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肉鸡养殖湿度低温度高怎么调整,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肉鸡养殖湿度低温度高怎么调整,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肉鸡养殖湿度低温度高怎么调整,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温度

鸡是敏感的动物,特别对于温度,因此养殖肉鸡一定要提供给鸡群适宜温度,注意温度要衡定,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易造成疾病出现。刚开始育雏的温度保持到33-35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温度指标。一般三天降一度,冬季时间可以长一点,直至降到22度左右,具体的温度还是要根据鸡群的情况来调整,数据只是一个参考。

湿度

整体来说湿度对鸡群的影响没有温度那么直接,以及危害没有温度那么大。但是温度和湿度是相辅相成的,湿度的大小会影响鸡群对温度的需求。如果湿度过高或者过低所造成的影响也是突出的。建议第一周的湿度控制在65-70% 第二周在60-65%第三周在55-60%之后稳定在55%就可以。

1、湿度过高

鸡舍湿度过高,利于各种细菌及病原微生物繁殖,加速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夏季还不利于散热,发生热应激等。如果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升温、通风来调整舍内湿度,育雏期间通风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恒定。

2、湿度过低

湿度过低,会造成鸡舍内干燥、粉尘增多容易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等。在干燥的环境中还容易使鸡群脱水,影响鸡群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在育雏期间湿度过低还会引起雏鸡痛风的发生。如果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喷雾消毒、带鸡消毒、鸡舍地面墙壁洒水等方式增加湿度。

肉鸡饲养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准备足够的饲养设备 肉鸡饲养常用设备、用具包括供暖设备、饮水设备、喂料设备和清粪设备等。

(2)准备充足的饲料、垫料、药品 地面育雏时,还要准备足够的干燥、松软、不霉烂、吸水性强的垫料,并铺好垫料,常用的垫料有稻草、麦秸、刨花、稻壳等。特别不能用污染、发霉的垫料,稻草一般切成长度5厘米左右为宜。要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根据肉鸡营养需要和雏鸡日粮配方,准备好各种饲料,特别是各种饲料添加剂、矿物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要准备一些常用的消毒药、抗鸡白痢病药、抗球虫药和疫苗等。

液化石油气育雏伞育雏

(3)对育雏舍和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并进行试温预热 进鸡前,育雏舍和用具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在育雏前两天对育雏室和育雏器进行试温,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并检查能否恒温。要做好安全检查,用炉火供温,要安排烟道,严防倒烟漏烟、火灾或煤气中毒。

(4)建立和健全记录制度 准备好相关记录表格,进行必要的饲养记录,如进鸡数量,每周、每天饲料消耗情况,每周鸡群增重、死亡或淘汰鸡只数、温湿度、疫苗接种等相关事宜。

雏鸡阶段的饲养十分关键,一定要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饲养人员的配备

规模化生产要求饲养员有一定的养鸡专业知识和饲养管理经验,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工厂化饲养人员应采取封闭式管理。

(2)制定合理的育雏计划

确定饲养肉鸡的品种数量,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设备条件确定饲养肉鸡的品种,根据鸡舍大小、饲料来源、资金的多少、设备条件确定饲养量。

(3)准备充足的饲料、垫料、药品等

地面育雏时,要准备足够的干燥、松软、不霉烂、吸水性强的垫料,并铺好垫料,常用的垫料有稻草、麦秸、刨花、稻壳等,特别不能用污染、发霉的垫料。提前购买合格的雏鸡饲料。准备一些常用的消毒药、抗鸡白痢病药、抗球虫药和疫苗等。准备一个冰箱和低温冰柜,用以存放疫苗。

(4)育雏舍的清扫消毒

彻底清扫鸡粪、污物、蛛网等,屋顶、墙壁、地面用水反复冲洗,将育雏用具洗刷干净,放进育雏舍,进鸡前3~5天鸡舍密封,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熏蒸方法:舍内温度15~25℃,湿度70%~90%,每立方米空间用30毫升福尔马林和15克高锰酸钾,先将高锰酸钾放入非金属性容器内,然后倒入福尔马林溶液,迅速离开,将门窗关闭好。熏蒸24~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试温预热

