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鲶稻田养殖视频,怎样高产养殖沟鲶
沟鲶鱼的养殖密度
大口鲶鱼高密度的养殖技术
1、环境要求
养殖大口鲶鱼一定要有干净的水源,必须在有充足活水源的地方修建池塘,池塘修建的保水性一定要好,不能透水。池塘里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可以为大口鲶鱼提供栖息的环境,但是水草不能大面积生长,以防遮挡水面,阻隔氧气,导致呼吸不好。进出水口可以覆盖网纱,防止其他动物进入,同时也防止鱼逃脱,池塘四周要加高加固。
2、放养准备
放养前2周在放掉水后可以用生石灰溶液清洗全池,浸泡1周以后,再将池塘洗刷干净。然后灌清水浸泡直到放养前2天,放掉水之后必须重新灌满水准备放养。放养前鱼苗要在淡盐水或是其他消毒溶液里浸泡20分钟,必须经过杀菌后再放养,同时也要准备好下水投喂的饲料。
3、投放
一般1亩池塘投放2万尾左右的鱼苗即可,也可以少一些。投放时一定要选择相同规格的鱼苗,不要过大过小,否则容易生长不均衡导致自相残杀,投放时间可以选择在中午温度适宜时进行。
4、饲喂
投放后过几个小时就可以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可以用一些粮食做成粉,然后掺水捏成团,这样能避免入水时松散太快造成浪费,也可以给其喂食一些贝壳肉、螺狮肉,但一定要切碎。也可以喂食小鱼虾,将其和粮食粉末、营养粉末混合一起进行投喂,1天喂食2次。
5、养护
可以在水中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给鱼吃,平时一定要注意换水,水源必须要一直流动,下雨天也要防止鱼逃跑,高温时要注意进行增氧,保持水中氧气。大口鲶鱼常见的病害是打印病,发现该疾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采取隔离全池消毒,同时使用漂白粉消毒。大口鲶鱼的常见虫害有车轮虫,防治时可以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一起混合使用。
大口鲶鱼的养殖密度是多少合适
1、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投放的大口鲶鱼种一定要在8cm以上,且要求规格整齐。放养密度一般为8cm-10cm规格每亩投放1000-1500尾;10cm-12cm每亩投放800-1200尾,池中还可以搭配150-250g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20尾,这样能调节水质。
2、养殖大口鲶鱼时要注意,新池要用二氧化氯、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进行全池消毒或在阳光下进行暴晒,1星期后就可以放入鱼种。大口鲶鱼适合在20°C-28°C的水温内生存,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溶解氧含量充足,同时也要经常对水质进行全面调控,不要老水积存,这样不利于鱼的健康成长。一般每隔3-7天就可以换1/3老水,条件允许时可以添加增氧设备。
3、一定要坚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方式养殖,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均衡对鱼的消化吸收快,诱食性强,适口性好,可以提高大口鲶鱼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养殖的营养需求,投喂时不要选择机械投喂,喂太多容易剩饲料,导致剩余饲料沉底污染水质,喂得太少鱼吃不饱体质就会下降,也不利于鱼的健康成长,所以要适时适量合理的投喂饲料。
鲶鱼放养密度
鲶鱼具有高密度、生长周期短的特点,一亩的产量可达1万斤以上,因此养殖一亩鲶鱼,成本有鱼苗、饲料、人工等,合计不超过三千块钱,但却可以获得1.5至2万元左右的纯利润。
鲶鱼最高的养殖密度
鲶鱼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鲶鱼高密度养殖
何万顺鲶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池塘处理
(1)放养鱼苗前,将池塘底部的杂物清理干净。
(2)每亩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或者是5kg漂白粉,或者是20kg茶籽麸兑水全池泼洒。
