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养殖场,大鹅养殖场
大鹅养殖场选址条件
1、要注意保持鹅的体重稳定鹅群平均体重是衡量一个鹅群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鹅的体重对于鹅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疾病的侵害都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蛋鹅,在产蛋阶段,对于营养的需求比较高,自身代谢和维持产蛋都需要能量,在冬季低温情况下还要保持体温,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很容易导致鹅的体重出现波动,导致体重下降,而且还易患疾病。要保持鹅的体重稳定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1做好肠道炎症的防控肠道炎症对于鹅的生长影响很大,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在饲养环境不好,或者鹅舍卫生条件差的情况,就会造成大肠杆菌大量滋生,一旦长期存在就会加速鹅体内营养的流失,导致鹅的营养不良,从而导致鹅的体重出现波动,所以要加强鹅舍环境的管理,做好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及驱虫,确保鹅群健康的生长。
1.2防止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导致一些菌群失衡,这样会造成鹅的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例如鹅腹泻病的群体发作,使鹅对于营养的吸收降低,再加上低温会消耗鹅的体内能量,体重会在短期内降低,引发其他疾病的产生。
1.3保证优质全价饲料的供应鹅的体重生长,主要是饲料的充分供给,特别是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更要注重营养的全面与均衡。在选择饲料上,一定要确保优质全价饲料的供应,这样才能确保鹅的营养充足,满足产蛋、自身代谢及抗寒冷的需要,确保体重不因外界条件变化而降低。
1.4刺激集群的采食由于鹅体本身对于温度有应激反应,在冬季鹅群的采食量会明显出现增大的情况。如果鹅群的体重都正常,基本采食欲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鹅群体重较轻,则一定要采取办法刺激鹅群进行采食,从而达到增重的目的;而对于体重低于标准的,则要采取分离单独饲养方式,进行额外的营养添加来达到增重目的,使低体重的鹅群体重增加,尽可能提高均匀度。
2、加强鹅群的环境管理环境对于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气温降低,鹅场多数需要采取保温措施,特别北方地区,要对鹅舍进行密闭处理来进行保温,鹅舍内的空气清新度受到影响。另外氨气浓度也会大增,加上高密度的饲养,很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暴发,使群体染病,所以必须要加强环境的管理。
2.1做好隔离饲养鹅场的选址尽量要远离居住区,在地理上进行环境隔离,另外在管理上,对于进出场内的车辆、人员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尽可能杜绝不必要的来往流通,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实现真正的隔离饲养。
2.2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在鹅场的管理上,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加强卫生管理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要做到细致、全面,不漏死角,每天对厂区及鹅舍进行全面的打扫,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按照科学的消毒流程,确保厂区内的消毒工作能够做到全覆盖。对于病死鹅要按照无害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消灭传染源头。对鹅舍内消毒时,最好是带鹅消毒,但在冬季一定要尽可能利用中午进行,中午温度较高,能够避免因消毒而带来的温度差过大,确保温度影响最低。
2.3确保环境的稳定冬季鹅舍为了保温,都要做密闭处理,这样做虽然对于保温有利,但是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排除,导致氨气量上升,同时湿度也会加大,所以在保温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进行通风换气,确保鹅舍内的空气清新。可以开设天窗、使用轴流风机、纵向通风等方法,也可以通过减少鹅群饮水、减少撒水、增加舍内温度、添加降氨除臭的药物添加剂等方式达到除氮降湿的目的。在除氨降湿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温与通风换气,通风不可避免会导致舍内温度降低,所以尽可能以换气为主,采用间隔换气方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停止换气,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鹅群的应激过强。
大鹅养殖密度
一亩地可以养多少鹅,与鹅的大小和你的饲养方法,饲养技术,以及你的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
从理论上讲,一只鹅苗的活动空间0.25平方即可,算下来一亩地至少可以养2600只左右。 目前,全国的专业鹅苗养殖户,多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一般每亩养殖鹅苗200-500只。而采用我们的生态链圈养放牧方式,经益生菌处理,一般每亩可以养殖500-1000左右,以800只为宜。大鹅一亩地养的更少,一般在100只左右,因为鹅性情凶猛,养鹅密度是宜疏不宜密。
国内实际情况都是放养在果园、沙地、荒地、草地、水草地等等,有些地方是自己种草养鹅。
养鹅选址有什么要求
一亩地可以散养200-500只鹅,而具体的只数和鹅的大小有关系,多数情况下养殖300只是没有问题的。要是养殖的是大鹅,一亩地则可以养100只,这样才会更好养一些,不然密度会变得很大。
养鹅要注意什么?
