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养殖附近,查找养殖大鹅
鹅养殖图片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各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其御寒抗热,调节体温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都较差,这时往往会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为此,在育雏期必须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注意做好保温、防湿、防集堆、放牧(包括放水)以及分群等管理工作。
温度
温度对雏鹅的健康影响极大。育雏舍的温度应高低适宜,供温均匀。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一般出雏后需保温2~3周。
合理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2~15只雏鹅,每群以100~150只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分散,28日龄时每平方米8~9只鹅。如果在网上育雏,开始可以将多余的网面积挡上,随着密度的增加,再逐渐放开。有条件时可以留一空栏,间隔3~5天,将另一栏的鹅传入。倒出的栏,经擦洗消毒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转其它栏的鹅。育雏期间经5~6次周转,每一次都在洁净的环境下饲养鹅雏。这对于提高成活大有好处,此法可以结合上疫苗时进行。
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育雏室空气质量及室内温度关系极为密切。在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过大,雏鹅运动受限,舍内温度偏高,空气质量不好,雏鹅生长发育受限;饲养密度太小,除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外,育雏舍温度偏低。及时合理地分群,能使雏鹅生长均匀,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分群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要根据雏鹅出雏的时间及体重来分群。二要根据雏鹅采食能力来分群。凡采食快,食管膨大部明显者为强者;凡采食慢,食管膨大部不明显者为弱者,将强弱分群。三要根据雏鹅性别分群。在出雏后几小时内可用翻肛法来鉴别雏鹅的公母,在3日龄后也可用翻肛法来区别公母,将鉴别出的公母分群饲喂。
此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经常注意检查鹅群健康状况,注意鹅粪是否正常。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应及时剔出,隔离饲养。
防湿
雏鹅最怕潮湿和寒冷,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导致各种疾病。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雏鹅体热散发受到抑制,因而形成体热积累,产生闷热感而造成物质代谢能力衰退,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舍要切实防止潮湿,经常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办法:育雏舍应选址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为佳。在确保育雏舍内没有“贼风”侵入,温度稳定时,育雏舍的门窗应经常打开,保证舍内有足够的光照。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每次喂料后要增添垫草,隔日更换1次。
通风
采用负压通风,注意通风均匀,最大风速每秒0.2~0.5米,每次通风的温差不要超过1度。
放牧和放水
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但是时间不宜过早、不宜过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它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饲后,应给予10~15分钟运动。
搞好卫生工作
定期消毒对减少舍内细菌、病毒的数量,降低污染十分有效。可每周进行一次,在消毒前尽可能清除舍内的羽毛、灰尘和粪便等,并且通风一定的时间后关闭门窗,用1:250的农福或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由上而下,使雾滴自然下落,以地面见湿为宜。杨兴武
光照控制
育雏期光照的目的是为使雏鹅均匀一致地生长,0~3日龄提供每日24小时的光照时间,3~8日龄23小时光照时间,8日龄以后应从每日23小时光照逐渐降低到自然光照。并顺利过渡到中雏期光照。
温度调节
育雏温度是否恰当,可以由雏鹅的体态和叫声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鹅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于育雏栏的周围,睡眠姿态自然,头颈伸长,全身放松,入睡深,不易惊醒。当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挤在一起,以求取暖,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并常常把头颈藏于翼下而睡;若温度太高时,雏鹅分散或远离热源处,张口呼吸,食欲减退,频频饮水,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入睡。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调节温度。鹅育雏期所需温度,因品种、日龄、育雏季节、雏鹅强弱而有所不同,可作为育雏时参考,给温是否适宜应根据鹅雏的表现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鹅怎么养殖
鸭鹅养殖需要有大面积,还有一个池塘,圈起来就可以买鸭苗,鹅苗养殖了
鹅养殖基地图片
高刘作为“皖中白鹅第一镇”是有媛媛的。早在《合肥县志》和《肥西县志》中都有记载,称“鹅,产高刘集者佳。”在上个世纪70年代,白鹅在肥西县的养殖就极为普遍了,而在肥西地区,高刘这一区域的养殖最为集中。目前,高刘已经划归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而白鹅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更加迅速。
