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的优势,网箱高密度养殖
网箱养殖的优势和劣势
海水养殖的优点是:集中养殖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如刺参)等,生产周期较短,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利润空间很大。
但它也有非常大的缺点(弊端),即风险巨大,还无法避免,这个风险就是大风大浪。
海水养殖都需要用浮漂、网箱和网架等,在海域中形成相对封闭区域,以防止养殖物的逃逸。
大海中每年都会有很多次的大风大浪,它们的破坏力极强,风雨过后所有的养殖场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的会让养殖户倾家荡产。
网箱养鱼的优缺点
日常在生活中,鱼类是我们主要的一种食物,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通过区分网箱里养的鱼和鱼塘里养的鱼,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的。相中饲养的鱼一般来说活动量很少,吃的多,体内的鱼肉油脂的含量比较大。鱼塘中的鱼相对来说活动性要高于网相中的鱼,所以油脂的含量相对少。
网箱养殖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养殖网箱用久了对养殖有影响。
1、养殖网箱用久了会产生自然损坏,鱼苗会跑掉。
2、养殖网箱用久了会产生一些细菌,影响鱼苗健康成长。
3、养殖网箱用久了会生锈。
4、养殖网箱用久了在网箱上会有渣滓
网箱养殖的优点和缺点
禁止网箱养鱼是因为网箱养殖鱼病多发,发生的病害难以防止,养殖水产品粪便、残饵等对水质造成了极大污染。禁止网箱养鱼指在一些江河、水库里网箱养鱼。
网箱养殖对水域的过度开发,使原有的水草资源遭到破坏,使“草型湖泊”转变为“藻型湖泊”。
多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的养殖模式普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造成对江河湖泊和水库的过度利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质量下降,如追求高产而实施的化肥养鱼直接增加了水体氮磷含量,为提高“家鱼”成活率而过量捕捞食鱼性鱼类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目前我国淡水渔业的收入每年仅80多亿元,而天然湖泊和水库(即人工湖)的水体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却远高于此。
网箱养殖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答网箱养鱼由于网箱在大江大湖,大海中,水质一般都比较好,水含氧量较高,由于水质比较好,又水含章量较高,加上水质活动性也更好,加上网箱养殖渔民比较重视,管理精心,因为养鱼密度很大,每平米养的鱼是鱼塘鱼的十几倍或更高,渔民管理更重视,所以成活率高!请审核!垍頭條萊
网箱养殖发展前景
水库养鱼一般采用网箱,一亩水面可以养2000到3000尾鱼,和鱼塘不同,水库的水比较深一些,所以饲养的鱼类也更多,不过不是养什么鱼都能养这么多,根据套养模式的不同,饲养的鱼类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异。
通常主养鲫鱼的话,能养得多一些,如果主养的是鲤鱼、草鱼这些个体较大的鱼,就要少一些,大概3000斤右吧,不宜过多。
网箱养殖如何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把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有关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各地应认真汲取这些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第加强辖区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在全国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基础上,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及上游地区的污染源,加强对可能影响饮水安全的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建立风险源名录,从源头控制隐患。一旦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要迅速查清并切断污染来源,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污染防控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第依法查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污染饮用水源水体。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查处结果。
第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配合交通及海事部门,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及上游地区油类和危险化学品运载、装卸和储存设施的监管,督促其完善防溢流、防渗漏、防污染措施。各相关码头要配备足够的污染物、废弃物接收设施。
第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工作。针对存在风险隐患的水源,要加密跨界断面水质及污染特征因子监测频次,及时了解水质变化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要迅速准确监测分析出污染物种类、数量、来源和潜在危害,及时提出应急处理处置建议。
第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工作。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调整工作,在各级保护区边界及穿越保护区的交通干道设立明显的标识标志。编制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为处理重大突发污染事件提供管理及技术储备。
