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蛋鸡喂沙子注意事项,蛋鸡养殖注意事项

蛋鸡喂沙子注意事项,蛋鸡养殖注意事项蛋鸡喂沙子注意事项,蛋鸡养殖注意事项

冬季蛋鸡养殖注意事项

鸡长时间在零下20℃会被冻死,一般适宜鸡生长的温度为20-25℃左右,在育雏期的温度要控制在28℃左右。在冬天的时候要保持鸡舍的温度,否则会导致鸡群变消瘦,影响产蛋量。

鸡的体温一般在40.9-41.9℃之间,鸡的身上覆盖着浓密的羽毛,可以用来抵御寒冷。如果是散养鸡,需要做好防寒工作,不能让它一天到晚都在室外。

冬季蛋鸡养殖注意事项和禁忌

育雏时,头三天32°,以后每天降1°,直到降到24°左右,保持不变,不能低于18°,否则耗料量增加。

冬季蛋鸡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鸡舍

鸡舍要建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晒,而且鸡舍要经常打扫,干净卫生的环境才有利于鸡的健康。

大小分养

要根据鸡的不同大小,将它们分开养,这样就不会出现小鸡抢不到食的情况,使每只鸡能有足够的营养长到成年

冬季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防寒保暖

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

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适度通风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

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减少潮湿

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补充光照

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秋季蛋鸡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是关键的环节。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育雏,但养殖成效的高低和蛋鸡成年后的生产力,却因育雏季节的不同而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选择适宜的育雏时机,是养好小鸡的前提。一般来说,育雏时机的选择,主要考虑育雏条件和成年后的生产力。如设备条件差、管理粗放的,应以考虑自然气候条件为主;育雏条件好、管理精细的,应以追求成年后的生产力为主要目标。为了选好育雏时机,现将各个育雏时期的利弊介绍如下:

1春雏3月至4月中旬孵出的雏鸡称为春雏。这个时期气候转暖,对育雏非常有利,雏鸡成活率高;新鸡到八九月份就能开产,正是老鸡停产换羽季节,能弥补淡季市场鲜蛋的不足,经济价值高;且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时间长,一直产到第二年九十月份才换羽停歇,能获得可观的养殖效益。但3月份气温仍较低,需要供热保湿,育雏成本亦较高。

2晚春雏4月下旬至5月孵出的雏鸡称为晚春雏。这一时期气候温暖,管理省事,雏鸡成活率较高,雏鸡价格也较便宜,便于挑选优良个体,育雏成本低;新鸡在9月下旬至10月份开产,仍在老鸡换羽季节,且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的时间也较长。

3霉雨雏6月份气温高、湿度大,对育雏非常不利,球虫病的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到中雏阶段正逢炎夏,蚊虫叮咬,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入冬以后,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新鸡难以适时开产,一般要到第二年开春后才能产蛋,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仅半年左右,且开产期正逢市场鲜蛋旺季,经济价值低。

4夏雏七八月份孵出的雏鸡称为夏雏。夏季气温高,种鸡体质衰弱,孵出的雏鸡生活力差,且这时蚊虫危害严重,不利于雏鸡生长,容易养成僵鸡;新鸡要到第二年开春后才能开产,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时间短,养殖效益差,一般不采用。  

5秋雏9月至11月份孵出的雏鸡称为秋雏。秋季秋高气爽,气候干燥,适于雏鸡生长,成活率高。新鸡到来年开春就能产蛋,且产蛋率较高。但由于鸡体没有充分发育成熟就开始产蛋,故鸡小蛋小,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标准蛋重,且产蛋到秋季就要换羽停产,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的时间很短。

6冬雏12月至次年2月孵出的小鸡称为冬雏。冬季气候寒冷,给温时间长,育雏成本高;小鸡在室内培育,缺乏阳光和运动,需要较长的育雏条件和精细的管理。但新鸡产蛋早,5月至7月就能开产,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当年不换羽,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时间长,经济价值高。综合以上情况,养蛋鸡以育春雏为好;育雏条件较差、缺乏经验的养鸡户则以育晚春雏为宜;当春季育雏失败时,可以育秋雏;育雏条件好、有经验的养鸡户,也可以育冬雏;而雨季和夏季一般不宜育雏。

