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指的是什么虾,新对虾属是对虾吗
对虾指的是什么虾?
对虾指的是明虾。
对虾 (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和斑节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的虾类。
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经大量进行商品养殖,产量正在迅速增加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
沙虾和对虾的区别:
1、对虾生活习性:对虾可分为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渤海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穆吉对虾、长毛对虾等)。前者生活在浅海沿岸,白天经常潜入沙层,无大范围运动;后者则经常生活在河口淤泥质水域,进行广泛的移动和迁移。
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2、沙虾生活习性:沙虾是广盐性、营游泳和底栖生活的虾类。沉积物的选择并不明显。泥沙、泥沙等沉积区分布广泛。沙虾的幼虫常在浅水河口附近或内湾微咸淡水区聚集,生长过程中逐渐向近海浅海栖息地迁移。
盐水对虾的做法 明虾的做法
盐水对虾的做法 明虾的做法
对虾身体前部为头胸部,较粗短,由头部6节 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共14节,分节不明显, 覆盖头胸部的背面和两侧的一片坚硬的大甲壳,叫做头胸甲,它的前端中央有平直前伸、细长而尖利的额角,俗称虾枪或额剑,具有保护眼睛和防御敌害的作用。额角侧扁,上、下缘皆有短齿,呈锯齿状.对虾属中不同种短齿数有所不同,这是分类依据之一胸甲的前端、额角的下方两侧有一对复眼,呈肾形,眼柄能自由活动。口位于头部腹面的一对大颚之间,前方有一片半圆形的上唇,后方有两片并列的下唇,大颚被上、下唇覆盖.胸部两侧有鳃,着生于胸部附肢基部及附近的体壁上.由头胸甲两侧包被而形成鳃腔。腹部对虾身体的后部为腹部,较细长,由7节构成,分节很明显。前5节较短,第六节为最长。腹部自前到后逐节变细,量后一节很细,末端甚尖,称为尾节。肛门位于尾节腹面的基部.腹部各体节的背面及两侧均包被一比较坚硬的甲壳,前一片的后绿均覆于后一片之上:,相连处的甲壳薄而柔软,前后折叠,以便于体节的活动。
盐水对虾的做法 明虾的做法
对虾为什么又叫明虾
透明的。
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Penaees chinensis,中国明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牤牛岛对虾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吃明虾有什么功效
您好:
明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明虾为什么要少吃?
一般人都可食用明虾,不过对虾过敏者、过敏性疾病患者、风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者不吃明虾,这些群体食用明虾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加重自身的病情。
明虾,别名:东方对虾、对虾、中国对虾。明虾是海水虾,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中医认为,其味甘碱性温,可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适于多种烹调法制菜。吃虾的益处多,它带有很多高质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且还是蛋白质食物的摄取源,不含胆固醇,且脂肪与热量成分一向极低。
虾虽好吃,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于以下所说的这几类人群尽量少吃。这些人不适合吃虾:
1、对虾过敏者。
2、一些过敏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等,因食虾可造成这种病症发病。
3、风湿病患者。虾属于高嘌呤食物,容易加重痛风症状。
明虾的食用禁忌
食虾时严禁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否则,可生成三价砷,能致死;虾不宜与猪肉同食,易损精;同时忌与狗肉、鸡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糖、果汁与虾相克:同食会腹泻。
对虾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