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产养殖,年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发展历程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水产养殖是渔业的一部分。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以及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主要包括捕捞、养殖、加工。
水产养殖,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产养殖,属于渔业的一部分,这就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水产养殖发展历程论文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农业主导模式,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种实践模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等方面科学工作者,和农民一道,创办了许多如“生态户、生态村、生态场、生态农业点。有些聪明的农民不甘守旧,他们想到了过去有人在稲田里养鱼及田里放养红萍,能够稻田水肥沃,这就是生态农业的观点。生态首先一定保证名副其实,生产的产品,生产环境,原材料和提供的商品必须是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一定要避免出现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农业农家乐、采摘园、狩猪场、观光旅游休闲产业、要有乡土气息、要有特色等等。经营理念和意识要确立先进的,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培训员工,引进设备,建立制度等方面。当前生态农业概念和理论已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水产品养殖企业、饲料生产销售企业、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河(库)流管理单位、水产饲料加工企业,水族馆、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场等单位就业。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水产养殖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掌握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科学饲养管理、种鱼繁养以及鱼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淡水鱼饲料营养分析与日粮配合技术,池塘、湖泊等环境养鱼管理技术,种鱼繁育技术,鱼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渔的历史:
中国渔业源远流长,经历了原始渔业、传统渔业和现代渔业三个阶段。
简介
中国渔业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原始人类的早期发展阶段。那时人类以采集植物和渔猎为生,鱼、贝等水产品是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渔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在江河湖泊流域和沿海地区,渔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程度不等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渔业生产的工具、技术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渔业的萌芽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处于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就在居住地附近的水域中捞取鱼、贝类作为维持生活的重要手段。
10万年前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已捕捞青鱼、草鱼、鲤和螺蚌等。1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捕捞物中,有长达80厘米的草鱼和河蚌,以及可能是通过交换得到的海蚶。距今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捕鱼技术和能力有了相当的发展。
从全国许多古文化遗址出土的这一时期的各种捕鱼工具如骨制的鱼镖、鱼叉、鱼钩和石、陶网坠等,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已有多种捕鱼方法。除用手摸鱼、用棍棒打鱼和用弓箭射鱼外,已能用鱼镖叉鱼和进行钩钓、网捕等。
以兽骨或兽角磨制的鱼镖有多种形式,多具有倒钩,尾可以固定在镖柄上,或拴以绳索,成为带索鱼镖,鱼被刺中挣扎,鱼镖和镖柄脱离,可以持镖柄拉绳取鱼。用鱼钩钓鱼。钓钩有的具倒刺,西安半坡出土的制作精巧,相当锋利,可与现代钓钩相媲美。
用网捕鱼的记载见于《易经·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各地出土的许多石、陶网坠也说明当时已经使用渔网捕鱼;而渔网上使用网坠是捕鱼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网坠形式的多样化和普遍使用,也大体上反映了多种渔网的存在。此外,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出土了具有倒梢的竹制鱼笱,这是利用狩猎陷井的捕鱼方法。
水产养殖发展历程简介
因为随着沿海经济开发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限制捕捞,水产养殖业会成为朝阳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海洋特色明显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近些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养殖区域和主导养殖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水产养殖业地位越来越高,行业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从每年的人才需求看,毕业生数量总是满足不了行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因而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水产养殖发展方向
可以搞饲料销售,口才好专业能力强的,在加点人品运气,一年多的几十万不是问题. 也可以搞养殖.不过说实话,理论知识和实践是需要时间来漠河的...快的几个月,多的几年吧.能力强了,专钱更多了 还可以搞科研,水产推广站,或者研究所之类的.工资待遇小康 这只是从钱方面来评价.个人兴趣爱好很重要. 这行业吃苦,而且需要长时间经验积累.如果是个MM最好还是别选,如果怕寂寞,最好也别选. 如果以后想单干,学学肯定有好处.更何况17大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开启,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到养殖场作技术,去药厂、饲料厂作销售,去一些类似水族馆等单位作饲养员,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单位。
不过,女生学水产,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对口的工作,而且比较辛苦。总的来说,如果学水产,去水族馆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机会少。
水产养殖发展历程图
第10名 挪威 欧洲 352万吨/每年
地处北欧的挪威,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世界级渔场,为鱼类生长和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极鳕鱼、北大西洋三文鱼、青花鱼……种类繁多的鱼类,使得渔业成为挪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让挪威成为全球海产品出口大国。
第09名 秘鲁 南美洲 392万吨/每年
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在秘鲁的捕鱼活动,主要是是来自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有用于加工成鱼粉的鳀鱼,还包括鲭鱼,鱿鱼等。
第08名 菲律宾 亚洲 423万吨/每年
菲律宾有七仠多个小岛,四面环海,是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菲律宾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百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第07名 日本 亚洲 434万吨/每年
日本是海洋鱼类消费大国,本国拥有北海道和日本海两大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同时日本的远洋捕捞技术也十分先进。日本水产集团的业务范围横跨全球,海洋捕捞是日本水产重要的业务板块,北美、南美、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地区拥有自己的渔业公司及加工厂,同时也以参股或独资方式入驻当地渔业企业。同时还实现了泛养殖技术的高度革新,真正实现了水产资源的全球化。
第06名 俄罗斯 欧洲 495万吨/每年
俄罗斯渔业历史悠久,是全球主要的渔业国家。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渔业逐渐走向衰落,目前,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渔业经济区,俄罗斯也在积极探索北极等领域。
第05名 美国 北美洲 538万吨/每年
美国是世界上水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模式极具特色。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和鱼类群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渔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美国颁布了多项法令限制过度捕捞。
第04名 越南 亚洲 642万吨/每年
越南的海岸线呈南北走向,在跨越13个纬度、3260km的长度上,随地区的不同,气候、水文、渔业季节变化明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众多的岛屿、海峡、海湾为一些水生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条件,同时,也为渔船躲避台风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第03名 印度 亚洲 1080万吨/每年
印度有海岸线8118公里,大陆架53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202万平方公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世界第三大渔业生产国,此前印度渔业以捕捞为主,近些年来,水产养殖发展也十分迅速。此外,印度内陆渔业年均产量仅次于中国。
第02名 印度尼西亚 亚洲 2320万吨/每年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超过17000个大小岛屿,被称为千岛之国,赤道横贯东西,印尼的经济海域达58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印尼的出口海产品主要是海藻类和金枪鱼,其次是虾类27万吨,螃蟹(包括斑白有纹蟹)。金枪鱼价值效益比较高,很多会出口到日本。
第01名 中国 亚洲 8150万吨/每年
我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全世界约有3000种鱼类,我国约有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余为淡水鱼类。中国大多数海、淡水鱼类种类多、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生长快、补充能力大、适应性广,奠定了中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过度捕捞,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出现匮乏,捕鱼船越走越远,也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水产养殖发展历程简述
1.水产厂的旺季一般是4月到9月
4月是鱼类繁殖高峰期,也就是我们人工孵化的高峰期,最忙的时间了。 。
2.水产厂的淡季一般是6.7.8三个月
6.7.8三个月是高温期,也就是疾病多发期,是用药和管理最难的时期。
一般而言,淡水鱼的供应淡季在夏季和秋季,因此时的鱼味道不十分鲜美、销量小、易捕捉、特别是不易保存,自然形成淡季。旺季在春节前两个月。因中国人传统节日春节,大部分人有腌咸鱼打腊的习惯,特别是这时的鱼肥,味道鲜美,不易死,对运输、保存都有利。另外还有传统文化,鱼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所以过年无论如何得有鱼(余)。诸多因素因而形成旺季。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