冬季如何养蛋鸡

冬季养鸡七注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防寒保暖。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适度通风。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减少潮湿。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定期消毒。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

补充光照。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个小时,也不能超过17个小时。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个小时。

增加能量。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季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l0%。因此,在冬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增强体质。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蛋鸡秋季养殖小知识

在蛋鸡的养殖中,疾病的防治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那么蛋鸡疾病如何防治?蛋鸡养殖中有哪些常见病?今天小编就将蛋鸡常见疾病防治措施提供如下:

笼养疲劳症

本病常见于高产鸡,在产蛋的旺季尤多发生。

病因:饲料中钙量不足,使母鸡在产蛋初期动用体内骨组织的钙质,后期又动用肌肉中的钙质,结果尿酸盐在肝与肾脏内沉积,使母鸡新陈代谢紊乱而发生本病。

症状:病鸡初期喜卧,两肢关节软痛,有不明显的肿胀和跛行,无力久站或站立;随后脱水,体重下降,并伴发软骨组织增生而引起骨变形,尤以肋软骨最明显。严重的病例,鸡胸肌发生萎缩,胸廊缩小。

防治:1.产蛋鸡配合饲料中的钙量不应少于3~3.5%,并适当加入2~3%的植物油,使母鸡能吃到营养均衡的混合饲料。2.鸡舍温度保持在27~30℃之间,每只笼养鸡所占面积不能少于380平方厘米。3.病鸡应隔离饲养,笼底铺上稻草或厚纸,一般经过一周便开始自愈。

输卵管脱垂症

本病多发生于产蛋旺盛期,当年产蛋的高产幼龄鸡。

病因:由于鸡产蛋过多,造成输卵管内油质分泌物不足;产蛋过大,过分努责;产蛋后泄殖腔还没有恢复正常马上又受到惊吓;输卵管炎症产物对局部的刺激,病鸡为排除刺激物过度努责等都可引起输卵管脱垂。此外腹腔肿瘤、腥内压增高,也可造成脱垂。

症状:充血发红的输卵管或泄殖腔从肛门脱出,如脱出时间长,脱出物会变成暗红色甚至发绀。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炎症、水肿、溃烂,更会招至鸡群啄食而引起死亡。

防治:1.当产蛋量上升时,注意喂给足够的青绿饲料,并多晒太阳,增加运动,防止鸡群受惊。2.隔离病鸡,并用生理盐水或0.1%高猛酸钾水溶液洗涤脱垂部分,然后轻轻推入肛门进行整复。有条件的可在泄殖腔里放一指头大的小冰块,以减轻充血和促进收缩。对患病鸡要经常观察、遮光,保持安静。

卵黄性腹膜炎

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经产鸡,卵黄落入腹腔后伴发肠或腹膜、浆膜炎。

病因:多由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障碍所致。

症状:急性发病时,病鸡食欲消失,粪便灰绿色,产蛋率迅速下降,蛋壳表面覆盖有石灰沉积;慢性病鸡站立时呈企鹅样,腹部膨大,体温升高,冠和肉垂发绀,体质消瘦,泄殖腔流液,产蛋停止,经2~3周死亡。

预防:1.喂给全价混合饲料,并在产蛋旺季增加多种维生素,比通常量多40~60%。2.每天将200克的氯化钙溶于10公斤水中,供1000只鸡饮用,连用7~10天,或每只鸡每天给氯化钾2毫克,放入水中,任其饮用,连用10~15天。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

本病多出现于5~6月龄的蛋鸡,死亡率从发病开始,每月可达2~4%,至10~11月龄时常致大批淘汰。

病因:主要因长期和大量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和鸡只运动不足,以致脂肪在内脏器官沉积。此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E和蛋氨酸也可引起发病。

症状:病鸡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呆立,冠和肉垂发绀,继而萎缩变黄,当受到惊吓、外伤、抓赶时常造成肝脏破裂,腹腔内出血而引起死亡。

防治:1.每天喂给足量的维生素E,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加入5毫升。2.添喂亚硒酸钠,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加入0.05毫克,一周剂量为0.1毫克,随后停一周再用。

