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蛋鸡场粪沟怎么设计图,蛋鸡养殖场粪坑设计图
养鸡场化粪池结构图
三格化粪池:由二根过粪管连通的三个格室密封粪池组成。根据三个池的主要功能依次可命名为截留沉淀与发酵池(第一池)、再次发酵池(第二池)和贮粪池(第三池)。
三格化粪池厕所的地下部分结构,由便器、进粪 口、过粪孔、三格化粪池、清渣口五部分组成。
便器:由工厂加工生产或自行预制,便器采用直通式, 与进粪管连接,也可使用水封式便器,不再安装进粪管。
进粪口 :塑料、铸铁、水泥管均可,内壁光滑、防止结粪。 直径为10〜15厘米,长度为30〜50厘米。
过粪孔:可采用挡板设置,也可采用塑料管连通,其孔 径约为10〜15厘米。
养鸡场化粪池结构图片
养猪场所处的环境以及规划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在新建或改扩建猪场时,盲目投资建设,不仅增加运营成本,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养殖化粪池建造标准
1、猪场的选址
选地。养猪场在选择养猪用地时要注意土地的的性质,不能选择用基本农田,并且要对该地块及周围地块今后的开发方向有所了解,避免所选地块与政府其他开发项日相冲突。
地势。养猪场要求地势高燥,场地的高度至少要在历史洪水的水平线以上,地下水位在2m以下,地势要求平坦但具有一定的缓坡,但是坡度不宜达大,不应超过20度,以便于排水排污。可避免地面潮湿,利于猪体的热调节及肢蹄的发育,可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袭。养猪场要求背风向阳,通风良好,这样可通过自然通风保持圈舍的温度及相对湿度,防止舍内有害气体大量的积滞。
周边环境。还要求根据养猪场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饲养管理特点等选择场址,要求猪场要距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1000m以上,并且要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者侧风向;距离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场以及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000m以上,周围3000m没有大型化T厂或者其他畜牧污染源。养猪场周边的交通要方便,供电要求电压稳定,少停电。
水质和供水量。养猪场用水量大,尤其是日前养猪场多为规模化养殖,每天的需水量都非常多,如果水源不足会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凶此猪场的选址还要注意水源是否充足。同时还要注意水质,要求水质要符合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水中的细菌含量不可超标,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不可过高,凶此在建猪场前还要到相关的机构检测该场地的地下水水量和水质是否达到标准。
排污。猪场排污一直以来都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规模化猪场,日产粪污量大,并且污水的日产量也因清粪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建场时要确定好污水处理场的位置,一般污水处理区应该设计在猪场地形以及风向的下游,这样便于排污,并且可以保证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空气质量。另外,在选址时,猪场的周围最好有较大面积的农田、果园等,这样可以将粪水处理后当作肥料使用,不但可以利于粪水的处理,还可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猪场的建场面积要地势地形以及养殖规模来定,猪场的生产区的总建筑面积要按年出栏一头生猪需0.7~1lT12来计算,其他区域则要根据实际的规模大小来确定,在计算占地面积时要将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等都考虑进去,还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2、猪场的布局
日前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各功能区的细分布局影响着猪场建设投资、经营管理、组织生产、劳动效率、疫病防控,同时还影响着猪场的小气候条件,从而影响着养殖经济效益。凶此在定好场址后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区规划与布局。养猪场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畜管理区。生产区又分为猪舍、料库等;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建筑物以及职工的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等;病畜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在划分各区时要综合的考虑,既做到利于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又做到使生产达到有机的联系,凶此要根据风向和地势去场区进行划分。