第完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报告制度。辖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一经核实要及时上报,坚决杜绝瞒报、漏报行为。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污染事故要按程序报告相关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并及时向当地城建、卫生、水利等部门和自来水处理厂通报有关信息,加大自来水厂处置力度,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网箱养殖危害
石斑鱼浮在水面一般是白斑病,白斑病是对石斑鱼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一般发生在密度较密和网箱养殖的环境下。
白斑病的发病速度快,并且传染能力极强,发病严重的时候不超过5天便会导致大面积的石斑鱼死亡。
白斑病主要是寄生虫引起的,会在石斑鱼的皮肤与鱼鳍、鱼鳃上出现白色的斑块,斑块会逐渐扩展,最后所有斑块全部结合在一起。鱼鳃处粘液增多,石斑鱼无法呼吸,发病后可经常看见有病鱼漂浮在水面上。防治方法:用鱼赋康+乐活素拌料,连用3-5天即可。
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超规模养殖必然会带来生态灾害对于不人工投饵的养殖模式,超负荷养殖会出现馆料不足。饵料不足将导致养殖对象生长缓慢,体质弱,活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同时也可能出现养殖对象的粪便及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一般来说,环境对养殖对象的粪便等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这种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负荷养殖往往导致养殖对象的粪便等污染物质超过了环境的净化能力,形成自身污染。
网箱养殖的弊端
集装箱养殖技术原理养殖参数和技术要点萊垍頭條
重庆渔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提质增效的原则,以绿色发展、扶贫攻坚、生态环保、助农增收为理念,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把握新形势、抓好新机遇促使渔业提档升级,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增收节支的水产养殖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发挥综合效益。重庆率先将集装箱水产养殖模式纳入农业专项资金、扶贫资金等支持项目,从2015年开始推广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技术,现已建成投产42条流水生产线,覆盖水产养殖面积1000多亩,使鱼塘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养殖环境大为改观,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该养殖模式给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萊垍頭條
水产养殖现状垍頭條萊
近年来由于鱼塘租金、人工和饲料成本不断提高,而鱼价相对稳定,大多养殖场只有通过高密度养殖来提高产量,才能确保盈利或者不发生亏损。在池塘养殖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生产中存在的残饵、粪便、不合理用药等导致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高密度、高投入的池塘养殖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己成为污染源头和受污染物影响的重要功能区之一。近来,渔业养殖尾水排放已纳入环保严加监管范围;若要有效地控制水产养殖水污染,必须改变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推行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技术与模式,这才是解决池塘养殖问题的根本途径。萊垍頭條
集装箱养殖技术原理萊垍頭條
集成控制集装箱养殖,是智能、高效、低碳和环保的全新水产养殖模式,既能节约建造投入和水耗,又能节约人工和生产成本。该实用新型集成,包括集装箱和集成控制系统,集装箱内部定位有水产养殖设备,设备连接集成控制系统并被集成控制系统控制。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系统正是针对渔业养殖现状和适应环保严格监管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先进技术,整套养殖系统由快速排污养殖箱体(由废旧淘汰集装箱改造而成)、杀菌系统(臭氧发生器)、水处理系统(微滤机)、排水系统(液位控制管及后续管道),进水系统(水泵浮台及水泵),增氧系统(鼓风机),控制系统(水质监测及设备监控箱)以及配套的池塘、稻田、湿地等辅助设施组成。系统运行原理为:养殖箱内高密度养殖鱼虾,不断有池塘、稻田、湿地等净化后的新水再经过臭氧杀菌流至推水箱中,推水箱中的养殖废水经微滤机,去除悬浮颗粒流入池塘、稻田、人工湿地等,养殖水体经过池塘(养殖少量滤食性鱼类,池塘主要功能变为净化生态池,不投料)、稻田、湿地的植物、蔬菜、水生花卉等净化后,再被水泵抽回集装箱,完成一次循环,如此循环往复。頭條萊垍
养殖参数萊垍頭條
1. 技术参数:占地15m 2 ,有效养殖水体25m 3 ,供电0.7-1kW,水循环量:15m 3 /h,单次循环<2h,气量25m 3 /h,气压0.03MPa。條萊垍頭
2. 运营参数:日均用电量16-24kW·h,饲料系数1.2,每箱年产量2.5-5t,经济效益约为4-8万元/箱·年(视养殖品种及当年市场而定)。萊垍頭條
增产增效情况頭條萊垍
养殖试验:以养殖宝石鲈为例,单箱单茬养殖成本约3.2万元(鱼苗3000元、饲料1.9万元、人工费3500元、水电3700元、设备折旧2200元、其他600元),产量1.8t,按成鱼收购价40元/kg计,产值7.2万元,利润4万元;该试验模式一年单箱可养殖2茬,2箱(相当于1亩池塘)养殖成本12.8万元,年产量7.2吨、产值28.8万元、利润16万元。而池塘一年最多可养殖2茬宝石鲈,亩养殖成本5.4万元,年产量2t、(按27元/kg计)、产值8万元、利润2.6万元。萊垍頭條
技术要点萊垍頭條