产蛋困难

一般发生于初产母鸡。

病因:多系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产蛋过大,输卵管炎、肿瘤、输卵管肌肉不全麻痹和鸡的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所致。

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鸡冠和肉垂变为鲜红色,母鸡不安,寻觅鸡窝。产蛋时两脚站立距离很宽,尾下垂,身体前部略提起。腹部发热,腹壁紧张。病鸡爬在鸡窝里或鸡舍一角而死亡。

防治:1.日粮中添喂草粉、青绿多汁饲料和根茎类饲料。2.肌肉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每只鸡4000国际单位),对生殖道的收缩机能有良好作用。3.鸡难产时,可用右手食指涂上一些植物油或凡士林伸入肛门,涂在蛋与肛门的四周,另一只手在腹腔上挤压,帮助把蛋排出。如无效,可用尖脱物把外露的蛋头敲碎,排出碎蛋,排完后用手检查一下,再用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1.采用科学的光照

在母鸡产蛋的头1个月里,将日周期改为28小时,并按12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变换,平均蛋重可增加10%,且蛋壳坚固,极少有小蛋。

2.适时给雏鸡剪冠

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尚未开食时剪去鸡冠,或在小鸡能鉴别雌雄时,挑选雌雏剪去鸡冠,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成鸡的各种冠伤,母鸡开产后产蛋率也能提高。

3.日喂次数

现代研究表明,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在白天形成,蛋壳是在下午或夜间形成。蛋鸡应日喂2次,晚餐要增加钙的含量,早餐每千克饲料中含粗蛋白19%~19.5%、钙5.5%~6%,不仅能调节产蛋周期,提高产蛋量,还能节省饲料。

4.淘汰低产鸡

当鸡在34周龄~38周龄、50周龄和65周龄时,汰低产鸡,有利于改善鸡群的生产环境。低产鸡的特征是:鸡冠干燥、皱缩、苍白,头、喉、颈部呈明显黄色。

5.适时断喙

鸡断喙的时间有3个较佳时期:6周龄~9周龄、10周龄~14周龄、18周龄~20周龄,结合转群、上笼进行断喙,或对以前断喙的鸡群进行修喙,即可以将漏切、喙长、喙尖或喙变形者进行补切或修整。

6.补磷和微量元素

每吨饲料中添加4千克~10千克磷酸氢钙,可降低绿壳蛋鸡疲劳症死亡率。在热应激的条件下,磷对维持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率和产蛋率是必需的。笼养鸡产蛋高峰期,日粮中有效磷的含量为0.45%~0.5%(总磷0.65%~0.75%),老鸡日粮中有效磷逐渐降到0.4%(总磷0.75%),中鸡在整个生长期日粮中有效磷的含量维持在0.5%。在蛋鸡饲料中补充适量的锌,可增加鸡肝脏内的多种酶,产蛋率提高,若在饲料中补充适量的锰,则可显著减少蛋鸡产软壳蛋的数量。

冬季孵化鸡蛋注意什么

可以,孵化小鸡虽要21一22天时间,天冷母鸡可以六七天才出来喝水一次,夏天热每天都要出来喝水一次,冷窝的时间也长,所以孵化小鸡冬天夏天时间都是一样长的。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

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鸡雏,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以后,每5天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

养殖加盟


蛋鸡喂沙子注意事项,蛋鸡养殖注意事项
  • 白腹锦鸡养殖苗,白腹锦鸡养殖苗
  • 白腹锦鸡养殖苗,白腹锦鸡养殖苗 >> 白腹锦鸡养殖苗,白腹锦鸡养殖苗...

    蛋鸡喂沙子注意事项,蛋鸡养殖注意事项
  • 九鹿鹿业养殖基地,北京九鹿鹿业梅花鹿养殖基地视频
  • 九鹿鹿业养殖基地,北京九鹿鹿业梅花鹿养殖基地视频 >> 九鹿鹿业养殖基地,北京九鹿鹿业梅花鹿养殖基地视频...

    蛋鸡喂沙子注意事项,蛋鸡养殖注意事项
  • 土元收购价格行情,土元价格最新行情
  • 土元收购价格行情,土元价格最新行情 >> 土元收购价格行情,土元价格最新行情...