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班鱼养殖网,花斑鱼养殖网
季花鱼养殖技术
季花鱼喜欢吃肉,可以用菜场上剩下来的骨头作为诱饵。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中文名桂鱼、别称桂花鱼、鳜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将肉扔在水中,等2小时过后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当然,要是选择其他的肉当做诱饵也是可以的。钓鳜鱼在钓饵上的选择比较的多样性,像小鱼小虾等都是鳜鱼爱吃的小动物。
季花鱼的养殖技术
季花鱼学名鳜鱼。
银耳鳜鱼汤:
1、将鳜鱼肉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片,片加盐、料酒、白胡椒粉、蛋清、淀粉上浆。
2、葱切段,姜切片。
3、银耳加葱段、姜片入小笼蒸至软烂取出,放锅内,加清汤烧开,盛碗内备用。
4、锅内添清汤烧开,下入鱼片滑散,加入豆苗,然后一起捞出,放在碗内的银耳上即成。
季花鱼野生与养殖区别
答:1.体形的差别:雄性金鱼一般体形略长,雌性金鱼身体较短且圆。怀卵期雌鱼较雄鱼腹部膨大。
2.尾柄的差别:雄鱼比雌鱼略粗壮。
3.胸鳍的差别:细心观察可发现,雄鱼稍尖长,胸鳍第一根鳍刺较粗硬;雌鱼呈短圆形,胸鳍第一根鳍刺不太硬。
4.泄殖孔的差别:由肚皮向上看,雄鱼泄殖孔小而狭长,呈凹形;雌鱼泄殖孔大而略圆,向外凸。
5.色泽的区别:雌雄不同的金鱼,在体色上略有差异,雄鱼一般颜色鲜艳,而雌鱼略淡一些,在繁殖发育期,雄鱼体色更为鲜艳。
6.追星:随着气温的升高,金鱼在产卵期会出现第二特征--追星,这是辨别金鱼性别最容易、最准确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辨别方法。雄鱼的追星出现在胸鳍第一根刺和鳃盖边缘,多时整个胸鳍每个鳍条上都长有追星,前端的明显,后面的要仔细才可以观察到。这种粗糙的小白点就是追星。
季花鱼苗价格
由于金花茶资源比较少,再加上国家禁止采挖野生的金花茶和枝条、种子。所以金花茶种苗价格一般在7-50元之间,如果是盆景金花茶价格就更加高。一般普通金花茶品种规格在10-15公分高,大概价格在7-12之间,四季金花茶苗要贵一点。希望能够给你一个参考。
季花鱼鱼苗
“水花”的定义
鱼的受精卵,经人造的流水环境,在适当水温、溶氧、水质等条件下经适当的时间,发育为能平游的幼体,我们习惯称之为“水花”,学术上称为鱼苗。“水花”十分稚嫩,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保证“水花”成活率的关键之一,是把握“水花”下塘的合理时机,即综合考虑运输、天气等多个因素,保证让“水花”下塘时,有一定的游泳能力,体内有营养供应。
水花下塘的基本要求
投放鲤鲫水花适宜水温为16℃以上,草鲢鳙青"四大家鱼"适宜水温为18℃以上。水温持续在16℃以上时间的长短决定水花培育的成败,如果水温低于16℃时间超过5天,水花因受消化酶的制约,不能主动摄食继而体质衰弱而会死亡。在放养“水花”前10天左右,对鱼苗放养池进行清塘消毒。方法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目的是让池中小杂鱼等彻底死亡。石灰参考用量为每亩120-300斤,生石灰的毒性在8天左右就会消失,漂白粉参考用量为20-30斤/亩,漂白粉的毒性在5天左右就会消失。水花下塘后投喂熟蛋黄或生豆浆等水质饵料,一般一周后改喂粉料调水投饲。鱼苗经20天~25天培育,一般可长到3厘米以上即"寸片"。
鱼苗池选择
鱼苗池要求池坎坚实,不漏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鱼池向阳,长方形,东西向。鱼苗池不宜过大以1-3亩为宜,水体不宜过深,前期以60-80厘米为宜,过深、水温难以提高。面积过小过大,水温变化快,鱼苗生活条件难以控制。
鱼苗池清塘
下水花前的重要工作就是清塘消毒,清塘彻底是水花高成活率的第一保障。鱼苗放养前10天左右,抽干池水,清除杂草,挖去过多淤泥,毒性消失期限依清塘荮物的不同而不同。
