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对虾幼体夜光虫病的防治

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对虾幼体夜光虫病的防治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对虾幼体夜光虫病的防治

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

育苗室内的“发光”现象与自然海域中由原生动物(如夜光虫) 或部分发光藻类引起的“发光”现象截然不同,其病原体一般为细 菌,即荧光假单胞菌和哈维弧菌。两者适宜繁殖的盐度、温度范围与 虾类育苗所要求的理化因子相同。在这同一理化指标内,细菌与人工 繁育的虾苗又同处在同一摄食机制和繁育机制中,故极易引起病害发 生和蔓延。

细菌感染虾体后,利用虾机体组织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繁殖发育, 并在其固有酶的作用下氧化体内含有的荧光素,进而发出荧光。由于 此光为弱冷光,极易被认为是其他光源的反射光而被忽略。受感染的 病虾,视其体质强弱程度,呈现出2〜5天的荧光现象,最后陆续死 亡。

特别是在幼体变态和蜕皮期间,易导致大批虾突然死亡,严重时 会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幼体感染此病后活力下降,下沉到池水的中下层,在池水表层基 本见不到虾苗。糠虾或仔虾中后期感染时,表现为弹跳乏力,趋光性 差,摄食减弱或停止,体色呈白浊,基本上不透明。

发病虾池在夜间 关灯后可看到似繁星闪烁的“荧光”,在水中上下起伏,四处游动。 病虾症状与虾苗感染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在5〜7月流行最为广泛,因此时进入雨季,大量陆源有机 物随径流人海,使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病原菌迅速繁殖。一旦进人育 苗流程中,首先会感染病、弱、残苗,然后会快速传播开来,使虾苗 的搔状幼体、糠虾、仔虾各期皆因染病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防治方法:①对育苗设施、用具进行消毒处理;②育苗用水必 须经过严格过滤,并用氯制剂、碘制剂等消毒剂杀菌;③定期投放光 合细菌、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④采用浓度为1。5〜2。5毫克/升的氟 哌酸、浓度为1。 5〜2。 0毫克/升的嗯喹酸和浓度为1。

5〜2。 0毫克/升 的利福平,结合水质调控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虾塘晚上会发光该如何处理?

入秋后虫下 塘内的发光现象便逐渐减少,但在华南地区的秋天也有此现象发生。如果发光生物数量多,情况较严重,而虾塘又较小,可用硫酸 铜溶液(0.7毫克/升)全池泼洒,施药时可放低水位以降低成本, 泼洒后再补进已消毒的新水;也可用二氯异氰尿酸钠(0.2毫克/升) 全池泼洒。发光细菌不需要机械或化学刺激便可连续发光。一般来说,由发光细菌进入或附着于水生生物而引起 的发光现象已成为一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使被侵袭的动物,特别是虾、蟹、鱼类的幼体死亡的疾病。近年来在对虾幼体的培育中发光 病发生严重,导致幼虾大量死亡,但是在养虾池中发现发光细菌一般对对虾影响不大。

日本对虾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有1。 水温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在水温18-30°C时生长较 快,最适温范围为25-28°C,在8-10°C停止摄食,5°C 以下死亡,高于32°C生活不正常。冬季可采取加深池水、 停止交换水等办法,力求保持水温。在放养虾苗时,养殖 池的水温应稳定在15°C以上,育苗池与养殖池水温差小于 5°C,最好在3°C以内。

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塑料大棚暂养, 避免早春天气多变而导致室外池温度突变。2。 盐度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0%。? 45%,最适盐度20%-30%。,但高密度养殖时适应低盐度 能力较差,一般不能低于70%,否则对虾将会死亡,这是 养殖日本对虾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同时,一定要掌握 好育苗室内盐度与虾池内盐度差不得大于5%。3。 溶解氧相对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的耐缺氧能力差。日本对 虾正常生长要求的水中溶解氧大于4毫克/升,如果溶解 氧只有3毫克/升,它不会马上窒息死亡,但饱食后会吐 出食物。它在池养中忍受溶解氧的临界点是2毫克/升 (27°C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死亡。

耐干能力强,是较易 长途运输的种类。4。 pH 值海水pH值较稳定,一般在8。 2左右,但虾塘pH值多 数变化较大。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 2-9。 0。

日本对虾 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日本对虾体表具鲜艳的横斑纹,头胸甲和腹部体节上有棕色和蓝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 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很短,短于头胸甲的 1/2。尾节的末端有较狭的蓝、黄色横斑和红色的边缘毛。 身体长而侧扁,分头胸部与腹部,由20节组成,即头部5 节、胸部8节、腹部7节。头部与胸部愈合成头胸部,分 节不明显。其末节称为尾节,与尾肢组成尾扇,尾尖为鲜 艳的蓝色。除尾节外,各节皆有一对附肢。雄虾交接器中 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 雌大于雄。日本对虾体外包有坚韧的几丁质甲壳,其前端 有具齿的额角,在额角的基部两侧具1对带柄的复眼,口 位于两大颚之间。

养虾


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对虾幼体夜光虫病的防治
  • 牡蛎养殖方法,牡蛎养殖设备
  • 牡蛎养殖方法,牡蛎养殖设备 >> 牡蛎养殖方法,牡蛎养殖设备...

    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对虾幼体夜光虫病的防治
  • 养虾池的日常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养虾池的日常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养虾池的日常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防治对虾幼体“发光”病,对虾幼体夜光虫病的防治
  • 养殖鸭子的前景,养殖鸭子的前景
  • 养殖鸭子的前景,养殖鸭子的前景 >> 养殖鸭子的前景,养殖鸭子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