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立体养殖,田螺立体养殖
海水立体养殖
太平洋牡蛎是广盐性品种,原产于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是一种适应性强、个体大(每只重20克~30克)、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肥美的优良贝类。近年我国东南沿海有的地方引进养殖并先后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太平洋牡蛎一般在每年的夏秋季放苗,次年的1月~3月或8月~10月可收获。由于其生长较快,从苗种到养成,只需9个月时间便可收获上市,这也是太平洋牡蛎的最大特点。养殖方法可来取滩涂插柱式吊养、深水浮筏式吊养等立体养殖方法。采用筏式吊养的方法养殖,一般亩产可达800公斤~1000多公斤,高产的亩产量相当于本地牡蛎品种的1倍以上。据了解,广东南澳县吊养的太平洋牡蛎面积达4千亩,年总产量1万吨,产值1千万元,养殖经济效益明显。
太平洋牡蛎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与经济价值,有“海洋牛奶”之美誉,是很值得发展的一个牡蛎养殖优良新品种。
海水立体养殖运用了什么原理
答:不可以。如果缸壁钙藻多,就是把那些只能在海水里生长的生物处理掉,把水换成普通的淡水就可以
生态鱼缸这是一个微型的人造生态系统,水、鱼、植物、灯光,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生态景观,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环环相扣。鱼缸中的水给植物根部灌溉,同时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成分,净化水质,鱼儿还可以吃掉植物的弱根,植物生长灯给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能力,让植物释放更多的新鲜空气。
海水立体养殖能量流动
海洋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海洋生物资源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首先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每年为全球人类提供了22%的动物蛋白。同时,许多海洋生物还具有重要的药用及工业价值。
其次海洋也主宰着地球的气候变化、物质循环及整个生态系正常的运作,如果海洋受到污染破坏,陆地上的生命也就会随之灭亡,丰富多样化的海洋生物不但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与休闲等多功能的需求,而且还由于在分解废弃物、调节气候、提供氧气等方面的作用,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维持系统。这些多样性极高的海洋生物大多分布在俗称"海中热带雨林"的珊瑚礁或红树林、大陆架、潮间带及河口等沿岸地带,而在这狭窄的沿岸地区,却是最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与破坏的。
据估计到2020年人类对沿岸及海洋环境之需求,包括再生性资源、废弃物处理、生活空间及工业农业的发展等将会达到目前的两倍。
因此,维护海洋生物和生态多样性已是目前各国皆有的共识。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
海带养殖时要选健壮的海带幼苗,大小要均匀,色泽要鲜亮。幼苗的出库时间要根据水温定,水温稳定在19度以下才行。
先暂养在风浪小,水色清,流水畅的海区。养殖期间要及时拆连,调节水层,还要勤刷洗,防治病害。另外,水质最好用肥水,切忌不能在工业废水污染的海水中养殖。这样就可以养出味道鲜美的海带了
海水立体养殖模式
1、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好处: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增产,同时可为社会增加水产品供应,丰富人们的"菜篮子",不仅让人们的稻田少施化肥,节约开支,还能既卖稻子钱又收养鱼钱。
2、立体养鱼
立体养殖的鱼可以养多种多样的鱼,按照上中下层来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等等
好处:在上层养殖的草鱼的排泄物和剩余的饲料成为水塘中层鲢鱼、鳙鱼的主要食物来源。而鲢鱼、鳙鱼的粪和吃剩的鱼食也成为水底生活的鲤鱼、鲫鱼、鲮鱼的饲料,形成了科学的食物链,对多种鱼类生长都有利。
3、种藕养鱼
藕塘里是鱼类养殖的一个天然的环境,将藕、鱼、泥鳅混养在一起
好处:在藕塘里养殖,藕叶会为鱼和泥鳅提供遮蔽处,泥鳅可以疏松土壤,帮助莲藕生长。而且藕叶可以当做鱼的饲料,鱼的排泄物野味莲藕提供了天然的肥料,莲藕和鱼的味道都非常好。一般每亩的莲藕能产900多斤,鱼能产1000多斤,泥鳅能产2000多斤。
4、分级养殖模式
这种分级养殖模式是要把养殖的过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用一级的鱼苗养至二级鱼苗,再养殖到三级的成鱼。
好处: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把控鱼生长的全过程,及时做好防治工作,还能全年不间断地提供鱼。靠这种养殖模式的广州一家大型养殖场,一年产的草鱼达1.5万吨,年产值1.6亿元
5、网箱养鱼
网箱养鱼是用网片制成的箱笼放到一定深度的水域,靠着天然的海水、湖水养殖鱼的一种模式,比较适合养殖鲤、非鲫、虹鳟、团头鲂一些鱼类
好处:网箱养殖又很多方法,如浮动式、下沉式,网箱养殖可以让鱼不与泥土接触,更能提高鱼的加工性 能和品质,提高鱼价,而且从山林、农田、村庄流入的腐植质和肥水较多,食料生物丰富,有利鱼类的生长
6、猪—沼—草—鱼养殖
这是生态综合的养殖模式,猪粪进沼气池发酵,产生的废渣、废水一部分做肥料种草喂猪,一部分进鱼塘养鱼。
好处:农民不仅可以从养猪获取经济利益,还能把 猪粪、猪尿排入沼气池发酵除臭,产生的沼气用来烧火取暖,废渣废水大部分变成有机肥,用来种植一种叫甜象草的植物。剩下的则流入一口大鱼塘,被鱼塘中的各类微生物所分解和吸收,微生物又最终成为罗非鱼、大头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
海带生于海边低潮线下2m深度的岩石上,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材上。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种可食用海藻。
海带属于亚寒带藻类,是北太平洋特有地方种类,大西洋也有一些海带分布。海带大部分都分布于北半球,同时南半球也有少量分布,一般多生长在潮下带海底岩石上。海带生长主要受温度、光照影响、营养盐和植物激素等等因素影响。
海带成本低廉,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海生资源。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
表层海水盐度,受降水影响,不稳定,深层盐度较稳定。
海水立体养殖研究
海水可养殖:
1、石莼,绿藻门,丝藻目,石莼科,石莼属。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海藻。
2、大羽毛藻,产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日本等地,羽毛状的海藻,生长快速,但没有扭纹藻那样强健及坚韧。饲养难度简单,是理想的海水水质生物“过滤器”。
3、葡萄藻,是蕨藻属的一种可食用藻类。在日本也被称为绿色鱼子酱和长寿藻。由于长茎葡萄蕨藻对生长环境、水质的要求极高,人工养殖难度大,养死了也不要自责,因为本来就不好养。目前只有在菲律宾马丹岛、日本冲绳岛、台湾地区和中国沿海城市青岛有这种海藻的养殖场。
