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工厂化养殖福寿螺,高密度养殖福寿螺

工厂化养殖福寿螺,高密度养殖福寿螺工厂化养殖福寿螺,高密度养殖福寿螺

福寿螺养殖技术

当稻田每m2平均有螺2—3头以上时,应马上防治。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667m2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拌细砂5一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

施用2%三苯醋锡粒剂(TPTA)每公顷每次施用15—22.5kg,于栽植前7天施用,田水保持3cm深约1周。水温高于20℃,可用15kg;低于20℃,可提高用量,但不得超过22.5kg。也可用80%聚乙醛可湿性粉剂(Metaldehyde),每公顷每次1.2kg,于栽植前1—3天,加水稀释,一次施用,田水保持1—3cm深约7天,气温要求高于20℃时施用。

每亩(667平方米)施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kg,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kg,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2—3天后,接触过药剂的福寿螺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防治适期,以产卵前为宜。

茶粕含有破坏福寿螺表面黏膜结构的活性物质,每亩用茶粕(或桐籽麸)粉10~15公斤拌干细土10~15公斤均匀撒施;也可每亩用6%密达颗粒剂0.5公斤拌干细土15公斤均匀撒施。施药后田中保持有5厘米左右的水层,时间约为7天,杀螺效果最佳。 试验表明,用茶粕2—15kg/667㎡防治水田福寿螺,药后三天死亡率达98.1%以上,从室内试验看,茶粕施用后2-3小时福寿螺活动迟缓,即表现中毒症状。茶粕防治福寿螺防效高,适合于防治水田福寿螺,可在大田生产中广泛使用。建议使用时,用茶粕2—4kg/667㎡拌细沙土15kg,在福寿螺盛发期施用,施药后要求田间保持有水7天左右。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注意彻底加热。

福寿螺人工养殖

1.福寿螺已泛烂郊区水沟,水洼地都有野生的, 2.繁殖力强,卵泡呈粉红色呈串,挂附在水面上 之植物,石头上,约一月可孵育出小螺, 3.食物,只要是绿色植物都会吃,菜叶也吃

人工饲养福寿螺

福寿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福寿螺食物构成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幼螺喜食绿萍、麸皮、豆饼粉、腐殖质等细小饵料,成螺主食鲜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种无毛刺的青草,辅以商品饲料。;田螺:田螺为杂食性,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

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福寿螺养殖技术与管理

一般每亩投放幼螺5-10万个,一次放种,多次收获,捕大留小,同时让其自然繁殖,自然补种。 可利用水沟或在低洼田挖沟养螺。养螺用的水沟宽lm,深0.5m左右为宜。养螺水沟要搞好排灌水设施,用栏栅把沟分成数段,以便投饵和管理。筑起的土基可以种瓜菜或青饲料。

福寿螺要求水质清新,所以养殖水面应排灌方便,水深以0.3—lm为宜。面积大则3—5亩,小则几平方米均可。

福寿螺的养殖

干法越冬:当水温降到12C左右时,将螺捞出,用净水冲洗后放在室内晾干。

在晾干过程中螺即排放粪便,不遇水不再出来活动。3—5天后剔除破壳螺和死螺,然后装入纸箱。装箱应放一层螺,垫一层纸屑或刨茬,然后捆好,放在6—15度的通风干燥处越冬。越冬过程中切忌受冻害。待来年水温回升到15C以上时,把螺放回水中,螺即开始活动和觅食。

福寿螺养殖技术要点

福寿螺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大概3~4个月左右的时候,幼螺便可以发育成熟。

一般在每年的3月到11月左右是福寿螺繁殖旺季,而在每年的5月到8月则是最鼎盛的时候。

水温大概保持在18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最适合福寿螺的繁殖发育。而且福寿螺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一般一只雌性的福寿螺,经过一年两代总共大概会繁殖幼螺会达到32.5万只左右。

由此可见,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因而选择养殖福寿螺,并不会担心它的数量问题。

一般福寿螺的生长周期大概保持在20天到80天左右,如此可见它的生长周期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适中的。

福寿螺的养殖效益怎样

在我国虽然螺蛳种类众多,但是之前也是没有福寿螺的,直到1981年有一个巴西籍的华人把它引入到中山进行养殖以后,就开启了福寿螺在我国开疆拓土的历史。

福寿螺也叫大瓶螺,它是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原产自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如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等。别看它和我国的田螺长得像孪生兄弟一样,它可不是螺蛳在国外的亲戚。我国的田螺是田螺科、螺蛳属的软体动物,所以两者是没啥关系的。

福寿螺长得虽然和田螺十分相似,都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但是区别也较大,那就是它的头部会有两对触角,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

它喜欢在水质清新、饲料充足的水域里面活动,但是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污水里面也一样能生长并且繁殖,并且是一种食性很杂的动物,不光是喜欢吃浮萍、蔬菜、瓜果,尤其是带甜味的食物,而且还会吃荤的,就是水中动物的腐肉也是它们的最爱。

当成高蛋白食物引进我国。

目前福寿螺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入侵物种,并且还是农业部公布的具有重大危险性的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它却是一种很美味的食物。

早在1979年的时候,有人从阿根廷把福寿螺引进台湾进行养殖了,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吃。而后来发现它食用口感不佳,市场接受度很差,所以就被纷纷弃养,在野外得以大量繁殖。

而2年以后,到了1981年的时候,有一个巴西籍的华人把福寿螺引入到了广东中山进行养殖,因为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被视为高蛋白的食物。当时因为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到了1984年的时候,福寿螺还被当成特种养殖对象在广东省被推广种植。并且因为经济效益不错,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很快就推广到了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和浙江等多个省份。

几年过后,因为养殖福寿螺的多了,它在市场上也不如之前受欢迎了,所以就被大量弃之野外,从而到处繁殖,并且入侵南方多个省份。

福寿螺养殖基地

福寿螺的平均产量约为3-6吨/亩,但由于养殖时间、方法、管理方式的不同,产量会有所差异。

福寿螺养殖技术培训

1980年,一位姓黄的阿根廷华侨把一盒福寿螺卵带到台湾,开始了养殖。紧接着,1981年,广东中山沙溪镇也开始引进,飞快蔓延全国,两岸官方都大力推广过福寿螺。

大陆这边是农科院办养殖培训班、媒体宣传致富前景,台湾那边除了这些, 还给福寿螺起了金宝螺、龙凤螺、玉宫螺一堆好听的名字。

养鹅


工厂化养殖福寿螺,高密度养殖福寿螺
  • 植物养殖论坛,植物养殖论坛
  • 植物养殖论坛,植物养殖论坛 >> 植物养殖论坛,植物养殖论坛...

    工厂化养殖福寿螺,高密度养殖福寿螺
  • 如何提高本地鸡养殖,养殖鸡如何增加人气呢
  • 如何提高本地鸡养殖,养殖鸡如何增加人气呢 >> 如何提高本地鸡养殖,养殖鸡如何增加人气呢...

    工厂化养殖福寿螺,高密度养殖福寿螺
  • 土塘鲈鱼苗肥水,鲈鱼土塘养殖
  • 土塘鲈鱼苗肥水,鲈鱼土塘养殖 >> 土塘鲈鱼苗肥水,鲈鱼土塘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