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用药,瑗胯棌鑲夐浮鐢ㄨ嵂
肉鸡养殖用药有哪些
比较有效的肉鸡催肥方法:(1)通过植物油或动物油拌料,100斤料的话加2两就可以,大概使用7天时间,这种方法我在多个鸡场有用过,效果比较不错哦。(2)食熟玉米饲喂:一只肉鸡每天喂熟玉米在200克左右,每天的喂量分3次人工添喂,同时需要适当补喂一点青菜。(3)中药催肥:夏季肉鸡催肥配方:辣椒、硫酸镁各12%,甘草、五加皮、姜粉各23%,茴香7%。 冬季肉鸡催肥配方:姜粉24%,肉桂50%,甘草、硫酸镁各90%,茴香8%,将配方中的药物研成粉,拌在饲料中,酌加清水,每只鸡每次添喂0.5~1 克,每两天用一次,用药后,鸡食欲增强、毛色发亮、增重快。(4)喂食多酶片:从雏鸡开食后的第三天起,在饲料中按0.04%的比例加入多酶片(研成细末),连喂15天。此法可使雏鸡日增重提高8%~10%。(5)喂食肥鸡粉:可按50%肉桂粉、20%干姜粉、9%甘草粉、8%硫酸亚铁、7%茴香粉、6%熟黄豆粉的比例配制肥鸡粉。按每只鸡每次0.5~1克的量拌入饲料中喂食,每两天喂1次。(6)土霉素钙盐催肥:在饲料中需要经常加拌土霉素钙盐,一只肉鸡每年大概在100~200克,可使鸡肥壮、多产蛋。(7)硫酸钠育肥:从10日龄开始,用硫酸钠喂肉鸡,喂量占配合饲料的0.3%,长期饲喂。硫酸钠在体内能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促进作用,刺激生长,改善肉质。豆油催肥 出售前一个星期左右,在饲料中加入少许豆油,并按饲料量加入万分之二的升华硫磺粉,能使鸡在短期内膘肥、肉嫩、油足。
养鸡常备药物有哪些
在养鸡过程中,鸡群出现问题是常有的事,无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常见的肠道病是相比算是多发病,比如拉稀、过料、粪便不成形等,采用食醋和酵母,同时效果采用酵母加食用醋在养鸡中的效果非常好,食醋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能力,含有乙酸,乙酸是有机酸,它可以杀灭肠道中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效预防痢疾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酵母是一种微生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酶以及丰富的赖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它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可促进饲料消化,侧重治疗鸡群消化不良等病症。
养鸡用药指南
(1)病因分析鸡舍阴暗潮湿,气候骤变,温差变化大,吃冰冻饲料和饮冰碴水,使鸡体局部或全身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2)临床症状本病多发生于鸡。病鸡精神沉郁,流水样鼻液,眼结膜发红,流泪,打喷嚏,呼吸困难,有时咳嗽。食欲减退或废绝,行动迟缓,低头闭目,羽毛蓬乱。雏鸡身体瘦弱,生长发育停滞,成年鸡产蛋量减少。(3)防治措施平时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鸡舍要卫生、干净、保温,舍内温度要基本恒定,防止忽冷忽热,通风换气时要先提高舍温。饲养密度要适宜,防止拥挤,禁喂带冰碴的水和料。对发病鸡应及时治疗,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每只60日龄以内的幼鸡8~30毫克,分3次拌在饲料中喂给,连续用药3~5天;也可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饲料量0.2%拌入,首次加倍,并加等量小苏打,连喂3~5天。
肉鸡常用药有几种
按照养殖惯例,肉鸡育雏期间都会使用“育雏药”、“开口药”,那么如何选择好的产品成为了好多养殖朋友的困扰,因为:鸡苗的差异、免疫力的差异导致了因为盲目投药而造成的的各种弊端,比如7日龄均匀度不好,抗生素造成的伤肝伤肾以及耐药性等。
目前大型规模化标准鸡场采用的是《百利达》育雏,首先无抗无耐药,不会损害雏鸡内脏器官,同时能够很好的建立激发“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其免疫作用占到了整个免疫屏障的80%以上,(近几年研究表明肉鸡胸腺、法氏囊、脾脏起到的免疫作用仅占20%左右)。起到效果:7日龄大群整齐度高,羽毛又光泽度,肠道健康,粪便干湿正好,鸡群后期好养,发病率明显降低。