选址
想要做好养殖,选好地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在对于自然生态这块比较的关注。鹅是吃草的,所以说可以经常在外面放牧,要挑选那种资源比较好的地方,远离人群和主干道。附近有草场可以让鹅活动和采食,还要有池塘资源,鹅也是比较喜欢下水活动的。
如果没有草场资源的话,可以辟一块地出来自己种植牧草,挑选那种营养比较丰富的。
品种
注意选择不同的品种,鹅的话也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相对来说特性会有一些不一样,比如有的是产肉的,有的是产蛋的,有的绒毛比较好。在养鹅之前一定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目的,另外的话,考察一下当地的市场更加喜欢什么样的品种,一些品种在外地卖的好,在本地不一定卖得好,这个一定要知道。
管理
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就是后期的管理工作,要注意合理的密度,对于雏鹅来说,每平方米可以养20只,然后等到鹅稍微大一些,到了幼鹅时期,每平方米的密度是十只。不能养得太密了,如果太拥挤的话鹅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且在吃饲料的时候也容易出现争抢的情况。
每天让鹅到外面去活动一段时间,经常到外面活动的话可以自己吃草,减少饲料成本,另外的话也可以让体质更加好。除了吃草之外,还要有一块水面给他们活动,水质一定要好,最好是流动的水。等到快要上市的前半个月就要尽量减少鹅的运动,让他们多吃一点,这样的话可以让他们多长肉。
饲料
虽然鹅可以到外面吃草,但是光吃草的话还是不够的,想要营养更加全面的话,还要另外搭配一些饲料,比如说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一些。
大鹅养殖场地直在什么地方?
丽水关下村有个土鹅养殖基地,真正土鹅蛋现捡现发保证新鲜度和质量品质,可以放心购买。全是放养,吃的是青草叶,喂的是谷物杂粮。很适合老人.小孩养身体,尤其是晕妇可以除胎记。在走亲访友时也可买上一箱很有面子。上门沟买或网上发货都行,一般是 48小时内会发货,特殊原因会推后。
大鹅养殖技术和管理
1、鹅舍修建
在养殖大白鹅之前,我们首先要修建好鹅舍。鹅舍应修建在地势较高、干燥且平坦的地方。朝向最好以南或者是东南为主,鹅舍土壤要保持有着良好的通透性。如果有废气的旧房子的话可利用起来建造。也可用竹子、篱笆等建立围护网进行围护饲养。不过要注意的时候,鹅舍周围要保持有充足的干净水源,因为大白鹅是一种喜水性的家禽,要满足它的的生长习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安装好金属网,避免大白鹅受到敌害危害。
2、雏鹅开食
在选好鹅苗入舍之后,我们要注意做好雏鹅的开食工作。一般情况下,雏鹅的养殖密度大约在22只/平左右。在鹅苗入舍之后,两小时之内要让其初饮。如果因为体质弱而不知道饮水的话,那么则要做好人工驯饮工作。在两小时之后,要以小鹅专用料、嫩黑麦草等饲料左右雏鹅的开食饲料。放在料槽中让其自由采食,同理,如果不会进食的话,那么要做好人工驯食工作。
3、日常管理
我们在饲喂的时候,要根据鹅的日龄调整好饲料。尤其是在雏鹅阶段的时候,饲喂工作不仅会影响到雏鹅营养吸收,还直接决定着雏鹅的成活率。随着日龄的增加,我们要适当减少养殖密度。7日龄左右时每平养殖大约20只左右,半月之后降低至15只左右。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每群最多不可超出200只。然后每天还要做好鹅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清洗消毒水槽、料槽等。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免疫工作,增强雏鹅的免疫力。
4、成鹅管理
在大白鹅生长至一月龄到两月半龄的时候,应将其从育雏舍转入到生长鹅舍中。每天饲喂大约5次左右,晚上也要适当补喂一次。在饲喂的时候,应将草饲切碎,然后与精饲充分混合。其中青饲与精饲的比例保持在4:1左右。为大白鹅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生长营养,保证大白鹅能够正常生长,提高产量与养殖效益。
大鹅养殖场选址条件要求
鹅舍建筑设备
1、鹅场选址:肉鹅以食草为主,鹅场选址应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并且保证水源无污染,水源除了饮用外,鹅清理羽毛、放水、活动、配种等都离不开水。饲草资源制约着养鹅的成败,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中年和成年肉鹅每只一天可以消耗1.5~2.5千克青草,因此,肉鹅场的建筑地点,最好有较大的草地。
2、鹅舍设计:鹅舍的建筑设计,总的要求是: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干燥防潮,经济耐用。鹅舍的建筑因鹅群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育雏舍、育肥舍、种鹅舍及孵化室等几种。鹅虽是水禽,但鹅舍内最忌潮湿,特别是雏鹅舍更应有一定高度,排水良好,通风。水源与肉鹅舍之间应设有运动场,最好为水泥地面,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水面与运动场的连接处不能太陡,坡度不应超过40°。
