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农村立体养殖模式,农村立体养殖

农村立体养殖模式,农村立体养殖农村立体养殖模式,农村立体养殖

家庭立体种养殖

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简单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种养结合。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

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庭院农业模型(例如:将鸡、猪、沼、菜等生物组分整合成一个生态微循环系统)。

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有关立体农业的定义大体有以下3种表述:

狭义的立体农业

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果园种草

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中义的立体农业

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

立体农业(3张)

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1]

广义的立体农业

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

立体种养技术

立体养殖技术是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将多种传统养殖模式的一种高效结合。比如:鸡--猪--沼气--有机肥。用饲料喂鸡,鸡粪经过处理后喂猪,猪粪作沼气料,有机肥作冬暖大棚肥料

立体种养殖模式有哪些

立体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

可以理解为立体农业是利用环境种植养殖,生态农业是遵循环境种植养殖。

立体种植养殖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家庭立体种植

立体种养殖是农业项目中最赚钱的,但最难得是品种搭配。高的可以选择乔木类的园林绿化树木;中间可以选择葡萄、猕猴桃等或养殖鸽子及观赏鸟类;下层可以种植遮阴矮生中药材类,种植菌子或养殖鸡、鸭等。

立体养殖技术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家庭农场立体种养

教师不可以创办家庭农场。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国家不允许公职人员创办企业。教师的家庭成员可以创办家庭农场,教师在业余时间去帮忙。但不能以教师的个人名义办家庭农场。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为家庭成员创办的家庭成员帮忙的。萊垍頭條

立体生态养殖

第一种: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沼气综合利用,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或者将畜粪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

第二种:立体复合循环模式,如“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这种循环模式是利用修剪下来的桑枝条,磨成粉用作种植黑木耳的营养基,黑木耳生产结束后,菌渣作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实现“桑枝条—黑木耳—水稻”三大产业的良性循环。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田利用率,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桑农、稻农增收的新渠道。

第三种:种养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如“鱼藕共生”即“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后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的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

第四种: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秸秆还田模式的推广,能有效实现减少焚烧排放、增加农田肥力的生态循环目标。除此之为,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模式还有多种,如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立体养殖业

1、“核桃+牧草+山羊”种养模式

长岭街村隶属于云南省砚山县维摩乡,地处维摩乡南边,为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地石漠化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山石林立的石旮旯中种植玉米、辣椒等作物,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元。近年来,当地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探索核桃+绿肥牧草复合经营,发展牛、山羊林下养殖,农民经济收益明显提升。

2004年,创业者聂应菊开始在传统农业之外发展山羊养殖,2010年,改变种植方式,将100亩庄稼地改种核桃,随后又在林下种植牧草。自此,“核桃+牧草+山羊”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形成,聂应菊的收入随之提升。“一亩土地种核桃收入在250元(刚挂果,还未进入盛产期),林下种植牧草每亩可以养1-1.5只羊,这样每年每亩收入在1000-1500元。”聂应菊家养羊120多只,核桃种植100亩,玉米20亩,她称,除去成本,年收入能达到6-8万元。

看到经济效益后,周边村民也开始发展核桃、牧草种植和山羊养殖。但问题随之而来,农户虽有较高的意愿,但发展养殖首先需要购买山羊,而一些本就贫困的农户拿不出这些投资。

为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聂应菊于2015年2月注册成立应菊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相关扶持项目资金,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山羊养殖。

2、“三元”农业种植模式

曙光农场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打造“三元”农业种植结构格局,试验发展“鹅玉”“鸭稻”“蟹稻”种养模式,科技及畜牧技术人员联手做好项目技术跟踪服务。通过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减药肥、提品质、创绿牌”等多重效果,为农业提质增效探索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在曙光农场第七作业站鹅玉种养模式示范田里,大鹅在玉米地里捉虫叼叶,地旁还有专门为它们搭建的遮阳棚,通过这种鹅玉种养新模式也让大鹅生活得更加悠闲自在。

据了解,该农场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辅助、技术引导等共设立了4处生态种养试验基地。

3、田园式种养”模式

江西景德镇管理中心建设田园庭院是该中心结合所站“一种三养”的基础上,按照“3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一种三养,供应员工食堂;三分之一富有地方特色果蔬和苗木种养;三分之一供员工休闲娱乐)和“三无”(即:浑然无转基因,天然无反季、自然无公害)的理念,打破传统式“一种三养” 模式,按照田园式种养的理念,将原来的菜地边沟种上花草,将菜园小道铺成天然式道路,并在菜园边上修建休闲式草坪,使原本单调的“菜园”变“田园”和“花园”。

