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鱼人工养殖技术,广东汕头桂花鱼养殖
桂花鱼能人工养殖吗
养殖的方案:早中晚三餐投喂前先用敲打料桶发出声音刺激鱼群,然后向环道池或网箱中投喂适口的活饵料鱼,7~10天后桂花鱼如驯化成集群上浮抢食活饵料鱼;
然后每餐由少到多逐渐加入刚死(刚死的鱼有一定的缓沉时间)的饵料鱼,同时相应逐步减少活的饵料鱼,7~10天后桂花鱼如驯化成集群上浮全部抢食死饵料鱼;
然后每餐由少到多逐渐加入用鲜饵料鱼浆沉泡软化了长条状的优质膨化饲料(优质鱼粉蛋白质为主,蛋白质高于42%,桂花鱼分泌的蛋白酶对如豆粕、菜粕等植物性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很低),同时相应逐步减少死的饵料鱼,7~10天后桂花鱼如驯化成集群上浮抢食用鲜饵料鱼浆沉泡软化了长条状的优质膨化饲料;再用同样的办法7~10天把桂花鱼驯化成食膨化饲料的鱼。
桂花鱼的养殖技术
养殖桂鱼还需要特别注意水深,因为桂鱼喜欢栖息在水域的地步。所以,养殖池中的水就不能特别浅,一般来说至少要有1.5米的深度才可以。在冬季,还可以适当增加水的深度,这样比较有利于桂鱼过冬。
桂花鱼是人工饲养的吗
2-2.5公斤,不会特别大。因为它们长这么大之后就会被卖掉,无法一直生长。
桂花鱼能长多大,能长多重
桂花鱼能长多大
桂花鱼是生活在我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鱼,在我国淡水水系之中的数量比较多,比如在长江之中分布的桂花鱼数量就比较多。有些桂花鱼的体型比较大,比如生活在长江的桂花鱼就能长到1.2米左右长,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桂花鱼都能长这么大,它们的体型跟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环境适宜时它们的发育状态才比较好,能够长得比较大。但在现实生活中,野生桂花鱼可能因为水温低、水质不好或者食物不充足等因素而体型比较小。
虽然人工养殖的桂花鱼可以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之中,人类可以为它们调控环境,它们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总体来看它们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市场上常见的桂花鱼体重仅有2-2.5公斤而已,并不会特别大,因为它们仅能被养殖一定的年限,之后就会被售卖,无法继续生长。所以,虽然理论上来说桂花鱼可以长得比较大,但实际上比较大的桂花鱼是比较少的。
桂花鱼能长多重
上文已经介绍过,理论上来说桂花鱼可以长得比较大。它们的长度可以达到1米以上,而它们的体重则可以达到50公斤。但实际生活中这么大的桂花鱼个体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人工养殖的桂花鱼,它们的体重只有几公斤而已。不论是野生的桂花鱼,还是人工养殖的桂花鱼,它们的体型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野生桂花鱼会受到不适宜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人工养殖的桂花鱼体重则会受到养殖年限的影响。
桂花鱼是养殖的吗
、桂花鱼的养殖周期是3-4年。养殖桂鱼时,池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般池塘面积是2-4亩,并且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并且池塘的水质需要非常的干净,水底的泥偏少或者是没有,一些常用的排灌设施也要准备齐全。
2、为了使桂花鱼快速的生长,带来更高的利益,一定要重视对饵料鱼的培育。可以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也可以为桂花鱼提供一些天然的食物。
3、为了加强桂花鱼的抗病能力以及生长速度,一般在养殖成年时期的桂花鱼时就要每天都把它们喂饱。因为如果饵料过少会导致他们出现饥饿的状态,这样会影响桂花鱼的生长,甚至会让它们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造成大量的损失
桂花鱼如何养殖
桂花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证无污染,水中的溶氧量在每升水5毫克以上,并且ph值在7-8之间,可见透明度不能低于30厘米,每隔1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调节池水的ph值。
桂花鱼可以养殖吗
(一)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3~5亩,水深1.5~2米,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二)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⒈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⒉饲料鱼一般为鲫鱼苗。在四月十五日前后,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如1-3-5。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苗均有适口饵料。
⒊用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方法来制饲料鱼的规格。一般放养规格为2公分左右的鳜鱼苗,饲料鱼规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
(三)鳜鱼苗的放养与培育
⒈鳜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如水质浓可换去1/3)。 ⒉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 ⒊检查池中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 ⒋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 ⒌病害防治,主要为斜管虫、车轮虫等纤毛虫,指环虫发病率较低。防治方法见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
(一)鱼池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15厘米左右),面积3-8亩,水深 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池四周还要挖深为30-40公分的一圈浅沟,以便鳜鱼的捕捞。
(二)池塘准备和饲料鱼培育。
⒈在饵料鱼放养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⒉天然饵料培育:在饲料鱼苗(鳊鱼、白鲢、鲫鱼等)放养前7天,加水至60公分,且每亩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公斤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⒊饲料鱼的培育
⑴饲料鱼品种与放养密度:饲料鱼一般为白鲢、鲫鱼、鲮鱼等,亩放养量为30万左右。
⑵饲料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公分,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饵料丰富。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但需天天观察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待红虫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一日数次检查各投喂点的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去即添,在后期应对饲料鱼规格予以控制。一般放养8~10公分的鳜鱼种,饲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公分左右。
⑶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入些老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饵料。
⑷鳜鱼养殖面积和饲料鱼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4。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