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麝能人工养殖吗,马麝养殖需要批准吗
马麝可以养殖吗
麝香可不是按斤来算的,因为珍贵啊,产量又少的可怜, 麝香是林麝、马麝、原麝等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以上各种野生麝已经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禁止捕杀,所以野生的麝香 绝少,价格无从谈起,现在用的是驯养的麝的麝香, 一般价格在300元/克左右,大概就黄金的1.5倍此类中药要以质论价, 质量好的也有 上千元以上的,彼此有较大的差距哦。
马麝可以养殖吗为什么
麝香可不是按斤来算的,因为珍贵啊,产量又少的可怜,麝香是林麝、马麝、原麝等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以上各种野生麝已经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禁止捕杀,所以野生的麝香绝少,价格无从谈起,现在用的是驯养的麝的麝香,一般价格在300元/克左右,大概就黄金的1.5倍此类中药要以质论价,质量好的也有上千元以上的,彼此有较大的差距哦。
麝能养殖吗
目前还没听说东北有这样专业的基地。在吉林省,有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殖的主要在四川的马尔康、理县、陕西凤县和镇平等地有
人工养殖麝怎么养
麝可以私人养殖。由于人们为了获得麝香而不断猎杀麝,所以国家批准可以对麝进行人工养殖。养殖时要建立人工养殖场,建立时要注意,不论是圈养还是散养,都应将养殖场地建在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的地方。
成年麝每日喂养草料为1000克左右,精料为100克左右,每次喂养的饲草种类要多于5种以上。
林麝和马麝哪个好养殖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种类少,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中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5种。
麝鼠:又名麝香鼠,青根貂,是麝鼠属中的唯一成员,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体型像个大老鼠,身长35-40厘米,尾长23-25厘米,比田鼠体型大,体重0.8-1.2千克。麝鼠周身绒毛致密,背部是棕黑色或栗黄色,腹面棕灰色。
马麝可以养殖吗百度
林 麝 别 名 香獐、林獐、麝鹿、麝 学 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 forest musk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西北、华中以及西南部分省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7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问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发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孕期6个月,每胎l~3仔。国内已有养殖,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门: 脊椎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偶蹄目 科: 鹿科 Cervidae 藏名音译:纳瓦 别 名:獐子 黑獐子 林獐 学 名: Moschus berezovskii 英文名:ForestMuskDeer 主要特征: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7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其独特处是雄性上犬齿特别发达,犹如獠牙,锋利异常,长达十厘米。上犬齿是雄麝唯一的武器,但也只能在同类中派上用场:在发情争偶季节,雄麝间争偶决斗,便以獠牙撕裂对手的皮肉。拿来对付食肉兽,就无济于事了。甚至小型食肉动物来袭,也难以抵御。 麝虽缺乏“利器”防身,却另有自保“妙法”,善于“一走了之”。麝的后肢长度远超前肢,站立时后高前低,一幅怪相。但这种姿势虽然不雅,后腿发达,蹄尖坚实,倒也能于山崖峭壁之间蹦跳自如,来去如风,碰上食肉兽追捕,一个箭步便逃之夭夭。在多岩高山栖息的森林动物,就是要靠这种本领求生存。 麝还有一个特征是尾巴短,雄麝幼小时的尾巴正常,到成体时却变成“秃尾”,裸露无毛。有人以为这是受蚊蝇虫类刺咬后,在树干上擦痒把尾毛擦掉。其实是麝尾富有腺体,能分泌乳白色液体,麝将分泌物擦于树干、树桩等处,以作领域标识。 分布:中国四川、湖南、湖北、青海、陕西、贵州、云南、西藏的波密、 察隅、错那、措美、林芝、米林、工布江达等地。 习性及生境:麝于秋冬发情,发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春夏产仔,孕期6个月,每胎1~3仔。一岁雄麝开始泌香,三至十岁时泌香量最高。麝香其实是胆小懦怯、性情孤独的雄麝麝腺的分泌物。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 保护意义:麝香香气醇浓,经久不散,早已闻名于世。既是配制高级香水、香精的定香剂,又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用来配制多种苏醒和强心等急救药物,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现状:多年来,有人为了获取麝香,任意捕猎,致使麝的数量明显下降。为保护这项资源,除采取保护措施外,还开展了驯化饲养的研究。中国II级保护动物。
马 麝 别 名 香獐、马獐、麝 学 名 Moschus sifanicus 英文名 alpine musk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80~9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0~15千克。鼻端无毛,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原麝(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拉丁学名 Noschus noschiferus Linnaeus 英文名 Musk Deer 别名 香獐 山驴 獐子 林獐 偶蹄目 Artiodactyla 麝科 Noschidae 识别特征 原麝体型较小,体长65-95cm。被毛粗硬,毛曲折如波浪状,易折断。雌雄两性均无角。耳长直立,上部圆形。眼较大,吻端裸露。雄性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唇外,向下微曲。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尾短。雄性鼠鼷部有香腺,呈囊状,香囊外毛短而细、稀疏。通体暗褐色。耳背、耳尖棕灰色,耳壳内面白色,下颌白色。颈下向后至肩有两条白纹。颈背,体背有4-5纵地土黄色斑点,腰部及臀部两侧的斑点明显而密集,无清晰的行次,腋下、鼠鼷部、四肢内侧和臀部周围浅棕灰色,四肢外侧深棕色,尾浅棕色。 分布 栖息地及习性 多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湿交林、疏林灌丛地带的悬崖峭壁和岩石山地。很少见于平地的树林、平原、池沼或荒山秃岭。一般雌雄分居,营独居生活,而雌兽常与幼麝在一起,以晨昏活动频繁,有相对固定的巡行,觅食路线,通常只在标定的范围内活动。在雄麝卧栖处,常留有浓郁的麝香味,视觉与听觉灵敏,性怯懦,为植物食性,取食多种高等植物的嫩枝、叶、果及地衣、苔藓、蕨类、杂草等,于每年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每胎产1-2仔。
