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网箱养殖的种类,沿海网箱养殖
浅海网箱养殖
海洋生物资源
根据近些年的详细调查,海洋里的动物大约有18万种,植物约2万种。这些丰富的海洋生物可为人类社会提供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其中已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较大的鱼类有400多种,贝类和甲壳类近百种,藻类70多种,仅占海洋生物种属的一小部分。目前,这些野生海产品的年捕捞量可达2亿吨以上,大约可生产2000多万吨蛋白质食品,对缓解人类食品短缺和补充人体营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来,在南北极的科学考察发现,极区海域的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南极海域的磷虾资源,如加以合理开发,每年可捕捞近亿吨。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的深海考察发现,一直被认为是生命极限区(水深600米以下)的深海底也有生物存在。
沃尔什和皮卡尔两位探险家乘坐深潜器到达1.1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深海沟底时,看到了30厘米长、15厘米宽的扁鱼以及3厘米长的虾;另外的科学家还发现7米长的大型蠕虫,直径达10米的巨蛤和一些微生物;1994年,“阿尔文”深潜器在2800米深的海底发现宽达6~7.3米的巨蟹。这一发现,说明海洋里的生物资源目前难以估量,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在海洋里“放牧”,从而给人类的食物源带来了生机。据统计。1995年全世界共放牧了100亿尾海洋经济与,回捕量已达到1000多万吨。而目前放养在潮间带滩涂上的经济贝类,回捕量更是高得惊人,浅海网箱养殖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好收成。海上人工养殖逐步走上了正轨,人类已从海上“猎人”转业为海上“牧民”。
海洋矿物资源
据统计,每位城市居民一生中将需要约0.5吨铅、0.5吨锌、2吨铝和4.5吨钢铁。现代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需要进口任何矿物。人类社会越向文明发展,所需要的矿物种类和数量也越大。现在陆地上的矿井越掘越深,开采的矿物品位越来越低,而价格却愈来愈高。原因是陆地上的矿物资源大多只能维持半个世纪,特别是稀有金属,现已接近枯竭。
但海底矿物资源却极为丰富。我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先后多次对太平洋海底进行了锰结核(多金属矿)调查,发现在3000~6000米深的大洋底分布有铜、钴、镍、铁、锰、锌、金、银等多种金属矿,总产量达3万亿吨。
仅太平洋海床表层就含有锰4000亿吨,是陆地的400多倍;镍164亿吨,是陆地的1000多倍;钴580亿吨,是陆地的5000多倍;铜88亿吨,是陆地的88倍。而这些多金属矿还以每年1000万吨的速率在增加,而海床之下的各种金属矿更是无法估量。
更诱人的是海底的油气资源,目前还无法估算出是陆地的多少倍,仅北极(北冰洋)海底,石油储量就达1000多亿桶。更可观的是,北冰洋辽阔的大陆架上每立方千米的沉积物都拥有同中东地区相媲美的石油潜力,展示了诱人的未来资源前景。
其实,海洋里的溶解矿物质资源也同样不可低估。据海洋科学家初步测算,在全球海洋中的14亿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有5亿亿吨盐类,这些盐类中含有80多种人类不可缺少的元素,可提取的元素主要有氯化钠、镁、钾、溴和碘等。据估算,海水中约储有2100万亿吨镁、137亿吨铁和钼、50亿吨铀、27亿吨镍和锰、7亿吨钴、4亿吨银、500万吨黄金和大量的钾、溴、碘等等。也就是说,在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含有3750万吨可提取的固体矿物质,价值10亿美元。由此可见,只要人类掌握了开发海洋的高技术,海洋将为人类提供丰厚的矿物资源。
海洋潜在能源
现代科学家十分惊喜地发现,海洋里的潜在能源是永远也不会枯竭的。地球的自转,日月的天体引力,使海水潮起潮落,海流永不停歇,这就为人类提供了一部最大的天然永动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热能……
深海养殖网箱
海上倒网箱是深海养殖网箱,主要由框架系统、网囊、固定系统和配套设施组成,利用固定平台的相互作用及箱体的自身特点把箱体降到水下限定的深度。
网箱优点是强度高,柔性好,耐腐蚀,抗老化,抗风浪能力强,使用年限长,有效养殖水体大,效率高,综合成本低,污染小,水质优,鱼类死亡率低,鱼产品品质好。
远海网箱养殖