肉鹅饲料准备
1、青绿饲料:青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青绿饲料含水量高,能量低,粗蛋白含量高,容易消化,成本低廉,是目前肉鹅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也是农村发展肉鹅养殖用量最多的饲料。适合肉鹅采食的青绿饲料品种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蔬菜类饲料、作物茎叶、水生饲料、青绿树叶等。青贮饲料主要在冬天缺少青绿饲料时使用。
2、精饲料:精饲料是肉鹅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玉米、大麦、稻谷、麸皮、饼粕类等,肉鹅的精料种类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肉鹅交配繁殖
1、种鹅选择:种鹅是养鹅业的基础,对种鹅的选择称为选种。选择种鹅时,其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可以反映出种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可作为判断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2、种鹅配种:一般的公鹅品种,180~200日龄达到性成熟,就有了配种能力,但是,往往在300~360日龄以上时才开始配种,这样种蛋的受精率会更整齐,便于管理。公鹅使用年限以3~4年为宜,过老的公鹅由于体质较差,其受精率也会相应降低。
母鹅饲养到7个月左右开始产蛋,开产后鹅蛋重量达到100~130克时,就可以配种了。当种鹅到了适合配种的年龄,就应按照1:4或者1:6的比例进行公、母搭配,放置于同一个鹅舍里,使其自然交配。因为鹅有水中交配的习性,公、母鹅在水中嬉戏时便完成了交配。
肉鹅孵化管理
1、种蛋选择:作为入孵的种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用三氯异氰脲酸粉,以1:200的浓度浸泡种蛋5分钟,然后将蛋壳上的粪便等污染物清洗掉。选蛋时,蛋壳上有破洞或破损的地方不能用作种蛋,蛋形以卵圆形为最好。
2、摆蛋翻蛋:肉鹅种蛋选好后摆入蛋盘,放进孵化机,开始孵化。新的小生命即将诞生了。在孵化时,首先要控制好孵化机的温度,以皖西白鹅为例,肉鹅种蛋的孵化温度应掌握在37.2℃~38.2℃之间。其它品种会略有不同。为了使入孵的蛋上层、下层,以及每个蛋的各个面都受热均匀,必须进行翻蛋。一般每隔4~6小时翻一次,一直翻到鹅出壳的前三天。
3、凉蛋照蛋:孵化器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做到空气新鲜,使氧气输入含量不低于17.5%,最佳为21%。在孵化期后期或者在夏季孵化时,特别是孵化到17天以后时,需要进行凉蛋。目的是让鹅胚胎排出过剩的体热。可打开孵化机门,间隔抽出蛋架上的蛋盘进行散热。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使用灯光或者日光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是否符合胚胎的长相,主要有三照,当鹅种蛋孵化到第7天时第一照,15~16天时二照,23.5~24天时三照。
6、适时出雏:以皖西白鹅为例,当种蛋孵化到第28.5天~30天时,开始出雏。第30.5天~31天时,大量出雏并出壳完毕。
雏鹅饲养管理
1、及早开水:雏鹅从孵化室运出来后,立即安排到事先准备好并消毒过的育雏室里,稍事休息,应立即开水,也就是供给充足饮水。
2、适时开食:雏鹅在第一次饮水后,紧接着就要开食,开食是在雏鹅开始“起身”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的精料为颗粒状雏鹅料,一般由细小的谷食类原料制成。开食的青料要求新鲜,易消化,以幼嫩、多汁的青菜为最好,青料要切成1厘米左右的细丝状。开食的时间约为半小时。以皖西白鹅为例,开食时的喂量一般为每1000只雏鹅一天5千克青料,2.5千克精料,每隔2~3小时昼夜饲喂。以后逐步改为饲喂次数减少,饲喂量增加。
3、良好放牧:放牧就是让雏鹅到大自然中去,采食青草,饮水嬉水,运动与休息。通过放牧,可以促使雏鹅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性和抵抗力。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外界气温高时,可以结合放牧让雏鹅到水中逐步适应水性。
4、及时分群: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论何种育雏方式,都要防止鹅群“扎堆”,这是提高育雏成活效率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适时控制鹅群密度,一般在第1周,直径35~40厘米的围栏中养雏鹅15只左右,以后逐步减为养10只左右。
成鹅饲养管理