同时,为了使种养工作更加有可持续性,该中心将田园式种养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开展,总结了以往种出来的菜无人管、无人吃、浪费大、腐烂多的实际情况,改变种养行政经费支出,采取所站行政后勤人员统一管理,果蔬不定期采摘,建立果蔬收成台账,员工食堂按照低于市场果蔬价格采购,从而解决种养费用,使田园式种养实现了闭合式管理。

在生态庭院建设中,该中心干部员工积极参与,依靠自己劳动双手创造自己的“美丽家园”,他们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规划闲置空地,通过自己动手修建具有景观的菜园,动手搭建棚架,动手播种,安装便捷的浇灌等生态建设配套设施,各所站因地制宜建设生态蔬菜园、生态果园及生态休闲区;在蔬菜、果树种植上,做到高、中、低错落有致,蔬菜、果树、草坪搭配合理,使每个所站菜园建设成为集感观、美观于一体的特色菜园景观,建设成了员工心中丰收的田园、开心的果园、休闲的乐园。

4、‘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模式

2016年,长沙县依天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涂旭实施‘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模式。

‘水稻+'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实现了优势互补,可提升稻米品质和龙虾品质。

该创业者算了一笔帐:按照每亩50斤虾苗算,60亩农田需要3000斤虾苗,每斤虾苗在25-30元之间,这就需要7.5-9万元。”陈立介绍说,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即可向外销售龙虾,保守估计每亩能带来4000元的收入,60亩农田就可收入24万元。

5、稻田养鱼模式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

浦城县枫溪乡黄坛村村500亩养殖示范片的稻萍鱼,亩产达到75公斤。今年该乡稻萍鱼总产量有9万公斤,总产值达360万元。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浙、闽、赣、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区稻田养鱼较普遍,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鲮等鱼。

6、马铃薯生猪生态种养模式

马铃薯是云南曲靖陆良县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主要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2017年在小春马铃薯种植前期,小百户镇炒铁村部分农户自愿与云南神农陆良猪业有限公司取得联系,通过自然发窖处理过的粪便用于还田,示范种植小春马铃薯5000亩,目前马铃薯处于苗期,田间长势均衡。

该模式其一是针对生猪养殖的生猪排泄物的特点进行的。生猪排泄物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水量大,冲击负荷强。二是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较高。三是生猪养殖业效益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大;其二是结合马铃薯是需大肥大水作物;其三是利用畜禽粪便还田,一是对改良土壤、提高马铃薯产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在土壤获得养分的同时,净化环境,节省了粪便的处理费用。

7、稻田养泥鳅模式

陕西黄陵县推行上面种植稻子,下面养殖泥鳅的立体稻田、生态循环模式。泥鳅不仅有松土、透气的作用,粪便还能作为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而水稻也为泥鳅提供了栖息、遮阴等生长环境,达到生态互利、营养互利。

据了解,今年黄陵县双龙、腰坪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从插秧到成熟的田园美景已经成为黄陵全域旅游的亮点,稻田泥鳅和绿色大米更是延伸了产业链,立体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8、沙地散养模式

重庆首位养猪状元30年养殖经验之大成--------全国首创沙地散养模式“种养还原”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1、采用长江天然河沙作为猪舍垫料,充分吸附猪群的排泄物并进行降解。2、猪群出栏后猪舍改为蔬菜、水果、牧草的种植大棚,实现种养结合。3、种植物消纳粪污净化猪舍,大棚种植物收获后,再还原养猪。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9、鸭稻共生模式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与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该模式主要利用鸭在田间活动进行除草灭虫,鸭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同时在田间加装频振式杀虫灯,控制田间虫害。

安徽合肥市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能生产绿色大米340公斤,按每公斤8元计算,亩产值2720元。所生产的稻米价格较普通稻米价格高出40%,亩均增收300多元。同时,吃虫吃草的活鸭上市销售可另外获得一笔收入。”除去经济效益外,生态效益更是惊人,“稻鸭共育”生态循环种养殖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亩均化肥减量18公斤,农药使用量降低30%。目前,1518亩的稻田养鸭示范项目建设所需的围网已经装送到位,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杀虫设备和鸭苗正在采购和订购中。

当然,任何模式都不能100%,但至少留给创业者去思考。同时,我们要结合实际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室内立体养殖