内陆养殖指的是在内陆的水域中进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及其幼苗的养殖活动。种类:包括鳟鱼、鳗鲡、鲤鱼、草鱼、鳙鱼、鲟鱼、罗非鱼、河鲀、青鱼、鲢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养殖;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鳌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养殖;河蟹、大闸蟹等蟹类养殖;以及河蚌、螺、蚬等贝类养殖。陆地淡水养殖通常是以工厂或者露天池塘的模式进行养殖,对环境条件如水温、溶解氧、pH以及其他环境参数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封闭性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可以将各种水质指标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因此陆地淡水养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相比之下,养殖户或管理者对水质条件的干预强度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再看看开放式的海水养殖。虽然海水网箱已经可以升级为深远海抗风浪网箱,有的还配备了水下智能机器人进行清污操作。但是网箱、鱼排、筏架等养殖设施对洋流、水温、溶解氧、pH等指标几乎没有控制能力。因此,海水养殖者对环境的控制作用极少,“靠天吃饭”的特点比较突出。除了洋流,一些异常的气候现象也会直接影响海水养殖,比如厄尔尼诺现象与台风。
厄尔尼诺现象会极大地改变太平洋西侧与东侧海岸的温度曲线,太平洋两岸的的海水养殖业也因此深受其害。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局部海水温度会比往常高3-6℃,大量的冷水鱼会因水温骤升而死亡,造成渔业减产。以秘鲁为例,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2014年秘鲁海水渔业总产量仅为350万吨,比2013年下降了41%。
此外,温室效应还会催生出更多、更强的台风。早在1988年,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就模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来Nature杂志上又进一步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热带洋面温度上升了0.5℃,这使得台风的发生频率升高,每年都保持在90次左右,北大西洋飓风的破坏力增加了95%,而太平洋西北部台风的潜在破坏力增加了75%。
海产养殖网箱
福建排名
1、东山澳角渔港
澳角渔港位于福建最美乡村的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与金门澎湖隔海相望,山与海包围了这座渔村。
澳角渔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渔产品富饶。
2、宁德三都澳海渔村
三都澳海海渔村中国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海上渔排交织,网箱罗列,堪比海上渔村,甚为壮观。
这里由三都、青山、鸡公山等5个单岛和1个城堡半岛、14个屿等组成,岛屿连缀,腹大口小,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3、泉州大岞村
大岞山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最东端,距离崇武古城约3公里。这里是国家一级天然渔港的所在地,停靠着大陆和台湾两岸的渔船,最多可容纳1500多艘。
4、漳州岱嵩岛
岱嵩岛位于离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南碇岛的漳州,面积0.26平方公里,为纯渔业村,没有耕地,900多户,人口3800多人。国家一级渔港。
5、福鼎渔港
该港内海水产品总产量19.05万吨,拥有海洋渔船4653艘,分布有大小渔港26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沙埕中心渔港),一级渔港1座(福鼎嵛山妈祖一级渔港),二级渔港3座,三级及以下渔港21座。
6、三沙湾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15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霞浦三沙中心渔港),二级渔港4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0座。
7、黄岐半岛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19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连江黄岐中心渔港),二级渔港3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5座。
8、平潭岛群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22座,其中中心渔港1座(平潭东澳中心渔港),二级渔港5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6座。
9、莆田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23座,其中一级渔港3座(莆田秀屿平海一级渔港、石城一级渔港、湄洲一级渔港),二级渔港3座,三级及以下渔港17座。
10、泉港渔港
分布有大小渔港7座,其中二级渔港1座,三级及以下渔港6座。
海底网箱养殖
1-2年
