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怎么防胡蜂破坏,中蜂防胡蜂巢门
中蜂养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人生之旅需业闯,轻牵妙易中蜂养。
不用车间不用场,屋顶阳台随便放。
中蜂本是野生长,家养旧箱柜坛缸。
大口封住小洞开,巢脾数块顶上装。
引导蜂团笼中去,日落西山糖水奖。
次日携粉忙穿梭,安居乐业繁辉煌。
中蜂土养不咋管,闲暇无事做蜂箱。
房前屋后放几个,分蜂钻入做巢房。
做小巢门防敌害;储蜜禁忌取净光。
外无敌害家有粮,你想让逃也白想。
巢脾年年旧换新,巢虫不治自灭亡。
土养中蜂不患病,只管冬来取蜜糖!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要养蜜蜂首先要购买工蜂勤奋且蜂王体积大的蜂群,然后将蜂群、蜂箱一起放在蜜源丰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水量丰富的地方,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对蜜蜂进行人工饲养就可以了。
我们在养蜂的时候很多的细节、窍门需要注意和学习,比如我们最好要将蜂箱放在阴凉的地方,并且在晚上的时候要将蜂箱放在黑暗、无光的地方,因为蜜蜂是有趋光性的。
以及要保证蜜蜂生活的地方的空气是流通的,同时还要保持蜂箱内有一定的湿度。除此之外,在夏天的时候要将每个蜂框的距离都拉远一点,冬天时则要拉近一点。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
办公室不能养殖蜜蜂
进科学的蜜蜂养殖。
1、蜜源的选择
蜜蜂主要以植物产生的花蜜、花粉为食,花蜜、花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蜜蜂产出的蜂蜜、蜂胶等的质量,因此,选择适当的蜜源和粉源对蜜蜂养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植物的生长具有季节性,为保障蜜蜂的蜜源,应该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为蜜蜂提供蜜源。如在春季时可以选择油菜、桃树等作为蜜源;夏季时开花的刺槐、枣树等可以成为蜜源;秋季时的向日葵和荞麦等都是不错的蜜源选择;冬季时,枇杷则是更好的蜜源选择。另外水稻、马尾松等可以为蜜蜂提供大量的花粉,是养蜂粉源的最佳植物。蜜源和粉源应该在距离蜂房3km的范围内,附近也应该拥有较为清洁的水源为宜。
2、蜂场的选址
蜂场的选择是直接影响蜜蜂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最好的养蜂场应该选择在地势高、便于排水、空气干燥、背风向阳、附近有干净水源以及距离蜜源较近的地方。另外,养蜂场最好选择在近年来没有受到禁用物质污染或者是污染较少的地方,还要远离辐射、铁路、垃圾场、学校等地,同时为方便蜂群和蜂蜜等产品的运输,养蜂场还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处进行建设。
中蜂养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收捕蜂群
中华蜜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山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资源,若能将其收捕并人工养殖无疑是最好的蜂种来源,目前收捕野生中华蜜蜂的方式主要有诱蜂和收蜂两种,其中诱蜂是利用诱蜂箱引诱分蜂群或迁飞蜂群,而收蜂则是找到野生中华蜜蜂的蜂巢后将其收捕回来。
蜂群过箱
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养殖方式主要传统土养和活框蜂箱养殖两种,为了便于今后管理蜂群建议大家尽量选用活框蜂箱养殖,但不管是新收蜂群还是土养改活框都需要用到过箱技术,在过箱时是主要利用中华蜜蜂有恋脾的习性来进行的,简而言之是要先在蜂箱中安放些巢脾后再进行过箱操作。
人工饲喂
中华蜜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人工进行饲喂,但在春繁和秋繁时需要“奖励饲喂”来刺激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育虫,另外在冬季或早春也需要“补助饲喂”来为蜂群提供必需的食物,饲料方面可以是蜂蜜水也可以是糖浆或花粉,其中养蜂人用得最普遍的是白糖加适量开水融化后制成的糖浆。
分蜂处理
中华蜜蜂最大的缺点是分蜂性较强,在分蜂处理上主要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这两种方式,其中自然分蜂是等蜂群分蜂后再将分蜂群收捕回来,而人工分蜂则是在王台发育成熟时人为将蜂群拆分成两群,一群中有老蜂王和老工蜂,另一群中则有王台和新工蜂(未进行过认巢和试飞的工蜂)。
介入蜂王