1.排污系统。方形箱便于制造,但集污效果不良,不利于箱体排污,同时边角处难以避免紊流出现。为避免方形箱以上弊端,结合力学模拟报告结果,改变养殖箱体结构,使其底面成1/10坡度,同时在箱体三周增加曝气管,避免粪便沉积。萊垍頭條
2.水处理系统。集污槽中的水体携带粪便颗粒流至微滤机中,大粒径颗粒被收集到微滤机排污管,供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利用。小颗粒随水流沿中间管溢流出至池塘、稻田中。池塘内养殖鲢鱼、鳙鱼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品种。池塘还可以实施鱼菜共生加强生态处理功能,每亩水域配2组推水箱。微滤机水处理量60m 3 /h,120目网目,即去除直径大于0.125mm固体颗粒。萊垍頭條
3.出鱼系统。出鱼口四周打磨处理,顺滑无尖角,养殖品种可顺畅滑出箱体。箱体内部有挡鱼板,可实时开关,控制出鱼启停。出鱼滑梯可将商品鱼接至接鱼池中,节省人力。以上组合实现集装箱省时省力、快速出鱼的使用要求。收获时,成鱼会顺水流集中到箱底一侧,减少成鱼脱离水体时间,降低成鱼应激反应,防止鱼体皮肤损伤,基本实现无伤害收鱼(相比池塘和工厂化养殖,此优势更为明显);在运输过程中,无伤成鱼的耐受环境能力强,不易发生水霉病。萊垍頭條
4.进水系统。箱体水泵利用浮桶抽取池塘、稻田、湿地中上层的水进入养殖箱体内,中上层的水含氧量高,致病菌少,无土腥味。池塘养殖的致病菌都是兼性厌氧的,均分布在池塘的底部,系统的进水系统可保证养殖箱内含氧量高,养殖鱼类发病率低、无土腥味。萊垍頭條
5.增氧系统。系统需求进气量25m 3 /h,气压0.03MPa,按并联箱体数量选配风机规格。进气管由排空阀,PVC/PPR管连接,增氧系统时刻不停开启,箱内专配溶氧探头,保证箱体内溶氧超过5mg/L,同时增氧系统变频控制,以适应不同养殖阶段养殖品种对流速的不同需求。萊垍頭條
6.杀菌系统。系统配备臭氧发生器,最大产生量5g/h。系统中臭氧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1)初次加水,将臭氧发生器调节至最大臭氧产生量5g/h,系统循环量15m 3 /h,逐步调节至10m 3 /h。即可使箱体内臭氧浓度维持在0.33-0.4mg/L。此浓度臭氧杀菌能力强。垍頭條萊
(2)养殖期间,系统循环量稳定为15m 3 /h,臭氧添加量2-3g/h,调节水体臭氧浓度为0.1-0.15mg/L的安全消毒浓度,同时臭氧具有去除氨氮、硫化氢、铁、锰,氧化分解有机物和絮凝作用,降低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硫化氢及氨氮的毒性。萊垍頭條
适宜推广区域條萊垍頭
全国各地都适宜,推广模式包括:精准扶贫、都市休闲渔业、库区移民、边远山区等。该模式可替代目前自然水域传统养殖模式,在不影响农民、渔民生计前提下,在保持水产品生产供应的同时,可逐渐替代网箱网围养殖模式,为实施退渔还湖、退渔还江、退渔还海、塑造美丽海湾、秀美乡村等提供解决方案。條萊垍頭
重庆市渔业绿色发展现场会代表参观太安镇受控式集装箱养殖示范基地萊垍頭條
注意事项條萊垍頭
1 . 风机:单箱要求25m3 /h,气压0.03MPa,并注意维修保养。垍頭條萊
2. 水泵:采用低扬程高流量的QY型潜水泵,按并联箱体数量选配进水潜水泵规格。萊垍頭條
3. 换水量和进气量:视养殖品种、规格、密度适当调节水量、气量。萊垍頭條
4. 极端环境下,可关闭循环,以保障鱼类生存。萊垍頭條
5. 平时养殖的过程中,等高水位已经在不断交换水量,不断排污。喂料后的60分钟产生的粪便会较多,可打开等高水位的底排阀,排走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水。萊垍頭條
6 . 最好饲养价值较高,适销对路的水产品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頭條萊垍
7. 必须配备必要的备用机械设备,特别是发电机,决不能停电断电,做好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加强报警设施监护,24小时不离人负责值班。提前做好紧急情况的预案处理工作。頭條萊垍
总结條萊垍頭
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系统相当于半工厂化水产养殖场,比工厂化养殖场和池塘微流水养殖槽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见效快。安装方便,技术要求好掌握,单产高,经济效益好,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再生产,操作自动化等优点,集装箱养鱼使核心技术集成化傻瓜化,操作简单,便于管理,可控性强,实现了水产养殖从工厂化到工程化再到工业化的转变。集装箱水产养殖结合稻田综合种养、池塘鱼菜共生、池塘一改五化、池塘微流水、池塘自动排污等主推技术使重庆渔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保证了渔民增产增收。在有水源保障的鱼塘、人工湿地和稻田比较集中的周边都可以安装和养殖,有效地利用闲置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变废为宝(淘汰集装箱的再利用),养殖尾水能达标排放,养殖排泄物、饲料残渣等经专门处理后变成作物需要的有机肥,符合环保要求,不影响周边环境,有的经过适当改造装饰还能当景观使用。頭條萊垍
1亩鱼塘或者5亩以上稻田或者湿地可安装1-2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的安装成本为2-3万元,产值和效益是鱼塘养殖的5-8倍,而且基本不占良田熟土。全国各地不受地域限制,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均可推广实施,是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和举措。萊垍頭條
大规模发展网箱养殖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印度,印度的淡水鱼类出口量在世界排名第一。
为什么印度人居然能够把出口鱼类搞到世界第一呢?这和他们的养殖方式息息相关,看完才知道他们的养殖秘密。
印度人养鱼方式太奇葩,看完“密集恐惧症”都犯了。
如果你有机会去到印度观看印度人的养鱼方式,一定会被这样的壮观场面给震撼到。
在一个小小的鱼塘里,有着无数密密麻麻的鱼争相游动,层层叠叠构成鱼群大军。
在印度人喂饲料的时候,这些鱼蜂拥而上,疯狂抢夺饲料,这场面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如果你是一名密集恐惧症患者,说不定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和我国鱼类养殖对比,印度人的养鱼方式也太奇葩了,这跟养蛊有什么区别?
