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养殖技术,团头鲂网箱养殖技术
团头鲂人工繁殖
武昌鱼繁殖很快的。
武昌鱼一般2~3龄达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产卵期为5~6月,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怀卵量一般为3.7~10.3万粒。多在夜间产卵。卵具有微黏性,淡黄色,黏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因此其产卵场多在浅水多草的地方。幼鱼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冬季11月起停食。2龄可达性成熟,受精卵在水温为25℃时,经两昼夜可孵化。武昌鱼,生长速度较快,以1~2龄生长最快。
团头鲂生长速度
一般可达20厘米,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2.0-2.3倍。头小,吻圆钝,口端位,口裂宽,上下颌等长,上下颌的角质层较薄;胸部平坦,腹部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有皮质腹棱。
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较头长为小;臀鳍长,具27-32根分枝鳍条,尾柄高而短。
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热量229千卡,钙155毫克,磷195毫克,铁2.2毫克,堪称上等鱼类。
团头鲂人工繁殖实验原理
武昌鱼养殖用淡水。
人工养殖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在3000~10000㎡之间,水深2米以上,呈长方形,不漏水为好。池底平坦,淤泥厚20cm左右,应配有排灌、饲料加工、运输、增氧等机械,每亩池塘渔机动力应在0.5千瓦以上。要求池塘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在30~35cm,溶氧量5mg/ml左右,不低于2mg/ml,pH值在7~8之间,养殖期间要求定期注水,7月~9月每半个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20~30cm。[
团鱼养殖新技术
人工养殖团鱼注意以下四点。
1.宽敞的饲养场所:注意养殖密度,龟缸喂养需配备深水区、浅水区和晒台;
2.清洁的水质环境:保证水质清洁,避免营养过剩或水质混浊;
3.适当的光照时间:团鱼需要晒太阳,一周晒两三次、每次1~2小时即可。
4.正确的喂食频率:团鱼可以每天喂食,早晚各一次。
团头鲂人工繁殖原理
武昌鱼在鱼塘能自行繁殖,但需要一定的水流刺激才能产卵,如果水体静止的话,它们是不会繁殖小鱼的。
产卵以后需要在流水中孵化,保持清洁的流水不断,保持合适的温度,可以分开在育苗池里孵化。喂养2-3周,鱼长到3cm时就需要分池了,因为太拥挤了。再养殖1个月,鱼长到差不多5cm的样子,还要分散1次。
团头鲂鱼苗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养殖鳜鱼的设施要求:
池塘条件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饲料鱼一般为鲫鱼苗。
在四月十五日前后,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如1-3-5。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鱼苗均有适口饵料。
用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方法来制饲料鱼的规格。一般放养规格为2公分左右的鳜鱼苗,饲料鱼规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
鳜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如水质浓可换去1/3)。
鳜鱼苗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
检查池中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
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
饲料鱼培育时也可放入些老泥鳅,繁殖出的小泥鳅可作为鳜鱼的优质饵料。
鳜鱼养殖面积和饲料鱼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4。鳜鱼养殖场。
团头鲂产卵
武昌鱼2-3岁成熟,繁殖季节比鲤鱼、鲫鱼晚,比家鱼早。长江中下游地区从4月末到6月初,水温在20-29℃的季节多为产卵期。
在湖泊中,在水草繁盛的地方产卵,受精卵具有粘性,并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
在池塘里养的武昌鱼亲鱼,在繁殖的季节,如果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刺激,可以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
养殖加盟
养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