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疾病有哪些,羊猪有共患的疾病
羊的疾病有哪些?
羊常见的传染病有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溶血性链球菌病、炭疽、布氏杆菌病、羊地方性流产、羔羊腹泻、羔羊肺炎、传染性脓疱口炎、羊痘、蓝舌病、绵羊进行性肺炎、山羊脑炎及关节炎等。
养波尔山羊怎么防疫
一.免疫接种:下面是全国羊的主要疫病,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选用。
(一)第Ⅱ号炭疽芽胞苗:预防羊炭疽。皮下注射1ml,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二)布氏杆菌病猪型疫苗:防布氏杆菌病。肌肉注射0.5ml(含菌50亿)。3月龄以下羔羊、妊娠母羊、有该病的阳性羊,均不能注射。
用 饮水免疫法时,用量按每只羊服200亿菌体计算,2天内分2次饮用:在饮服疫苗前一般应停止饮水半天,以保证每只羊都能饮用一定量的水。应当用冷的清水稀释疫苗,并迅速饮喂,效果最佳。免疫期暂定2年。
(三)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羔羊、成年羊均为皮下或肌肉注射5ml,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四)羔羊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3月龄以下羔羊,皮下注射0.5~1.0ml,3月龄至1岁的羊, 皮下注射2ml,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5个月。
(五)羊厌气菌氢氧化铝甲醛五联灭活疫苗:预防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和黑疫。不论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ml,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六)羊肺炎支原体氢氧化铝灭活疫苗:预防由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姓胸膜肺炎。颈部皮下注射6月龄以下幼羊2ml,成年羊3ml,免疫期1年半以上。
(七)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冻干苗按瓶签上标注的疫苗量,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振荡均匀,不论年龄大小,均皮下注射0.5ml,注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八)山羊痘弱毒疫苗:预防山、绵羊羊痘。皮下注射0.5~1.0ml,免疫期1年。
(九)口蹄疫疫苗:
1.口蹄疫疫苗的特性
疫苗应为乳状液,允许有少量油相析出或乳状液柱分层,若遇此可轻轻振摇使乳状液恢复均匀后使用。若遇破乳或超过规定的分层(水相泌出按规程规定不能超过1/10)则不能使用。疫苗应在2-8℃下避光保存,严防冻结。
2.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法
口蹄疫苗宜肌肉注射,绵羊、山羊使用4厘米长的18号针头。
3.口蹄疫疫苗的用量
牛和羊分别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羊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均为深层肌肉注射。其用量是:羔羊每只1毫升,成年羊每头2毫升。
4.使用疫苗时的注意事项
⑴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并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不可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接种时针头逐头更换,更不得一只注射器供两种疫苗混用。
⑵免疫接种前应了解动物品种、健康状况、病史及免疫史,凡有病、瘦弱、临产母畜(10-15天)不应接种,待病畜康复、母畜产后再按规定补注。接种动物应处于休息、安静条件下并保持清洁干净。非疫区的牲畜,于注射后28天方可运输。
⑶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直射;注射部位剪毛后用70%-75%酒精棉或碘酊擦净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疫苗必须注入肌肉内,切不可注入脂肪或皮下。
⑷接种后加强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停食或减食1-2天属正常反应。少数牲畜因品种、个体状况原因可能出现疫苗过敏反应,应加强观察,及时用肾上腺素或其它办法急救治疗,以减少损失。
5.家畜接受免疫后可对其保护4至5个月。
注射疫苗一般反应较少。注意事项参考口蹄疫苗。
波尔山羊羔羊拉痢疾,很严重,用什么样的药治疗效果好?
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波尔山羊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波尔山羊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波尔山羊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波尔山羊羔羊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治疗方法:内服土霉素0.2~0.3克或土霉素、蛋白酶各0.2~0.3克,水调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也可将敌菌净与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每公斤波尔山羊体重用药30毫克。
波尔羊口蹄疫的各种症状和预防及治疗
羊口蹄疫症状及其防治
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病畜水泡中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病毒多由于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寒冷容易流行。
症状本病以牛最易感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不喜饮水,闭口呆立,开口时,大量流涎。病畜口腔黏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发生水泡或糜烂。起初水泡只有豌豆到蚕豆大,继而融合增大或连成片状,1天~2天破溃后,形成红色烂斑。很多病例出现条状、高低不平的水泡(波浪式),用手抓取时,常能大片地脱落。少数病例在鼻镜、角基及乳房上发生水泡。发生口腔水泡后或同时,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和烂斑,若破溃后被细菌污染,时发跛行严重。幼牛常并发严重的胃肠炎。
羊的感染率低病羊口腔黏膜上可见到水泡、烂斑和弥漫性炎症变化,山羊比绵羊明显,但主要症状在蹄部,有50%以上病例为蹄型口蹄疫。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和烂斑,跛行。哺乳羔羊对口蹄疫特别敏感,常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发病急,死亡快。
防治预防病畜疑似口蹄疫时,应立即报告兽医机关,病畜就地封锁,所用器具及污染地面用2%苛性钠或远征金碘与神五消毒液交替使用喷洒消毒。确认后,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及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发病畜群扑杀后要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外出要全面消毒,病畜吃剩的草料或饮水要烧毁或深埋,畜舍及附近用2%苛性钠、远征金碘与神五消毒液交替使用喷洒消毒,以免散毒。
接种对疫区周围牛羊,选用与当地流行的口蹄疫毒型相同的疫苗,进行紧急接种,用量、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须严格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治疗病初,即口腔出现水泡前,用血清或耐过的病畜血液治疗,同时使用瘟毒克+强安林进行肌肉注射,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口腔及蹄部。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
口腔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每天涂搽3次~4次,用大酱或10%食盐水也可。
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紫药水)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防治方法
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
3、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l)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
口蹄疫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人可因接触病畜,处理病畜肉品等而感染此信息来自: 最牛养殖网
作者:山东诚惠肉牛养殖场 来源:原创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