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怎么养殖技术,鲟鱼怎么养殖技术视频
鲟鱼养殖技术问答
想要活的久,条件很重要!
在家养鲟的时候,要选择光滑的池壁,要是粗糙的话就有可能把它给弄伤。要有良好的供水和排污措施,小鱼苗是很弱小的,养护的时候容易生病,因此要提前使用盐水或消毒剂消毒水池。
在喂养的时候,可以选择小鱼、线虫或小虾,它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另外最好是活动的水流。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饲料
鲟鱼的饲料应选择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饲料需达到以下标准: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的含量要在15%以上,脂肪要在9%以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0%左右,还需要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饲料投喂根据鱼口裂的情况投喂1/2为好。
鱼种在放入网箱2天之内不要投喂,让其适应网箱环境。2天之后进行投喂,日投喂量6次左右。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日投喂量3次,时间分别是早、中、晚,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每尾鱼都可以吃到饲料,而快速生长。投喂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科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视频
4月19日,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市垂钓爱好者发出公开信,提醒在长江10年禁渔期间,注意规范自己的休闲垂钓活动,避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公开信指出,在禁渔区域进行休闲垂钓时,请使用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单钩),严格禁止一人多杆、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生产性垂钓。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垂钓,禁止使用锚钩、爆炸钩等,不得使用鱼探设备、视频设备,开展休闲垂钓误捕误钓最低可捕标准的幼体的,必须及时放回水体(外来物种除外)。禁止向水体投放污染水质、毒害水生生物的诱鱼饵料或化学物质进行打窝垂钓。对误钓中华鲟、长江江豚、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的,应当及时告知渔业主管部门依规处置。
公开信鼓励广大垂钓爱好者,在发现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捕鱼现象时,和对垂钓的渔获物进行买卖的,及时制止并向渔政和公安部门举报。希望广大钓友做文明垂钓者,将生态文明理念付诸行动。
鲟鱼养殖技术规范
1、中华鲟鱼苗非常可爱,从育苗开始就正式开始了中华鲟的养殖,根据养殖的规模,可以选择平滑的玻璃缸或者水泥池,池壁一定呀光滑,因为中华鲟喜欢沿着池壁游,如果粗糙很容易弄伤鱼,然后保证其供水、排污都比较方便就可以。
2、中华鲟的小鱼苗相对比较弱小,容易生病,所以水池在使用前,需要用盐水或者其他的水产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之后,再将鱼苗放入开始养殖。
3、喂养中华鲟鱼苗,可以采用新鲜线虫、沙蚕、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因为中华鲟是肉食性的鱼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清理没有被
4、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流是活动的,中华鲟对溶氧和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保证水中溶氧量,同时注意水的酸碱度、水温等。
5、同样条件喂养下的鲟鱼个体之间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要及时按照大小将其分开,以避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这件事情可马虎不得。
6、鲟鱼养殖中最麻烦的就是病害,如果发现鱼行动迟缓、消瘦、不进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鱼得病了,患病鱼要放到专门的池子中。然后用克霉唑和1%食盐、小苏打水混合溶液对生病的鲟鱼进行浸泡消毒。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高产养殖技术
1、在3-4月水温升至18℃时放养鱼种,以放养罗非鱼为主的池塘一般可放养鱼种1500-3000尾/亩,并混养鲢鱼、鳙鱼各40-70尾。将罗非鱼与其他合适的鱼进行混养时,一般每亩可放养200-500尾。
2、一般可给罗非鱼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等饲料,刚开始投喂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2-35%,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
3、当罗非鱼长至2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7-29%,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当罗非鱼集体长至3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5%以上,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2%。
4、每天可以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9点以及下午3-4点进行投喂。
鲟鱼养殖技术培训
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轮作为主、休耕为辅,集成一批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技术模式。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统筹推进工程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治污节水,调整优化品种结构,调减耗水量大的作物,扩种耗水量小的作物,大力发展雨养农业。
加强水生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实施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旗舰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全力抓好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大力实施增殖放流,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完善休渔禁渔制度,在松花江、辽河、海河流域建立禁渔期制度,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和海洋渔船“双控”制度,加强幼鱼保护,持续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鲟鱼怎么养殖技术与管理
1.
首先养殖中华鲟氨氮最好不要超过0.2毫克/升,因为当中华鲟长期生活在较高的水中会引起活力减退,生长不良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大量死亡。
2.
其次中华鲟鱼苗有极高的趋光性,我们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所以我们需要再养殖的水池上方设置遮阳设备。
3.
还有中华鲟对含氧量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五毫克研以上,如果少于五毫克时,那么中华鲟的食欲就会下降甚至会停止摄食,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
最后中华鲟适合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如果当PH过高或者过低时,就会使水中氨氮毒害左右加大,这对养殖中华鲟非常不利。
鲟鱼养殖技术培训学校
池塘条件
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
放养条件
放养前对养殖池彻底清洗,安装好拦网,并用浓度30-50毫克/米3高锤酸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池子,放水待放苗。选择元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体长为10-15厘米,每亩放养600-1000尾。
饲料条件
养定后第三天开食,喂食泥鳅小虾和鸡肉。泥鳅太大要切段改刀,以嘴大小能一下轻松吸进去的大小为主。
以上就是养殖鲟鱼的基本条件,鲟鱼喜弱光怕强光,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鱼池会选择建在山中,使用山涧水来养殖。
鲟鱼怎么养殖技术和方法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
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