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馆白鲟,中华白鲟人工养殖
白鲟鱼养殖
1、先从过滤设备和滤材下手。如果是少量蛋白虫的话,用开水烫滤材可能管用。如果蛋白虫较多的话,一定要全面清理过滤设备(滤糟、管子、泵、还有环等等),把你所有的生化棉、过滤棉都扔了换新的。虽然说有人用开水烫过,其实光用开水烫过滤糟,有时候蛋白虫或者其它菌是可以住几百度的高温的,所以还是都换新的。
2、所用的过滤设备都通过高锰酸钾消毒也是可以消除蛋白虫的。
3、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全缸换水,把鱼捞出,全面擦缸,而且用高锰酸钾刷缸。(注:不推荐此方法)
4、下盐。大盐是杀菌的,在过滤糟内加入大盐,可以进行杀菌,唯一的缺点就是要重新培养消化细菌。
5、我们都知道蛋白虫的起因是由于水太肥,喂食多产生的,只要我们减少喂食,勤洗滤材,减少鱼的密度,一般还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
6、用药,可以通过肠虫清和敌百虫来治理,简单快速,可以有效的杀死蛋白虫及其虫卵,用量按说明书就行。
7、还有一种方法,是针对大规模蛋白虫的鱼缸进行的。那就是把鱼捞到暂养缸内,下黄粉对整个鱼体进行药浴,爆氧,升温30到32度左右。然后把高锰酸钾加入原缸内,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管道、滤材都要进行消毒,这样才能够彻底消除蛋白虫!(注:此方法不推荐)
8、其实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入吃蛋白虫的小鱼,比如曼龙,菠萝等,曼龙容易被龙咬伤,有人把曼龙放入底滤仓内,去除蛋白虫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鲟鳇鱼养殖基地
5-8年。野生鲟鱼大多数情况下是鱼龄在5至8龄时候性成熟,就可以有鱼籽啦,养殖鲟鱼性成熟年龄比天然条件下的鲟鱼的性成熟年龄较晚,多在7~12年之间;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的性成熟年龄可推后2~4年。鲟鱼每次产卵在一万颗鱼卵左右,鲟鱼是我国一级保护水生动物。
大白鲟鱼养殖
鲷鱼。又叫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加吉鱼属于鱼纲,鲷(Sea Bream)科。体高侧扁,长五十厘米以上,体呈银红色,有淡蓝色的斑点,尾鳍后绿黑色,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后部臼齿状,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中国沿海均产,但以辽宁大东沟,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龙口、青岛为主要产区。
人工鲟鱼养殖条件
01
池塘条件
池的规格为4亩,池底为沙地,每个池塘有一个独立的进排水口和固定的人工鱼饵池,鱼饵池的底部是水泥和混凝土的底面,并抹平滑,鱼饵池的面积在6-8平方米之间,上面有不同的遮阳网。其水源是自流山涧水,年生水温度在18~24℃之间,水量可充沛,水质清澈,无污染。无需定期补充新水就可独立供水,并可充分利用排水。
02
饲养条件
养鱼池,在安装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并用30-50毫克/米3诱饵锤酸溶液,清洗消毒池,是放鱼池的排水浓度灭菌。选用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苗期放养规范,苗长10-15厘米,尾株放养600-1000株。
白鲟有养殖的吗
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8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四五十种。1990年淡水鱼类总产量 523.7万吨,此外尚有虾、蟹、贝类,其产量仅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 3.2%左右。青鱼、草鱼、鲢、鳙为中国的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亦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就鱼类而言,以温水性者居多,其中鲤科鱼类约占中国淡水鱼类的1/2,鲇科和鳅科共占1/4,其他各种淡水鱼类占1/4。
中国内陆水域的鱼类依地区特点,大体可分为:
①北方区。指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主要有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等耐寒性很强的鱼类。此外,尚有一些鲤科、鳅科、刺鱼科鱼类。
②西北高原区。包括藏北、内蒙古、青海、甘肃、陕、晋等省区。主要有适应于高原急流、耐旱耐咸的鳅科鱼类及青海湖的裸鲤(又名湟鱼)。
③江河平原区。包括长江、黄河、辽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区及各河干流支流和鄱阳、洞庭等湖。该区鱼类鲤科种属特别多,形成中国淡水渔业中心。