温度在18度以上会正常冬眠,但停止生长,温度在23度以上,不会冬眠,会继续生长。蜗牛喜高温度,湿度大的环境,如果温度低,在休眠前喂些新鲜菜叶,休眠时不吃不动,如果温度低于18度就都死光了。蜗牛的基本习性常识1、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目前国内养殖的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白玉蜗牛都有自已独特的外形。2、蜗牛的生理习性: 白玉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 ℃, 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3、蜗牛的食性: 一般春天喂白菜、青菜、莴苣等植物;夏天可喂各种瓜果皮渣、甘蔗、向日葵叶等;秋冬喂菜叶、薯片、胡萝卜等。白玉蜗牛不吃青草、杂草、拒食葱、姜、蒜、韭、芥等有异味食物。瓜果、块茎要切成细丝或薄片才能饲喂,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防偏食。为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卵率,最好饲料中加入粉碎的麦麸 、 米糠、豆腐渣、酵母粉、豆粉、鱼粉、骨粉、贝壳粉或石粉等混合精料。常用饲料配方:米糠和麸皮50%,贝壳粉40%,酵母粉8%。其它(鱼粉、豆粉、面粉) 及微量元素和专用添加剂2%。精料添加量占饲料总量的10%~15%。喂料应在傍晚6时左右,采食活动在20~24时达高峰,次日6时停食。投资蜗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1、场室准备:饲养室的建设最好建成南北走向,东西留窗。如果有现成房室,则可在2米高处用塑料布吊顶,同时四壁用塑料布在从里贴墙包起。 如果需新建,则宜建成东西宽4.3米,南北长5米(一间房),也可根据实际增加长度, 高2米,内部四壁用塑料布贴墙包严,塑料布的交接处,要用塑料带胶粘牢。用塑料布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墙壁吸收室内的温、温度,以保持室内小环境的平衡。2、饲养架的准备:饲养架的布局近按照长1米、宽1米,为一个饲养格,靠里面可做4个格,外面可做3个格,上下可建成7-8层,可根据自身高低操作方便来确定。3、饲养土的准备:蜗牛对养殖土的要求是:潮湿、巯松、含有较丰富的腐殖质和一定的有机质,没有被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酸碱性呈中性,不易粘上贝壳为宜。4、饲料的准备:以菜叶等为主或野菜、野草等。精饲料,以玉米粉、米糠等为主,添加剂,以含钙较多的骨粉、鱼粉等。5、其它设备的准备:保温设备、寒暑表、喷水器等。6、引种准备:引种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单位购种,特别自己无销路,当地没有饮食蜗牛习惯的朋友一定看引种单位有无回收能力,有无深加工项目,这是引种的关键。饲养管理蜗牛的基本知识1、饲养方式 大体分为室外开放式和室内封闭式两种。室外开放式包括沟式、棚式、庭院式等,让其在保护圈内,类似于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室内封闭式养殖可用土盆、塑料盆、木箱、水泥池、桶、缸、罐等,用纱罩、湿布、薄膜封口,保温保湿防鼠害。室内封闭式饲养便于温度、湿度的调控,加上充足的饲料,不仅可解除蜗牛的冬眠,而且可达冬繁冬养的目的。室内饲养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闭四周,以保持温湿度。2、饲养土的制备 ①复合菜园土 未污染的田园土30%、沙土30%,黄沙20%,煤渣灰15%,石粉5%, 混合粉碎,经太阳曝晒3~5天消毒、杀虫后,过筛,然后加水使湿度在40%左右,即一捏成团,一击就散。盆内土厚度为:成蜗10cm,生长蜗7cm,幼蜗3cm,饲养1~2月更换1次。 ②海绵替代法 在池、箱等底部铺1层5cm的海绵,并保持4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即可。 每天清理残食,每3天清理1次粪便。3、饲喂方法 对1月龄内的幼蜗,应喂些鲜嫩菜叶,精饲料用开水烫软粘在菜叶上, 每天喂1次,最适温度应控制在25~30℃,日夜温差不宜大,喷水时不要直喷幼蜗。 生长蜗除青料外,要多投精料, 并添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剂。 每天饲喂量为蜗牛体重的7%~10%。饲料应放入食架或食盆,以便清理残渣。 放养密度随个体增加由密到稀,每平方米400~200只。60×30×25cm的饲养箱可入养100只,5~6个月后, 壳高4cm,体重40g以上时即可采收。4、越冬管理 在人工调控温湿条件下可解除冬眠。如饲养条件达不到,在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要因地制宜进行保温处理,如果转入室内、饲养土加厚至25cm,外围棉絮保温。养殖蜗牛的三种方法露天养殖法露天养殖法可利用农田进行养殖。耕翻后将土整细,田周围植上阔叶树遮阳,四周用网拦住,防止蜗牛外逃。也可利用平顶房的屋顶进行养殖,在屋顶垫上厚10厘米以上的松土,周围种几株葡萄并搭架遮阳,四周同样用网拦住。露天养殖法的好处在于空气清新、湿度好,蜗牛生长快、发病轻。要注意的是,天旱时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雨水多时要及时排水;防止天敌与畜禽的侵害,家中养有大猫的更应注意。室内养殖法室内养殖法可分为平面养殖与立体养殖两种。① 平面养殖:在室内用砖砌高25厘米左右、2~3平方米大小的方格,方格内垫上厚10厘米以上的松士。② 立体养殖:先做好木箱(箱高25厘米左右,长短视需要而定)与架子,在箱中垫上厚10厘米以上的松土,然后将箱一层层放在架上。此种养殖方法简便易行,投资少,安全。应注意: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调节温度与土壤湿度;保持土壤清洁与室内卫生;箱上面盖上透气的网,防止蜗牛外逃。塑料大棚养殖法选择长30米、宽6米的空地,先耕翻一遍,周围砌30厘米高的墙,建塑料大棚,前后开门,将棚内耕翻的土整平整细后即可养殖。塑料大棚养殖法的好处是便于调节温度和预防天敌。但应注意的是,高温季节要增加遮阳设施,保持土壤湿润与空气适当对流。