生产区的猪舍根据种猪群、仔猪群和育肥猪群进行分区,各群要在不同的地段分区饲养,其中种猪群和仔猪群应设置在防疫较好的地方,不同猪群间要保持100~200m的卫生间距,种猪舍还细分为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空怀母猪舍。种猪舍要与其他猪舍隔开,并且要设置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与公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的刺激。分娩舍要与妊娠舍与保育舍接近,育肥舍则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且要与出猪台较近;生产区饲料料库的设置要在不需要外来运料车辆进入的前提下,还要方便饲料的运进与运出,同时还要与猪舍保持最短且最方便的距离,还应设置在猪场地势的高燥处。
管理区凶与外界的联系较为紧密,凶此要与交通线、销售点、电路、水源以及饲料供应地的距离较近,管理区应设置在场区内的上风口,并且场外运输与场内运输的车辆要严格的分开。另外,管理区还包括办公室、食堂和宿舍,这些地方应该独立设置。
病畜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与,该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的地方,并与猪舍的卫生距离保持在300m。病畜隔离区要与外界隔绝,要设置有单独的通道和出人口,与其他猪舍的距离保持在300~500m。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地也要与猪舍保持300~500m的距离,并且要严密的隔离。
猪场的四周要开有防疫沟,还要做好绿化T作,不但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利于防疫,还可以改善猪场的小气候,起到防暑、防寒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减弱噪声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凶此在对场区进行布局时不可忽略绿化的重要性。
space
养殖化粪池建造标准
1、养猪场的选址
1.1远离工业区和居民区
建造养猪场要综合考虑2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猪场周围3000m以内没有大型化工厂、采矿场、制革厂、屠宰场等污染企业。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公共卫生准则,不要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养猪场与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保持在1000m以上。
1.2土质的选择
养猪场对土质的要求并不高,越是贫瘠的地方,越适合建造养猪场。一般以沙质土壤为好,要求吸水性好、透气性强,质地坚硬。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建设养殖场,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次耕地,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1.3地势高燥,通风向阳
1.3.1地势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便于排水。低洼地带蚊蝇聚集,容易导致疫病的滋生和蔓延。山区有部分养猪场建在河道中,一方面不利于泄洪,另外也不利于防疫。
1.3.2通风及采光
建设养猪场要做到通风向阳,但要减少冬春季节风雪侵袭。特别是山区,要注意避开冬季西北方向的风口,防止“贼风”侵袭。
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通风、向阳、干燥、卫生”。
1.4交通便利,水电配套
为了保证防疫需要,减少噪音污染,养猪场离交通主干道至少1000m以上,并有专用道路与主干道相通。
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最好用深井水。河水和池塘水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不适宜作为养猪场水源。同时,电力供应要有保障。
1.5禁止在保护区修建养猪场
不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地建场,开工时要具备环保局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2、猪场的规划布局
养猪场要想做到布局合理,首先要懂得养猪场如何分区。原则上养猪场分为4个区,即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包括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区应该建在猪场大门外;生产管理区主要包括办公、饲料加工贮存、水电供应设施等;生产区为各类猪舍及生产设施;隔离区包括隔离猪舍、兽医室、粪污处理设施等,该区是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的重点。