4、轮叶黑藻,轮叶黑藻又称灯笼泡子,防止在幼苗期被虾蟹夹断,造成种植失败和死亡,当长成成株时,可以撤掉防护网;夏季时要及时进行打头割草管理,防止大面积生长,造成爆发和封塘;虾蟹收获完后,进行全面打捞。
海水立体养殖优点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海水立体养殖中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
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研等。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 (区别于生物资源),但其开发方法同海洋矿物资源的方法完全不同。
1、按照资源有无生命分类,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按照资源的来源分类,可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资源,来自地球本身的资源和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资源。
3、按照能否恢复分类,可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
4、按照资源的属性分类,可分为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和化学资源。
扩展资料:
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深耕海洋,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生态修复,环境友好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之路。
通过“藻、贝、参、鱼”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形成海洋生态立体混养系统,将海水养殖、增殖放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养护结合起来,不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还显著提升了养殖区域海水质量,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 环境容纳量 种间关系
2011年为保护海徉生态,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1985年3月6日国务院发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严格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中的“倾倒”,是指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载运工具,向海洋处置废弃物和其他物质;向海洋弃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海上人工构造物,以及向海洋处置由于海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及与勘探开发相关的海上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他物质。
“倾倒”不包括船舶、航空器及其他载运工具和设施正常操作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和其他管辖海域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
为倾倒的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或港口装载废弃物和其他物质;
为倾倒的目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和其他物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焚烧处置废弃物和其他物质。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四条
海洋倾倒废弃物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机构(简称“主管部门”,下同)。
第五条
海洋倾倒区由主管部门商同有关部门,按科学、合理、安全和经济的原则划出,报国务院批准确定。
第六条
需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应事先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的格式填报倾倒废弃物申请书,并附报废弃物特性和成分检验单。
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予以审批。对同意倾倒者应发给废弃物倾倒许可证。
任何单位和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载运工具,未依法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洋倾倒废弃物。
第七条
外国的废弃物不得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进行倾倒,包括弃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海上人工构造物。违者,主管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治理,支付清除污染费,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倾倒废弃物,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损害的,按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八条
为倾倒的目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的任何船舶及其他载运工具,应当在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15天之前,通报主管部门,同时报告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的时间、航线、以及废弃物的名称、数量及成分。
第九条
外国籍船舶、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由于海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及与勘探开发相关的海上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他物质需要向海洋倾倒的,应按规定程序报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条
倾倒许可证应注明倾倒单位、有效期限和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倾倒方法等事项。
签发许可证应根据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主管部门根据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换或撤销许可证。
第十一条