每亩用块状生石灰120-200斤清塘,一般7天后可放鱼,强氯精或漂白粉的用量按其规定用量施用,一般5天即可放鱼。清塘消毒是为了杀死病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进水时,进水口要用密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类进入池中,鱼苗池进水后,发现蛙卵和水草,要及时清除。此处千万要注意: 切忌不能塘里余有鱼虾等,以免残害下池的娇嫩水花,即: 有可能混入放进其它的鱼虾将下池的娇嫩水花视如水生浮游动物而误食,从而严重影响存活率,否则,水花成活率将会很低甚至为零。
健康鱼苗
鱼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苗成活率高低,鉴别鱼苗质量好坏方法有:1.在孵化缸内,将水体搅动成漩涡状,鱼苗能在漩涡边缘逆水游泳为好苗。2.取少量鱼苗放入盘中,鱼苗游态活泼,身体清洁,口吹水面,鱼苗能逆水游,倒掉水后鱼苗留在盘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圈状为好苗。
肥水或投食下塘
老塘少施肥或者不施肥,瘦水池或新池塘在放苗前要肥水,肥水标准是池塘中浮游动物(轮虫)正处于繁殖高峰期,保证鱼苗入池后,有充足适口的天然饵料,能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一般鱼池施肥后6 天~7天,轮虫繁殖达到高峰期,所以施肥时间应在鱼苗下塘前7天~8天为宜。如水温低,还可以提前2天~3天,每亩施有机肥400斤~500斤。
(轮虫)
掌握适口天然饵料轮虫的高峰期对水花培育的存活率很至关重要,老塘用石灰清塘注水后5-7天即达高峰,可用透明试管装些塘水对着阳光看去,能看到轮虫游动,或者镜检,枝角类、饶足类(就是红虫)肉眼均可看见。枝角类运动能力差在水里不能快速游动,不能直线游动。饶足类可以。这些饵料一般只有针头大小,有红色、黄色、白色、甚至绿色虫体。一般成群活动很容易看见,很容易评估池塘的轮虫饵料密度。
(剑水蚤)
鱼苗下塘时,如果让鱼苗饱食后入池最佳。可以适量投喂熟蛋黄水,方法是鱼苗放入水花鱼苗暂养网或稍大的塑料盆内,将熟蛋黄用60目绢网布或在丝袜内加水搓洗后,均匀洒在水花鱼苗暂养网或稍大的塑料盆内,见水花腹内有点状黄白色食物或投喂约10-20分钟后放入池中。
调温下塘
氧气袋中的水花运到池边后,不要急于下池。先要综合水温。方法有二: 1,水花多用氧气袋包装,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先将氧气袋放于池塘水面上以期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尽量融合,待袋内水温与鱼池水温接近时,再缓慢将鱼苗放入池中,不能直冲急流而出。2,将池水舀入袋中,以使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快速融合,防止水花鱼苗"感冒"而死,这叫"合水"。其后,再平放将水和水花缓缓平流而出,不能直冲急流而出。注意: 氧气袋内与鱼池的水温不能相差±3℃,若温差过大,会让水花鱼苗发生逆应激而不适,如遇有风浪应选择上风处放苗。
密度合理
鱼苗培育一般一口池只养殖一个品种,不宜混养,每亩放养鱼苗一般20-30万尾,密度大的可达80万尾~100万尾。密度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过高则培育过程中易造成鱼苗浮头,或因饵料不足抑制鱼苗生长。
投饵和追肥
水花下塘后,池水中浮游生物量相对较少,这就要及时为水花提供合适的食物。因此,水花下塘后饲喂熟蛋黄或者泼酒生豆浆尤为重要。一般每万尾水花投喂熟蛋黄1个/日,这个其实是针对常规放养(即亩放25万尾左右)而言,高密度(即亩放80-100万尾)养殖则可每100万尾喂20—30个蛋黄,另可略加面粉投喂,因为所投饵料只讲在水中的食物的分布浓度。或投喂3-8斤干豆/亩磨浆,一日两次。
鱼苗培育以蛋黄水、豆浆投饵为主,施肥为辅。泼洒要量少次多,草鱼水花是蹿边游的习性,水料(蛋黄或豆浆)投喂池边约2米以内,花白鲢水花是全池漫布就全池泼洒,要尽量泼洒均勻,以求鱼苗长势整齐。豆浆要现磨现泼,不可搁置太久。
