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怎么知道溶氧高低,水产养殖溶氧最低时刻
水产养殖用液态氧
液氧是不可燃的,但它能强烈地助燃,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它和燃料接触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两种液体碰在一起,液氧将引起液体燃料的冷却并凝固。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对撞击是敏感的,在加压情况下常常转为爆炸。
有两种类型的燃烧反应,这取决于氧和燃料的混合比和点火情况:一种是燃料和液氧在混合时没有发生着火,但是这种混合物当点火或受到机械撞击时能发生爆轰;另一种液氧与燃料互相接触之前或接触时燃烧已经开始,着火或燃烧并伴随有反复的爆炸。燃烧反应的强度取决于燃料的性能。
纯氧增氧在水产养殖的应用
1、使用增氧机器增氧
给鱼增氧的设备有很多种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选用,要根据水体空间和鱼群的密度来选用,如果供氧不足或是供氧过量都会危害鱼群的,所以必须慎重选择。
2、循环注水增氧
需要把几个接近的鱼塘用水泥管或塑料管衔接,用设备将一个鱼塘的水抽向别的鱼塘,几个鱼塘的水体构成循环。水体活动后,与空气触摸增多,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中,从而提升水体溶氧量。
3、施有机肥来增氧
每亩鱼塘施适量的有机肥,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成长与繁衍,帮助水体实现光合作用,以此来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液态氧养鱼
可以
家里养鱼的人都知道,养鱼需要往鱼缸里通氧气,一般情况下都用养鱼专用的通氧机。但是有的人发现医用的制氧机也有一样的功效,可以用来代替鱼类的专用通氧机,有的人却还是觉得这样尝试太过冒险。经过我们整理分析的多个案例,让我们看看医用的制氧机养鱼到底好不好。
水产养殖溶氧
不可以天天用
最好是一周用两次
水产增氧片可提高池塘底层溶氧含量,增强水生动物的体质,降低饵料系数,提高产量,辐射型放氧可使氧气与水体充分摩擦并溶于水体,放氧时间达到6-8小时。
1、放苗前使用,提高苗种成活率。
2、阴雨天或闷热天气,轻微转水或高密度养殖使用,可迅速提高池塘溶解氧含量,缓解由于溶氧过低、水质恶化引起的水生动物浮头、游塘等症状。
3、定期使用本品可增强水生动物食欲,促进消化系统营养吸收,降低饵料系数,降低发病率。
4、培育有益藻类,在使用芽孢杆菌前2小时使用本品,可加速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提高芽苞杆菌的菌种成活率。
水产养殖液态氧主要
是单质不要被液态两个字吓住了,液态只是一种状态,不一定就是水,几乎任何物质都有液态。这种题目的做法是看那种物质到底是一种元素组成的还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它怎么都是单质。需要注意的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单质,一定要是纯净物才行。比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虽然都是由碳这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它只能算混合物,不能叫做单质
水产养殖底加氧的作用
帆布养殖黄骨鱼不需要整天开增氧的。定期开增氧即可。
黄骨鱼本身是底层鱼,所消耗的粪便直接在帆布池底,随着养殖时间增长,饲料积累于帆布池底容易发生恶化,需要做好改底工作并泼洒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帮助分解有机质,占领生态位,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养鱼实际就是“氧”鱼,溶氧是所有病原的跟头,一旦溶氧跟不上,一系列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定期开增氧机搅动水体,促使上下层水体完成对流。
定期调节水体和底质,因为到了养殖后期,底质比较脏容易滋生细菌等,也应该对水体进行消毒。改底和消毒工作必须做到位,根源也在于底部的顽固细菌的滋生。
而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杂交黄骨鱼尤为关注好小瓜虫病的爆发,做到提前预防,把病原压下去,关键也在于鱼的体质问题以及水质问题,水质偏瘦的鱼塘也比较容易爆发小瓜虫病。
由于白露期间白天气温高能达到30℃,到了夜晚气温降到20℃以下,昼夜温差大,导致了上下层水体温差大,上下水体对流频繁,同时也会导致溶氧在一天之内变化幅度和水体上下跨度变大,会导致鱼的缺氧,因此此刻一定要关注好鱼塘的溶氧情况。
水产养殖化学需氧量
微孔曝气管增氧,如果安装合理密度高的话,可以达到理想的含氧量,达到水体的饱和度。 水中含氧量是跟水质,面积,温度,气压及水中动植物密度有密切关系。 夏天,水体饱和度一般是6-7毫克/升,冬天,水体饱和度一般是8-10毫克/升。 水产养殖,如果没有增氧机的情况 鱼塘溶氧一般是3-4毫克/升,天气温度高或者雷雨季节,溶氧是 2-3毫克/升,合理安装微孔曝气增氧可以提供1-2毫克/升的水体溶氧,达到鱼、虾正常的需氧量!
