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鱼病害防治视频,桂鱼养殖网病害新疗法
桂鱼发病如何处置
是否有出血的样子?可能是出血病 [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4)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怎样处理桂鱼
将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齐胸鳍斜切下鱼头,从鱼头下巴处顺长剖开,用刀面轻轻拍平,并沿脊骨两侧平片至尾部(鱼尾勿断),斩去脊骨,片去胸刺。
材料:鲜活鳜鱼1条(重750克左右),熟虾仁30克,熟笋丁、水发香菇丁各20克,青豌豆15粒,绍酒25克,精盐、葱白段各11克,绵白糖200克,白醋、番茄酱、鲜汤各100克,蒜末2.5克,干淀粉60克,湿淀粉35克,麻油15克,熟猪油1500克(约耗200克)。做法:
1、将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齐胸鳍斜切下鱼头,从鱼头下巴处顺长剖开,用刀面轻轻拍平,并沿脊骨两侧平片至尾部(鱼尾勿断),斩去脊骨,片去胸刺。然后在鱼肉上先直刻(刀距约1厘米)、后斜剖(刀距3厘米),深至鱼皮(勿破皮),成菱形刀纹。接着用绍酒15克、精盐1克放碗内调匀,抹在鱼头和鱼肉上,再滚上干淀粉,用手拎起鱼尾抖去余粉
。2、番茄酱放入碗内,加鲜汤、糖、醋、酒10克、盐10克、湿淀粉,搅拌成调味汁。
3、炒锅上旺火,下猪油烧至八成热,将两片鱼肉翻卷,翘起鱼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拎起鱼颈部,一手用筷子夹住另一头,放入油锅中稍炸成形,然后全身放入炸至呈淡黄色捞起,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再放入复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放在盘中,装上鱼头拼成松鼠形。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煸香捞出,再加蒜末、笋丁、香菇丁、豌豆炒熟,倒入调味汁,旺火烧浓后,加熟猪油75克和熟虾仁炒匀,淋入麻油,起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桂鱼发病如何处置好
细菌性烂鳃病也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病害,不管是在鱼苗阶段还是成鱼阶段都会比较容易出现,影响鳜鱼、加州鲈、草鱼、鲤鱼、斑点叉尾鮰等多种鱼类。
几个特点
1、发病水温,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鳜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征
2、危害性大,致病菌的宿主范围很广,野杂鱼类、饵料鱼都能感染,增加了传染和蔓延的途径。致病菌破坏鱼类的呼吸系统,而鳜鱼比常规养殖的鱼类少一片鳃,耐低氧能力较弱,感染病菌后很容易大批量死亡。
3、并发症多,烂鳃病常常会伴随着肝胆和肠炎问题,导致鱼体抵抗力严重下降。
处理方案
第一步:使用50%过硫酸氢钾一包1亩高浓度消毒处理,连续两天;
第二步:增强免疫力,连续2-3天泼洒姜200克+VC200克;
第三步:鳜鱼抵抗力差、耐低氧能力差,消毒产品的选择、使用不当,会加重病情。推荐使用刺激性小的蛋氨酸碘150ml或者纳米银150ml每亩水体消毒,肠炎严重的可以再加上三黄散一起使用。
桂鱼发病怎么治疗
鳜鱼烂身主要在苗种阶段易出现,而且大多是从苗源地带过来的。鳜鱼体表呈现溃疡状的腐烂症状,发病鱼在水面浮游。前段时间已发现四五家鳜鱼养殖户出现这种情况,其中有3家养殖户同时、同地、同车进的鳜鱼,几天之后就出现鳜鱼体表溃烂,鱼在水面浮游,病情严重,其中一家由于密度大,病情相当严重,死亡量大。通过检查发现发病鳜鱼体表溃烂程度严重,仔细检查发现体表有鱼虱,鳃上有车轮虫。初步判断是由于虫咬伤后进而导致细菌间接感染、养殖户没有及时消毒引起的。因此给养殖户提供的方案如下:车轮虫多就先杀一遍车轮虫,隔天碘制剂(优碘)消毒;隔两三天后用阿维菌素(阿斯曼)杀一道鱼虱,隔天碘制剂加硫醚沙星消毒,最后泼一道抗应激(活力宝)的和无花果多糖免疫剂(水黄金)。后期提醒养殖户定期改底解毒稳水。通过跟踪回访,养殖户反应鳜鱼病情好转,体表溃烂和鱼浮游水面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因此根据这个案例可以得知养殖户在进鳜鱼苗时务必提前做好苗种质量检查,放苗密度不能过大,放苗后及时消毒。