2.1四区排序
按照夏季主导风向,生活区在主风向最上方,依次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这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2生产区布局
生产区内各猪舍的布局要考虑转群方便,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种公猪舍和空怀母猪舍相近,妊娠舍和产房相临,仔猪舍要靠近育肥猪舍。按照规模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即配种→妊娠→分娩→培育→生长→肥育→出栏进行,种猪舍在上风向,依次为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猪舍位于下风向,临近装猪台。
2.3猪舍间距
猪舍间距要综合考虑光照、通风、防疫、防火、占地等方面的因素,过大则占地太多,过小不符合标准化要求,通常以不少于前排猪舍高度的3倍为宜。
2.4净污道分离,雨污分离
2.4.1净污道分离
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所谓净道即喂料和管理通道,污道是指运送粪便和病、死猪的通道。两者要分开,包括场区大环境和猪舍内小环境2个方面,都要实行净、污道分离。
2.4.2雨污分离
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粪污处理利用能力相对较低。为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养猪场要做到雨污分离。这样,雨水走明道,污水走暗道,通过排污管进入密闭式化粪池。山区地形有一定的坡度,不易堵塞。平原区铺设排污管道时,要留出一定的坡度,同时,建议在各猪舍排污口设沉淀池,将污泥、粪渣等杂物沉积后,再排出污水,不易堵塞。
3、猪场防疫及无害化处理
标准化养猪场宜采用“自繁自养”饲养模式,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确保养猪场生产安全。
3.1消毒池
猪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宽度与大门口相同,长度相当于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长度,深度为30cm左右,没过车轮胎即可,水泥结构,池内经常放有消毒液。
3.2消毒通道
进入场区要有专用消毒通道,即防疫消毒室。常用的有喷雾消毒、紫外线消毒以及在地面附着物上喷洒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进入生产区门口有紫外线消毒室,工作人员在此消毒,更衣换鞋。
3.3粪污处置
对于猪舍排出的粪便污水,提倡采用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先干清,后用少量清水冲洗,清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杀毒灭菌。沼气池的容积要足够大,视养殖规模而定,以保证完全利用养殖场的粪污。
3.4病死猪处理
有条件的养猪场可购置焚尸炉对动物尸体进行焚烧,彻底杀毒,处理重大动物疫病通常采用此种方法。没有焚尸炉的养殖户,可在粪污处理区建造尸体处理井,将病死猪投入专用埋尸坑,使其腐败,埋尸坑一般直径3m,深10~13m,要求底部和四周用不透水材料制成。
鸡场化粪池建设图
做粪便池的时候可以选择三个化粪池,由相连的三个池子组成的中间有过分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和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一般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才可以输转到下一个层面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就会成为优质化肥,这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养殖场化粪池结构图
各种规格型号均有,标准尺寸一般与图集一致,如是非标,则体积一致。即同规格的,体积相同。
小型养鸡场鸡粪处理
干燥法
干燥法又分为高温快速干燥、机械干燥和自然干燥法三种。高温干燥要在不停运转的脱水干燥机中加热,在500摄氏度的高温下,短期使水分降到13%以下,既可以做饲料。自然干燥的话多用于广大农户,在鸡粪中掺入米糠,在阳光下暴晒,干燥后筛去杂质,装入袋内或置于干燥处备用。
发酵法
发酵法又分为板料发酵、酒糟发酵和机械发酵。拌料发酵就是将鸡粪和其他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发酵,鲜鸡粪、米糠、碎青饲各占三分之一混匀,喷洒清水直至达到60%左右,装入缸内或是砖砌的池内,压实后用塑料布封闭。机械发酵就是用鸡粪再生饲料发酵机,半天即可达到发酵目的。经过发酵的鸡粪呈现黄褐色、松散、有微酸香甜味道,适用于中小型鸡场。
青贮法
采用新鲜鸡粪50-65%,切碎的青饲料、核本牧草类饲料25%、米糠10%混合,含水时控制在60%左右,压实封严后,在30-45天即可利用,用于牛羊和猪的喂养。
膨化法