(3)消毒7天过后,进行试水,如果安全,则可以开始放苗。
2、放养
(1)对于水深为1.5m左右的池塘,每亩放养10000-15000尾幼苗(体长约为3cm)。
(2)放养初期的时候,用密网在池塘边围成5-8平方米的“小池塘”,浅水培育10-15天左右。
(3)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然后撤掉密网。
3、饲养
(1)鲶鱼的食物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刚开始的时候,喂食水蚤,水蚯蚓,或者是鱼粉、蚕蛹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等到鲶鱼逐渐长大之后,喂食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杂鱼、虾等。
(2)每日的投喂量为鲶鱼体重的8-10%左右,每天投喂2-3次。
4、管理
(1)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饲养的过程中,每隔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进行消毒。
鲶鱼的养殖密度为多少合适
1、放养的密度取决于预期产量,鱼苗的规格,养殖模式,管理水平等因素。
2、如果是池塘纯养模式,每亩池塘放养1-1.5万尾鲶鱼鱼苗(体长约为3cm左右)。
3、如果是池塘混养模式,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鲶鱼苗,鱼的规格为200尾/kg。
4、稻田养殖鲶鱼模式中,如果是放养当年的夏花鱼种,每亩地放养40-60尾鲶鱼;如果是放养50g以上的鲶鱼种,每亩放养200-400尾鲶鱼
鲶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鲶鱼的养殖是一种高密度的养殖业,基本上进行人工养殖的都是大型投资商或者是企业型商业化养殖,其养殖一亩的养殖密度高达每亩一万斤的产量。以每斤3元计算,一亩地的收入在3万元左右,除去鱼苗、饲料、水电和人工等1万元的成本,一般亩利润为2万元左右。
目前广州地区的胡子鲶鱼苗价格:购买2000-9999尾为0.4元,购买10000-299999尾为0.2元,基本上是购买量越大,价格也就越便宜。
沟鲶鱼百科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一般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鲶鱼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鲶鱼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和达尔文蛙相似,雄性鲶鱼也是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鲶鱼贪食易长,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最大个体可达40千克以上。鲶鱼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鲶鱼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鲶鱼有三大,即嘴大、头大、肚子大。其色别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一种是牙黄色,牙黄色的鲶鱼身上有花斑。鲶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鲶鱼钓法1、钓饵 大青蚯蚓、小泥鳅、小鱼、小虾牛羊肉; 蝼蛄、蚂蚱、克陶虫、树虫、草虫和螳螂; 小癞哈蟆与飞蛾,这些钓饵都须活与煮熟的米粒。2、钓具 短竿要结实,竿尖必须硬。 粗线大鱼钩,钓鲶方适用。3、钓点 一般情况,选择钓点; 池塘岸边,洞穴附近, 江河之中,陡岩下面。 还要根据,季节变换, 春日将暖,向阳浅滩; 夏季炎热,选择河湾; 秋后天闵,深水下竿; 雷阵雨过,后两三天; 阴天多云,细雨绵绵, 三四级风,最好钓鲶。 鲶鱼活动,规律可循。 “七上八下”,规律可循, 小河小溪,流水不断。 水草丛生,流速缓慢。 此处藏身,捕食方便。 过水池塘,涵洞下面。 流水钩渠,坑塘石间; 草苇根部,鲶鱼产卵。 溪河埂岸,乱石缝间。 放水闸坝,下回水湾, 水浑食多,鲶鱼成群。 下列情况,不宜钓鲶; 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丝风皆无,平静水面。 