废弃物根据其毒性、有害物质含量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分为三类。其分类标准,由主管部门制定。主管部门可根据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对附件进行修订。
禁止倾倒附件一所列的废弃物及其他物质(见附件一)。当出现紧急情况,在陆地上处置会严重危及人民健康时,经国家海洋局批准,获得紧急许可证,可到指定的区域按规定的方法倾倒。
倾倒附件二所列的废弃物(见附件二),应当事先获得特别许可证。
倾倒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无毒的废弃物,应当事先获得普通许可证。
第十二条
获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在废弃物装载时,应通知主管部门予以核实。
核实工作按许可证所载的事项进行。主管部门如发现实际装载与许可证所注明内容不符,应责令停止装运;情节严重的,应中止或吊销许可证。
利用船舶倾倒废弃物的,还应通知驶出港或就近的港务监督核实。港务监督如发现实际装载与许可证所注明内容不符,则不予办理签证放行,并及时通知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主管部门应对海洋倾倒活动进行监视和监督,必要时可派员随航。倾倒单位应为随航公务人员提供方便。
第十四条
获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应当按许可证注明的期限和条件,到指定的区域进行倾倒,如实地详细填写倾倒情况记录表,并按许可证注明的要求,将记录表报送主管部门。倾倒废弃物的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载运工具应有明显标志和信号,并在航行日志上详细记录倾倒情况。
第十五条
倾倒废弃物的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载运工具,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九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为紧急避险或救助人命,未按许可证规定的条件和区域进行倾倒时,应尽力避免或减轻因倾倒而造成的污染损害,并在事后尽快向主管部门报告。倾倒单位和紧急避险或救助人命的受益者,应对由此所造成的污染损害进行补偿。
由于第三者的过失造成污染损害的,倾倒单位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确凿证据,经主管部门确认后责令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
在海上航行和作业的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载运工具,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弃置时,其所有人应向主管部门和就近的港务监督报告,并尽快打捞清理。
第十六条
主管部门对海洋倾倒区应定期进行监测,加强管理,避免对渔业资源和其他海上活动造成有害影响。当发现倾倒区不宜继续倾倒时,主管部门可决定予以封闭。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主管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治理,支付清除污染费,向受害方赔偿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并视情节轻重和污染损害的程度,处以警告或人民币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要求赔偿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应尽快向主管部门提出污染损害索赔报告书。报告书应包括:受污染损害的时间、地点、范围、对象、损失清单,技术鉴定和公证证明,并尽可能提供有关原始单据和照片等。
第十九条
受托清除污染的单位在作业结束后,应尽快向主管部门提交索取清除污染费用报告书。报告书应包括:清除污染的时间、地点,投入的人力、机具、船只,清除材料的数量、单价、计算方法,组织清除的管理费、交通费及其他有关费用,清除效果及其情况,其他有关证据和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如下: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处以警告或人民币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伪造废弃物检验单的;
(二)不按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填报倾倒情况记录表的;
(三)在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况下,未及时向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报告的。
凡实际装载与许可证所注明内容不符,情节严重的,除中止或吊销许可证外,还可处以人民币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凡未按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通知主管部门核实而擅自进行倾倒的,可处以人民币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可处以人民币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
(二)不按批准的条件和区域进行倾倒的,但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况不在此限。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直接责任人,主管部门可处以警告或者罚款,也可以并处。
对于违反本条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致人伤亡的直接责任人,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条例,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主动检举、揭发,积极提供证据,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损害有成绩的个人,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
禁止倾倒的物质
含有机卤素化合物、汞及汞化合物、镉及镉化合物的废弃物,但微含量的或能在海水中迅速转化为无害物质的除外。
强放射性废弃物及其他强放射性物质。
原油及其废弃物、石油炼制品、残油,以及含这类物质的混合物。
渔网、绳索、塑料制品及其他能在海面漂浮或在水中悬浮,严重妨碍航行、捕鱼及其他活动或危害海洋生物的人工合成物质。
含有本附件第二项所列物质的阴沟污泥和疏浚物。
附件二:
需要获得特别许可证才能倾倒的物质
含有下列大量物质的废弃物:
(一)砷及其化合物;
(二)铅及其化合物;
(三)铜及其化合物;
(四)锌及其化合物;
(五)有机硅化合物;
(六)氰化物;
(七)氟化物;
(八)铍、铬、镍、钒及其化合物;
(九)未列入附件一的杀虫剂及其副产品。
但无害的或能在海水中迅速转化为无害物质的除外。
含弱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
容易沉入海底,可能严重障碍捕鱼和航行的容器、废金属及其他笨重的废弃物。
含有本附件第二项所列物质的阴沟污泥和疏浚物。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