膨化法又叫热喷法,即将鲜鸡粪先晾到含水量30%以下,再装入密封的膨化设备中,热至200摄氏度左右,压力每平方米8-15kg,经过3-4分钟处理,迅速将鸡粪喷出,体积可比原来增加30%左右。本方法处理效果甚佳,蓬松适口、富含香味。有机质消化率提高10%左右。
至于鸡粪中的矿物质量大、能量偏低、粗蛋白质中质量不高和一些药物残留问题,可以在饲料搭配中解决。
养牛场化粪池结构图
养牛环保需要建立化粪池,化粪池能够有效的处理牛的粪便,使环保条件得到提升。
鸡厂化粪池建设图
通常来讲养殖场日常粪便量(包括清洗圈舍的粪水)很大,沼气池即使是夏天也很难做到将粪便完全发酵所以有条件的还是化粪池和沼气池都建,禽畜粪便先经沉淀池、化粪池渣水分离,渣在化粪池中发酵,液流入沼气池中产气。
这样渣液发酵效率高,处理快,也可以大大降低沼气池清池维护的机率。
养鸡场化粪池结构图纸
答:空心水泥砖能建化粪池,但是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灌填混凝土,预防渗漏。
不管是砖砌化粪池还是水泥砖化粪池,都需要防渗漏等措施保护。化粪池必须按设计图纸长宽高构造结构施工。挖槽宽度深度必大于设计图纸尺寸便于化粪池施工。地基层配料强度防渗处理必须达到或超过图纸设计标准。砌砖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强度标准。内外粉防水防渗规范施工。待强度达到使用标准后才可使用。
养鸡场化粪池结构图解
畜禽养殖场化粪池建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统一,让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操作,保证质量。。
1、符合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
2、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
3、符合化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
4、建在地势平坦、地势干燥、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风向的下风向。
5、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米以上。
6、距生活饮用水源地、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7、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建设布局要求
1、养殖场占地至少在10亩以上,圈舍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2、根据动物防疫要求合理布局场地和建筑物。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严格分开,各区之间设置有效防疫隔离带。
3、生活区应设置在场区的最上风向。
4、管理区须设有饲(草)料房、饲料加工房、兽医室等功能用房。
5、生产区大门口设立门卫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布局合理,分阶段分群饲养;粪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向地势低处。
6、养殖场内道路畅通,严格设置净污道,人员、饲料进出走净道,粪便、病畜及废弃物运输走污道,避免净污道混合交叉,净道宽3米以上,污道宽2.5米以上。
鸡粪化粪池做法与尺寸图
养鸡场粪池水多的处理方法:
买一个专门的抽粪泵或抽粪车,这种专用设备在城市里到处见,车的造价会高些;
在离池面半米到1米之间埋两条直径15公分以上的水管,加过滤罩,通到另一个蓄水池里,这样蓄水池就只有水没有粪了,而粪池的水永远保持在水管以下了;
在粪池水少的时候加入草木灰和泥土,将粪水吸稠,就可以淘干净了。
补充:
养鸡场鸡粪的处理方法粪堆(坑)洒药法。
将敌百虫粉、敌敌畏、 敌杀死等农药以较高浓度洒于粪便上,直接杀灭蝇蛆, 但要注意不让散养鸡误食蛆中毒。
湿泥土密封发酵法。
即将鸡粪运到粪场堆积, 拍打平整、盖上10厘米厚土泥抹平, 使其不进气不漏气,让微生物的里面发酵产热,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此法适于粪堆长期堆放不动。
水冲清粪处理发酵法。
较大规模养鸡场有自来水、也有粪池,可以在午后结合降温, 用水冲洗鸡舍和打扫粪便,使粪水流向粪池,粪便沉淀池底,粪水流走, 定期组织人员将粪池内粪便清到池外,拌土堆积, 用泥封存。放鸡鸭鹅法。在鸡场内散养一部分鸡鸭鹅, 让其捡食蛆虫,但此法不卫生,也不利于鸡群防疫等。沼气池发酵法。在饲养场内建沼气池, 将鸡粪送于池内生产沼气,可以用来烧水煮饭等, 还可用沼气作能源制作膨化饲料,发酵的粪便无臭味, 沼气池中的粪肥要及时清除池外,用干制法或发酵法堆积贮存。喂生物发酵饲料或添加微生态制剂。 利用微生物分解粪便中的臭素,喂10天后粪便无臭味,既提高生产效益, 改善饲养环境,还可减少苍蝇孳生,效果很好。塑料膜密封发酵法。在粪场的粪堆上盖上塑料膜,周围用土、石块压实,不透气,留一端掀盖方便, 将每天打扫的鲜鸡粪加入,再压实,若簿膜幅面窄, 可以互相压边,以水粘合,若粪太稀可适当拌土堆积, 阳光照射发酵几天后,要常掀开簿膜凉晒, 若有蝇蛆孳生则盖上簿膜即可很快杀灭,反复一段时间后, 粪即干成堆,若长期不出售则最好用泥土封存。此法可使粪堆升温快,灭蛆好,适合范围广。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