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槐山羊养殖技术,山羊的养殖技术
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建造羊舍,再引种黑山羊,在养殖中,提供洁净的清水和饲料进行科学饲喂,并做好繁殖、去势等措施。
1.羊舍建造
羊舍要具有防雨、防晒、防疫等功能。根据黑山羊的生物学特性,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①羊舍面积。每只黑山羊平均占有面积是:种公山羊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为2.0-2.5平方米,幼龄山羊为0.5-0.6平方米,阉山羊为0.6-0.8平方米。②黑山羊舍外要有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为山羊舍面积的2-5倍。运动场围栏高度,小山羊为1.3米,母山羊为1.5米,公山羊为2米。运动场内应架设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③防暑、防湿重于防寒。羊舍要建在地势高燥之地,并要求羊舍内部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冬暖夏凉,檐高3米以上,舍外应种树以利防暑降温。
2.喂食和饮水
黑山羊属食草动物,饲料应以牧草、树叶为主,精料为辅。在夏秋季节,应多喂些草料、树叶或牧草,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投喂比例为4∶1,适当补充精料。冬春饲草缺乏季节,应多喂些混合饲料解决饲草不足的问题。混合料参考配方:玉米粉47%、草粉40%、黄豆或饼粕类6%、麦麸4%、预混料3%.黑山羊缺水的后果比缺料更严重,容易导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因此,应供给其充足而干净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
3.黑山羊的繁殖
预产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带羔羊要隔离于小单间饲养(2平方米/间),小单间应保持干燥卫生,阳光充足,温度以18-20℃为宜。①性成熟。公羊一般3-4月龄,母羊4-5月龄,可繁衍后代。②妊娠与分娩。母羊配种后20天不再发情,说明可能已受孕。羊怀孕期为5个月,临产前行走迟缓,腋窝下陷,腹部下垂,阴部肿胀流黏液,举动不安,时卧时起或回头望腹鸣叫。③羔羊早期断奶技术。传统的黑山羊断奶时间为2-3个月,如采取提早训练采食和补饲的方法饲养羔羊,可使羔羊在1-1.5月龄安全断奶。早期断奶除可促进羊发育、加快生长速度外,还可以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多胎多产的目的。
4.及时去势
不宜留种的公羊,除部分留作试情公羊外,其余的在出生7-60日龄进行去势,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便于管理。
5.适时出栏
羔羊出生后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呈现慢-快-慢-停的节奏。黑山羊生长至12月龄时,增重速度显著减慢,18月龄时,各项体尺增长趋于停滞,之后体重处于弱生长,并开始沉积脂肪,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体重趋向于停滞。所以,商品肉羊于12-18月龄、体重30-40千克时出栏最佳,此时出栏既符合羊只的生长规律,又符合市场需求。
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1、放牧。集中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羊的食物来源以草料为主,由于营养单一,加上运动量大,所以长得比较慢。
2、舍饲。常见于城市近郊以及土地紧张的农区,由于是圈养,羊的生活环境好,加上吃得好(饲草之外,还补充营养丰富的精料),所以长得快,日增重、产毛量、料肉比等显著高于放牧。
羊的养殖方法,主要有3种
3、半放牧半舍饲,常见于土地宽松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一般情况下是白天放牧,晚上羊群回来后补充饲喂精料。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养羊业还是以放牧为主,但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养羊业的规模化速度在加快,2010年,年出栏1000只羊的养殖户比重为2.9%,现在已经超过10%。预计未来,放牧比重进一步下跌,舍饲、半放牧半舍饲比重进一步上升,适当规模的养殖户将是养羊业主流。
山羊的饲养技术
要让山羊长的快,一般来说,要给山羊提供新鲜的牧草,同时给其适当投喂一些精饲料,一般每天日粮比例为60%到70%的粗饲料和30%到40%的精饲料。
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新鲜没有发霉变质的饲料。
山羊养殖技术要点
一要在山区,二要有充足的灌丛草场资源,三要有良好的水源。
山羊养殖环境
农村养多少头羊和环保管不管没有必然联系。养羊是合法的行为,法律法规没有限制养羊的数量。只有在出现随意排放污水及粪便等污染物的情况下,环保才会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七条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
1、充分利用夏秋牧草茂盛季节育肥肉羊,夏秋季节是一年中牧灌木林饲料最丰富、营养价值最高的季节。育肥羊就要抓住机会,使羊吃饱。每天早晨8点左右出牧,11点左右收牧休息,避开炎热中午蚊蝇活动高峰对羊的侵袭,下午2点左右出牧,晚上8点左右收牧,即“早出晚归,中午休息”,每天吃三个饱。
2、控制山羊的活动范围,山羊活动量大要多消耗营养,用于长肉的养分减少,羊增重就比较少,因此要控制羊放牧时的活动范围和放牧速度,让每天采食的营养物质更多地转化为羊肉,否则“羊跑一趟,一天白放”。
3、山羊必须放牧养殖,如果圈舍养殖必须有活动场地,山羊的世世代代都是以放牧为主,放牧养殖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如疥癣病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在圈舍养殖并且潮湿情况下传染最广,顽固难治,而且不容易患蹄病。
4、给山羊定期驱虫健胃,农村养殖山羊就是没有给羊驱虫,增重缓慢,所以说有的赚大钱,有的亏本,这是主要原因。羊消化道内的寄生虫就有60多种,基本所有的羊都感染寄生虫,造成育肥羊只吃不长,因此,养殖山羊必须定期驱虫,然后健胃。
5、培养领头羊,这是山羊放牧中不可缺少的,山羊有合群性,一切行动都是随头羊而行动,培养训练头羊非常重要,能够在放牧上带来许多便利。
6、加强母羊配种前的饲养,提高母羊怀孕率。山羊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情配种,在配种前每只母羊每天可补精饲料250克,这样能使母羊短期内增膘变壮,才能提高发情期的受胎率,只有母羊都怀孕产羔,才能产生收入。
山羊的管理与养殖技术
放养山羊可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喂养山羊,这样既可以节省饲料,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又能增强体质,增加经济效益。那么放羊杀羊的时候应该怎样管理和注意些什么呢?