进雏前两天对育雏室和育雏器进行试温,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并检查能否恒温。要做好安全检查,用炉火供温,要安排烟道,严防倒烟漏烟、火灾或煤气中毒。

(6)建立记录制度

准备好相关记录表格,进行必要的饲养记录,如进鸡数量,每天饲料消耗情况,鸡群死亡或淘汰只数,温、湿度,疫苗接种等相关事宜。

首先根据个人经济条件和市场行情确定雏鸡数量,然后进行房舍和设备的维修,雏鸡舍应保温、通风良好,不漏雨,不潮湿,室内光线充足。舍内的保温、照明、饮水和饲养设备等都要备足。进雏前应彻底清扫消毒,堵塞门窗缝隙和鼠洞,特别要注意防止贼风吹入。备足燃料,铺好垫料。最后试温与预温,在接雏鸡前2天应做好育雏舍的调温、试温工作。无论采用何种取暖方式,在育雏前必须进行检查,做到有效安全。预温前将育雏间用围栏分出若干育雏小区,摆放好饲养用具和物品。进雏前1天进行预温,通过预温使舍内温度达到适宜的接雏温度,一般在33~34℃左右,并在雏鸡进舍前几小时准备好凉开水使其达到室温,备用。

怎样养肉食鸡

肉食鸡的养殖- 百度知道 >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鸡舍的建设对养殖肉鸡至关重要,通风良好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你参考下面的资料,能对你会有帮助。 1 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特点 1.1 投资少见效快 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食鸡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鸡舍的1/5―1/4。一般每个鸡棚饲养2批肉鸡,即可收回全部鸡棚投资。 1.2 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冬天利用塑料薄膜的“温宣效应”,能提高棚温,节省能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夏天在大棚顶部盖上草苫和秸秆具有较好的隔热效能,通风时将两侧敞开,扯上挡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暑效果。 1.3 棚舍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 大棚饲养肉鸡一般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8―12只,棚舍利用率较高。目前,国内肉鸡饲养水平已达到6―7周龄即可出栏,出栏后留2周时间打扫消毒鸡舍,这样一年就可出栏5批。按每只鸡获纯利2元计算,每批饲养1000只肉鸡全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 1.4 要求饲养管理水平较高 由于肉鸡生长十分迅速,各方面的营养需要都要及时供给,否则任何一方面的营养缺乏都会影响其生长甚至发生营养代谢病。所以,肉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而且采用颗粒饲料饲喂效果最好。同时,由于饲养密度较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严,如果饲养管理水平较低,鸡群极易发生传染病,如球虫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这就要求在饲养肉鸡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努力为肉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鸡出栏体重和成活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肉鸡大棚的建筑方式 2.1 棚址的选择 棚址最好选择地势开阔、通风良好、靠近水源、土质无污染、远寓大道无噪音的地方。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如田间地头、村间空地、果园菜地、河滩荒坡等都可利用。这样可以给肉鸡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2.2 建筑规格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双斜式大棚,棚长2―30m,宽7―8m,呈东西或南北走向,建设面积140―240平方米,可饲养肉鸡1000―1500只。 2.3 建棚用料 塑料薄膜比棚长1m左右,比棚宽多2米左右。按棚长30m养1500只计算,需长4.5m左右的竹竿200根,长8m左右的竹竿20根,砖2500块左右。另外,需准备适量的细绳、铁丝、麦秸或草苫子。 2.4 大棚组装 大棚两端垒砖墙,一端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孔,另一端山墙只留通气孔或安装窗户,还要留1―2个烟炉筒孔以供育雏或加温时使用。 在两砖墙之间每隔2m埋植一排立柱,中间1根(与棚顶部同高),左右两侧各2根(其中外部2根与棚外侧同高),共计5根,这样纵向立柱共有5排。在每一排纵向立柱顶部用8m长竹竿连接其上就构成大棚纵向支架。然后用长4.5m的竹竿一组。对节绑牢,横向每间隔30―40cm,围绑在纵向立柱之上,构成大棚顶部的横向支架。这样,一个完整的大棚支架就建成了。 塑料薄膜按长宽的规格事先粘好。盖膜时选择无风雨天气,将膜直接搭在棚架上。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加盖lo―20cm厚的麦秸或其他杂草(为了防止草下滑,可用塑料网罩住)。其上再加一层草苫子或油苫纸,纵横加铁丝埋地锚加以固定。棚顶部每隔3―4m安置一个直径40―50cm可调节的排气孔。棚的四周挖上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 3 大棚肉鸡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彻底清理鸡舍内的器具和尘埃,对泥土地面可除去表层旧土换上新土。检查和维修鸡舍内的取暖光照等设备,消除火灾隐患。备好燃料、电灯炮、灯口等。