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的养殖技术,青虾的养殖技术
青虾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河虾养法:
1、首先要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2、在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3、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4、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5、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6、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青虾如何养殖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 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5℃~30℃。青虾具有负趋光性。溶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青虾喜在水草丛生的泥底上栖息!青虾是杂食动物。一般5月~6月孵出的虾苗生长45d后体长可达3cm,性腺已发育成熟。青虾的寿命一般仅14个月~18个月,雄虾的寿命比雌虾短。养殖起来也比较简单,根据上面它喜欢的环境来养殖,肯定是可以有经济效益的!
青虾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技术
1、饲喂
(1)早期
①早期的食物以泼洒的豆浆以及肥水所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为主。
②当育苗池中出现溞状幼体上下游动时,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分别泼洒一次豆浆,日泼洒量为2-4kg/亩,连续泼洒3-5天。
③如果池塘肥水工作十分到位,水中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或气压比较低的时候,减少豆浆的泼洒量。反之,增加豆浆的泼洒量。
(2)中后期
①15-20天左右,当幼体沿着塘埂四周游动时,投喂粉状配合饲料。30-40天左右,开始投喂粉碎的颗粒饲料。
②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10%左右。
③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5-6点分别投喂一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2、管理
(1)及时巡查池塘,当池塘中的氧气溶解量不足(低于5mg/L)或天气闷热、雷阵雨的时候,及时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
(2)定期将池塘水面上的漂浮物捞出。
(3)池塘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35cm左右。如果水质过浓,加注新水。如果水质过清,每亩池塘追施50-100kg腐熟农家肥,进行肥水。
(4)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
(5)育苗期间,每隔7-10天泼洒一次EM、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同时拌料投喂维生素C、免疫多糖、多维等营养保健药物,增强虾苗的活性。
(6)45-55天左右,当虾苗体长达到1.5-2cm左右,喜欢在池塘埂四周集群平游和逆流游动时,即可捕捞,进行出售。
培育
1、挑选亲虾
亲虾要求外表无损伤,大小规格整齐,体长约为4.5-5cm左右,雌雄比例约为3-4:1。
2、池塘条件
(1)池塘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4:1,水深约为1-1.2m左右,坡度比为1:3-4,池底淤泥层厚度不超过15cm。
(2)水体氧气溶解量在5mg/L以上,ph值在7-8.5之间,同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60-80目网片。
3、肥水
当虾卵由暗绿色或灰褐色变成透明或灰白色,胚胎出现黑色眼点时,进行肥水。每亩地施加100-200kg腐熟有机肥(若为新塘,需施加1-2kg氮磷复合肥),同时加入0.25kg的EM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4、饲喂
亲虾主要投喂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投喂鲜活动物饲料,日投喂量分别为亲虾体重的2-5%,5-8%。
5、产卵孵化
当池水水温在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孵化期间,定期加注新水。20-25天过后,虾卵开始孵化。等到80%抱卵虾孵化出幼体后,将亲虾捕捞出来进行出售,而幼虾转入虾苗培育阶段。
青龙虾养殖技术方法
通常栖息在水深1至10米处,最深记录为145米,以岩礁及礁斜面之静水处为多,有时也可在河口附近水质较混浊之泥底处。
青龙虾,学名锦绣龙虾为无螯下目,龙虾科,龙虾属的一种,俗称花龙虾、山虾、大和虾、沙虾等。体长可达60厘米,是龙虾属中体型最大者。腹部、第一触角和步足有黑褐色和黄色相间的斑纹。触角的基部有四对疣刺,后面的一对较小。体色多彩明亮。
分布范围:从东非到日本、澳洲和斐济群岛,甚至从红海进入地中海地区。为印度-西太平洋区的重要品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和台湾海域。生活在珊瑚外围的斜面至较深的泥沙质地。
青虾人工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双季青虾。池塘养殖双季青虾,一般是指从当年7月中下旬或8月初放虾苗至春节商品虾捕捞上市为一季,俗称夏秋季;第二年3月初放养2~3厘米幼虾至6月中下旬捕捞上市为一季,俗称冬春季。
水源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池塘条件。虾池为长方形,东西向,土质为壤土或黏土,池底平坦,淤泥小于15厘米;长宽比3∶1~4∶1,池埂内坡比为1∶3~1∶4,面积3~7亩,池可储水1.2~1.5米;进排水口设置60~80目网片做成的过滤拦网,架设水泵或增氧机一台。
清整消毒。虾池需在每年2~3月和6~7月分别干塘一次,加固池埂,堵塞渗漏,清除过多淤泥。并需晒到塘底发白、干硬开裂。若遇阴雨天气,要适当延长晒塘时间;清塘消毒选在晴朗天气进行,气温高,药效快,杀菌力强。加水15~20厘米清塘时,每亩用生石灰25~50千克,用水化开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