目前,高刘有安徽省最大的白鹅市场,高刘优质白鹅不仅行销省内,上海、南京等城市对于高刘白鹅的需求量也很大,可以说,白鹅作为合肥重要的特产,已经行销全国。这也是符合“皖中白鹅第一镇”的称号的。
那么,高刘白鹅有什么特点,为何获得广泛认可与交口称赞呢?我们可以在《肥西乡镇春秋》找到答案。原来,高刘原先最出名的是咸鹅、咸肫、鹅掌,合肥人都爱吃,安徽地区对这些食品的认可度也很高,各类高刘白鹅产品也是走亲访友馈赠的佳品。从外观上来看,高刘产的大白鹅外形也特别美观,体型大、羽绒白,“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句正符合对于高刘大白鹅的描写。
高刘白鹅属于寿合白鹅,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高刘白鹅市场,年成交20余万只,交易额700万元以上,2014年白鹅交易415万只(含咸鹅与活鹅)。缘此,有人把高刘称为“白鹅之乡”。白鹅市场如同聚宝盆,年交易额10多亿元。
怎样养殖鹅
1、舍饲育肥法
舍饲育肥法是将鹅饲养在光线较暗的舍内,增加鹅的饲养量,加大饲养密度,控制鹅的运动范围,减少鹅的活动,以降低鹅的能量消耗。这期间主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为主,每天喂3~4次(晚上加喂1次),随意采食,吃饱不吃为止,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55%、米糠27%、豆粕7%、鱼粉3%、矿物质添加剂1. 5%、贝壳粉2%、骨粉1%、石粉3%、食盐0.5%。
2、上棚育肥法
上棚育肥法是用木料搭建成一个棚架,离地面50~60 cm高(便于通风以及粪便的积累或清理),棚架上用木杆分别隔成若干小栏,每个小栏大小6~9 m2为宜,每个小栏可饲养30~35只鹅,每个小栏的周围悬挂食槽和水槽(离网底30~40 cm高),每个小栏都装满鹅,以限制鹅的活动。每天喂3~4次(晚上加喂1次),随意采食,吃饱不吃为止,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55%、米糠27%、豆粕7%、鱼粉3%、矿物质添加剂1.5%、贝壳粉2%、骨粉1%、石粉3%、食盐0.5%。
养鹅养殖鹅
一亩地大约能够饲养400-450只左右的成年鹅,而雏鹅的养殖密度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
中小型鹅,1-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20只。6-1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0-15只。11-1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5-12只。16-2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2-8只。20日龄以后,每平方米饲养8-6只。
鹅是怎么养殖的
养鵝需要有草地。养殖技术简单,市场需求稳定。利润可观。
鹅怎样养殖
1、雏鹅保温
鹅雏绒毛稀少,调节体温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要做好保温育雏工作。育雏室温度1~5日龄为27~28℃,6~10日龄25~26℃,11~20日龄20~24℃,以后逐步降至常温。
2、雏鹅防湿
潮湿对鹅雏健康和生长影响很大,湿度高易发生下痢或感冒,湿度过低易引起拉稀,羽毛生长减慢。育雏室宜保持相对湿度50~60%。10日龄后,相对湿度为50~55%。
3、饮水开食
鹅雏出壳24小时后,先饮水后喂食,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进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防疫管理
如果种母鹅未注射过小鹅瘟疫苗,所产的鹅雏易患小鹅瘟,必须进行防疫。出壳3~5天后,注射1∶10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毫升,1~2周后再注射1∶50倍的小鹅瘟疫苗0.5毫升,以预防小鹅瘟的发生。同时,在饲料中加入喹乙醇或复方敌菌净等抗菌素,以预防禽出败的发生。
5、鹅舍卫生
如果没有水上活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生长鹅舍每天扫除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活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维持环境干净、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6、调整密度
1周龄内鹅雏每平方米养25羽;2周龄内每平方米养20羽,3周龄内每平方米养15羽,1月龄鹅雏每平方米养10羽。同时在管理上,要将强、弱雏,大、小雏,健、病雏分开饲养,使鹅雏生长均匀一致。
养殖鹅的图片
1、首先画出鹅又长又扁的嘴巴,然后在嘴巴上面点出一个小点,天鹅的嘴巴的形状就完成了。
2、接着画出鹅的头部和长长的脖子,往后用波浪线画出它美丽的羽毛,在中间画出天鹅的身体。
3、然后画出她更多的羽毛,画的时候注意越往后羽毛的就越来越大,往下用波浪线画出水波纹。一只鹅的形状就完成了。
4、最后涂上颜色,给鹅涂上天蓝色,嘴巴涂上黄色。一只简单又漂亮的鹅就画好了。
鹅养殖场图片
鸡比鹅少165只,所以鸡的数量是(鹅的数量-165)只。鸭比鹅多458只,所以鸭的数量是(鹅的数量+458)只。 鸭比鸡多(鹅的数量+458)-(鹅的数量-165)=458+165=623只。
养鹅养殖技术
大概需要 1-2个人。
养鹅分为两种养法,一种是散养,一种是圈养。
散养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养五百只鹅,1000只鹅则需要2个人。
圈养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养二千只鹅,所以这种方式1000只鹅一个人养就可以了。
养鹅技术:
1、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2、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3、饲喂方法
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
4、保持适宜湿度
实践证明,湿度以65为最适宜。适宜的湿度使雏鹅的水分蒸发与体热散发比较容易,雏鹅感到舒服,其休息、食欲、活动良好,发育才能正常。雏鹅脱温后,要及时放到室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接受充足阳光。
5、保持空气新鲜
通常是在育雏室两侧或顶部分别留进气孔和排气孔,并装活动门,白天气温高时,适当开大,晚间气温低时,适当关小或关闭。总之,以人进入鹅舍不感到刺眼或刺鼻为宜,注意进气孔不要直接对着雏鹅,防止贼风侵入。
养兔
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