饮水喂料器具需先用2%的火碱液浸泡消毒12h 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备用。 鸡棚地面干燥后用2.5%的火碱液对棚内地面喷洒消毒。在干燥地面铺上厚度不小于5cm的干净、干燥的垫料,如铡短的稻草、麦秸(6―10cm)、稻糠、花生壳等,后期可用干沙做垫料。均匀排布好所有饮水、喂料器具。 将鸡棚封严后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48h,消毒后开启棚膜、门、通气孔通风换气。熏燕方法:新鸡舍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水14ml,养过鸡的旧鸡舍用福尔马林40ml、高锰酸钾20g、水20ml。先将高锰酸钾溶入盛水的瓷盆中,再将福尔马林倒入。瓷盆周围要将垫料清理干净。应注意不能用塑料盆,否则易引起火灾。 入雏前最少要有24h以上的预热过程,使育雏棚舍内温度保持在32―35℃。 此外,还应备好足够的温开水。 4 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及光照要求 4.1 温度 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有试验表明,5周龄后偏离适宜温度1℃,到8周龄时每只肉鸡体重约减少20g。肉鸡鸡适宜温度的范围如下:1―2日龄34―35℃,3―7日龄32―34℃,8―14日龄30―32℃,15―21日龄27―30℃,22―28日龄24―27℃,29―35日龄21―24℃,35日龄至出栏维持在21℃左右。应注意,上述列出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度处的温度。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为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当,睡眠时不挤堆,安静,听不到尖叫声。当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减少,往往出现拉稀现象,长期偏离则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靠近热源,发出连续不断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4.2 温度 肉用仔鸡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5o%~70%。一般10日龄前要求温度大一些,可达70%,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10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燥,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4.3 光照 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速度。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天23h光照,1h黑暗,采用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方案:1~2日龄24h光照;3~42日龄16h光照,8h黑暗;43日龄后23h光照,1h黑暗,这种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1~7日龄应达到3.8w/平方米,8~42日龄为3.2w/平方米,42日龄以后为1.6w/平方。前期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弱光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另外,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灯泡,灯高2m,灯距2~3m为宜。 4.4 饲养密度 肉鸡饲养密度是否合理,对养好肉鸡和充分利用鸡舍有很大关系。饲养密度过大时,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病,还导致鸡群拥挤,相互抢食,致使体重发育不均,夏季易使鸡群发生中暑死亡。饲养密度过小,棚舍利用率低。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如夏季饲养密度可小一些,冬季大一些。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7日龄40只,8~14日龄30只,5~21日龄27只,22~28日龄21只,29~35日龄18只,36~42日龄14只,43~49日龄10~11只,50~56日龄9~10只。 5 肉鸡大棚内环境的控制技术 5.1 春、秋季 春秋季节是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这两个季节的环境平均气温在10~25℃左右,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采取适宜的措施,可以较容易地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23℃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肉鸡生长提供最佳环境,一般通过调节薄膜的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即可达到目的。春秋季节一般每天10~15时,外界温度达到20℃以上时,四周薄膜可全部敞开通风,有利于棚内降温和垫料水分蒸发。每天凌晨2~4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可部分关闭棚膜。 5.2 夏季 夏季昼夜外界气温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否则易导致肉鸡特别是接近出栏时的肉鸡发生中暑死亡现象。夏季天气炎热时,除将四周棚膜和所有通气孔、门、窗等敞开外,还可安装数个电风扇进行降温。也可在棚内放置3~4排塑料软管通上凉水让鸡趴伏在上面进行降温,经试验证明,这一办法对防止肉鸡中暑十分有效。