中华蜜蜂相对而言较容易失王,因此养蜂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介王技术,在介王时根据操作不同有直接介王和间接介王两种,其中直接介王是将蜂王喷上蜂蜜水后放入蜂群中,而间接介王则是用介王器介王,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围王时不要用手去拨蜂团,要采用喷烟或洒水等方法来解救蜂王。
春繁管理
春繁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点工作,做好春繁能显著提高全年的养蜂效益,但中华蜜蜂在春繁时注意下面四个点,其一是要根据当地气候来确定春繁时间,其二是春繁期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其三是春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四是春繁期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
秋繁管理
秋繁的目的是让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简单来说越冬前蜂群中适龄越冬蜂越多越冬就越安全,在具体管理上和春繁差不多,其一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确定秋繁时间,其二是秋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三是秋繁后期要及时“关王”以保存蜂群的越冬实力。
蜂群越冬
越冬期是中华蜜蜂养殖成败的关键点,此时管理重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越冬前要为蜂群补充足够的食物,因为越冬期工蜂结团并靠吃蜜产热,食物不足蜂群会被饿死或冷死,其二是蜂箱要做好的保温工作,但保温的原则是“宁寒勿暖”,原因是保温过度会促使蜂群散团而导致越冬失败。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头戏,事实上也是大多数人养蜂失败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病害上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对中蜂威胁最大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和巢虫,一但爆发起来对整个养蜂场可说是毁灭性的,另外在敌害(主要是胡蜂)危害严重时还要协助蜂群对抗天敌。
中蜂养殖需要注意事项
1、场地选择: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
2、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3、蜂群的选购: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4、注意蜂场卫生,蜂螨喜欢藏在烂草败叶中,病菌病毒在污秽的环境容易滋生,这是常识。我们的蜂具,蜂场要定期消毒,当别人的蜂场发病时,及时消毒,及早预防。
5、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6、挑选蜂群的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
怎样养好中蜂,养好中蜂应注意什么?
南方24节气中蜂管理
1立春.天地间万物回春.蜜蜂也不例外.体内的活力激增.王开始产卵子圈逐渐变大.年前的菜花现在正好大开,粉很多,适时的割封盖蜜,加巢础,奖励喂糖是很有必要的.王喜欢在新脾上产卵.一张新脾2个昼夜基本就能产满卵力争在4月初能发展到4---6脾采荔枝.管理好能有3批的蜂出生.这时间很宝贵.
2雨水.天空下着毛毛雨.但并不影响蜜蜂迎接春天的脚步.偶然间也会有冷空气的到来.要注意防寒.保温是这时的关键.百花初开,蜂群活跃.粉蜜都能采到.可以用3天不同样来形容.
3惊蛰.早上天不亮就有蜂带粉回了,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料,蜂群已经出第一批子,王继续在出子的巢房产卵.这段时间蜜粉消耗较大,虽说中蜂省饲料,但在发展阶段一定要蜜足,我边粉倒不缺.天气忽冷忽热.保温.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对弱群要用补将近出房的子位,快速让弱群加强.
4春分,雄蜂开始出房.3月底前尽量换新王.新王是获得荔枝蜜的高产主要原因.而且根据本人的愚见.觉得早春的王是一年当中最好的.着手人工分群在这时也非常适合.燕子,蜻蜓.胡蜂等天敌对处王试飞,交尾的影响不大
5清明,荔枝在开,龙眼现蕾一年当中.本地区最大的蜜源来了,丰收在望.但往往天公不作美.小雨下个不停,这其间.要注意分群带来的损失,连日的雨水,只要天气稍好,中蜂不管王台是否成熟,很多都会自然分群了.要十分注意!!防飞逃请看在下在论坛上传的巢门隔王器图片.但要及时分群或其他方法处理好.
6谷雨.漫山遍野的杂花开,全年的蜂最好养是这时候.天气温暖.粉蜜充足,扩大规模.发展群势.最合适.