百利达:每瓶用于4万只雏鸡,2-6日龄,连用4天
养鸡用药小知识
土霉素和大蒜素在养鸡过程中的使用很常见,主要治疗鸡的胃肠道疾病,安全高效还便宜,真正的物美价廉。
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用途广,添加量小于治疗量时,有促生长的作用。常用于肠道疾病和弧菌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而大蒜素来源于大蒜,原料易得,物美价廉,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
1,抗菌 。常被用于雏鸡育雏时,防治鸡白痢的发生。实验证明,雏鸡阶段使用大蒜素,可有效预防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
2,抗病毒。在冬春季节感冒流行的时候,用大蒜素拌料,可有效预防病毒性感冒的发生。同时也常用于病毒性疾病治疗时的辅助产品。
3,抑制霉菌的生长。在阴雨天气或者夏季,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可有效预防饲料霉变。饲料霉变后主要的危害鸡群的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里以黄曲霉菌毒素危害最大,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有去除黄曲霉毒素的作用,同时有辅助治疗霉菌感染的疾病。
4,提高采食量。大蒜素中的刺激性气味,有很好的提高鸡采食量的作用。特别是在鸡群发病过程中,为避免鸡采食量下降,可添加大蒜素在饲料内,同时可抗菌抗病毒有辅助治疗作用。
肉鸡养殖用药有哪些种类
全天采食量乘以2就是饮水量,现在用药一般都是全天饮水量集中一次用药,比如全天饮水量的2000斤水,每袋药兑水量是400斤水,那么就每天用5袋,用药时间是4-5小时,那就把5袋药对在300-400斤水里,差不多4-5小时就喝完了。
肉鸡养殖用药流程
1、检查水线:确保管道不漏水、渗水,每个乳头都完好,保证供水。
2、检查笼具:笼养肉鸡建议使用热镀锌笼具,热镀锌笼具使用寿命长,不腐蚀,减少了笼具本身对鸡的污染危害,确保每个笼门开关自如,确保每个笼底及四壁用底网封闭完好,防止小鸡钻出笼外。
3、试温:供热锅炉建议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暖锅炉,水暖锅炉供热均匀,有效的避免上下温差大的问题,易管理,节省燃煤使用量,省电,检查锅炉、烟道、鼓风机、引风机、温控箱等设备是否完好,将温控探头置放在鸡背水平线上。然后关闭天窗及所有通风口,点火升温。观察室温达到30度需要多长时间,同时根据棚室结构、布局按左、右、前、后、中,上、中、下三层等不同部位放置精确温度计、湿度计,检查每个部位的实际温度、湿度,与温控电脑有多大差距,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
4、 检查灯光:要求光线柔和明亮,能达到各个部位,不要有黑暗死角。
5、 检查用电线路:各用电器线路须仔细检查,防止漏电连线,笼养鸡舍金属较多,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
6、 消毒:提前一星期封闭鸡舍进行熏蒸消毒24—48小时,放风2—3天后,进行喷洒消毒,消毒药要选择对金属没有腐蚀性的产品。
育雏
入雏前室温要达到30度左右,入雏后室温逐渐升至33—35度左右。笼养肉鸡一般在最上层育雏,每笼育雏40--42只。开食用小料盘,提前加满饲料放置笼内。水线、饮水器要提前加水,以便预温(和室内温度一致),鸡苗到场要迅速将鸡苗箱移至室内,摆放均匀,然后点数入笼。育雏前3—5天,饮水中应添加一些缓解应激,恢复体力,杀灭垂直传播疾病,同时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鸡只抗病能力的药物。育雏前三天,要24小时强光照,便于雏鸡迅速适应环境,尽早饮水采食。
饲喂管理
每天早晨上料较好,自动加料机的一天三次上料最为理想。要注意上料是否均匀,并且要喂料及时,防止饥饿的鸡只因抢食而出现踩踏现象,每天下午饲养员要检查是否有已经吃空的料槽,应及时补料。
技术人员应每天检查料槽的进食情况,剩料较多的应及时判断是否有以下情况:1、乳头是否缺水,2、笼内鸡只是否较少,应及时补员。3、是否有病号出现,应及时挑出淘汰或个别治疗。4、是否采光不足,要及时调整。
饮水管理
除因用药或做苗需控水之外,应保证24小时供水正常。应经常检查水线是否发生堵塞,这个问题是每个鸡场都头疼的问题,早发现,早维修非常重要。乳头漏水是非常讨厌的,流出的水不但浪费药物,而且进入接粪盘将粪便稀释最终会流入料槽,一是浪费饲料二是有可能引发肠道疾病。