河底细沙,或多鹅卵。 浸有源头,静水域间。 流速湍急,直流区段, 下竿无望,另寻钓点。4、适用钓法 (1)插竿钓法 池塘水库洞穴旁,江河陡岸深水下, 不用钓竿用斑竹,一米二三足够啦。 渔线长度约严谨,鱼钩选用大歪把。 钓饵活的小泥鳅,也可使用癞哈蟆。 钩从背部穿过去,钩尖裸露不可怕。 不用坠石不用漂,日落之前岸边插(斜插)。 须让钓食帖水面,不停打水紧挣扎。 鲶鱼夜间来觅食,见此不会放过它。 先用尾巴抽一下,回头一口但吞下。 由于斑竹有弹性,脱钩难度非常大。 一次可插几十根,最佳季节是盛夏。(2)选窝钓法 酒泡小米先打窝,招引小鱼进窝点。 鲶鱼发现小鱼群,纷纷窜出来“会餐”。 大漂重坠大鱼钩,0.5(mm)的粗渔线。 装钩使用小泥鳅,或者青色大蚯蚓。 发现窝内水泡起,密密麻麻往上泛。 这是鲶鱼进了窝,及进下竿莫迟延。 但见浮漂沉下去,十拿九稳钓上鲶。 鲶鱼咬钩比较死,脱钩很少能出现。(3)沉底钓法 岸边陡峭深水域,水下多石多穴洞。 八米硬竿粗渔线,大号鱼钩铅坠重。 大青蚯蚓做钓食,摇头摆尾腥味浓。 应使饵钩落水底,或者上下稍移动。 饵食晃动目标显,引诱鲶鱼出洞中。 手感沉重竿尖动,鲶鱼咬钩把竿扬。(4)甩线夜钓法 四五十米粗渔线,铅坠在前钩在后。 大钩拴上四五只,间隔半米远左右。 渔线另端拴木棍,插在岸边线放开。 钓饵使用大蚯蚓,不用鱼竿不用漂。 钓点选在进水口,鲶鱼觅食必经道。 回水湾处更为好,数条长线水中抛。 傍晚时节把钩下,次日清晨把鱼收。(5)鼯鼠钓法 六米独节粗钓竿,3×9股锦纶线. 线比鱼竿长三米,竿身下面绑铁环。 线从铁环穿进去,一端固定竿上边。 另端拴两大歪钩,浮漂铅坠全都免。 江河陡峭深水域,旋窝出口选钓点。 装钩使用小鼯鼠,颈后、臀部把钩穿。 钩尖倒刺全裸露,两钩方向应用相反。 钓者蹲坐河岸上,两手同时握鱼竿。 鼯鼠离水半厘米,让其四爪乱蹬弹。 鲶鱼看见美食物,跃出水面到近前。 先用触须来试探,接着用尾把饵扇。 尔后回头便一口,吞钩拽线便逃窜。 钓者眼明手又快,用力提竿莫迟延。(6)癞蛤蟆钓法 4-5米粗钓竿,大钩粗线重铅坠, 褐色青蛙做钓饵,钩尖穿透脊梁背。 钓点选在水草旁,或者水下有树桩。 钓者先在隐蔽好,手持钓竿把鱼诓: 饵钩水面紧摇摆,好似青蛙在跳动。 饵钩不要离水面,又不可以沉水中。 鲶鱼发现青蛙“蹦”,跃出水面游近前。 先用触须做试探,尔后再用尾巴扇。 当它发觉无异常,上来一口把钩咽。 拉着渔线便逃走,钓者及时来提竿。(7)溪流钓法 短竿硬梢,大钩粗线。 上游涨水,或者雨天。 溪流浅滩,选做钓点。 树虫装钩,漂坠全免。鲶鱼吃钩时看样子又凶又痴,实际上鲶鱼是敏感性强且刁钻的一种鱼类,它的一切动作都很灵活,如果一个沟塘里用鱼网捞过,最少要过3~5天才敢吃钩。如果发现有网捕捞过沟塘,就不要在里面下钩了。鲶鱼咬钩时很灵活,一定要掌握时机,即是要等鲶鱼咬住钩回头跑时及时甩钩,甩钩时要掌握三要:第一要狠,第二要用力,第三速度要快。选用钓竿也是主要的,切记不能选用过硬的竹子做钓竿。因为鲶鱼咬钩时咬住就回头跑,如果钓竿过硬没有韧劲又加上鲶鱼敏感性强,随时可吐钩,得不到收获,如果选用过软的竹子做钓竿也不行,因为鲶鱼钩尖不是特尖快,就钩不进嘴壳,也容易脱钩。要会看风水,看沟塘河湖地形。(1)看风水就是看天气,不管什么季节如果遇到五级以上的风,就不适宜钓鲶鱼,因为水浪较大,鲶鱼很少在水边游动觅食,一般都沉到水底。如果想钓也只有找背风浪水的水边沿或有水草及水缺口的地方。(2)看沟塘河湖地形,就是先从沟塘拐、梢、湾、凹凸处下钩。同时要看边沿的坡度大小,白天鲶鱼找坡度小的水边沿觅食,早晚鲶鱼经常游到坡度大的边沿觅食,夜晚,鲶鱼常活动在坡度大的水域。(3)混水是钓鲶鱼的好水,混水分两种,一种是面混水,一种是绿混水。没有草的一定要沿着水边钓,用抖动法、拖拉法均可。切记不要放在水中间钓,有草的混水,要先钓水边,后钓窝。如果里面鲶鱼多,也可交钓。白天不要在人车常去的水边下钩。(4)看沟、塘、埝、坝、池、沼水的来源。一看宽度,二看深浅,鲶鱼是否能在里面存生。如果到一个新沟塘按照上述钓法,连试数处,没有鲶鱼吃钩,说明里面鲶鱼很少,就要及时转移,另找它处。
鲶鱼养殖密度每平方米多少条
养鱼每亩能产10000斤以上白鲶鱼。
白鲶鱼高密度养殖,亩产1万斤以上。养殖户养殖的一亩中国鲶鱼的净利润基本在1.5万-2万元之间。鲶鱼生长周期短,基本在80-90天,一年两季。假设鲶鱼养殖面积为1亩,一年最低净利润为1.5万/亩*1亩*2季=3万,鲶鱼具有密度高、生长周期短的特点。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一万斤以上。养一亩鲶鱼的成本包括鱼苗、饲料、人工等,总成本不超过3000元,但净利润可在1.5万至2万元左右。
鲶鱼养殖条件