7立夏,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采过荔枝后.蜂群会略退.但这时的黄牛木在开,乌桕也快开了.争取繁蜂留一批子采小叶桉,同时病虫害也是这时的高发期,中囊.巢虫是阻碍蜂群发展的绊脚石.防重于治.勤换箱.脾数宁小莫多.脾多于蜂是中蜂的大忌.
8小满.台风,暴雨,在唱主角,连日的雨天,大量的工蜂无事可做.唯有造王台了,箱外都能见到,久雨初晴,如果有工蜂在咬巢门,出勤率不高等.十有八九是想分蜂了.做好应对的办法.
9芒种.小叶桉在开,天气越热,排糖越多,5----7天就能摇一次.不太成熟的蜜汽泡多,易发哮,不耐保存,建议小叶桉蜜尽量封盖再摇.大流蜜期往往也是繁蜂的最佳时期.繁出一批新子对安全渡夏有不可估计的价值
10夏至.温度较高有糖少粉.桉树还在开.但在6月底前的最后一批糖留着渡夏用.尽量不要摇完.6月初繁的子准备出房.度夏的重任就是这些未来战士了.保存实力较好.
11小暑,气温高.留足蜂粮蜜蜂.多数只在10点前出来采零星的粉蜜,其余时间都是在做散热的工作,偶然有采水蜂飞出.侦察蜜粉的蜂也出.胡蜂来凑热闹,濑哈蟆也吃不少蜂,广州地区的王如果不是人为控制,很少会停产,但高温期出的蜂仔体质较弱.紧脾让蜂密集箱内空间就大.空气流通好.对蜂群也好.
12.大暑,遮阴防过热,有条件的能把蜂群放在大树底下就比较完美了无事少开箱.让蜂能有个安静的环境,盐.一切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却是很多玩家所忽略的,缺少盐份的蜂群有时会追人吸汗,补充盐的方法很多.在巢门撒少量盐花,或者在水中加都是不错的办法.
13立秋早晚有些凉意了.适时加糖喂粉繁秋子,秋天又是一个黄金季节,天气好,糖比较稳产,大叶桉在这时提供了不错的蜜源勒仔树粉多,为秋繁定下天然的基础,
14处暑,是广州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渡夏结束工蜂出勤又积极了,王产卵也卖力了渡夏时未造好的巢础或被蜂咬烂的巢脾也开始补好.雄蜂房始现.又一轮的繁殖旺季到来.
15白露和春天一样.白露的天气非常适合中蜂的生长,但秋季的蜂群分蜂的欲望远不及春季强烈,人工移虫育王就能解决问题了,在这里,我要感谢梁起教我的移虫技术-----多谢!!这时育出的王管两年用,对培育优良的越冬子和春繁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16秋分.是个收获的季节,盐夫树开,杂花满山,如果有夜雾,吹南风,第二天肯定多糖.严防巢虫.巢虫是我2008年的痛强群新脾都无济于事.药物防治估计行得通.试过喷脾一次.4个月不长虫.而且是没蜂上的淘汰旧脾.山西绛县出的巢虫药.水药剂.但缺点是喷脾连幼虫都一起死.要脱蜂才喷药!!!
17寒露.早晚的温差较大.柠檬桉要开了,一个多月的花期令养蜂人感到丰收的喜悦.花开到立冬.放宽蜂路,准备摇蜜.联系销路吧
18霜降.蜜多,粉足的季节要居安思危,繁越冬子.只有强群过冬来年的群势才会欣欣向荣
19立冬.广州处于亚热带地区,北方已经是下雪了,这里还是很暖和.柠檬桉采后蜂群退得快把握好时间,一样能继续繁出一些新子取鸭脚树,适当的缩脾对蜂群的生长有利.
20小雪广州的初冬,时冷时暖,巢门要尽量向东南边,只能向西边是无奈之举.向北就能避免则避免.你让蜜蜂喝西北风.明年就自己喝了.这时用旧脾比新脾好,王也喜欢在半新不旧的脾上产卵.