一般熟蛋黄水或生豆浆投喂7天后,改用细微粉料(如面粉)调成水料投喂,一般原则上每亩1.5-2斤粉料即可。在水花鱼苗达到黄瓜子(2cm)戓寸片(3cm)即可逐渐改喂飘洒干粉料进而投喂颗粒料。瘦水池或新池塘可以施肥以增加水体营养元素,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当鱼池水质清淡,天然饵料生物不足时,要及时追肥。一般鱼苗入池5天后,每2天~4天追肥1次,每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斤~200斤,保证鱼池中有一定天然饵料生物供鱼摄食。
调活水质
鱼苗入池前期,水深控制在60厘米~80厘米,有利于提高水温和饵料生物生长繁殖,7天后,每2天~4天注水1次,每次注入10厘米~15厘米,扩大鱼苗生长空间,保持池水"肥、活、爽、嫩"。注水时应注意注水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鱼长时间顶流,消耗体力,影响生长或引发跑马病。
十适时分池
鱼苗经20天~25天培育,长到3厘米以上即"寸片"时,鱼的本质特性已转化或者接近于其成鱼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及时分池,降低池内密度促进夏花生长和提高夏花出池规格。夏花出池前尽量进行拉网锻炼,操作时动作要轻,速度要慢。
季花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因为这种鱼因稀有而闻名,所以很昂贵。
季花鱼俗称吉勾鱼、冷丁、季郎鱼、溪竹等,是黑龙江省名产淡水鱼,又名季花勾。隶属鲤形目、鲤科、觞亚科,广泛分布于南北水域的江河、湖泊、水库中,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因稀有名贵,故价格不菲。
季花鱼杂食性、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群体产量高,季花鱼从鱼苗长至1冬龄,尾重可达250~300g。
这一阶段生长极为迅速,远远超过一般养殖鱼类,性成熟后生长缓慢,其最大个体可达2kg以上,鱼肉的鲜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鲜(呈)味氨基酸的含量,鲜(呈)味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4种,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为特征性鲜味氨基酸。
在季花鱼的肌肉中,特征性鲜味氨基酸为干物质含量的19.29%,低于鳜、翘嘴红鲌,高于草鱼、鳙。
季花鱼养殖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季花鱼又被叫做鳜鱼、桂鱼、鳌花鱼、花鲫鱼等等。其中,鳜鱼是它们的学名,其它的名字则是一些别称。这种鱼是鲈形目鮨科鳜属中的鱼,鱼身高而扁,头部比较大,嘴巴也比较大,背部是隆起的。它们生活在淡水中,属于淡水鱼。它们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们可以人工养殖,所以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季花鱼生长速度
甲鱼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目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正是因为社会需求比较大,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因此开始养殖甲鱼了。一般是买来甲鱼苗,然后进行养殖,那么养殖甲鱼苗要多长时间才能长大到1.5斤左右呢?不同类型的甲鱼,养殖生长的速度不一样,一起来看看具体养殖情况吧。 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那么甲鱼苗一年能长多少斤?价格多少钱一只?养3000只成本利润是多少?从江西甲鱼养殖基地了解到,台湾、泰国等苗一般是1-2元一个;本地苗如中华苗、湖南苗2-5元不等。 养殖甲鱼苗要多长时间才能长大到1.5斤左右 甲鱼(鳖)是需要高蛋白的生物,吃的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一般两年可达2斤左右,第一年半斤左右,长得慢一点,第二年长的较快。 