④华南区。包括粤、桂、滇东、黔、闽、台湾省区。主要以鲤科、鳅科、鲇科鱼类占优势。
⑤西南区。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包括藏南、四川、滇西等省区。主要是鲤科、鳅科和鲇科鱼类,不少种类与缅甸、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相同。大麻哈鱼和鲥鱼是溯河产卵鱼类,鳗鲡是降海产卵鱼类,大麻哈鱼盛产于中国东北,鲥鱼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
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产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其产量一般占世界内陆水域产量的1/10。
中国的淡水养鱼历史悠久,公元前460年范蠡的<养鱼经>是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1958年中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不能解决的淡水鱼养殖的关键问题。中国普遍养殖种类以鲤、鲫和青鱼、草鱼、鲢、鳙、鲂、鳊、鲮鱼为主,还从国外引进了鳟鱼和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粗放的外荡养殖的有鳜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此外,淡水湖泊中还放养河蟹和养蚌育珠,成果显著
白鲟还有人工饲养的吗
没有人工养殖的。因为长江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水中“大熊猫”,是不允许个人养殖长江白鲟的。
长江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
中华鲟鱼家养
中华鲟放在袋中能放7天左右,一般要是买回家后养的话,它存活时间并不长,因为环境、温度和水质都不适合。想要家养的话,一般都需要使用大些的水族箱,并且保证水质干净。在养大之后,就需要换更大的水池来养护。
白鲟人工养殖
我国目前主要引进的鲟鱼养殖品种有:俄罗斯鲟,欧洲鲟,小体鲟,匙吻鲟等十几个品种;我国境内目前有8钟野生鲟,主要发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史氏鲟,达氏鲟,库页岛鲟;发布于长江,金沙江的中华鲟,达氏鲟,白鲟;发布于新疆伊宁等水域的裸腹鲟;发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布伦托海,博斯腾湖的西伯利亚鲟。
鲟鱼养殖基地
中华鲟养殖的话,湖北比较集中,主要是宜昌、荆州比较多,武汉周边也有一些;福建、江西、四川、山东、北京等地方也有养殖。销售市场都话,比较分散,一般长江沿线的几大城市,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等比较集中,另外,广东也有一定市场。其他地方消费不集中。
白鲟鱼养殖条件和成本
鲟鱼有水中“活化石”的称号,鲟鱼是一种有很高养殖价值的水产项目,随着人们对鲟鱼价值的认识,鲟鱼的养殖也成了一种热门的养殖项目,在进行养殖的时候我们也要重视效益,那么,2018养鲟鱼赚钱吗?2018鲟鱼养殖的成本和利润怎么样?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2018养鲟鱼赚钱吗?
养鲟鱼赚钱吗?
1、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我国鲟鱼人工繁殖研究始于1956年,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在近几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多。
2、养殖水平迅速提高,养殖方式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鲟鱼人工繁殖、养殖技术,基本解决了鲟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鲟鱼成活率由1998年的10%提高到1999年的20%左右,2000年鲟鱼的平均成活率已达50%左右。养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养殖方式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出现室内水槽、室外水槽、水库、池塘、河渠网围、网箱等多种养殖方式;有混养,也有单养;有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有天然饵料。
3、市场供给量迅速增加,鲟鱼价格逐步回落:从1998-2000年短短的3年时间内,我国鲟鱼人工养殖量增加了近10倍。商品鱼平均价格从1998年的600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20元/公斤,下降了75%。目前,鲟鱼成鱼销售市场仍然比较乐观。
2018养鲟鱼赚钱吗?