及时清粪
及时清粪非常重要,要求每天都要及时清理粪盘上的鸡粪,并及时开动刮粪机刮走。因为鸡粪积聚过多会发酵产生氨气,这是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鸡粪积聚过多会发酵产生热量熏蒸着鸡只,突然清粪,鸡只一旦失去这个热量,就会产生相对的寒冷刺激,常会引起感冒。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往室外推粪时应保持鸡舍两端的门有一门关闭,两门洞开,穿堂风猛烈,这是鸡群发生感冒的重要原因。再者,清粪的时候会有一些粪便落地,清扫的时候应洒点水防止尘土飞扬。
温度管理
管理温度要恒定而且平稳过渡。育雏温度一般掌握在33—35度,以此为基准,随着鸡只日龄的增长,每周降两度,忽冷忽热是养鸡之大忌。饲养员、技术员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时刻掌握外界温度,同时根据所需温度适度调整通风量;要应保证锅炉正常工作,期间不能有任何疏漏。合适的温度是鸡只快速生长的保证,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对高一点,生长就会快一点。
通风管理
通风换气工作是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敢通风,会通风才能养好鸡。笼养鸡舍一般需要有天窗、边窗、纵向风机,这是通好风的基本条件。
通风的目的是:
1、及时排出舍内有害气体,
2、输入新鲜空气(氧气),
3、适度调节舍内温度。笼养肉鸡是立体养殖,鸡只较多,密度较大,通风不良会造成缺氧,这是后期腹水的种原因。通风从第一周就开始,天窗部分开启,适度打开部分边窗,风口呈一定角度向上,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通风量宁大勿小。随着鸡只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大通风量,接近二十日龄的时候,边窗的通风量已不能满足需要,纵向风机需开启。
根据季节、外界温度、室内空气质量、所需通风量的大小,应加装调速器,风机转速、时间长短量情而变,防止风量过大引起感冒。夏天启用湿帘的时候,进风处要有遮挡,严禁冷风直吹附近的鸡只。当天气突变,大风突起,要暂时关闭边窗。
湿度管理
养殖过程中不要忽视湿度的管理。空气过于干燥会引起尘埃飞扬(尘埃上一般都有细菌、病毒附着),飞扬的尘埃进入上呼吸道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引起鸡只脱水(尤其是一周龄内的雏鸡),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干燥,天然屏障作用降低。湿度过大,舍内风速降低,影响鸡只散热,这是夏天中暑的主要原因;湿度过大有利于细菌、球虫的繁殖。一般情况下育雏期间湿度应掌握在65%—70%左右,以后湿度逐渐降低大致掌握在60%左右即可。笼养肉鸡室内(尤其是锅炉烟囱通过的地方)很容易出现湿度不足的现象,采取温水喷雾带鸡消毒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湿度多大,提高温度同时加大通风量是必要的。
及时分群
第一次分笼在7--10日龄较好,分笼太晚会导致鸡只生长不均匀,弱小往往会被挤压致死,分笼太早,由于底层温度较低,不利于生长。第一次分笼要求先从上层分出20—21 只到中层,第二次分笼在18—20天左右,再从上、中层各分出7—8只到底层,使每个笼的鸡只数保持在13—15只。至于何时分群不是太过严密,根据各自鸡群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及时挑出病残,淘汰或个别治疗
这项工作很重要,不能忽视。鸡群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地出现一些残弱鸡只,这些个体是细菌、病毒的攻击对象,最终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及时挑出会大大减少大群发病的机会。
十消毒管理
有规律的带鸡喷雾消毒是防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带鸡消毒应选择无气味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并且几种成分交替轮番使用。一般情况下,冬天一周一次,春秋一周两次,夏天可一日一次。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消毒用水应在鸡舍预温后使用。消毒的效果在室温25度左右的时候最好,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所以喷出的雾滴是越细越好,不要理解为喷在鸡身上才是消毒。消毒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净化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所以仅为这一项作用,你也得消毒。
