50斤。目前市面上花鲢白售价为8元/斤左右,白鲢售价为6.5元/斤左右,花鲢售价约在10元/斤左右。所以养鱼总收入约为5975元左右!
水库花白鲢养殖时间多久
准备工作: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8亩,水深1.5-2M。放养前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
2
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一般为5-6月份,避开车轮虫高峰期下塘。放养方式一般采用混养,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可以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
日常观察: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4
预防手段:保持放养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
喂食要求: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养前施基肥外,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
环境控制: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水库花白鲢放养密度
一般来说,要想白鲢活鱼的产量高,养殖的合理密度应根据亩产量来计算,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上市规格在3斤左右,就应该根据250尾/亩来放养,算上中途的损坏,可以适当的增加几十条数量,防止有死亡而数量不足。最为合理的应该最多也不应该超过300尾/亩。
白鲢水花养殖技术
是的!
鲢鳙一般它会在夏季,活动比较频繁,也容易判断,并且白鲢和大头鳙鱼,它们都是混居的,找到了白鲢,就找到了大头鳙鱼。
观察鱼打水情况
判断水里是否有大头鱼,其实在特定季节肉眼基本可观察,鲢鳙是白鲢和花鲢(鳙鱼)的统称,一般看到白鲢鱼,基本就可以判断有大头鳙鱼了。
鲢鳙鱼多在水体的上层,性情活泼,善跳跃,所以通过观察多可以发现它跳出水面,但这种情况需要鱼密度大,群体大的时候,才能看到它出水面的情况。
通过鱼打水痕迹判断
一般鲢鳙鱼,在比较活跃的时候,会经常打水,一般会有两种情况比较明显。
鱼打水水面漩涡
鲢鳙鱼的打水漩涡和其他的不同,他没有声音,并且水面发现的体积很小,没有水花溅起。
鲢鳙鱼打水涌浪
鲢鳙鱼的打水涌浪,也有特点,因为鱼打水的时候不会出水,所以它会从打水中心,向外围扩散,并且打水中心一般感觉会突起一点,没有水花溅起。
水库放养白鲢和花鲢比例
鳙鱼放养密度,主养塘放9.9~13.3 cm 的 1 龄鱼种,每 667 m 2 放 100~200 尾;搭配塘放养 50~100 尾。鳙鱼和草食性鱼类或杂食性鱼类混养,或和少量小规格肉食性鱼类混养,具体放养密度和比例应根据水域环境因地制宜。一般水较肥的塘,鲢鱼占50%~70%,鳙鱼占10%~20%,草鱼占5%~10%,其他鱼类占 10%。鲢鱼、鳙鱼的比例一般是 4 : 1。在水草比较丰富的水体,草鱼占 50%,鲢鱼、鳙鱼共占40%,其他鱼类占 10%。
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