1.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池对于我们的养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养殖池的质量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管理的方便与否,更是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选择在水源干净无污染,方便换水的地址,这样方便我们的日常管理。同时要求要远离城市,无噪声。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远离城市,但是交通要十分的便利,方便我们运输鲶鱼以及饲料等等。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地上建造养殖池,也可以在地面上下挖建造养殖池。下挖式的养殖池便于水温的稳定已经冬天的保温,对于鲶鱼的生长发育十分的有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下挖式的养殖池要求有换水设备,保证水质的良好。
养殖池应该设置上、下排水。上排水设在离养殖池壁上沿25-30公分左右的地方,用来预防夏季暴雨天气的时候养殖池内的水漫顶,养殖池内的鱼随着水流逃离养殖池。下排水用来日常的换水以及放水捕鱼。
养殖池的最好以砖体最好,养殖池的壁还有底部要用水泥还有泥沙磨平,防止养殖池漏水。养殖池内的水深大概在90公分左右,在养殖池底部人工放入瓦片,水泥块等作为鲶鱼的栖息场所。
养殖池建造好了之后就要给它消毒了,消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池法,将养殖池内的水放干之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然后在养殖池内均匀地泼洒生石灰。第一天往养殖池内注入新水,放置4-5天左右再换新水,2-3天左右就可以在养殖池内投放鱼苗了。第二种是带水法,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均匀地泼洒到池内,在生石灰的毒性消失之后再培肥水质。
2.放养鱼苗
我们可以在正规的养殖场采购鱼苗,选择鱼苗的时候应该选择体表无外伤,健康活泼,进食良好的鱼苗。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购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规格统一大小的鱼苗,这样方便我们以后的日常管理,也避免了鲶鱼的互相残杀。
鱼苗采购好以后我们要先给鱼苗进行消毒,以免鱼苗感染疫病,造成我们的经济损失。可以根据自己养殖池的大小来规划自己的投放密度,大概每立方米水投放50-100尾3-5公分左右的鱼苗。
3.饵料的投喂
养殖鲶鱼的话我们可以投喂商品饲料,可以搭配昆虫等活体生物,保证鲶鱼的营养均衡。投喂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定时定点,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投喂的时候一定要定量,每次投喂完,鲶鱼在3-4小时之内进食完最好。同时注意观察天气还有鲶鱼的生长情况,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增加或者减少投喂量。
沟鲶和鲶鱼的区别
鲇鱼和鲶鱼之间是没有区别的,鲇鱼就是鲶鱼,它们是同一种鱼类,只不过书写方式不同而已。同时,鲇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
鲇鱼的身体特征
鲇鱼的全身上下没有鱼鳞,身体表面的黏液是比较多的,头是扁平的,嘴巴比较大,上下颌有四根胡须,上背比较黑,腹面的颜色是白色的。尾巴不仅圆而且比较短,不分叉,背鳍比较小,臀鳍与尾鳍相连。
鲇鱼的生活习性
鲇鱼很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常常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白天潜伏在水底,晚上出来活动。鲶鱼是肉食性底栖鱼类,喜欢吃小鱼、贝类、蛙,也吃一些虾类和水生昆虫。一般水比较脏的话,反而鲇鱼生存比较好,而且成长比较快,所以它更适合恶劣环境下生存
鲶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一般情况下亩产五万斤鲶鱼,饲养密度为每亩水面投放600尾。
养殖加盟
养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