21大雪.鸭脚树流蜜还是挺大的,糖抽打,最好是在中午打.动作要快,以免冻伤子脾
22冬至留足粉蜜.不够补足.当地的蜜粉基本够蜂群冬季的消耗.紧脾好主要.5----7脾缩到4脾.4脾以下缩成2---3脾蜂密集是保温的关键.
23小寒.气温较低.但广州一般都不用箱外包装晴朗出太阳时蜜蜂依然忙碌,为下一代,为将来......
24大寒天气很冷了,蜂群都结成团养精蓄锐,尽量莫开箱.以免巢温突降.偶尔出太阳,在8度左右仍然有蜂进出.毕竟.春天的脚步近了.....
中蜂养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和建议
1.中蜂群繁殖得快与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中蜂王,既有很强的产卵力,又会迅速发展群势,还能维持大群。而且工蜂的产集力也强,出勤积极,不易产生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好中蜂应做到:新王产蜜,强群育王,早养王,早分蜂。换王和培育新王最好抢在出现分蜂热之前较为适宜
2.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弱小的蜂群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坚持常年饲养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一般来说,在流蜜期,中蜂应有6-7脾足蜂的群势,丰收就有把握。培育强群除了有优质的蜂王外,还要控制好分蜂热,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保持群内饲料充足,适时奖励饲喂。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蜂群的产集力和繁殖速度,使蜂群由弱变强,经常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更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就会导致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产,甚至产生盗蜂和飞逃。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饲养中蜂者必须遵循“该取则取,该喂则喂“的基本原则,除收蜜季节外,一般时期都要保持巢内有封盖贮蜜,而且,在中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
4.中蜂喜欢密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囊状幼虫等敌害和病害的侵犯,也有利于保温和保湿。实践证明,在流蜜期密集群势,能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冬密集群势,可减少饲料消耗量,安全过冬;渡夏期密集群势,能够防止蜂群早衰和病虫害的侵入
5.越夏是我省饲养中蜂的难关。夏季气候炎热,最高气温常达38℃以上,而每年7、8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有的地区,当夏季主要蜜源过后,有一个月左右的蜜粉源稀少期,蜂王产卵下降甚至停产,敌害增多。因此,有“宁越三冬,不度一夏”之说。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群势削弱和逃亡,给生产带来损失。所以,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要注意遮荫降温、喂水防旱、适时扩巢、严防敌害、防盗控逃和保持蜂群安静
养殖中蜂者应注意事项
养好中蜂的关键,在于王优、群强、蜜足、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时防治病虫害。垍頭條萊
饲养管理要点萊垍頭條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頭條萊垍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萊垍頭條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條萊垍頭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萊垍頭條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萊垍頭條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萊垍頭條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萊垍頭條