十技术员、饲养员应做好“一记、二听、三看、四观察”。
“一记”:记录每栋鸡舍的日采食量,记录每栋鸡舍的死淘鸡只数,记录每日的天气情况,室内温度、湿度。
“二听”:每天晚上去鸡舍听取鸡只的呼吸声、排粪声。
“三看”:每天早晨去观察鸡只的粪便情况,包括状态、颜色。
“四观察”:每天数次到集群观察集群的活动情况,羽毛及外部暴露器官的颜色、状态。
做好以上四方面的工作,便于提前发现问题,不至于贻误病情,做到防患于未然。
十预防管理
目前禽病非常复杂,老病新发、新病出现、怪病常见、已经没有有效固定的程序可寻。预防管理可以下几方面着手(微信搜索关注微信公共号-养鸡助手,获取海量养鸡技术文章):
1、 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外在粘膜。
2、 育雏。应选择毒性较小的药物。
3、 控制疫苗反应。肉鸡饲养目前一般都进行三次活疫苗的接种。由此带来的疫苗反应非常讨厌,我们要严加防范。
4、 做一次小肠球虫的预防。本次用药选在10日龄左右比较合适。
5、 防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杜绝大肠杆菌发病的条件(也就是搞好饲养管理、控制原发病如支原体病、禽流感等)是防止该病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疫苗做完后防一次该病是有必要的。有一点需提醒大家注意:包心包肝不一定都是大肠杆菌病,一是要先要治好原发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
6、 全程关注温和型禽流感。可以说温和型禽流感何时发病没有规律可循,何时发病由疫情和诱因决定,该病发病不分日龄,何时发病何时治疗,要不遗余力。同时不要忘记控制激发感染。
7、 防控新城疫。新城疫的预防主要要靠接种疫苗,药物预防是徒劳的。首免最好是二倍量或点眼,同时新流二联灭活苗颈部注射是必要的。二免是3—4倍量集中饮水。这里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注意:新城疫二免时,如果发现温和型禽流感迹象,该次疫苗是万万不可进行的,否则后患无穷。
8、 腺胃炎、肌胃炎是一种新病,本病发病原因、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来源于植物的真菌及其毒素是发生本病的原因之一。
9、 目前肉食鸡肝肿肾肿现象较常见,其原因不是三两句能够解释清楚的。
10、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难免各种应激情况出现,及时添加多维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肉鸡养殖用药有哪些品种
众所周知,小苏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添加剂。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化学式NaHCO3,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易溶于水呈弱碱性。是人们用来发面的一种中和膨胀剂。
然而,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小苏打科学广泛应用到养鸡业中,其功不可没。饲养实践证明,用小苏打作为蛋鸡、肉鸡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利用率、能量转化率,加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泄,对提高鸡体的抗应激能力和促进生长、增加改善肉质,降低料肉提高产蛋量和蛋壳质量,预防某些疾病等,均有明显效果。
提高鸡体抗热应激能力