1亩水面可养甲鱼300-400只,经过二年的饲养,一亩鱼塘可产600-800斤商品甲鱼。甲鱼每长1斤需5斤黄粉虫或蝇蛆,如果是自己养,5斤黄粉虫或蝇蛆的成本在6-8元左右,按7元计,1只2斤的甲鱼需饲养成本为15元左右。 目前市场上甲鱼苗在10元/只(如果是自繁自养,每只成本不到1元),甲鱼市价最低价60元/斤,1只二斤重的甲鱼纯利为:2斤×60元/斤-15元(饲养成本)-10元=95元。 养10亩3000只甲鱼可获纯利28万元。年纯利14万元左右。甲鱼池和鱼池一样,建池成本各地不同,用水泥建池一亩大概在3000元左右(可用几十年)。10亩甲鱼池建设费用在3万元左右。10亩鱼塘养3000只甲鱼苗成本30000元。养10亩的甲鱼第一年总投资约6万元(10亩鱼池30000元+3000只甲鱼30000元)。黄粉虫和蝇蛆由于是自己养的,也不是一次性投入,可以不考虑,前期的投资有6万元即可。 养殖甲鱼的技术知识: 甲鱼温室养殖 甲鱼温室养殖主要是在环境完全不受外界干扰,而是人工可控中进行的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主要用来培育甲鱼苗种,近年来,也有用来直接养殖成品甲鱼。温室养殖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甲鱼养殖模式,目前占甲鱼总产量的65%,主要产区在浙江杭州、湖州、嘉兴、金华、江苏苏州、吴江等地区。甲鱼温室养殖的有点是可以打破甲鱼在野外冬眠的生活习性,进行人工快速养殖,可达到产量高、周期短和土地利用率高的目的;缺点是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商品甲鱼的口感相对差些。 室外池塘精养甲鱼 相对室内养殖而言,是在室外池塘中以养甲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其中,分泥塘精养和水泥池精养两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室外的气候条件,不用进行人工加温,养殖成本相对要比室内养殖要低些,而且养成的商品甲鱼口感要比室内的好,价格也要比室内养成的要高。特别是从苗到养成一直在室外池塘,经过4~5年养成又是直接投喂鲜活饲料的甲鱼产品,被视为胜过野生的精品甲鱼,售价可高于一般甲鱼的几倍。缺点是养殖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生长阶段只限于适温期,相对容易发生暴发性疾病,特别是土地利用率低,产量相对要比工厂化低。 养殖甲鱼苗要多长时间才能长大到1.5斤左右 甲鱼室外池塘混养 在原来养殖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套养甲鱼的模式。 这是一种节约型甲鱼养殖模式,其不但可大大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养成的商品质量也受到市场消费者青睐,售价也比一般的甲鱼要高。我国标准化养殖池塘很多,所以池塘混养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商品甲鱼养殖模式。池塘混养的方式很多,如鱼鳖混养、虾鳖混养、鱼蚌鳖混养和蟹鳖混养等,一般视各地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应的养殖模式。 养殖甲鱼是一个需要费心的事情,上面介绍的知识比较全面了。只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养殖,可以让甲鱼生长情况更好,能保证存活率等。建议大家在养殖甲鱼的时候,务必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
季花鱼养殖技术培训
养殖时应用排水性好且疏松肥沃的土壤,夏季要及时遮阴,避免暴晒。它适合生长在18度到30度的温度下,冬夏要注意控温。春秋两季每隔三天要浇水一次,夏季两次一次。此外,生长旺季还要施肥来补充养分。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