1、欧洲幼虫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蜂房链球菌,主要是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花粉和蜂具都能沾染病原,幼虫四季均可感染,但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萊垍頭條
发病死亡的,主要是2~4日龄的幼虫;少数幼虫在封盖后死亡。垍頭條萊
感病的幼虫,外观失去光泽,体色由白转黄,再渐渐转褐黑色而腐烂;也有的未变色即很快腐烂,从背部上可见到明显的白线(气管)。如将虫尸抽出,虫体容易破裂,具有酸臭气味,腐烂物不呈粘胶状,干枯后容易被工蜂清除。发病初期,由于少数幼小死亡,随即被工蜂清除,又因蜂王再度产卵,致使各虫期错杂在一起,呈不正常“花子”现象。如果继续发展,幼虫未到封盖即全部死亡,巢内看不到封盖子。再严重时,子脾全部腐烂,散发出酸臭味,造成蜜蜂离脾,甚至逃群。萊垍頭條
中蜂对此病抵抗力很弱,治愈后会复发,必须经常注意防治。发病后,可使用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治疗。一般取任何一种抗菌100万单位,配糠浆四斤,每次每群约喂糖浆0.5-1斤,每隔2-3天喂一次,连续3-5次。萊垍頭條
2、中蜂囊状幼虫病:其病原,是一种过滤性病毒。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污病毒。刚死的虫体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幼虫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气温26℃以下时容易流行。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发病死亡的,多是6日龄的幼虫,约有三分之一死于封盖前,三分之二死于封盖后。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色,头部呈灰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腐臭物不具粘性,干枯后容易清除,随着蜂王重新产卵而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症状相似。患病群逐渐变弱,极易引起逃群。頭條萊垍
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一经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但实践证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结合药物治疗,是能够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萊垍頭條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维持较强的群势,做好蜂群的保温,是预防此病的前提。为了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可利用蜂群从分群到新王产卵这段时间的断子期,或人为地幽闭蜂王,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来打断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环节。这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野外花粉不多的发病季节,用少量酵母片或维生素B加入糖浆饲喂蜂群,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平时,注意选择抗病力强的强群培育蜂王,以更换病群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力。另外,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不耐高温,蜂具和蜂蜜可用煮沸消毒。蜂箱清洗干净后晒干,再用硫磺烟熏10~15分钟,也能达到消毒的目的。萊垍頭條
药物防治,可随意采用下列中一种:萊垍頭條
(1)半枝莲(狭叶韩信草、向天盏、探耳草):用干草一两,加入适量清水,先以猛火煮沸,继以微火续煎15~20分钟,滤渣后,趁热配成浓糖浆,于傍晚可喂8~10框蜂。每隔5~7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萊垍頭條
(2)雄蒜醇合剂:每10框蜂,用精筛雄黄1克、鲜蒜6~8克,捣碎成泥,加75%乙醇(酒精)10毫升,再加蒸馏水40毫升,装入广口瓶内摇匀备用。使用时,将蜂抖入箱底,用清洁的手提喷雾器装进药液,对脾喷雾,每脾两面各喷3~4下,放回原处。喷脾后第三天,病虫尸即被工蜂拖光,治疗效果较好,而且治疗后不易复发。頭條萊垍