1、中鹅饲养:雏鹅经过舍饲育雏和放牧锻炼,进入了中鹅阶段。在我国,对于一般品种来说,中鹅就是指4周龄以上至70日龄左右的肉鹅。这个时期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出适应性强、耐粗饲、增重快的鹅群,为下一阶段选留预备种鹅或转入育肥鹅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中鹅的营养需要,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5%、豆粕27%、麸皮3%、预混料5%。预混料主要包括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以及添加剂类饲料等。
2、育肥阶段:中鹅饲养70日龄后,应先从鹅群中选留种鹅,作为种群定向培育。剩下健壮无病70日龄以上的中鹅作为育肥鹅群。经过70天的饲养,虽然肉鹅体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都有一定的膘度,如,皖西白鹅3千克左右就可以上市,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体重仍偏小,肥度还不够,肉质含有一定的草腥味。为了进一步提高鹅肉的质量和产肉量,必须饲喂丰富的能量饲料进行育肥。育肥时间以15~30天为宜。
3、后备种鹅:中鹅养到70天后,留作种用的那部分鹅被称为后备鹅,饲养后备鹅的目的是提高肉鹅种用价值,为产蛋和配种作准备。这时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因此要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首先青绿饲料要让其自由采食,精饲料要定时定量饲喂,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1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后备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豆粕20%、麸皮9%、石粉6%、预混料5%。后备种鹅到100日龄左右时要公、母分开饲养,直到开产或配种,防止早熟鹅滥交乱配。
4、种鹅饲养: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鹅的繁殖性能,繁殖高产健壮的后代,为肉鹅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种公鹅在配种期主要是保证其旺盛的精力和性欲,以便高质量完成配种任务,无论是配种或非配种期,种公鹅对饲料的要求都不是太高,只要满足其日常需要,参照后备种鹅的精料配方就可以了。
母鹅在产蛋期,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要明显增加,尤其是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更多,如果营养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蛋质量。产蛋期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6%、豆粕22%、石粉7%、预混料5%。精料饲喂要定时定量,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250克~2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青绿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养鹅需要多大场地
一亩地大约能够饲养400-450只左右的成年鹅,而雏鹅的养殖密度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
中小型鹅,1-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20只。6-1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0-15只。11-15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5-12只。16-20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2-8只。20日龄以后,每平方米饲养8-6只。
大鹅养殖基地
高刘作为“皖中白鹅第一镇”是有媛媛的。早在《合肥县志》和《肥西县志》中都有记载,称“鹅,产高刘集者佳。”在上个世纪70年代,白鹅在肥西县的养殖就极为普遍了,而在肥西地区,高刘这一区域的养殖最为集中。目前,高刘已经划归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而白鹅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更加迅速。
目前,高刘有安徽省最大的白鹅市场,高刘优质白鹅不仅行销省内,上海、南京等城市对于高刘白鹅的需求量也很大,可以说,白鹅作为合肥重要的特产,已经行销全国。这也是符合“皖中白鹅第一镇”的称号的。
那么,高刘白鹅有什么特点,为何获得广泛认可与交口称赞呢?我们可以在《肥西乡镇春秋》找到答案。原来,高刘原先最出名的是咸鹅、咸肫、鹅掌,合肥人都爱吃,安徽地区对这些食品的认可度也很高,各类高刘白鹅产品也是走亲访友馈赠的佳品。从外观上来看,高刘产的大白鹅外形也特别美观,体型大、羽绒白,“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句正符合对于高刘大白鹅的描写。