最新的立体式种养

1.汉源花椒

汉源花椒是四川省汉源县的特产,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汉源花椒主产于四川省大相岭泥巴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高地寒冷,河谷炎热,雨量偏少且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大,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环境孕育了汉源花椒独特风味和优良品质。因此出产的汉源花椒的特点是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品质优良。

2.武都花椒

武都花椒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特产,花椒栽植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盛产的“大红袍”花椒以其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精油含量高等优良品质著称。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

3.江津花椒

江津花椒是重庆市江津区的特产,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所产花椒麻香味浓,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出油率高,不仅是优良的调味品,而且经加工,可取多种名贵的化工原料。江津花椒的品种叶片多至九叶,故得名“九叶青”;果实饱满、色泽油润、清香扑鼻、麻味纯正,食之可增食欲。

4.都里大红袍花椒

都里大红袍花椒是河南省安阳市都里镇的特产,籽粒饱满,皮厚籽小,质地硬脆,色泽红润,挥发油含量高,麻香浓烈。都里大红袍花椒产地属黄土质褐土壤土,耕性良好,微量元素全而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结合都里山地立体式种植优势,利于花椒色泽、油腺、气味的发育积累,因此都里大红袍花椒生产周期长,含油率高,病虫害少。2021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5.耀州花椒

耀州花椒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产,色泽红艳,有光泽,皮厚肉多,油腺密,香味浓郁、持久,麻味适中。耀州花椒生产区域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降水和日照等条件比较好,适合种植花椒,这里出产的耀州花椒挥发油≥5.0%,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9.5%,总黄酮(以芦丁计)≥3.0%。

6.峪里花椒

峪里花椒是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特产,花椒粒大、椒皮厚实、色泽鲜艳、芳香浓郁、麻味醇厚,出干皮率高,表面有粗大的疣状腺点,峪里花椒种子黝黑、锃亮。据了解,耀州花椒栽植区域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土壤肥沃,可满足花椒树健壮生长和连年丰产的需求,适合峪里花椒的生长;而且产地梯次明显的气候特征,使得果皮油腺密集,光泽明显,锌的含量也相应增加。

7.渑池花椒

渑池花椒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特产,花椒果粒大且均匀,果实紫红色或棕红色,皮色红艳,闭眼籽和椒籽少,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挥发油含量高;麻香持久,香气浓郁。挥发油、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总灰分、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铁、硒等品质指标均佳。2021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8,涉县花椒

涉县是花椒的集中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有文史资料可查的可追溯到14世纪后期,现在是全国花椒重点产区县之一。涉县花椒树种主要有花椒、竹叶椒、野花椒等;花椒品种主要有:大红袍、二红袍、小红袍、白沙椒、枸椒等。其中大红袍、二红袍品质最佳,以其果粒均匀、色泽鲜艳、麻味充裕。

养虾


农村立体养殖模式,农村立体养殖
  • 黑蚯蚓的养殖技术,黑蚯蚓是什么品种
  • 黑蚯蚓的养殖技术,黑蚯蚓是什么品种 >> 黑蚯蚓的养殖技术,黑蚯蚓是什么品种...

    农村立体养殖模式,农村立体养殖
  • 虾苗指的是什么,虾苗是由什么来的
  • 虾苗指的是什么,虾苗是由什么来的 >> 虾苗指的是什么,虾苗是由什么来的...

    农村立体养殖模式,农村立体养殖
  • 鱼缸养小龙虾怎么养,养小龙虾可以养什么鱼好
  • 鱼缸养小龙虾怎么养,养小龙虾可以养什么鱼好 >> 鱼缸养小龙虾怎么养,养小龙虾可以养什么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