(3)用马鞭草1两、墨旱莲1两、大蒜头半两,加入适量水煎煮后,过滤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萊垍頭條
(4)用马鞭草1两、积雪草1两、车前草1两、刺苋半两,加入适量水蒸煮后,过滤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垍頭條萊
(5)病毒灵:每框蜂用半片,严重的每框用一片,溶解后配入浓糖浆,每隔3-5天喂一次,直至病好为止。萊垍頭條
3、巢虫:就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巢虫和小巢虫两种,会为害巢脾和蜂蜡,特别喜爱侵袭旧巢脾。它们钻入巢房,穿孔蛀食蜡质,并吐丝连结粪粒,围成坠道作为掩护,因此也称为“绵虫”。萊垍頭條
大巢虫对巢脾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温暖季节,1-2只受精雌蛾的子代,在两月内就可使整个继箱中贮存的巢脾报废。小巢虫则潜入巢房底蛀害,坠道所穿过的蜜蜂虫、蛹皆受损伤。蜂蛹受害后,工蜂便啮开蛹房封盖,准备抛弃,于是蛹的白色头部便显露出来,俗称为“白头翁”。巢前如看到被工蜂抛弃的死蛹,就很可能是巢虫为害引起的。大、小巢虫为害严重时,能削弱蜂群,甚至引起逃群。條萊垍頭
大巢虫以老熟幼虫蛀入框梁或巢箱框槽内结茧越冬,翌春化蛹变成蛾,在箱缝或巢脾上产卵。卵排列单层成块,初呈乳白色,后渐转黄褐色。每只雌蛾可产卵2000-3000粒。卵期约9日,幼虫期约52日,结茧至羽化需12日,夏秋完成一代约经历两个半月。萊垍頭條
小巢虫是以老熟的幼虫潜在巢底坠道、箱框缝隙、箱底蜡屑或保温物中越冬,翌春化蛹变成蛾,在箱缝或巢脾上产卵。卵排列单层成块,初呈乳白色,后转黄褐色。每只雌蛾可产卵300-400粒。卵期4~5日,幼虫期约50日,结茧至羽化约需9~10日。茧白色楔状,表面附有粪便,夏秋每代历时2~2.5个月。萊垍頭條
防治巢虫应采取综合措施,即将预防措施和药物熏杀结合起来,具体应抓以下四个要点:一是常年饲养强群;二是巢脾及时更新,不用过旧的巢脾;三是保持蜂脾相称,抽出的空脾应及时妥善保存;四是勤扫箱底,及时清除蜡屑污物。同时要抓好两个关键:第一,越夏期蜂箱不能受到太阳光的直射。因越夏阶段气温高,蜂团散开,只有一部分蜜蜂保护巢脾,如果不注意遮荫降温,蜜蜂就散得更开,巢虫就容易进入巢脾为害;第二,越夏期间断子不能过久。在大暑以后,蜂王有一段停卵期,而老蜂驱除巢虫的能力较弱,因此,若到9月上旬蜂王还没有产卵,就应给予奖励饲喂和必要的帮助,促进蜂王产卵,以便及早利用青年蜂抵御巢虫的入侵。頭條萊垍
4、胡蜂:是蜜蜂的大敌。它不但会捕杀蜜蜂,劫食蜜蜂的蜜囊和蜂巢中的贮蜜,而且还会用蜜蜂的肌体饲喂幼虫。胡蜂为害,还会引起蜜蜂逃群。特别是我县山区蜂场,常因胡蜂为害而遭到巨大损失。萊垍頭條
当野外蜜源丰富的时候,胡蜂也采食花粉和花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由于外界蜜源比较丰富,而且胡蜂还没有大量繁殖,故很少侵犯蜜蜂。到6月底山乌桕流蜜结束后,胡蜂的活动就开始转向蜂场。7月至9月上旬,外界蜜花源枯竭,又正值胡蜂繁殖的高峰期,因此严重为害蜜蜂。到10月份,胡蜂开始逐渐减少;至11月上旬,就只有少量为害了。萊垍頭條
胡蜂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3~30℃;18℃以下和35℃以上活动减少。晴天胡蜂多在早晚活动,阴天或雨后则终日活动。如果气候适宜,胡蜂从早到晚都在蜂场上活动甚至在蜂箱的巢门口过夜。頭條萊垍
为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大胡蜂、黄胡蜂和小胡蜂三种。它们多营巢于地穴、树洞、壁洞、墙角或树枝上,以雌蜂潜伏越冬。春天3~4月所见的胡蜂均系雌蜂,此期若能大量诱杀,8~9月份胡蜂的为害就会大大减轻。新胡蜂出房后,雌蜂即开始专门产卵。萊垍頭條
胡蜂到蜂场活动时,先在蜂场上空打转,然后落在树枝上,寻找目标。看准后,就冲条蜂箱巢门口,发出嗡嗡响声,吓唬守卫蜂。此时守卫蜂也群集巢门口严阵以待,并发出蜂臭 ;巢内部分蜜蜂得到信号后也涌出巢门。如果大胡蜂大批侵入箱内,蜜蜂将无法抵御,以至全群弃巢迁飞。萊垍頭條
为了防除胡蜂为害,必须寻找其巢穴,进行消灭,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在胡蜂活动的季节里,蜂巢应换成圆孔巢门或曲道巢门。养蜂者也应随时守在蜂场上,用竹编的小拍或木板条拍杀胡蜂。另外,也可以把打死的胡蜂,集中放在蜂群附近或离蜂群较远的平地上进行诱杀。胡蜂不但喜食蜜蜂,更喜啃同类的尸体。它们一见胡蜂尸体,就会立即扑上,我们可以趁它们啃咬尸体尚未飞起之前进行拍杀。也可以用有关杀虫农药拌在切碎的牛肉、猪肉或蛙肉中,做成毒饵盛于瓷盘或瓦片上,放在蜂场附近进行诱杀。但使用毒饵时,应注意人畜安全。萊垍頭條