这种养鱼方式居然能让印度常年稳居世界鱼类出口第一?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
印度人养鱼的奥妙之处。
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印度作为拥有298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国家,它拥有十分丰富的淡水资源。
据1997年的资料显示:“印度有池塘等小水体225万公顷,荒废水面130万公顷,湖泊和水库209万公顷;还有12万公里的灌溉渠道和230万公顷的水稻田可部分开发,用于淡水养殖或增殖。”
这些为印度的鱼类养殖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很多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养殖技术,充分利用淡水资源,让淡水养殖行业得以突飞猛进。
所以,我们接下来主要介绍的就是关于印度淡水养殖的相关信息。
②鱼类选种
印度人在养殖鱼类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鲶鱼苗作为鱼种。
一是因为鲶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营养价值高,需求大,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因为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适合饲养鲶鱼。
三是因为鲶鱼生长周期快,最早1龄就能达到性成熟,且繁殖能力强,一条鲶鱼平均每次产卵可达2000粒,每年可产卵3-4次。
四是因为鲶鱼饲养方便简单,只要每天投喂2-3次鱼饲料,保持水质干净,它们就能够自然长大,它们对于环境的要求并不高,适应力极强。
这些都是印度人选择饲养鲶鱼的大部分原因。
可仅仅是选对鱼种就能让印度成为鱼类出口世界第一的国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印度人饲养鱼类的方式也堪称一绝。
②饲养方式
印度养鱼的饲养方式一般分为
①池塘养殖、
②湖泊和水库养殖、
③河道和灌溉渠道养殖、
④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
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⑥稻田养殖六种方式。
其中最让人大受震撼的方式,非池塘养殖莫属了。
在印度,他们的池塘和我们中国的池塘大相径庭,不仅面积小,容积也小。
通常来说,几个5米长、1米深的正方形小池塘紧密地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养殖户的基本条件。
而且为了不让夏季的高温影响到鱼类的生息,养殖户还会在上面搭好防晒设施,一般来说就是用遮阴网或是遮阳板覆盖。
你绝对想象不到,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池塘里,居然能够挤满10万尾鲶鱼苗。
在平时,我们没法看到什么鱼在游动,但是等到印度人喂食的时候,平静地水面好像沸腾了起来,在水里沉寂的鱼就会翻涌而上,一窝蜂地涌出水面抢夺饲料。
或许有人会说,这么多的鱼养在这样的小池子里面,它们难道不会缺氧而死吗?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因为养殖户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池塘的水是流动的。
每个池塘都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进水口在上部,出水口在底部。
从上部注水,让水从底部流出,以此保证池塘里的鱼能够拥有充足的氧气,不会因为缺氧死亡。
在饲养鲶鱼的时候,他们还利用“饥饿养殖法”提升鲶鱼的生命力。
在投喂饲料的时候,印度人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两次,不让鲶鱼吃得太饱,为了饱腹,有的鲶鱼会去吃水底的淤泥。这极大地提高了鲶鱼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
等到鲶鱼的体型变大,池塘里装不下的时候,他们才会把鲶鱼挪到大型池塘里喂养,鲶鱼也不会因为突然改变环境而生病死亡。
不得不说,印度人在养鱼这一方面可真有一套啊!虽然方式奇葩了一点,但是有用!
最后说一句
印度计划到本世纪末,渔业总产量要达到800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计划到400万吨,占印度渔业产量的50%。
按照他们的饲养方式,这个目标简直就是轻而易举,鱼类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宝座,看来还是非它莫属了。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