桂花鱼病害预防和治疗
桂花鱼生活环境 (1)水温:桂花鱼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30℃,最适范围为23~28℃。当水温低于7℃时潜入深水层越冬,但不完全停止摄食;水温高于30℃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2)溶氧量:桂花鱼喜欢瘦水环境,要求池水透明度在40~50厘米之间,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当水体溶氧量降至2.3毫克/升时桂花鱼会出现滞食现象,降至1.5毫克/升时开始浮头,1毫克/升时窒息。
(3)pH值:桂花鱼对水体pH值的适应范围在6.5~8.5之间。
pH值7~8时其摄食和生长良好;pH值小于7,水质偏酸时往往会出现病害,pH值低于4.2时会引起桂花鱼死亡
桂鱼病有哪些
由鳃霉属的细菌寄生所引起的。
它附载鳃瓣上向鳃丝内生长,鳃丝外带有绿色的粘质物。严重时鳃丝被破坏,血管阻塞,呼吸困难而死。重点由车轮虫或指环虫寄生所引起的。使鳃丝颜色转淡,部分发白溃烂。
防治方法:可用十至二十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洗浴,每次不超过十分钟。或用百分之一的食盐溶液洗浴或用二百分之一的硫酸镁加食盐的混合液洗浴五至八分钟,硫酸镁与食盐比为7:3。洗浴后需用清水冲洗。
桂鱼常见病和治疗
1.修建专养池塘
池塘面积1-2亩左右,水深1.5-2米,以长方形为主,常用的排灌设施要齐全,修建好后要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每亩用100-150公斤生石灰(水溶液)全池塘泼洒进行消毒,并调节养殖池的酸碱度。
2.调控好水质
在放养鳜鱼之前要调控好水质,水质要求清新、水要保持微流,或者每周注排水一次。
3.准备好饵料
在放养鳜鱼之前,要先在池塘里面放养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鱼苗作为鳜鱼早前的饵料,每天给饵料育苗喂食麦皮、花生麸等粗饲料,经过半个多月的喂养,当饵料鱼长至1.5-2.5厘米体长时,采用0.7ppm硫酸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后再投放鳜鱼苗。
4.选育好种苗
鳜鱼种苗的选择要求为健康无病、活力好、体态均匀饱满、规格匀称、无畸形,最好是经过选优复壮的良种鱼苗。
5.合理的放养密度
鳜鱼养殖每亩适宜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最多不能超过2000亩,过度放养其所排粪便容易污染水体,滋生疾病。
6.科学管理鱼塘
鳜鱼对药物敏感,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说明科学调配好浓度,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尽量低浓度使用药物或者停止药物使用。在养殖中后期,投放饵料鱼前,最好使用药物进行浸浴消毒,一般使用3%~4%食盐水、20毫克/升的硫酸铜或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等药物对饵料鱼浸洗消毒10~20分钟,避免病原随饲料鱼带入桂花鱼池塘。遇到有雨等天气,晚上延长增氧时间,最好提前在傍晚8时前开启增氧机至第二天早晨8时。
桂鱼病害图片大全
鳜鱼,俗称桂花鱼,季花鱼,桂鱼,等属于鱼科,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
是可以做观赏鱼饲养的。
饲养鳜鱼池塘水质以中等肥度为好,每次换水量不易过多,一班30cm左右适宜,夏季高温时尽量提高池塘水位,可有效级减少病害发生,冬季也应适当加深池塘水位,以利鳜鱼安全越冬,防止冻伤。
及时掌握鱼的摄食情况,饲料鱼的存量水质变化情况,病害情况等。
桂鱼有几种病怎么防治
鱼身上发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导致褪色,也有可能是得了白点病或水霉病。如果是褪色的话,需要注意换水,同时保持水温,静养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
如果是得了白点病或水霉病,初期可以用老三样的方式治疗,病情严重的话就要考虑用药物浸洗了。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