高刘白鹅属于寿合白鹅,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高刘白鹅市场,年成交20余万只,交易额700万元以上,2014年白鹅交易415万只(含咸鹅与活鹅)。缘此,有人把高刘称为“白鹅之乡”。白鹅市场如同聚宝盆,年交易额10多亿元。
鹅养殖场地
浦江附近有一家甘家湾养鹅场 ,主要从事鹅的养殖和销售 等。
鹅场所饲养的鹅全部是经认真仔细挑选的,经过杂交改良的鹅苗,养殖场处在山清水秀的山区,没有受到任何工业污染,在饲养过程中,也全部采用农家饲养模式,实属天然的绿色食品。
养鹅场地的基本条件
1、鹅苗选择
鹅苗要从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品种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选择好销售的品种。好的鹅苗必须要符合羽毛整洁、活泼、叫声洪亮、两腿结实、肛门干净等特点。另外,种鹅开产前必须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2、鹅舍的准备
(1)清洁消毒: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房屋作为育雏室。选好后,将鹅舍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把洗净的用具放入育雏室,用0.2%的百毒杀喷洒1 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2)垫料:进鹅苗前2 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并准备好250 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同时备好水盘、料盘。
(3)调节温度:在雏鹅进舍前几小时,预开取暖设施,使地面与雏鹅背部等高处的温度达28-30℃,并保持恒温。
3、管理要点
(1)幼雏期
雏鹅由于刚出壳不久,在饲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温、防湿、开食工作,温度需要尽量保持在28-3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雏鹅每成长一周,温度可以下调2℃左右,最后直至脱温。开食的话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在幼雏期的时候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浴,待满了一周后再进行浅水洗浴。
(2)育成期
破壳后第四周开始就进入育成期了,这个时候的鹅成长最为快速,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如果正遇夏季的话,不能过度放牧,还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及时接种疫苗,同时还要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2-3次的补充饲料。在这一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营养和搭配,在喂养的时候需粗饲料和精饲料结合的方式。
(3)产蛋期
产蛋期除了要保证受精率外还要保证鹅的营养供应。特别是需要对鹅进行分组饲养,公鹅和母鹅的比例为:1:4。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放牧的时间,早上需要在母鹅产蛋之后再放牧。鹅舍内需要铺设好柔软的稻草,以此来引诱母鹅集体产蛋,还能防止蛋壳破损的情况出现。另外,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
4、加强疾病防控
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消毒场地及用具。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定期防疫驱虫,对鹅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鹅瘟疫苗、禽流感疫苗、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请兽医上门查虫驱虫。
5、注意事项
(1)鹅舍要保持适宜的通风,但要防好贼风,人进入舍内不觉得闷气,更没刺眼、鼻的臭味为宜,适宜的光照是雏鹅采食、饮水所必需。一周内光照24小时,第二周18小时,第三周16小时,以后可自然光照。
(2)随着雏鹅不断长大,鹅群要随时调整。要根据雏鹅大小、强弱等不断进行调整。发现离群闭眼呆立、羽毛蓬松不沾、翅膀下垂的病弱鹅要及时隔离、淘汰。此外,也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3)在饲料中添加沙粒。对养鹅来说,添加沙粒可促进雏鹅消化。在2~3周龄时,可在饲料中掺入1%的清洁沙粒。
(4)脱温必须要逐步进行,切不可突然进行或者是忽然降温过低。否则雏鹅会因为温度低,怕冷相互拥挤,导致挤压致死或者是诱发呼吸道类疾病。
养兔
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