种植水草。清塘消毒7~10天后,水草种(移)植面积占池塘的20~30%。水草品种宜选择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菹草等。注水施肥。虾苗放养前5~10天,池塘注水50~80厘米,加水时用60目以上网片过滤;根据池塘水质浓度变化,采用堆肥法追施腐熟有机肥(即:将肥料堆放在池塘的四角浅水处),每亩用量50-100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幼虾提供丰富饵料。
苗种放养数量。虾苗放养采取一次放足的方法。夏秋季养殖,7月~8月上旬,亩均放养当年繁育的体长为1.5~2厘米的虾苗6~8万尾。选择晴好天气(夏天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时段)放养虾苗,放养前先取池水试养虾苗,试验池水对虾苗无不利时,才可放养虾苗,且温差小于±2℃,带水操作,动作要轻快,虾苗不宜在容器内堆压。
青虾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图片
1、虾缸选择
一般情况下养水晶虾的缸不能太小,较普遍的虾缸为60×35×40CM,这样大小的虾缸容易控制水质,虾缸太小了,不仅水质不好控制,其过滤和灯具等配套设备也不易买到。
2、准备沉木和莫斯
沉木绑上莫斯(一种水线植物)放入虾缸中,有助于幼虾的躲藏,免受攻击。此外,水晶虾在蜕壳后自身所产生的腥味容易遭受同伴攻击,在虾缸里放入沉木有利于减少这种情况。
3、控制温度
养水晶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3-26℃,如果要提高繁殖量可以选择控制在25-26℃左右的温度。
4、虾缸清理
(1)水晶虾体型很小,容易受到鱼的攻击,但是没有鱼的存在,会导致虾缸内涡虫、水蛭、蜗牛、水藻等生物的滋生,时间久了不仅会影响缸内的美观,还会影响虾的健康。
(2)鱼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攻击性的强的鱼能够有效的清除缸内的滋生物,但是也会对虾造成过大的威胁,如果选择不会攻击虾但是会吃掉虾饲料的鱼显然也是不行的,所以要选择体型小、攻击性弱不会对虾产生威胁而且不会吃饲料的鱼。
5、防治病害
水晶虾常见的病以蜕皮症为主,其症状表现为:
(1)不能完全脱皮,蜕皮后外壳仍与身体连接,这是由于钙质不足所致。因此,定期适当添加各种矿物质,保持水中总硬度的稳定是很有必要的。
(2)脱皮后立即发生死亡现象,通常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由于自来水中加入大量杀菌剂,水晶虾脱皮后身体表面没有任何防护,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变得弱小。因此,在换水时,应提前做好处理,使水质尽可能地接近水族箱中的水质再进行换水。
水晶虾的繁殖周期
1、水晶虾的繁殖期是多久
(1)水晶虾2个月繁殖一次,水晶虾出生4-6个月成熟,成熟后即可繁殖。一般繁殖期在25天左右,小虾孵化后的一个月左右,水晶虾可再次繁殖。
(2)水晶虾每次能抱20-30颗卵,体型越大一次抱卵越多。不过这些卵并不会100%孵化,一次大概只能孵出15-25只小虾。
(3)水晶虾一生脱壳20次左右,每次脱完壳便会长大一点,同时母虾在脱壳时会交配繁殖,交配成功6-10小时后就会产卵。
2、分辨水晶虾雌雄的方法
(1)眼前的四只触角,母虾较短,公虾则较长,这要用相同的个体来做比较,是最容易分辨的特征。
(2)母虾由上看背部较圆而两侧会稍为的膨涨,尤其是抱过一次卵的母虾会特别明显。
(3)成熟的母虾头部后方在灯的照射下有块黑影是为卵巢。
青虾养殖技术详解
河虾的养殖技术有: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需定期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青虾苗的繁殖和养殖技术
圈枝柑在过去的几百年前,所有的新会柑的品种繁殖都是通过圈枝的技术来进行繁殖。
圈枝的方法是首先在母树上必须挑选生长得最茂盛、结果最多的优秀枝条上面进行圈枝,圈枝就是用特制的小刀在柑树上的枝条进行环切表皮工作,然后以禾草(稻草)缠上泥土将环切了表皮的枝条裹上,让经过环切过表皮的树枝生根,当根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剪短枝条,移植到田上进行种植。
这样圈出来的苗最为原种,生出来的柑果也是优秀正宗茶枝柑。目前新会地区传承“圈枝”技艺的是凤毛麟角,以“圈枝柑”制作的新会陈皮非常稀罕,收藏价值甚高。
青虾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图解
养青虾七天换一次水,青虾养殖方法如下
购优质苗
到青虾原良种场购苗,切忌为省成本而多年自繁自育,避免经多次近亲繁殖,青虾的有害基因不断纯合,使苗种品质越来越差,性成熟越来越早,商品虾规格越来越小。
对青虾苗进行中子辐照 用低剂量的中子辐射辐照0.8-l厘米的虾苗,通过激活幼体内聚合酶的活性,使青虾的性腺发育滞缓。
控制池水温度
夏秋时节适当加深池水水位到1米以上,并增加池中水草覆盖面积。用这种方法可通过控制一定时间内的有效积温而推迟青虾的性腺发育时间。
控制换水频率
高温时,每7-1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池水总量的1/4左右即可,换水过勤 会因频繁的水流刺激加快虾的性腺发育速度。
推迟放苗时间
5-6月份放养的青虾苗,在9月左右将产生大量的子一代青虾。而把放养时间选择在青虾将要秋繁时,即在7月上旬左右放苗,通过突然改变青虾的生存环境而使秋繁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泼洒石灰水
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20-25公斤化浆全池泼洒,通过石灰水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高pH值,使幼嫩的仔虾和尚未变态的蚤状幼体超过其耐受程度而死亡。
控制池塘水质
在9月秋繁季节,将池水水质适当调“瘦”,透明度掌握在40厘米以上,这样所产的虾苗因得不到充足的浮游生物饵料,成活率将大大降低。
搭养鲢、鳙鱼种
在青虾池中搭养每公斤20-30尾的鲢、鳙鱼种各10公斤左右。鲢、鳙鱼种滤食掉池中大部分浮游生物,而青虾变态前的蚤状幼体又是鳙鱼种的“美餐”,这种方法也可在较大程度上控制青虾苗的数量。
养青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1、池塘条件与清理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一般在池底挖十字型的集虾沟,宽70~80厘米,深30~40厘米,以备秋后河虾收获时让虾集于沟内,便于捞捡。
2、施肥培饵
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3、虾苗放养
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4、饵料投喂
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5、调水防病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6、收捕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