黑麝 中文科名:鹿科 中文属名:麝属 中文俗名:獐子 拉丁文名:Moschus fuscus 英文名:Tawny Musk De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 1981 识别特征:为麝属中体色最深暗的一个种,无论成体或幼体,其头部、颈部、耳和四肢均为黑色或黑褐色。成体喉部、颈侧和体背无任何条纹或异色斑点。体形与林麝大小相似,体重7kg,体长700mm。蹄大而宽厚,较其他麝种发达,前蹄甲长37mm,后蹄甲长35mm。无任何异色臀斑。 分布:黑麝是以我国(主要是云南西北部)为核心分布的狭布种,系东喜马拉雅山区的特有种之一。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南部的珠穆朗玛峰南坡地区;国外见于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和不丹(Groves, et al.,1995)。 生境与习性:黑麝多栖于海拔2700m以上到4200m高的高山暗针叶林(杉树林)、针阔混林、高山杜鹃灌丛和草甸,西藏东南部甚至可达4200m以上冰雪复盖的山坡上(冯祚建等,1988)。夜行性,晨昏活动较为频繁。主要以杜鹃,高山柳的枝叶、松萝、苔藓、禾本科植物等为食物。冯祚建等(1986)曾在黑麝胃中发现贝母、苔草和杜鹃等。黑麝的发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个月,次年7月产仔。 种群现状:这种麝于80年代初被发现订名,已知分布区狭小,适生生境范围有限,属稀有种或濒危种。在云南的麝资源总量中,估计不多于林麝资源总量的10%。西藏的黑麝,远比云南西北部更少。黑麝的生态和资源量调查尚未进行。 致危因素:主要为猎取麝香而捕杀黑麝,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 现有保护措施:作为麝属的一个种,也已被列为国家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其栖息地已划入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麝的保护应可起到一定作用,保护区面积约49.9万公顷。但黑麝的不少种群,尚未划入自然保护区中。 保护措施建议:1. 开展黑麝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为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根据。 2. 建议把黑麝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的云南西北部碧罗雪山划为另一个黑麝自然保护区; 3. 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保护意识,制止对黑麝的滥捕乱猎;
喜马拉雅麝也是我国学者在1981年确立的,它的体形较大,体长为78-92厘米,体重11-15千克。毛色比马麝和林麝深,背部及体侧棕褐色,臀部为鲜艳的黄白色,与其他麝类不同。头部宽短,吻部比马麝宽阔,耳尖教圆。上下唇和耳的内侧均为白色,眼圈为棕黄色,没有颈纹。 喜马拉雅麝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等地,在我国仅见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的亚东、樟木、吉隆等地。 喜马拉雅麝栖息于海拔2500-39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地带。活动规律与马麝类似。主要以松萝、苔草、杜鹃等植物为食,有时也吃苔藓。繁殖情况也与马麝差不多,雌兽于5-6月生产,每胎产1-2仔。
马麝养殖基地
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就像一块漂亮的地毯,披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春天大草原变得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一场细雨过后,一览草原风光,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整个草原清新宁静。茫茫无际的牧场,传来悠扬的牧歌,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羊鞭,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响起了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是一片金黄的世界。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微风吹来,草原翻卷起层层波浪,草香扑鼻,秋风佛过,散发开一阵阵沁人心扉的清香。牧人们忙着放牧,剪羊毛。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整个草原好似一幅美丽的金色油画。
冬天,这里经常的大雪纷飞,整个大地都变成了琼雕的草、玉琢的树。漫天雪花飞舞,给草原穿上了洁白的盛装。小河也覆盖了厚厚的雪白棉被,树枝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草原的夜色,月光下草原虽然没有了五彩缤纷,却多了一片宁静和神秘,一直延伸在一望无际草原上的路似乎没有了尽头。
弯弯的月亮悬挂在那高远的天空中,云彩随着月光的柔曼光影变幻着她轻柔而缠绵的舞姿,夜空中缀满了繁星,没有污染的大气清晰度极高,星星显得非常明亮。徐徐清风拂面,月色下的河水静静流淌,在月光下依稀闪烁出点点波光。环顾四周,蒙古包闪着点点光亮,草原在夜色中舒展开她宽大的胸怀,以特有的幽静欢迎远方的客人。
这里的夜色最美丽,这里的夜色最迷人。微风拂人,草香袭人,月光诱人,水波撩人,鸟声动人。
好一个语言无法形容的草原夜色!置身于她的怀抱,整个人就融入朦胧的梦境之中。
此时,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近处燃起一堆篝火,几个姑娘和小伙尽情地欢跳蒙古舞,酣畅淋漓地放声歌唱,此情此景,真是人生最美好的故事
麝在什么地方可以养殖
凤县养殖林麝数量比较多,目前已形成规模,属国内最大的林麝养殖集中区域,汇祥麝业就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家麝企。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