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天蛾养殖大全,豆天蛾演变过程
豆天蛾幼虫
猪儿虫是有豆天蛾的蛹孵化出来的。
这种虫子魔芋树里很常见。在很多地方都被叫做豆虫,有的地方叫豆青虫、蛄蛹虫、大麻丹、大青虫,东北叫“小老虎”、四川叫“猪儿虫”,它是豆天蛾的幼虫,夏秋季节,它们最爱趴在魔芋树的叶子底下啃食魔芋叶,是一种十足的农业害虫,深秋季节会钻入地下变成个头很大的蛹,来年暮春或初夏季节会爬出来变成蛾子产卵,这种蛾子就是豆天蛾了。
豆天蛾幼虫有几种颜色
豆虫会变成紫色是因为快要变成蛾子的时候就会变成紫色 ,不用担心。豆虫是豆天蛾的幼虫,长大之后就会变成豆天蛾。豆天蛾是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一般一年可繁殖一代。幼虫阶段是黄绿色的,体长大概90mm。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淮流域以及华南地区,寄生在大豆,绿豆,刺槐,洋槐,葡萄藤叶上的,也会危害这些植物的生长。
豆天蛾幼虫吃什么
豆丹虫不会咬人。
豆丹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以吃大豆叶子、洋槐树的叶子为生,在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及苏北地区尤为多见,成熟之后会钻入地下蛰伏,待来年羽化成成虫。
豆丹虽然是大豆的天敌,但是它的肉浆却无毒无害,是一种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鲜美。
豆天蛾幼虫有什么显著特点
钢笔虫即豆虫,学名豆天蛾,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它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七种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其中亚麻酸达36.53%,尤其是C18:3亚麻酸含量更高,灌云豆丹风味独特,是驱寒养胃的天然绿色保健珍品。被誉为"国内少有、河北仅有、苏北特有"的独特食品!
豆天蛾幼虫越冬基质指标
豆虫
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虫俗称豆虫、豆丹、豆蝉,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云纹天蛾亚科豆天蛾属,生长周期1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主要取食大豆、洋槐、刺槐的叶片以及忍冬等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它体长40-45mm,翅展100-200mm,体和翅黄褐色,多绒毛,头胸部背中线暗褐色,腹部背面各节后缘具棕黑色横纹,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色绿斑,翅面上可见6条褐绿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条暗褐色斜纹,后翅小,暗褐色,基部上方有储色斑,后角附近黄褐色。[2]
卵:球形,直径2-3 mm,初产的卵黄白色,孵化前变成褐色,老熟。
幼虫:体长约90 mm,黄绿色。头部有一黄绿色突起,胸足3对,黄色,腹足4对,尾足1对。尾部有一黄绿色尾角。
蛹:体长40-45 mm,宽15 mm,纺锤形,红褐色,腹部口器明显突出,呈钓状弯曲。[3]
发生规律
豆天蛾在河北省武邑县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9一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大多分布在大豆田周围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处。老熟幼虫与翌年地温达到24℃左右时化蛹,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有利其化蛹羽化,发生亦重。7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的成虫半小时后即可开始飞翔活动。成虫白天隐蔽,易于捕捉;多傍晚活动,飞翔能力强,迁移性大,喜食花蜜,有趋光性。每头雌蛾平均产卵350粒左右,卵孵化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卵多产在植株顶端第四片茂盛叶片背面。幼虫五龄,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全年以8月上旬危害最重,也是用药除治的关键时期。豆天蛾的发生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其中主要是降水。[4]
共5张
豆虫
黄淮海地区每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9-12cm上层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移动至表上层化蛹。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一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上越冬。成虫飞翔能力很强,但趋光性不强,喜在空旷而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一般散产于第第四片叶背面,每叶1粒或多粒。[2]
成长特点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葡萄藤叶等。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1~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危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危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危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分布区域
豆天蛾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主要寄生植物有大豆、绿豆、刺槐等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对土壤进行深耕,消灭越冬虫源。由于豆天蛾老熟幼虫在土中9一12 cm深处越冬,秋季翻耕,杀死老熟幼虫。夏播大豆播种前进行土壤深耕,把蛹消灭在羽化之前,减少羽化率。
2、改变大豆耕作方式,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夏麦豆连作田套种油菜可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的数量,使大豆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王玉正等研究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的发生,发现间作和同穴混播豆田的病虫发生危害轻于纯作豆田日。间作和同穴混播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自然生态控害能力。通过间作和套种等耕作方式,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害虫再猖撅等副作用,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有着特殊的意义。