应激的产生是因应激因素对鸡体的刺激神经系统传导,进入大脑反应引起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夏天高温时,常因自身散热机能差尔受到外界高温应激的影响。当环境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时,鸡热喘气加剧,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血液中碱含量降低,在 饲料中添加0.3%~0.5%的小苏打,可有效提高血液中的PH值增加碱性,从而有助于内分泌系统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工作,缓解热应激。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小苏打是一种最常见的机体酸碱调节剂,日粮中添加有助于加强机体的缓冲力。在鸡配合饲料中玉米占60%左右,因此,在代谢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酸性物质。小苏打能中和胃酸,溶解黏液,降低消化液的黏度,并加强胃肠的吸收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同时,小苏打被胃 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能中和血液中的酸性物质,从而降低血液的酸度维持机体各种体液的酸碱平衡。
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可保证血液中钠离子水平,提高磷活性满足鸡对磷的需要。鸡体内血液中正常的碳酸盐浓度和钠、磷浓度是保证蛋壳质量的关键因素,小苏打可提高磷在蛋鸡体内的移动性保证血液中磷的浓度维持在形成蛋壳所必须的最适水平。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鸡体内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血液中碳酸盐浓度相应减少从而使形成蛋壳主要成分的碳酸钙得不到保证,造成蛋壳质量下降次品蛋明显上升。有实验证明,夏季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2%的小苏打(日粮碳酸氢盐总量为0.38%),可及时补充血液中的碳酸根离子能明显地提高鸡的产蛋率、蛋壳质量和饲料转化率。
提高种蛋受精率
实验证明,在种鸡日粮中添加0.4%小苏打可提高4--5%种蛋受精率。这是因为精子活力受PH值影响打,日粮中添加小苏打后,鸡体血液碱贮增加使输卵管,输精管、性腺等分泌物PH值上升,从而增强精子活力有利于卵子受精率。
提高肉鸡体重和胴体品质
据资料记载,从肉鸡2周龄后在饲料中添加0.7%小苏打时,增重提高5%左右。用小苏打代替食盐,鸡饮水量减少0.2升/日/只,肉鸡日粮中添加小苏打,不仅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而且垫料卫生质量提高20%。明显降低关节和胸部疾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鸡胴体等级。
应用小苏打的注意事项
小苏打属于钠盐,因此在添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氯化钠在鸡基础日粮中的比例。在日粮中食盐的添加量一般在0.2%-0.3%之间,为保证钠和氯的相对平衡防止鸡碱中毒,小苏打的添加量通常不要高于0.5%
小苏打易溶于水,在遇热和酸性物质时,会释放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增加碱性所以在存放中应保持密闭干燥,并尽量避免和泛酸、VB、VC以及有机酸的接触作为饲料添加剂时应现配现用最好。
小苏打饮水浓度0.2-0.3%为宜,正常情况下每3-5天饮用一次,每次饮用时间6-8小时为宜。若浓度过高和饮水时间过长,鸡群易出现湿便或者稀便。小苏打在潮湿的环境中易溶,不宜久存,用于饲料中最好拌喂。
肉鸡养殖用药有哪些药
青霉素是生活中的常用药之一,大家应该对它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它也可以用在肉鸡养殖中,用途十分广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青霉素在肉鸡养殖中的作用。青霉素可用在肉鸡哪些病症?
1、腺胃炎:青霉素+西咪替丁+维生素B+病毒灵;
2、球虫和肠炎:青霉素+甲硝唑;
3、梭菌,肉鸡坏死性肠炎:青霉素+肠毒清;
4、肉鸡后期肠炎和轻微球虫:青霉素+甲硝唑+地克珠利;
5、蛋鸡球虫:青霉素+小青衣;
6、对葡萄球菌有效;
7、对肉鸡后期提高采食量有效。
冬季温差增大,鸡群极易出现感冒、咳嗽、流鼻涕等情况,若不及时,极易引起气囊炎、大杆混感,导致养殖成本大幅提高。抗病毒克星荆防败毒散是治疗肉鸡感冒的最好良药。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