鰤鱼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海水网箱养殖,一般养殖1到2年即应该收获,这时经济效益最好 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已解决。鰤鱼的网箱养殖最早起源于日本。近几年我国粤、闽、浙几省沿海陆续进行鰤鱼养殖。养殖周期为2年,5月将苗种放入网箱,养殖密度按每平方水体放养20公斤鰤鱼为宜。
浅海网箱养殖中国对虾
海虾的种类很多,包括基围虾、海麻虾、琵琶虾、竹节虾、撒尿虾、琵琶虾、对虾、南美对虾、东方虾等,这些一般都是食用虾。
基围虾
基围虾:基围虾就是基围地带出产的虾子,因为喜欢随海的潮水游到基围下的水流平缓区产卵,所以被称作基围虾。生长在河涌的泥底,身体稍呈黝黑色泽,壳较硬,有明显的黄红色条纹,体型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无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
海麻虾:海里的麻虾和河涌里的围虾是属同一种类。只是麻虾生长在沙底的海中,身体呈红色。然而食味两者皆有优胜,都是新鲜白灼美味。即基围虾,是一种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没有对虾软,形态没有对虾大,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竹节虾
竹节虾:亦称花虾、竹虾、花虾、斑节虾、日本对虾,和老虎虾同类。特征有细小锯齿位于其头上方向前突出的长刺和两眼间刺状突出。有蓝色的横斑花纹,附肢黄色,尾部呈鲜黄带蓝。壳薄而硬,肉质厚实。主要产于中国的黄海、渤海及朝鲜西部沿岸,虾壳较厚,营养价值与其他海洋虾类相近。
濑尿虾:学名叫“虾蛄”,全为海生。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爬子、爬虾、皮皮虾虾虎、虾婆、虾公、螳螂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皮皮虾等。香港常见的濑尿虾是“口虾蛄”和“黑斑口虾蛄”,即简分为前者是经常吃到的硬壳那种,后者便是有斑马纹的软身那种。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濑尿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烹调方便,倍受人们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治小儿尿疾,故称濑尿虾。但现时有很多都是由印尼或泰国空运到来,色泽略呈深黑,但生猛度当然稍逊本地货了。
琵琶虾
琵琶虾:市面上的琵琶虾种类颇多,常见的叫蝉虾,又名猪仔虾,香港人又称雷公虾,台湾叫虾蛄头。样子肥肥胖胖,很有趣。爪粗而短,暗红色泽,额角扁平呈五角形,甲壳硬而厚。肉质鲜,多用以制沙律食用。
对虾
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货源。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色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南美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口感佳。
东方对虾
东方对虾: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是我国特有的名贵品种。据检测,每100克东方对虾含蛋白质20.6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具有补肾兴阳等特殊功效,是招待贵宾不可多得的海中珍品。
小型虾类,一般体长不超过15厘米,分布在沿海潮间带50米以内的海区:
1.沙虾
沙虾又称芦虾、泥虾。体长9~14厘米。体土黄色或棕褐色,足棕黄或赤红色,尾节暗棕色。喜栖息在浅水海底泥沙里,白昼伏在海底不动,黄昏出来觅食。
2.斑虾
斑虾又称九节虾、竹节虾。体长11厘米左右。头、胸甲和腹部体表有鲜艳的横斑,各节暗棕色或浅土黄色。它喜欢栖息在沙泥底有淡水注入的浅水海区,昼伏夜出。
3.葛氏长臂虾
葛氏长臂虾又称红虾、桃红虾。体长仅4~6厘米。身体透明,略带淡红色,有棕色斑纹。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的海边浅海海区。
4.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又称青虾、水虾、绒虾。体长5~8厘米。体色透明,微带蓝色或红色小斑点。生活在泥沙底质的浅海和河口区,多在近岸处活动。
5.中国毛虾
中国毛虾又称小白虾、梅虾,是我国特有的虾类。体长仅2.5~5.4厘米,体侧扁,皮、壳都很薄。全身除极少红点外,完全透明。喜欢栖息在河口浅滩水质肥沃的地方。
上述五种海虾,分布在沿海潮间带50米以内的海区,可用捞虾网在海边有海藻的浅水中捞取。
深海网箱养殖的需求与前景
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①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②单养、混养和套养。
③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④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①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②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