物理防治
1、人工防治:当幼虫达4龄以上时,可采用人工捕捉,剪刀剪等人工防治措施。人工捕捉到的高龄幼虫可以食用,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豆天蛾食品。
2、黑光灯诱杀成虫:山于豆天蛾的成虫具趋光性,利用黑
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从而减少豆天蛾的发生量。
3、化学防治:1-3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50%杀螟蛤,50%倍硫磷、4%久效磷等乳剂1000倍液喷雾,或2%西维因粉、1%对硫磷粉等喷粉,亦可用青虫菌等细菌杀虫剂。喷药宜在下午进行。4龄以后防效差。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人工捕蛾和4龄以后幼虫。
生物防治
1、对豆天峨天敌的利用:豆天峨卵期自然寄生性有3种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和舟蛾赤眼蜂; 2种黑卵蜂:豆天蛾黑卵蜂和落叶松毛虫黑卵蜂。
2、使用生物农药。戴美学等人利用苏云金杆菌SD-5菌剂对豆天蛾进行防治研究表明,SD-5菌剂对豆天蛾具有较强的毒力,不同龄期的幼虫对SD-5菌剂的敏感性不同,小龄虫最为敏感,致死较快,卵期喷药,孵出的幼虫死亡率高。大田施药时间掌握在卵至3龄幼虫高峰期,大田应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综合考虑防效和成本,施药浓度应选用0.5亿/ml。
豆天蛾幼虫图片
运输方法:撒木屑吸附虫体散发的水分,隔离虫体以避免直接接触摩擦,对虫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豆虫运输要在筐里放些木屑,防止豆虫相互伤害,或有的豆虫吐水。
可以应用纯土、细沙、蘑菇料、木屑等基质,分别采用柱藏、土藏、屑藏、沙藏、纸藏、田间处理等方法,将自然发生的老熟豆天蛾幼虫采回保存
豆天蛾幼虫怎么养
豆虫养殖如果你只想单纯饲养豆虫(豆天蛾),那么可以不用施肥;如果二者兼顾,那么施肥还是有必要的。以下提供一些技术:放养时期: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因为从幼虫个体发育来看,放养适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增大个体虫重。太迟则不能发育到5龄,虫体小,影响幼虫产量。综合分析豆天蛾幼虫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结荚初期放养为宜,早的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放养。此时大豆叶片生长旺盛,豆叶已充分展开。接入的l-2龄幼虫小,食量少,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从而使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大豆品种的选择:为了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大豆品种应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类型,可增加养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幼虫产量。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士,经济效益差。从本次试验看,以每平方米放养l-2龄幼虫10-15头为宜。天敌影响:在笼罩外大田条件下,豆大蛾幼虫还会遭到寄生蝇、螳螂、青蛙和鸟类等的寄生和取食,从而影响幼虫的产量。根据田间观察,大田条件下天敌对豆天蛾幼虫的取食约占总养虫量的5%-10%, 1-3龄幼虫被寄生、取食率略高于4-5龄幼虫。平均损失率约 80%。因此在大田条下放养低龄幼虫可适当增加放养量。综合效益:豆天蛾幼虫按每平方米放养10头计算,则667m2可得虫6 670头,平均单虫重8.15g,共可获虫 54.36kg,按天敌损失8%计,则损失虫重4.35kg,实得虫重约50kg,按目前市场售价10元/kg计,每667m2养虫收入约 500元。大豆产量损失约为6%,若按 200kg/667m2计算,则大豆损失12kg,按市价2.2元/kg算,则大豆损失为26.4元/667m2。两者综合,饲养豆天蛾的大豆田比普通豆田每667m2增加收入为500-26.4=473.6元。此外在豆田中饲养豆天蛾幼虫,不需喷药防治豆天蛾,既可减少用药费用,同时又可以生产出无农药污染的大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又为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此外在豆田中饲养豆天蛾幼虫,不需喷药防治豆天蛾,既可减少用药费用,同时又可以生产出无农药污染的大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又为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
豆天蛾幼虫保存研究
将青虫5龄幼虫置于湿润沙土中浅层掩埋贮存。
应用纯土、细沙、蘑菇料、木屑等基质,分别采用柱藏、土藏、屑藏、沙藏、纸藏、田间处理等方法,将自然发生的老熟豆天蛾幼虫采回保存;利用豆虫的冬眠习性,把豆虫贮藏在地下15厘米处,过深则造成缺氧而窒息死亡,过浅则导致因冻伤害而死。
这种方式能把活豆虫贮藏到来年四五月份,可将两个月的豆虫供应期延长到十个月。衔接到新豆虫七月开始上市。
豆天蛾幼虫多少钱一斤
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大豆叶,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刻,高龄幼虫食量增大,严重时,可将豆株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荚。
大豆遭受豆天蛾为害造成茎叶缺口。
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害防治。
危害症状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吃成网孔状和缺刻状,三龄以后幼虫可以把豆叶全部吃光,使植株不能结荚,对于产量影响极大.。
大豆豆天蛾主要危害叶片,被啃食的叶片呈网状。
豆天蛾幼虫能吃吗
是大青虫,叫豆丹。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以吃大豆叶子为生,是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长相与桑蚕类似,身体呈青绿色,跟大豆叶颜色差不多。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及苏北地区尤为多见,成熟之后会钻入地下蛰伏,待来年羽化成成虫。
豆丹在山东是害虫,但在连云港却不是,豆丹是这里餐桌上的珍馐美味,而且还价格高昂。在这里豆丹已经形成产业,有很多专门养殖豆丹的农场。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