放牧季节与时间。牧草生长和气候环境因季节而异,因此山羊放牧管理方面也应有所不同。山羊放牧管理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春季(3~5月):山羊经过越冬后,膘体差、体质弱,需要增加营养供给,而这时时期天然草地青草刚刚萌发,饲料青黄不接,是养羊的困难时期。春季放牧应选择适宜的草地,使山羊迅速恢复体力,促进健康。放牧时注意由吃枯草逐渐过渡到吃青草,放牧时间由每天4~6小时逐渐延长。需要注意的是早春不宜放牧过早,以防山羊突然采食过量的青草和水分而导致膨胀、腹泻或发生青草症。
夏季(5~6月):牧草转旺,是羊群贪青长膘的有利时机,但气候炎热、多雨,容易影响生长,因此要选择凉爽、通风、背阴、饮水方便的山地放牧。清早放牧,傍晚归牧,中午在通风林荫地或荫棚内休息,防止暴晒中暑。在保证饮水充足的同时,注意补充食盐,将食盐溶于饮水中喂羊。夏季放牧每天不少于10小时。
秋季(9~10月):气候转凉,牧草正处开花结籽期,营养价值高,此时放牧可较快增加体重。秋初放牧应坚持早出晚归,增加山羊采食时间。秋未,早霜开始降临,应防止采食霜草,上午可适当晚出,下午坚持晚归,中午不休息。秋季放牧每日应保持10小时左右。
冬季(12月至翌年2月):牧草枯黄粗硬,营养价值与适口性降低,天气寒冷,因此要适当减少放牧时间,根据天气放牧时间以4~6小时为宜。放牧时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好的山脚和阳坡低凹处的草地放牧,坚持晚出,防止吃露水草和冰霜草。
训练头羊
1、羊有合群性,容易训练,而调教好头羊,是训练羊群放牧的关键。
2、头羊要选择胆大、体健、反应灵敏、平时喜欢走向前面吃草的青年母羊或阉公羊,调教时要根据头羊特征起个名字,重点培训。
3、放牧人员要经常树立头羊的权威。
喂盐和饮水
1、山羊饮水要根据放牧季节、温度、湿度及草的含水量而定,一般在夏季每天饮水2-3次,温度高时可适当增加饮水次数,其他季节每天饮水1次就可以了。
2、喂饮的饮水要清洁卫生,禁止喂饮脏水、污水或死塘水。
3、喂食盐主要是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公羊每日每只需喂盐5-8克,哺乳母羊10-15克,其他羊只,每日每只喂盐10克。
养殖山羊需要些什么条件和技术
适合养,百分之六十粗饲料,包括草,秸秆。
其他为精料,玉米,豆粕之类的,羊尽量在干净卫生的圈里休息,否则容易滋生寄生虫还有皮肤病,特别是羔羊和待产母羊。至于圈养还是放牧,要视自己的情况而定,圈养的话,如果饲料供应的上可比放牧同比增重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但是由于得不到锻炼,体质没放牧的羊好,容易生病,基本上大型养殖厂采取完全圈养,再修个运动场供羊运动锻炼,价格都相差不大,如果某种羊好的话大家都喂这种羊了,对吧?就不会分绵羊,山羊了,基本上相差不大。养三十只的话大概需要将近两万,百分之五十的待产母羊,其他的两头公羊和五月龄母羊,比较合理的搭配吧。建议还是养殖地方性土山羊,好养殖,繁殖率高,抗病性强,像小尾寒羊之类国外优良品种,不是太好养殖,繁殖率没地方性高,但比较大些,就像外国一只羊120斤,但就生一只,我们这一只才90斤,但是一窝普遍都是两只,且抗病性强,而且全年都可以发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等规模大了,技术全面再考虑国外优良品种
山羊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规模化养羊应该量力而行,根据养殖者的资金情况建立圈舍、确定饲养规模,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同时要注意为养殖场配备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为科学养羊提供保障。饲料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种植一定 面积的草地,供羊采食,同时可以辅助以秸秆、豆皮,注意在喂养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羊的情况,适当添加维生素等羊生长中所需要的物质,有利于羊的健康正常生长。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