1、鲟鱼因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一直被禁止捕杀上市流通。鲟鱼一般四百元,小体型的翘鼻子的俄罗斯鲟五十元,杂交鲟20CM当观赏鱼五十元,中华鲟苗十元一条。价格因各地市场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2、市场上的鲟鱼价格是30元/斤左右。鲟鱼肉在上售价为60美元/公斤、鱼籽300美元/公斤、鱼籽酱高达700美元/公斤,鲟鱼皮是制作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磨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3、只有长江里生长的才是中华鲟,而且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市场上卖的都不是中华鲟,它们属鲟鱼科,大多是经过莫斯科鲟或者中华鲟的幼崽繁衍人工培育而成,这样的鲟价格各地皆有不同,随着鲟的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1公斤左右的鲟每公斤价格在60元左右,超过3公斤的价格大约在每公斤130元左右。
2018鲟鱼养殖的成本和利润
1、鲟鱼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终年水温高,鲟鱼生长快,如管理得当,仅1周年(12个月)便可从水花养到1公斤以上,广东地区有欧洲鲟×小体鲟的杂交种养殖一周年体重3公斤的例子。
2、经济效益分析:一条鲟鱼种12㎝约4~4.5元/尾,养一斤鲟鱼饲料成本约6元。综合考虑鲟鱼养殖成本,按成活率90%计,每尾鱼体重1.3斤,养1斤鲟鱼的综合成本为9~10元,市场价格每斤低15元,高22元,其利润也比较可观的。
3、至于销售价格,塘边价1998年达到800元/公斤以上,1999年底为260-360,元/公斤,其中尤以1公斤/尾左右规格售价高,这主要是因为饭店售价太高(1999年底达800元/公斤),消费者不得已只能倾向于消费小规格鱼。出口价格一般也在300元/公斤。这种高价格直接影响了销售量。随着养殖量的增加,2000年塘边价格会进一步下降,销售量则会相应大增。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仍然会相当可观。
4、鲟鱼的养殖成本主要为鱼种费、饲料费、人工费和设备沂1日费等。若以放养30克/尾(体长20厘米)的鱼种、饲料价格10元/公斤、饲料系数1.5、一周年长到1公斤计算,则每尾鱼的成本为鱼种费25元、饲料费15元、人工和设备折合10元,共计50元。若商品鱼售价在100元/公斤,则每尾鱼可售100元,利润仍可达50元,利润率达。
2018鲟鱼养殖的前景
1、鲟鱼为软骨硬鳞鱼,是远古鱼类,有活化石之称,其形态独特,体呈锥形,头、躯干为一平面,身披五行骨板并带有尖棘犹如铠甲,游如梭静如艇,体黑灰色,腹部白色,歪尾形,观之有一种幽深、古朴、别致的感觉,观赏价值很高,在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区将其视为上等观赏鱼。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原因,严重破坏了鲟鱼的生态系统,致使有些鲟鱼种类濒临灭绝。为了挽救这些濒危物种,世界各国在鲟鱼繁殖、放流、养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随着鲟鱼的养殖成功,不但为我国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新品种,在我国掀起了鲟鱼养殖的新热潮,而且满足了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出口创汇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2、鲟鱼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体形如同鲨鱼,在水中能平游、仰游、侧游、垂直游,像潜艇一样十分壮观。它还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恐龙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已灭绝,鲟(鳇)鱼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研究地壳变迁的"活化石"。
3、近年来,欧洲渔业把鲟科鱼类作为经济鱼类养殖的兴趣日益增长,其主要原因为:鲟鱼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筑坝施工破坏产卵场、过度捕捞亲鱼等导致世界性的鲟鱼资源下降。鲟科鱼类,如中华鲟、白鲟等资源短缺(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开发有限。目前,我国对于鲟科鱼类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对国内外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孵化繁殖技术比较完善、适合我国水体养殖的、具有较大市场的、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鲟鱼品种。
鲟鱼饲料的选择方法
1、对养殖周期的影响。不同品质的饲料不仅会对养殖水质、健康状况有影响,而且会对养殖周期有影响。优质的鲟鱼饲料可以加速鲟鱼生长,缩短养殖时间,减少水电、人工成本,而劣质饲料则相反,会无形地增加养殖费用。
2、养殖环境。应选用水中稳定性好、转化率高的饲料。饲料水中稳定性好不仅可以节约饲料,而且可以减少饲料溶解对养殖水环境的污染。优质的鲟鱼饲料,其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相对较高,排出的粪便少,不仅节约饲料,而且降低了粪便对养殖环境的污染,有利于鲟鱼的生长。质量低劣的鲟鱼饲料,水中稳定性差、适口性差、消化吸收率低,导致残料多、粪便多,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残留的饲料和粪便污染水质、腐败后消耗溶氧、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鲟鱼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低劣的鲟鱼饲料,看似价格便宜,但是生长效果欠佳,并且要投入更多的水电成本来维持养殖用水的水质。
3、对鲟鱼健康状况的影响。投喂优质的鲟鱼饲料,鲟鱼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抗应激、耐运输。在山东冶源,鲟鱼出售后,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死亡,鲟鱼收购商会按死亡量扣留部分卖鱼款,因此,鲟鱼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利润,而鲟鱼的健康状况与所使用的鲟鱼饲料有直接的关系。使用劣质饲料所造成的鲟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也应该考虑在养殖成本之内,不能只看饲料的售价。
4、性价比。选择饲料时应关注饲料的转化率或饵料系数,也就是说一斤饲料能长多少鱼或长一斤鱼需要多少饲料,并以此计算养一斤鱼需要的饲料成本,一定不要将关注点集中在饲料价格上。低价饲料不一定能降低饲料投入,高价格的饲料也不一定会增加饲料投入,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养殖经验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利润。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