中蜂的饲养与管理
1、选择蜂种:各地蜂种的适应性不一样,建议自留种较好,可保证蜂种的纯正性。饲料管理:主要饲喂蜂蜜,还可将花粉做成膏状进行人工饲喂。温度管理:温度低于6℃时需进行保温。防治病虫害:预防为主,如出现病害需及时处理。
2、养殖蜜蜂时需时刻保证充足的糖饲料,蜜蜂的主要饲料是蜂蜜,有利于延长蜜蜂的生长周期,提高蜜蜂的体质。国内的蜜蜂采粉能力比较差,基本蜂群内都是缺粉状态,从而导致中蜂繁殖能力比较弱,所以需要人工进行饲喂花粉,可将花粉做成膏状进行饲喂,放置在离蜂箱不远的位置,让蜜蜂自行搬回蜂箱即可。
3、在蜂群越冬前应备好足量的饲料,等到温度低于6℃时,将草把均匀铺在蜂箱内的隔板上,等气温回升稳定以后,为了方便蜜蜂生长与繁殖,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草把全部清除
怎样饲养中蜂
在西方一些国家,把蜜蜂当宠物养,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在城市养蜂,也是完全可能的。中蜂养殖在城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就具体说说吧。
一,要有好的放蜂场地。
蜜蜂不是真正的宠物,是能够蛰人的,而且要出巢飞行,会受气味或光源的吸引,跑到别人的地盘,甚至会蛰人。蜜蜂蜇人很疼,一般人都会怕的,所以如果养蜂伤害到邻居,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就不好了。想在城市养蜂,不能随便就在家里的阳台开始就养,必须要处理好邻里关系,让周围的人不反对养蜂才可以。
城里养蜂,最好能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附近没有邻居,没有大的光源,没有过多的车辆喧哗,也不能靠近工厂闹市。在人口众多的地方蜜蜂是不能养的,人怕蜜蜂,蜜蜂也是怕人的。
二,蜂箱不能摆放太高,不能面临马路。
蜂箱要选在阴凉舒适通风的地方摆放,如果只能摆在楼层里,不要摆在炎热的阳台上,要在遮光又能够方便出行的地方摆放。而且蜂箱不能放太高了,顶多三四层楼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太高了,蜜蜂归巢时会很困难。采集过于劳累蜜蜂就死得快,这样蜂就养不好。
城市里马路比较多,要考虑蜜蜂出巢时不要横穿马路。虽然蜜蜂有辨别障碍物的能力,但对于疾驰的车辆,可能会躲让不及会撞死的。而且在车辆滚滚的情况下,蜜蜂的性情会暴躁,容易蛰人。
三,要考察清楚,城市里是否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
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有蜜粉供蜜蜂采集的,很多观赏性的花朵都是没有蜜粉的。可以通过观察了解一下城市里种植的观赏花是否能够为蜜蜂提供蜜粉,在两3公里范围内,是否有可以采集的密粉源花?
在城市养蜂是不方便转地放养追夺蜜源的,如果蜜粉源不足,想要靠人工的饲喂把蜂养好就很难了。特别是中蜂,如果饲喂白糖浆及花粉替代物是养不好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养蜂技术,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蜜粉源花可以采集。
四,蜂箱周围晚上不能有灯光照亮。
蜜蜂有趋光性,晚上如果有灯光照亮蜂巢,蜜蜂就会朝着光源飞去,会一直环绕飞舞,直到累死为止。在城市里晚上灯光比较多,无论是家庭里的灯光还是路灯对蜜蜂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不能让蜜蜂都累死了,蜜蜂飞到家里还有可能会蛰人,会让人害怕。
在城市里养蜂一定要注意避免灯光照到蜂巢,可以在晚上蜜蜂归巢以后,用遮光物把巢门挡上,只要挡光就可以了,千万别把蜂巢门堵死了。
五,要知道养蜂的基本技术。
养蜂必须要有技术,虽然中蜂养殖比较容易一点,但是还是要有基本的技术。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注重繁蜂,什么时候添加巢脾?什么时候该育王换王?缺蜜少粉时怎样饲喂?……
养蜂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只有清楚了基本的操作技术,通过摸索总结提高,才能真正养好蜂。养殖中蜂虽然比较容易,但是有爱跑的特性,必须注意,别惊扰了蜂群,别让蜂群跑走了。就是具体的方法这里我就不一一多说了,不是几十几百个字都能说明白的。可以看养蜂技术书籍,或者与养蜂的人学习技术。我写的文章问答里面讲的就是养蜂技术,了解一下应该会有收获。
好啦,就说这么多了,首先要明白你的条件适不适合养蜂,然后决定养蜂,再开始学习养蜂技术,才能真正开始养蜂。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