另外,还可结合消毒,经常用凉水对鸡群进行喷雾,这样对降低棚温也有作用。酷热时,对于40日龄以上的肉鸡要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8只。 5.3 冬季 冬季外界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常在0~10℃范围内,最低可达零下10℃。而棚内温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8℃,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可在棚1m线左右处用砖或秸秆垒建一排2m左右高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二要将全部棚膜关闭,当有阳光时,东西棚前坡约0.9~1.om的草苫于掀起,南北棚早掀东侧苫子,下午掀西边苫子,有利棚内提温。在夜间或阴雨雪天气,可将棚全部封闭,必要时可生1~2个炉子,对棚内进行提温。另外,冬季肉鸡饲养密度可提高到10~12只/平方米,这样也有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冬季饲养肉鸡另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是棚内有害气体的排除问题,因为通风过大不利于棚内保温。解决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及两侧山墙的排气孔,白天有阳光待温度升高时,打开排气孔。二是经常用干沙替换污染的垫料,有利于棚内温度的保持和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5.4 育雏温度的控制 育雏的温度较高,可将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约占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薄膜遮挡,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cm)进行提温育雏。有条件也可用地下火道供温。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要求逐渐下降,饲养面积增加,可按要求逐步降温,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拆除挡膜。 6 大棚肉鸡的饲养技术要点 6.1 饮水 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最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应一致,以后改饮凉水,这样可刺激雏鸡的食欲。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6.2 喂料 刚进雏时饮水后2h喂料。最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而不影响后期体重。饲喂次数应适宜,一般第一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料桶放置好后,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目前肉鸡的饲料配方一般分三段制:0~3周龄用前期料,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5d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 6.3 大棚肉鸡的疾病防疫程序 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ml肌肉注射,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漓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ml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 用药程序:1日龄口服补液盐、速补-14或赐益多饮水;2~6日龄百病消饮水,每天2次。也可用庆大霉素4万u/i饮水,8~12日龄强力霉素粉0.005%~0.01%饮水;15~17日龄氟哌酸纯粉0.005%饮水,15日龄以后用多种抗球虫药(如马杜拉霉素、氯苯胍、盐霉素等)交替使用,用药7d停5d;31~33日龄:环丙杀星或恩诺杀星0.005%饮水。 以上免疫程序和用药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时,养殖户要结合本地鸡病发病特点、种类等灵活应用。

养鸡


肉鸡养殖湿度低温度高怎么调整,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 霉变的豆粕晒晒还能喂鸡吗,豆粕被雨淋了可不可以喂鸡
  • 霉变的豆粕晒晒还能喂鸡吗,豆粕被雨淋了可不可以喂鸡 >> 霉变的豆粕晒晒还能喂鸡吗,豆粕被雨淋了可不可以喂鸡...

    肉鸡养殖湿度低温度高怎么调整,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 成年鸡一天吃的料多少用于维持身体需要,幼鸡到成年鸡要吃多少料
  • 成年鸡一天吃的料多少用于维持身体需要,幼鸡到成年鸡要吃多少料 >> 成年鸡一天吃的料多少用于维持身体需要,幼鸡到成年鸡要吃多少料...

    肉鸡养殖湿度低温度高怎么调整,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 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有哪些,养殖场生物安全培训
  • 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有哪些,养殖场生物安全培训 >> 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有哪些,养殖场生物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