水产养殖用液态氧还是气态
1.
物理性质不同:液氧是液态,氧气是气态.
2.
沸点不同:液氧在常温常压下是不存在的,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看不见,但是每天都能用到.
3.
在空气中氧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促进燃烧 (助燃)而不能自燃.液态氧与有机物和易于氧化 .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氧气从气态变化为液态只是发生了状态的变化,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一种物质,液态和气态只是两种表现形式氧气和液氧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氧气中氧分子间隔大,液氧中氧分子间隔小;
2.液态氧和固态氧颜色相近的原因是液氧和固态氧中氧分子间隔接近,故颜色相近
适合水产养殖的溶氧范围是多少
1、氮化合物的组成氮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水中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两大类。有机氮主要是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腐殖酸等物质中所含的氮。某些藻类和微生物可直接利用有机氮。在工厂化育苗池、温室养鳖池、精养鱼池中有机氮占有较大的比例;无机氮主要有溶解氮气(N2)、铵态氮(NH4)、亚硝态氮(NO2)和硝态氮(NO3)。分子态氮只有被水中的固氮菌和固氮蓝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NH4(或NO3)。一般浮游植物最先利用的是铵态氮,其次是硝态氮,最后才是亚硝态氮。因此上述三种形式的氮通常称有效氮,或称为三态氮。亚硝态氮是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有较大的毒性。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的池塘中,当总铵超0.5毫克/升,亚硝态氮超过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污染。而精养鱼池在夏秋季节则往往超过此值,通常总铵为0.5~4毫克/升,亚硝态氮为0.1~0.4毫克/升,硝态氮为0.1~2毫克/升。一般海洋、湖泊、水库等水域,当总氮超过0.2毫克/升,总磷超过0.02毫克/升,表明该水体已富营养化。
2、养殖水体中氮的循环池水中溶解的有机氮来自动物分泌物、动植物尸体,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先分解为氨(NH3)。氨在水中部分离解为离子态铵(NH4),两者之和称为总铵(即铵态氮)。在溶氧丰富的水体,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均属好氧性细菌)大量繁殖,铵态氮则被亚硝化 细菌氧化为亚硝态氮(NO2),亚硝态氮是很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很快氧化为硝态氮(NO3)。如果水中缺氧,则好氧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厌氧性微生物(如反硝化细菌)大量繁殖,水中有机物分解形成的总铵不仅无法进一步氧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而且原有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也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总铵,总铵又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并逸出水面,造成氮的损失。
液氧在水产养殖的应用
水产品主要是要鲜活,一般车辆运输量很大,鱼类容易死亡。因此应增加氧的供应量,可以在车上多方几个氧气瓶,给水供氧。如果量大,或者运输路途远的话,建议采用杜瓦罐,用液氧,这样氧量会大一点。一般1立方的液氧气化后是800立方的氧气。比氧气瓶灌装的多多了。希望能给予帮助。
暴利养殖
暴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